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5961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docx

药剂学课后习题17考试培训

药剂学抽考复习考试卷

姓名:

成绩: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凡未在我国生产的药品都是新药B、药品被污染后即为劣药不能使用C、根据医师处方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即制剂D、药剂学主要包括制剂和调剂学两部分E、药物制成剂型后即改变药物作用性质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医师处方仅限一人使用B、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量C、药师审方后认为医师用药不适,应拒绝调配D、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E、医院病区的用药医嘱单也是处方

3、每张处方中规定不得超过(C)种药品

A、3B、4C、5D、6E、7

4、在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不属于四查的内容是(D)

A、查处方B、查药品C、查配伍禁忌D、查药品费用E、查用药合理性

5、在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属于十对的内容是(E)

A、对科别、姓名、年龄B、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C、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对临床诊断E、以上都是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GMP是新建、改建和扩建制药企业的依据B、GMP认证工作适用于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作C、药品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D、GMP认证是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情况的检查认可过程E、GMP认证是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7、关于剂型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剂型即为药物的应用形式B、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是为发挥其不同的药理作用C、药物剂型可改变其作用速度D、同一药物剂型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E、同一药物剂型不同,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可不同

8、不属于按分散系统分类的剂型是(A)

A、浸出药剂B、溶液剂C、乳剂D、混悬剂E、高分子溶液剂

9、下列属于假药的是(E)

A、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B、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C、超过有效期的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E、被污染的

10、下列属于劣药的是(A)

A、擅自添加防腐剂的B、变质的C、被污染的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E、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11、处方中表示每日3次的外文缩写是(C)

A、qdB、b.i.dC、t.i.dD、q.i.dE、q.h

12、处方中的q.s的中文含义是(B)

A、加至B、适量C、立即D、一半E、隔日一次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医院药学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工作B、非胃肠道给药制剂是处方药C、检验药品质量的法典是中国药典D、医师在药品超剂量或超极量旁注明原因并签章即可调配E、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普通处方时,在打印的纸质处方签名即有效

(二)X型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

A、药典是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用的依据B、2005年版药典分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三部C、国家药品标准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D、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在药典附录中E、各种术语的含义在药典的凡例中

15、关于药典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B、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C、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D、《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护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法典E、《中国药典》是执行《药品管理法》、监督检验药品质量的技术法规

16、实施GMP的要素是(ADE)

A、人为产生的错误减小到最低B、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C、淘汰不良药品D、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低质量药品的产生E、保证产品高质量的系统设计

17、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ACDE)

A、麻醉药品B、新药C、精神药品D、医疗用毒性药品E、放射性药品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E)

A、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均有处方权B、执业医师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C、OTC是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D、住院患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E、药士可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19、GMP可概括为湿件、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其软件是指(BCD)

A、人员B、记录C、制度D、操作E、设施

20、《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制剂通则B、通用检测方法C、指导原则D、试剂配制E、术语和法定单位

21、处方药品调配完成后应由另一人认真按处方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ABDE)

A、全面核查一遍处方内容B、逐一核对处方与调配的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C、处方颜色、标识D、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E有效期

22、处方中的药品名称应当使用(ABCD)

A、药品通用名称B、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C、复方制剂药品名称D、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E、规范的英文缩写体名称

23、调剂处方时首先审核的内容是(BCE)

A、药品的给药途径B、处方填写的完整性C、处方用药的适宜性D、药品的生产企业E、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第二章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不必单独粉碎的药物是(B)

A、氧化性药物B、性质相同的药物C、贵重药物D、还原性药物E、刺激性药物

2、泡腾颗粒剂遇水能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应产生气体,此气体是(B)

A、氢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E、其他气体

3、中国药典中关于筛号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

A、筛号是以每英吋筛孔数表示的B、一号筛孔径最大,九号筛孔径最小C、十号筛孔径最大D、二号筛与200日筛的孔径相当E、以上都不对

4、相对密度不同的的粉状物料混合时应特别注意(C)

A、搅拌B、多次过筛C、重者在上D、轻者在上E、以上都不对

5、关于散剂的叙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

A、散剂分散快,易奏效B、散剂即是颗粒剂C、散剂具有良好的防潮性D、散剂只能外用E、制成散剂后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加

6、一般应制成倍散的药物是(A)

A、毒性药物B、液体药物C、矿物药D、共熔组分E、挥发性药物

7、关于颗粒剂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化学药品干燥失重为不超过6.0%B、能通过一号筛的颗粒应大于15%C、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大于15%D、中药颗粒剂水分不超过6.0%E、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大于8.0%

8、下列哪种药物宜做成胶囊剂(D)

A、风化性药物B、药物水溶液C、吸湿性药物D、具苦味或臭味的药物E、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9、关于胶囊剂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B)

A、制备软胶囊的方法有滴制法和压制法B、吸湿性的药物可以制成成胶囊剂C、胶囊剂的生物利用一般较片剂高D、胶囊剂可以起至掩味的作用E、胶囊剂贮存时温度应不超过30℃

10、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比片剂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B、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D、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E、其用药途径主要是口服

11、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A油溶液B、维生素C水溶液C、维生素D油溶液D、维生素E油溶液E、牡荆油

12、软胶囊具有很好的弹性,其原因主要是其中含有(C)

A、水分B、明胶C、甘油D、蔗糖E、淀粉

13、制备空胶囊的主要材料是(D)

A、甘油B、水C、蔗糖D、明胶E、淀粉

14、一般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C)

A、15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5分钟E、60分钟

15、下列对各剂型生物利用度的比较,一般来说正确的是(A)

A、散剂>颗粒剂>胶囊剂B、胶囊剂>颗粒剂>散剂C、颗粒剂>胶囊剂>散剂D、散剂=颗粒剂=胶囊剂E、无法比较

(二)X型题

16、关于药物粉碎的叙述,正确的是(ABE)

A、利于进一步加工B、利于浸出C、颗粒越细越好D、粉碎度越大越好E、利于干燥

17、混合物料可采用的方法有(ABCD)

A、搅拌混合B、研磨混合C、混合筒混合D、过筛混合E、对流混合

18、制颗粒剂时,影响软材松紧的因素包括(ABCD)

A、黏合剂用量B、黏合剂浓度C、混合时间D、辅料黏性E、投料量多少

19、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可以为(ABCD)

A、粉末B、颗粒C、小丸D、半固体E、水溶液

20、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有(BC)

A、水飞法B、滴制法C、压制法D、填充法E、湿颗粒法

第三章片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片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D)

A、质量稳定B、分剂量准确C、适宜用机械大量生产D、不便服用E、可制成缓释、控释剂型

2、每片药物含量在(D)mg以下时,必须加入填充剂方能成型

A、30B、50C、80D、100E、120

3、下述片剂辅料中可作为崩解剂的是(C)

A、淀粉糊B、硬脂酸镁C、羧甲基淀粉钠D、滑石粉E、乙基纤维素

4、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黏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C)

A、淀粉浆B、糖粉C、微晶纤维素D、乙基纤维素E、羧甲基纤维素钠

5、关于崩解剂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崩解剂作用是克服黏合剂或加压成片剂形成的结合力B、泡腾崩解剂由枸橼酸或酒石酸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组成C、内加法有利于药物的溶出D、外加法有利于药物崩解E、崩解速率的顺序是:

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

6、关于润滑剂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增加颗粒流动性B、阻止颗粒黏附于冲头或冲模上C、促进片剂在胃内润湿D、减少冲模的磨损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被顶出

7、关于片剂制粒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逸出B、减少细粉飞扬C、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D、避免粉末分层E、减少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8、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C)

A、更加美观B、提高生产效率C、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D、增加片剂的硬度E、避免配伍变化

9、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B)

A、结晶压片法B、干法制粒压片C、粉末直接压片D、湿法制粒压片E、空白颗粒压片法

10、流动性和可压性良好的颗粒性药物,宜采用(A)

A、结晶压片法B、干法制粒压片C、粉末直接压片D、湿法制粒压片E、空白颗粒法

11、《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为(B)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

12、糖衣片包衣工艺流程正确的是(C)

A、素片→包粉衣层→包隔离层→包糖衣层→打光B、素片→包糖衣层→包粉衣层→包隔离层→打光C、素片→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打光D、素片→包隔离层→包糖衣层→包粉衣层→打光E、素片→打光→包粉衣层→包隔离层→包糖衣层

13、关于片剂的包衣叙述错误的是(B)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释放速率B、促进药物在胃肠内迅速崩解C、包隔离层是形成不透水的障碍层,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掩盖药物的主良臭味E、肠溶衣可保护药物免受胃酸或胃酶的破坏

14、《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泡腾片的崩解时限为(A)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E、30分钟

15、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A)

A、主药含量小于10mgB、主药含量小于20mgC、主药含量小于30mgD、主药含量小于40mgE、主药含量小于50mg

16、不属于糖衣物料的是(D)

A、滑石粉B、糖浆C、川蜡D、聚维酮E、玉米朊

17、压片时造成黏冲原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量过多C、冲头表面粗糙D、颗粒吸湿E、润滑剂用量不当

18、压片时表面出现凹痕,这种现象称为(C)

A、裂片B、松片C、黏冲D、迭片E、麻点

19、不是用作片剂稀释剂的是(A)

A、硬脂酸镁B、乳糖C、淀粉D、甘露醇E、硫酸钙

20、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A)

A、溶出度B、崩解时限C、片重差异D、含量E、脆碎度

21、粉末直接压片时,具有稀释、黏合、崩解作用的辅料是(E)

A、淀粉B、糖粉C、氢氧化铝D、糊精E、微晶纤维素

22、下面关于崩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淀粉浆既有黏合作用又有崩解作用B、制备片剂都必须加入崩解剂C、主药含量在0.1g以下的片剂应加崩解剂D、加入崩解剂可加快药物的溶出E、崩解剂应在压片前加入

23、以下可作为肠溶衣材料的是(C)

A、乳糖B、羧甲纤维素C、CAPD、阿拉伯胶E、PVA

24、可用于制备缓、控释片剂的辅料是(B)

A、乳糖B、乙基纤维素C、微晶纤维素D、阿拉伯胶E、淀粉

25、可用于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B)

A、淀粉B、糖粉C、可压性淀粉D、硫酸钙E、PVP

26、一步制粒完成的工序是(C)

A、制粒→混合→干燥B、过筛→制粒→混合→干燥C、混合→制粒→干燥D、粉碎→混合→干燥→制粒E、过筛→混合→制粒

(二)X型题

27、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有(ABE)

A、压力调节器B、片重调节器C、下压轮D、上压轮E、出片调节器

28、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正确的是(ABE)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C、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D、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E、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

29、关于肠溶衣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A、用肠溶衣材料包衣的片剂B、在pH6.8磷酸缓冲液中1小时内崩解C、可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D、主要包衣材料有虫胶、CAP、丙烯酸树脂等E、必须检查含量均匀度

30、泡腾崩解剂的组成成分包括(ABD)

A、枸橼酸B、酒石酸C、硬脂酸D、碳酸钠E、乳糖

31、包糖衣材料包括(ABCD)

A、阿拉伯胶浆B、滑石粉C、糖浆D、川蜡E、二氧化钛

32、中药片剂原则是(ABCDE)

A、已知成分应提纯B、含挥发性成分多的应水蒸气蒸馏C、含挥发性成分少的粉碎成细粉D、含纤维多的制成稠膏E、含淀粉多的粉碎成细粉

33、下列片剂应时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ABCD)

A、主药含量小于10mgB、主药含量小于8mgC、主药含量小于5mgD、主药含量小于每片重量的5%E、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的10%

34、引起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是(BC)

A、颗粒中细粉过多B、加料斗内物料重量波动C、颗粒的流动性不好D、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E、颗粒中水分太少

35、《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有(ABC)

A、转篮法B、桨法C、小杯法D、循环法E、崩解法

36、需作崩解度检查的片剂是(ABC)

A、决不能压制片B、肠溶衣片C、糖衣片D、口含片E、缓控释片

37、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是(ABCDE)

A、糖粉B、乳糖C、预胶化淀粉D、微晶纤维素E、糊精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面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B)

A、十二烷基硫酸钠B、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苯扎溴铵E、磷脂酰胆碱

2、以下关于表面活性剂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油B、具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可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杀菌作用E、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3、以下表面活性剂中可能产生起昙现象的有(B)

A、司盘20B、聚山梨酯80C、卵磷脂D、阿拉伯胶E、硬脂酸三乙醇胺皂

4、以下关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E)

A、一般是线性分子B、是一种两亲分子C、分子中具极性基团D、分子中具非极性基团E、分子呈胶束结构

5、具有杀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是(D)

A、肥皂类B、两性离子型C、非离子型D、阳离子型E、阴离子型

6、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辅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C)

A、增溶作用B、乳化作用C、润湿作用D、消泡作用E、去污作用

7、60g的司盘80(HLB为4.3)和40g的聚山梨酯80(HLB为15)混合后的HLB值是(D)

A、6.5B、12.6C、4.3D、8.6E、10.0

8、作为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最合适的HLB值为(E)

A、HLB8~18B、HLB8~10C、HLB6~8D、HLB3.5~6E、HLB15~18

9、临界胶束浓度的英文缩写为(A)

A、CMCB、CMPC、GMPD、HLBE、CNC

10、以下可作为水/油型乳剂的乳化剂的是(E)

A、OP乳化剂B、阿拉伯胶C、卖泽45D、聚山梨酯80E、司盘80

11、以下可供口服或注射用的表面活性剂是(A)

A、卵磷脂B、十二烷基硫酸钠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苯扎氯铵E、硬脂酸钠

12、以下关于起昙现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起昙所有表面活性剂的一大特性B、通常昙点在90~95℃C、起昙的原因是因为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氢键断裂D、某些表面活性剂具有双重昙点,是因为所含表面活性剂不纯E、溶液起昙后很难恢复到澄明

(二)X型题

13、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方面常用作(ABC)

A、润湿剂B、乳化剂C、增溶剂D、润滑剂E、去污剂

14、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中起(BC)

A、助溶作用B、乳化作用C、润湿作用D、杀菌作用E、去污作用

15、以下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DE)

A、甘油B、乙醇C、OP乳化剂D、硬脂酸三乙醇胺皂E、十二烷基硫酸钠

16、以下可用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有(BC)

A、甘油B、卖泽51C、聚山梨酯80D、聚山梨酯60E、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17、不能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配伍的有(BCD)

A、肥皂类B、苯扎溴铵C、新霉素D、卡那霉素E、阿拉伯胶

18、以下可供注射剂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ACD)

A、大豆磷脂B、聚山梨酯80C、卵磷脂D、泊洛沙姆E、十二烷基硫酸钠

19、以下关于HLB值叙述中,正确的是(ABDE)

A、每一种表面活性剂都有一定的HLB值B、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C、HLB值愈大,其亲油性愈强D、HLB值愈小其亲油性愈强E、HLB值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20、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制剂,通常能(ABC)

A、改善药物的吸收B、增强药物的生理活性C、药物易透过生物膜D、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E、增强防腐剂的作用

第五章浸出药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叙述不属于喷雾干燥优点的是(D)

A、干燥迅速B、受热时间极短C、干燥物不需粉碎D、适应于黏稠性浸出液的干燥E、适应于对热不稳定药物的干燥

2、下列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气化表面积大B、无液体静压的影响C、蒸发温度低D、适应于黏性强的液体浓缩E、可连续操作

3、有关浸出药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基本上保持了原药材的疗效B、水性浸出药剂的稳定性较差C、有利于发挥药材成分的多效性D、成分单一,稳定性高E、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

4、下列属醇性浸出药剂的是(E)

A、中药合剂B、颗粒剂C、口服液D、汤剂E、流浸膏剂

5、下列有关渗漉法优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有良好的浓度差B、溶剂的用量较浸渍法少C、浸出效果较浸渍法好D、适应于新鲜药材的浸出E、不必进行浸出液和药渣的分离

6、采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剂时,通常收集初漉液的量为(B)

A、药材量4倍B、药材量85%C、药材量8倍D、制备量3/4E、溶剂量85%

7、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D)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8、下列有关浸出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渗漉法适用于新的鲜及无组织结构药材的浸出B、浸渍法适用于黏性及易膨胀药材的浸出C、浸渍法不适用于需制成较高浓度制剂的药材浸出D、渗漉法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浸出E、渗漉液的浓度与渗漉速率有关

9、生产酒剂所用溶剂多为(D)

A、黄酒B、红葡萄酒C、白葡萄酒D、蒸馏酒E、乙醇

10、下列不属酊剂制备方法的是(A)

A、煎煮法B、浸渍法C、溶解法D、稀释法E、渗漉法

11、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E)

A、0.1gB、2~5gC、0.2gD、5gE、10g

12、需加防腐剂的浸出药剂为(C)

A、酒剂B、酊剂C、口服液D、流浸膏剂E、浸膏剂

13、下列关于碘酊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碘、碘化钾均具有消毒杀菌作用B、碘化钾为助溶剂C、碘化钾可增加制剂的稳定性D、碘不应放在称量纸上称取E、需将碘先溶于碘化钾的浓溶液中

14、酒剂与酊剂的不同点是(D)

A、含醇制剂B、具有防腐作用C、吸收迅速D、浸出溶剂E、澄清度

15、需先煎的药材是(A)

A、石膏B、砂仁C、苏子D、羚羊角E、阿胶

(二)X型题

16、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干燥可采用的方法有(BE)

A、常压干燥B、药材的粒度C、沸腾干燥D、红外线干燥E、冷冻干燥

17、与渗漉效率有关的因素有(ABCDE)

A、溶剂的浓度B、药材的粒度C、渗漉前的润湿D、渗漉时的流速E、装筒的松紧度

18、下列药材在制备汤剂时,需后下的是(ACD)

A、大黄B、生半夏C、砂仁D、鸡内金E、雄黄

19、为保证酊剂与酒剂的质量,下述措施正确的为(ABCDE)

A、选择适宜的浸出方法B、选择适宜的溶剂C、防止溶剂挥发D、冷藏后精滤E、添加适宜的稳定剂

20、煎膏剂一般清膏需加(ABC)倍量的炼蜜或炼糖

A、1B、2C、3D、4E、5

第六章液体药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液体药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吸收快,奏效迅速B、给药途径广泛C、能增加某些药物的刺激性D、便于分取剂量E、稳定性差

2、下列剂型中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是(C)

A、甘油剂B、含漱剂C、醑剂D、糖浆剂E、洗剂

3、下列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

A、溶液剂B、混悬剂C、溶胶剂D、O/W型乳剂E、W/O型乳剂

4、胃蛋白酶合剂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D)

A、防腐B、提高澄明度C、矫味D、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E、加速溶解

5、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碘化钾的作用是(E)

A、抗氧作用B、增溶作用C、补钾作用D、矫味作用E、助溶作用

6、制备硼酸甘油采用的方法是(E)

A、溶解法B、稀释法C、分散法D、凝聚法E、化学反应法

7、向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电解质时,使高分子化合物凝聚而沉淀,这种现象称(A)

A、盐析B、絮凝C、沉淀D、陈化现象E、分层

8、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