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5977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docx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

扬州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神奇的机械》视频说课稿(有配套课件)

《科学》五下1单元《神奇的机械》4~6课视频说课稿

邗江区瓜洲镇中心小学张文俊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我和刘辉老师负责整理的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我承担的是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第六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秘密》。

这是本单元的主要概念关系图和教学活动框架图。

这个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

教材的设计也很清晰。

先从实际生活现象出发,体验简单机械,再认识机械构造,再探究各种机械的作用,最后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作出解释和分析。

下面我就依照教材的设计,依次具体说说每课的教材分析以及主要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伊始通过组织学生体验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实验探究轮轴的作用,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起到省力的作用,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实际生活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描述轮轴结构上的特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问题;

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组成及作用;

知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的重点是:

探究轮轴的作用。

教学的难点是:

理解一些变形的轮轴。

关于轮轴的实质是杠杆原理,学生很难感知,(因为学生目前所感知的杠杆支点都是在中间,像这类支点在一端的杠杆学生没有探究的经验。

)我觉得课堂上不必深究,拓展时可鼓励学生研究。

教学准备:

木板,螺丝刀,轮轴装置,钩码,弹簧秤,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轮轴

1、比一比,找到感觉。

教师首先创设拧螺丝钉的情境。

(为便于操作和感知这里我把拧进改为拧出。

)让学生感知,用螺丝刀能比较方便地拧出螺钉。

用粗点的螺丝刀更轻松些。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螺丝刀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最后教师通过展示和课件演示向学生介绍我们之所以能轻松拧出螺丝钉,也是运用了一种简单机械——轮轴。

并具体介绍轮轴的构造。

这里要强调轮轴的特点:

轮与轴固定,绕中心旋转。

2、找一找,认识轮轴。

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构造。

这里要注意告诉学生,生活中经常把轮不做成圆形,而做成十字形,一字型等。

并提供典型图片让学生感知。

二、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做一做,发现省力

1、初步感知。

仍然围绕螺丝刀,让学生感知。

请学生分别体验把钩码绕在轴上和轮上的用力感觉。

(视频片段)从而得出绕在轴上很轻松。

这个环节一方面解释了刚才的实验现象,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做好过渡。

2、实验验证。

(1)指导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出轮轴。

注意提示学生轮与轴的绕线方向要相反。

(2)分别在轮和轴挂上一钩码,先让学生猜想,再感知不平衡。

(3)调整钩码,让学生感知,在轮上挂一个钩码就能提起轴上的两个钩码。

(4)利用弹簧秤探究在轮上用多大的力就能提起分别是2牛,3牛,4牛的钩码。

(5)如果把轮换的更大呢?

或把轴换得更细些呢?

通过这一番对比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

利用轮轴可以省力。

轮轴相差越大,越省力。

从而也验证了先前使用用粗螺丝刀更轻松的道理。

几点注意:

轮轴要固定牢靠,且活动自如,尽量减少阻力因素。

丝线的选择。

每次实验要做三次。

要注意实验的设计,组织,和分工,记录等指导。

三、拓展运用

1、说说自行车中哪些地方有轮轴?

(脚踏,龙头,后轮)

2、说说生活中这样的水嘴有什么作用?

怎样喝到水?

3、理解辘轳是轮轴的变形。

你还能举例并解释其他的轮轴运用吗?

(扳手,刨笔器,拖拉机摇把等)

------------------------------------------------------------------------------------------------------------------------------------------

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计是围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这一“自主探究”主线展开的。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提升到某一个高度,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但滑轮对于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并不多,前概念不足。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关于滑轮的杠杆原理,滑轮组教材进一步改编后在课堂教学要求中已省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构造;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自我猜想、合作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

教学难点:

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不同。

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钩码、实验记录单,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

升旗是学生很常见的情境。

课堂就由此导入。

1、谈话:

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

2、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请学生说一说。

(旗杆顶有个轮子)。

3、教师出示轮子并请学生观察。

说说结构特点。

介绍:

像这种边缘有槽、能在轴上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国旗就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

1、你能根据身边的材料做一个旗杆装置并模拟升旗吗?

此环节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组装定滑轮,因为有生活经验,学生并不会有多大困难,只要提示要把绳子绕在槽里就行。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

滑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

3、揭示定滑轮的概念: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4、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

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

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

三、探究滑轮的作用。

1、谈话:

想一想,工人为什么经常使用滑轮提拉重物呢?

使用滑轮会有什么好处呢?

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这两种滑轮使用时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组织学生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

3、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我们的猜测呢?

分组讨论,作出假设,并记录。

4、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5、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组装定滑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给定的图例进行安装。

实验提示:

(1)用不同重量轮流多做几次,即时记录。

(2)定滑轮不计入重物重量,但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

(3)拉线绳要尽量保持竖直,提拉不要过猛,稳定后记录拉力。

(4)对于实验数据失真的小组要注意引导找出原因,重新实验。

(5)个人以为,不要因考虑课堂时间而把两种装置分组探究。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比感性认识不足。

6、实验交流。

讨论动滑轮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实验记录单

作用

名称

省不省力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

次数

物重(牛)

拉力(牛)

实验结果

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实验结果

1

2

3

4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

1、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它们是哪一种滑轮?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

3、教师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

4、小结: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

这样可以做到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

------------------------------------------------------------------------------------------------------------------------------------------

第六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秘密》

教材简析:

本课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不是研究某个机械了,而是研究力在机械中传递的方式,即传动装置。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齿轮转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

学生对于传动装置比较陌生,所以本课从学生熟悉的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入手,并通过比较过去与现在自行车的不同揭示出传动装置。

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再选出比较代表性的链条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进行研究,找出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最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探究自行车中的链条传动特点。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了解一些常见传动装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的装置进行制作并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儿童自行车、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的有关图片。

2、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的的材料。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出示过去的自行车图片,说说与现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

2、说说现在的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起来的。

没有链条能转动吗?

介绍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链条传动。

3、出示玩具车图片,提问:

你知道玩具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

讲述:

玩具车的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后轮上,而是从马达通过齿轮传递到后轮上的。

介绍四驱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齿轮传动。

4、教师说明:

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5、你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机械传动装置呢?

教师同时出示一些图片丰富学生的认识。

【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实验探究

1、谈话:

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们想不想也组装个传动装置来研究研究呢?

2、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组装任意一种传动装置,并说明动力是怎样传递的。

3、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说明动力传递的方式。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

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1、利用组装的齿轮传动装置,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记录,观察齿轮传动的特点。

2、学生分组活动,实验、记录,并总结特点。

3、学生汇报。

(包括总结实验结果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研究链条(皮带)传动的特点

1、明确要求:

组装链条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进行实验和记录。

2、学生分组活动,按照表格,实验并记录,寻找特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链条(皮带)传动的特点:

传动的方向一致,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

4、比较两个实验,说说链条(皮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相同和不同。

(大轮与小轮的转动速度都是大轮慢,方向二者截然相反)

学生交流时,为了更直观感知,教师还可以及时运用课件操作展示。

【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特点的理解,同时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实验记录单

()传动

实验次数

大轮

小轮

方向

快慢

方向

快慢

1

顺时针

2

逆时针

3

顺时针

4

逆时针

我们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及总结

(一)、研究自行车上的链条传动装置

(1)想办法研究自行车蹬一周脚踏板,后轮转几圈。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二)利用学具材料。

自己组装一个小吊车。

鼓励学生分组研究,课堂上未完成课后继续。

并进行交流汇报。

以下是部分学生组装的小吊车实例。

从组装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学生的动手和创造力。

以上就是本人负责整理的三课主要内容,由于本人知识,阅历和能力有限,有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