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65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docx

江西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生活多美好》

教学目的:

1、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2、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3、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

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备油画棒或彩色

铅笔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准备海棉、夹子、冷暖色彩纸、旧衣服。

教学提纲:

寻找生活--实验--教学评价--教学总结--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

找一找

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彩。

二、新授

试一试

(实验一)

教师分发海棉和夹子,用夹子夹住海绵块,蘸颜色,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

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实验二)

1、分发冷、暖色纸两张。

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

水少的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

2、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

创作(要求学生画一幅美好生活的画,色彩鲜艳、画面充实饱满。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二、新授

对上节课内容的延伸

三、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画出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玩的这

第2课《鲜艳的花朵》

教学目的:

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

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造型。

教学难点:

并列的花有疏有密,有高有矮,形态自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

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欣赏课本:

几幅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

一支花。

一排花。

一片花。

提问:

这花一棵挨着一棵,长得很旺盛,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谁来形容一下?

出示课题。

三、新课:

(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欣赏奇形怪状的花。

提问:

它们的种类、形状、颜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回答:

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

2、联想公园里的花,他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茂盛、千姿百态,向着阳光盛开的花朵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好比我们少年儿童幸福的成长。

3、欣赏动画,了解每支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花头、花茎、花叶

4、茂密的花朵和叶子形状多样,都有什么形状的?

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任意形等等。

5、教师示范多种漂亮的花头。

6、画画的安排:

定位:

画一排曲直自然、随意、高矮、疏密有别的线,充满画面。

勾线描绘具体形象:

选择单色彩笔,有力流畅地在定位线上添画各种形态的花朵、花蕊、枝、叶。

装饰:

上色,任意选择各种颜色平涂在花和叶上,使画面颜色丰富多彩。

描线,用点、直线、曲线、折线、圆等纹理填画在花和叶中。

教学意图茂密生长着的花。

通过描绘锻炼学生用线造型及熟练地赋色的能力。

增长学生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和爱护自然。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因材施教、照顾全体、灵活多变。

定位勾线描绘具体形象装饰

五、小结:

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将评。

公园里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花儿好看能带回家看吗?

(不能)为什么?

(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第3课《漂亮的蝴蝶》

学情分析:

蝴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动物,它舞姿翩翩,纹饰亮丽,是学生乐于欣赏、喜于表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会画一只漂亮的对称的五彩蝴蝶。

教学准备:

白色蝴蝶底版。

重点:

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一只漂亮的五彩纸蝴蝶

难点:

做出一只式样、纹饰有新意的纸蝴蝶

教学过程:

操作要点

一、看看蝴蝶的形状有些什么不同?

二、蝴蝶身上的花衣服是用什么装饰的?

(出示一只白蝴蝶的底版)

1、怎样才能把蝴蝶打扮的漂亮一点?

2、蝴蝶的两片大翅膀上画上对称的花纹。

3、可以运用多种短线、点、曲线等进行装饰。

三、作业

1、布置作业

说明作业要求

2、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注意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

四、作展示,互相评价

1、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谈谈喜欢的一张作品,并说说原因。

五、欣赏另一个蝴蝶的世界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特别的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蝴蝶世界,

(课件出示)在这里,蝴蝶拥有了另一种美丽,看,精美的蝴蝶盘子、精致的蝴蝶发夹、蝴蝶挂饰、可爱的蝴蝶笔、蝴蝶盒子、漂亮的蝴蝶风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与蝴蝶相关的用品和装饰,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找到美的存在。

第4课《美丽的孔雀》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美丽的孔雀。

2.学会用点、线、面组成美丽的孔雀花纹图案,美丽的孔雀感受图案的装饰美感。

3.培养学生对美术设计美丽的孔雀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教学美丽的孔雀,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创造美,并尝试美化生活。

本课《美丽的孔雀》就是典型的课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并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和花边,装扮自己和周围的事物。

美丽的孔雀

2.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用点、线、面元素设计绘制美丽的花纹或花边。

难点:

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视频素材、课件、画笔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播放视频: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

猜猜:

艺术家通过舞蹈语言表现了哪种动物的特征?

问:

你喜欢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吗?

请学生模仿孔雀的造型,在音乐《金孔雀轻轻跳》中进行舞蹈表演。

2.出示课件,通过欣赏不同形式表现孔雀的艺术作品,学生评说其不同的美感。

(有绘画的、舞蹈的、演唱的、图案的、雕塑等多元化形式。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根据孔雀的花纹特点学习设计图案。

(板书)

4.研究花纹图案的设计方法。

(1)请学生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有趣的花纹图案。

(2)讨论:

图案中运用了哪些设计要素?

造型方面:

重复、聚散、大小、叠加等组合方法,体验不同的美感。

色彩方面:

强对比、弱对比等用色方法。

5.小结:

用大小不同、粗细不同、方向不同的点、线、面进行有秩序地排列,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

同时搭配和谐的色彩,更是锦上添花。

6.教师示范。

教师范画,说说其运用的方法。

讨论研究:

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7.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8.作业展评。

用设计的图案装饰熟悉的生活用品。

(师生制作一些镂空的生活用品造型模板,将学生设计的图案作品衬于模板之后,感受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

第5课《小花扇》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的动手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情感目标:

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扇子的组成,会按顺序制作。

难点:

把握扇子的对称性,颜色的搭配。

三、教学准备:

师生:

32开大小的白卡纸或各色卡纸、彩色水笔、蜡笔、剪刀、垃圾袋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⑴、谈话导入

夏天,天气很炎热,是谁给我们带来凉爽?

(空调、电风扇)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把漂亮的小花扇?

⑵、设问求知

扇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呢?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范画)

2、新授

⑴、谈话什么是对称图形

不过老师对自己刚才画的扇子不是很满意,因为扇子的左右大小不相同,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使扇子的左右大小一样?

(2)学生介绍,教师示范并给与奖励

教师总结:

我们把这种形状、花纹、颜色,左右都相同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像蝴蝶、蜜蜂、蜻蜓等小昆虫我们都可以用对折画半个在剪的方法来制作。

学生举例

⑶、尝试完成对称图形的制作

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只对称的的花扇子。

同桌讨论一下,是先画再剪呢?

还是直接用彩色卡纸剪?

希望每各小朋友都能制作出一把独一无二的花扇。

3、教师指导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花纹,注意色彩的搭配

4、作业展评,互相评价。

5、送给家人一把自己制作的漂亮花扇

五、美术工具整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小朋友整理好自己的美术工具。

第6课《弹簧宝贝》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弹簧宝贝纸青蛙等的折法,并对其进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对青蛙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折叠造型步骤、方法的掌握运用。

教学难点:

折叠造型完美,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室内活动,使教学井然有序。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小玩具(出示范作),你们看它是什么?

同学回答:

“一只小青蛙”。

2、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折纸青蛙。

(板书课题)

二、新授。

(老师与学生一起做)

1、拿出白色正方形纸一张,(投影显示折叠步骤图)学生仔细观察折叠步骤示意图,在一些简单的折叠步骤上,老师适当地请学生上台来完成,在复杂的折叠步骤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来完成。

教师反复地演示几次,注意对准(边线),比齐(折痕),抹平。

2、老师带做一遍后,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其他同学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装饰花纹。

采用水彩笔给小青蛙添画美丽的衣裳,注意色彩的深浅,冷暖搭配要适当。

三、组织活动,老师布置好比赛场地。

1、同桌之间进行比赛,用手轻轻按一按青蛙的尾部,看谁的青蛙跳得又远又高。

每组从中选出四名代表参加比赛。

同时播放音乐《小青蛙》。

2、每组四名代表每次一名到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最后四名参加总决赛,获第一名者授予“青蛙王子”的称号,并奖励一项皇冠的头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护它。

第7课《小狐狸》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小狐狸的制作方法。

在创作和设计的同时懂得材料的选择与搭配。

2、让学生充分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同时建立自信心。

3、在利用废旧纸张制作小狐狸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节约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废旧包装纸等材料,用已知的方法设计、装饰小狐狸。

教学难点

设计新颖、装饰美观。

教具:

实物投影仪、范例等。

学具:

废旧硬纸卷、卡纸零头、广告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激趣导入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玩具,可好玩呢,想看看吗?

(教师出示几个纸狐狸,请每组的代表到前面并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现在,小朋友们照着老师的样儿学着做一个吧!

三、探究方法

小组讨论:

研究小狐狸的制作方法,小结。

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怎么样的玩具?

还可以有什么方法来做玩具?

四、学生制作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第8课《小花猫》

教学目标:

4、在制作小花猫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不同的卷纸方法。

在创作和设计的同时懂得材料的选择与搭配。

5、让学生充分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同时建立自信心。

6、在利用纸张制作小花猫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节约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彩纸、硬纸壳等材料,用已知的卷纸方法设计、装饰小花猫。

教学难点

设计新颖、装饰美观。

教具:

实物投影仪、范例等。

学具:

彩笔、废旧硬纸卷、卡纸零头、广告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激趣导入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

说它是虎不是虎,白天睡觉,晚上捉鼠。

(猜一种动物)

生猜后,教师出示几个纸花猫,请每组的代表到前面并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现在,小朋友们照着老师的样儿学着做一个吧!

三、探究方法

小组讨论:

研究小花猫的制作方法,小结。

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怎么样的玩具?

还可以有什么方法来做玩具?

四、学生制作(师指导,提醒孩子节约纸张,注意剪刀安全)

五、作业展评

在学生互评作品后,一齐朗读儿歌:

小花猫,咪咪叫,晚上捉老鼠,白天睡大觉做只神气的小花猫,要让老鼠吓一跳。

六、课堂小结

第9课《会说话的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手的用途,手势的丰富变化。

  2、初步学习用观察加想象的方法作画,认识手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重点、难点:

根据手形的特点进行添加变化,依形想象作画。

  教具准备:

课件、画纸、水彩笔、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一起来念首儿歌《小小手》,配上动作。

  (课件出示:

拉拉手,拍拍手,我们都有一双手。

穿衣服,扣纽扣,洗脸刷牙又梳头。

做早操,拍皮球,画画也要用双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2、大家的小手都很棒!

  二、教学新课

  1、从儿歌中我们知道你的手有哪些本领?

手的本领好大。

你的手还会

  干什么呢?

  2、这么能干的小手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

和老师一起来观察一下。

  3、手有五个手指,长的一样吗?

那五个手指谁能做老大?

  4、五个手指分别介绍。

  5、把左手放在实物展示台上,用右手画出左手。

  (第一次作业:

学生在作业纸上画出简单的手的外形。

  6、你们看过广告“我家的盘子会唱歌”吗?

老师的手可也是会说话哦。

  师的手“说话”:

举起大拇指“你真棒”“再见”。

学生的手“说话”。

  7、小结:

“会说话的手”就是用我们的手摆各种不同的形状,可以表达

  不同的意思。

  (第二次作业:

把刚才“说话的手”的形状,用简单的线条来画一画)

  8、(课件展示)看老师这的“会说话的手”,可以在手上添加各种图案

  和花纹。

  9、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来表现呢?

(小组讨论、交流)

  三、学生作业

(第三次作业)

  1、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手也也“说话”?

那就开始画吧。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四、评讲作业

  1、(作业互评)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先说

  一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找同学说出优缺点,及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2、(欣赏)挑选比较典型的作业,贴在黑板上。

  五、总结全课

  1、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2、内容拓展。

展示手画画等。

第10课《有趣的脸》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教学儿童面部表情让学生了解儿童的面部特征,包括脸形,五官的特征。

特别是在不同表情时的面部肌肉的外形变化,重点儿童面部表情是了解各种表情时眉毛、眼部和嘴巴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儿童面部表情变化的一般规律,熟悉几种变化要点。

2、力图用整体地观察方法,用简洁的线条概括人物的表情。

3、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儿童面部表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人物表情变化的特征规律。

难点:

用简洁的线条概括表情。

儿童面部表情

四、教学用具:

铅笔、橡皮、镜子

五、教学建议:

1、游戏:

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

2、观察五官特征。

方法:

自己照镜子观察同桌对视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加深感知。

3、提出作业要求:

要求临摹,画面构图安排得当;用线简洁果断,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作画顺序得当:

脸形发式五官,教师作过程性的示范。

4、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5、师生评价,总结。

第11课《贴树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拼贴作画的方法.

  2,用自己掌握的造型,构图等知识和技能,表达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叶子的外型特征

  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树叶拼贴画

  教学准备:

  学生:

事先采集各种树叶,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洗净,晾干,压平.上课准备好剪刀,白卡纸,双面胶.

  教师:

树叶拼贴作品,吹塑纸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

春天.

  师:

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不同

  生:

万物苏醒的季节,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小朋友们也换下了厚厚的冬衣,树上也长出新芽了,嫩嫩的叶子把小树装扮得更漂亮了…….

  师:

春天,树上的树叶千姿百态,嫩绿嫩绿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这画有点特殊,你们看看这是一幅什么画

  生:

用叶子做的画.

  师:

对,是树叶做成的,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当中"画"了些什么

  生:

有金鱼,小鸟,萝卜……

  师:

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把它们想成了各种不同的造型出来,那你们想不想都做一张这样的画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树叶拼贴.

  板书:

贴树叶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树叶拿出来,并让学生观察树叶,辨认树叶片的形态,大小.

  师:

看看你们都收集的哪些树叶,收集的树叶都是些什么样子的

  生:

我的叶子都是长长的.

  生:

我收集的叶子很大,是梧桐树的叶子.

  生:

我的是柳树叶,很细长.

  ……

  师:

大家都收集了很多不同的叶子,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看看你们手上的叶子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师把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教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对照)

  2,让同学们大胆想象——这些树叶象什么

  师:

看看老师黑板上贴的树叶,想想能用这些叶子做出什么造型来可以用你们的树叶先在白纸上摆一摆.

  生动手拼

  3,师:

现在有谁想上来先摆出来给大家看看的

  学生上台来示范并说明做的什么造型.

  生:

我用这种长长的叶子作成了火箭.

  生:

我用四片叶子做成了蝴蝶.

  生:

我做了小鱼.

  ……

  4,师:

真不错,大家想法都很新颖,一个造型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像蝴蝶,可以像鱼等等,这说明大家都开动了脑筋.那老师现在要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带来的树叶,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生观察,得出结果

  生:

叶子的中间有一条直的线.

  师:

这线叫叶茎.

  生:

叶子的正面和反面颜色不同.

  师:

这是叶的两个面.

  生:

我的叶子上还有细细长长的小线.

  师:

那是叶脉.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

叶子的外围有像锯齿状的东西.

  ……

  师:

大家说的真好,说明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认真.今天,我们知道了树叶是由叶茎,叶面,叶脉等组成的.把这些特征加入到我们的画中,发挥想象力,可以使得我们在之后的树叶贴画中的制作效果显得更有创意.现在我们就开始动手做吧.三,作业要求:

  每人拼贴一张有趣的画.师巡回指导并把一些学生做的好的有创意的画展示给大家看.

  四,作业讲评:

  把学生制作的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贴在黑板上,让同学观看,评赏,并给画起一个名字.如三条鱼,动物园,蝶儿飞……

  五,小结本课:

  师:

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多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有创意的画,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第12课《剪彩纸》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

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

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

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能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

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学习新课(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

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

学生回答:

剪纸。

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

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

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

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建议:

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

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板书设计:

民间艺术——剪彩纸

学生作品

第13课《小小拉拉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运动会、奥运会图片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2、学生能用激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小拉拉队》,通过歌曲表演表现拉拉队员团结上进的精神风貌,体现他们文明的行为举止、快乐的心理体验和培养集体荣誉感。

3、通过“我为奥运出把力”这一环节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也达到了课的延伸。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表现拉拉队员团结上进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围绕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这一人文主题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各种艺术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琴、录音机、集体舞磁带,拉拉队录像带、《米兰拉拉队歌》磁带,教师运动服等。

学生准备:

拉拉队员应准备的各种道具。

(哨子、彩带、小国旗、横幅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运动员进行曲》走进教室。

师:

你们知道刚才这首曲子的名字吗?

生:

------

师:

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听到《运动员进行曲》?

生:

开运动会的时候。

师:

说起运动会,我想你们一定都非常的喜欢,对吗?

生:

对。

二、创设情景、多媒体激趣

1.欣赏一组画面,内容为学校开运动会时的情景。

目的:

充分挖掘我校的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中,通过看身边的事,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师:

前几天我们学校刚刚开过运动会,你瞧!

同学们跑得多卖力啊!

(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识他们吗?

生:

认识

师:

运动场上除了这些运动健儿以外,还有一批活跃在跑道两边(运动场外)的同学,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