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62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docx

成都市初中生物会考试题5套

2011年成都市初中生物毕业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的骨

A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B无机物增多、弹性大、易变形

C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骨折D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变形

2.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称为关节,构成关节的结构是

A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D关节面、关节腔、关节韧带

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又称为本能行为

C动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D动物的本能一般比较简单,对动物的生存没有什么意义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B实验法C刺激法D观察法和实验法

5.动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形态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

6.由于人类的活动,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着严重威胁。

下列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动物是

A大熊猫B白鳍豚C扬子鳄D新疆虎

7.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固氮作用的是

A枯草杆菌B根瘤菌C乳酸菌D酵母菌

8.为政务的种类繁多。

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引起的

A细菌B真菌C病毒D放线菌

9.在人类,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输卵管和子宫B阴道和子宫C卵巢和子宫D阴道和卵巢

10.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不属于卵生的是

A家蚕B青蛙C家鸽D家兔

11.下列生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分裂生殖B种子繁殖C营养生殖D出芽生殖

12.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B人眼的蓝色和茶色

C人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D狗的黄毛和鹅的白毛

1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14.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是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C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D以上均有可能

1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猴B大猩猩C长臂猿D黑猩猩

16.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A草鱼B鲫鱼C鲢鱼D鱿鱼

17.海带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植物,它属于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1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

A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B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往返循环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往返循环D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往返循环

19.硝化细菌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

20.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草原B一片农田C一个池塘D一群蜜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消耗合成的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生长和发育是每个新个体出生后都要经历的生命过程。

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叫,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

3.像鸟类的生殖过程这样,由亲体产生的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生殖。

4.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实现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的。

5.从不同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化石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②;③从低等到高等。

6.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所有病毒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

根据病毒宿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

三大类。

7.按照生物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我们已经知道,狗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犬种,同理,狼属于纲、目。

8.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之间,

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必然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

三种成分。

10.沼气发酵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

沼气发酵就是指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植物秸秆、树叶、人畜粪等中的制成沼气的过程。

三、识图题(20分)

1.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10分)

⑴上图说明,输入改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图中的作用。

⑵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依次流动的。

当能量在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其中的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逐级

⑶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这一规律,可知图中个体数量最多的,储存的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2.小明是男孩,如果他的父母再生第二个孩子,一定是个妹妹吗?

下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10分)

⑴人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染色体,男性为,女性为。

⑵上图说明,在男性的精液中,X精子和Y精子在数量上是的,且他们的生活里大体一致。

因而,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相遇而形成受精卵的机会是相等的。

⑶结论:

如果小明的父母再生第2个孩子,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应该是的。

四、分析与探究(20分)

1.遗传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

白化病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人体肤色正常(A)和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庄,某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正常,女儿白化。

(10分)

⑴写出这个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父亲:

母亲:

女儿:

儿子:

⑵为了进一步确定改家庭中儿子的基因型,于是,有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和推理来加以解决。

下面请你帮助他一道完成这一假设和推理过程。

①假如该家庭中的儿子与另一正常女性结婚,生出个体,则该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②完成以下图解,展示出你的推导过程。

2.为了验证阳光对绿叶合成淀粉的作用,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10分)

﹝材料用具﹞(略)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⑴实验前2~3d,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暗处。

⑵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盖住叶片的一部分(见下图),然后将盆栽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⑶几小时后,摘下这片部分遮光的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⑷把这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⑸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分析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原理﹞

⑴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可产生,该产物遇到碘液会变成色。

﹝实验方案﹞

⑵将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阳光下,一部分遮光这就构成了一组,在这个实验组中实验变量是。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⑶天竺葵叶片上,被遮光纸盖住的部分遇到碘液,未盖住的部分遇到碘液。

结论:

﹝讨论﹞

⑷在实验前2~3d,要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的目的是什么?

 

成都市2012年生物会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相应题号下面的空格内(错选、多选或不选,该题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是因为他们的骨

A.无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B.无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C.有机物较多、硬度小、易变形D.有机物较多、硬度大,易骨折

2.蜜蜂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生活在一个蜂巢中,这种行为属于

A.节律行为B社群行为C防御行为D.领域行为

3.猫头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

4.动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

①物种多样性②遗传多样性③食物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草履虫B.病毒C.蓝藻D.蘑菇

6.下列微生物不属于生物圈中生产者的是

A.硫细菌B.硝化细菌C.蓝藻D.蘑菇

7.在人类的生殖系统中,分泌雄性激素、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A.精囊腺、子宫B前列腺、卵巢C.睾丸、卵巢D.睾丸、输卵管

8.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蚊B.蝇C.家蚕D.家鸽

9.将月季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中,不久便长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营养生殖的方式叫做

A.嫁接B.压条C.出芽D.扦插

10.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B.狗的卷毛和狗的直毛

C.狐的长尾和狐的短尾D.狗的黄毛和鹅的白毛

11.基因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是通过

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指导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的

C.指导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D.指导后代的生长和发育来实现的

12.喜马拉雅白色家兔在30℃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25℃条件下,四肢、尾巴、耳朵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

这个事例说明:

A.表现型是环境条件决定的B.基因型是环境条件决定的

C.基因型是表现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13.最早用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巴斯德C.米勒D.海尔蒙特

14.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生物变异的结果

C.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D.生物过度繁殖的结果

1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B.使用语言C.两足行走D.大脑发达

16.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①状性差异②亲缘关系③寿命长短④营养方式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

17.人类的疾病与许多微生物的活动都有关,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类生物引起的

A.细菌B.真菌C.霉菌D.病毒

18.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棘皮动物D.爬行动物

1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A.生产者和分解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C.物质和能量D.空气和水

20.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是因为

A.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巨大的B.生物界存在生存竞争

C.生物界存在自然选择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由于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___________,在关节腔内还有___________,能够减小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所以关节的灵活性得到增强。

2.动韧的行为分为后天学习行为和___________行为两类。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3.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

例如,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___________,而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___________。

4.像马铃薯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___________生殖。

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___________有下降的趋势。

5.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他性别差异,叫做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在植物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称为__________,人们根据它们种子外层有无__________包被,又将它们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

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所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8.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一般来说,一个环节只能将所获得的能量的_________传递给下一个环节,所以,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__________之间,生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

10.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饮料。

人们可以在牛奶中加入__________菌,在温度适宜、没有__________的条件下,让牛奶转变成酸奶。

三、识图题(20分)

1.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

(8分)

(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进入食物链。

进入食物链的“碳”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食物链之间进行传递,最终主要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条途径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2)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据研究,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湿度逐年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

上图说明,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

(12分)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在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右图说明,子女成对的基因,一定是一个来自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

(3)在人体23对染色体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_____染色体,共有_________对。

四、分析与探究(共20分)

1.在人类中,惯用左手(俗称左撇子)与惯用右手(右撇子)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了一个惯用左手的女子。

若他们再生一个子女,请分析他们未来子女的基因裂和表现型。

(9分)

①确定这对基因的显隐关系。

若右撇基因为隐性,则这对夫妇不能生出表现型为_________的子女。

反之,若右撇基因为显性,且这对惯用右手的夫妇生下一个惯用左手的子女,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写出这对夫妇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种类。

精子:

__________________,卵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配子种类、数量及受精机会,预测这对夫妇未来子女的表现型及概率。

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概率:

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概率:

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1分)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中,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观察与记录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生物学知识,请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上实验方案中,在实验条件一栏中均注明了“潮湿”,说明“潮湿”(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的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证明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充分利用以上实验方案中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照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市2014八年级生物毕业会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A、奔跑B、跳跃C、飞行D、爬行

2、姚明投篮动作优美,他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A、骨、关节B、关节、骨骼肌C、骨骼肌、骨D、骨、骨骼肌

3、小明同学刚人学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有些驼背,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A、长时期营养不良B、经常参加体力劳动

C、长期不注意坐姿D、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4、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节律行为D、社群行为

5、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A、实验条件下B、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养殖条件下D、自然状态下

6、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  D、克隆动物

7、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D、动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8、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黑猩猩   C、中华鲜   D、大熊猫

9、艾滋病是一种流行日趋严重的传染病,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毒所破坏的人体细胞,以及它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分别是(  )

A、生殖细胞、生殖能力下降  B、神经细胞、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淋巴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D、血小板、凝血能力下降

10、腐生性微生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    D、分解者、生产者

11、人体内有长尾、能游动的细胞是(  )

A、卵细胞   B、精子   C、肌肉细胞   D、神经细胞

12、“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繁殖方法适宜采用(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有性生殖

13、能够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4、“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说明了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  )

A、变异B、进化C、遗传D、繁殖

1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16、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残翅的昆虫。

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这种现象是()

A、上帝创造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期使用的结果

17、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B、两足行走C、大脑发达D、使用语言

18、“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A、螳螂——蝉——黄雀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

19、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食品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

A、泡菜、酸奶B、面包、米酒C、泡菜、米酒D、腐乳、酸奶

20、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行为和后天性的行为两类,它们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2、鸟类的受精方式是。

蝗虫的变态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3、绿色开花植物通常是用来繁殖新个体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无性)生殖。

4、生物分类的单位共有界、门、、目、科、属、种7个等级,其中,是生

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5、很多生物学家认同,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

原核生物界、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

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属于界。

6、生物的变异分为两大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的改变引起的。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7、基因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科学家把-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技术。

8、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内发育为胎儿,胚胎通过脐带和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直至胎儿出生为止。

9、脊椎动物中种类最丰富的是鱼类,它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呼吸。

脊椎动物中,休温能保持恒定的是鸟类和类。

10、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越、结构越。

三、识图题(20分)

1、(10分)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