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666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docx

优品课件之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

(1)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理解目标

(1)人的价值是什么?

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4)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6)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运用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他对社会、为人民贡献了多少,而不是为自己捞取了多少。

(2)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

讨论分析为什么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3)剖析生活中价值冲突的实际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否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列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主题性特征,做到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认同劳动的观点,承认奉献的价值。

2、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对社会对群众永远怀有感激之情,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3、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放在集体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教学重点难点:

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3、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教学课时安排:

3课时【导入新课】辽宁人丛飞是位歌手,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闯荡深圳。

1994年以来,他先后资助了178名贫困失学儿童,300多万家财散尽,还欠了十几万外债。

2005年4月,丛飞患胃癌住院,他的事迹感动了深圳、广东乃至全国人民。

他先后荣获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2004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2005年深圳最具爱心人物和200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他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等荣誉。

丛飞的事迹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讲授新课】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课堂探究】课本第96页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探究提示】A物的价值不同于人的价值,对一般的事物而言,其价值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则不同。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就是说,人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社会和他人,并且能够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B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哲学上的价值不同于经济上的价值。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语录】徐虎语录:

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

你来索取,我来索取,向谁索取?

(3)对人的价值评价:

主要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

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举例】雷锋、徐虎、焦裕禄、任长霞;企业家、科学家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及作用A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课堂探究】课本第97页想一想,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探究提示】说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B作用:

驱动、制约和导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课本第98页这位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对他的经营产生了什么影响?

【探究提示】正确的价值观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举例】拜金主义-金钱至上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我们总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成功;反之就会遭遇失败。

【举例】赚昧心钱,贩毒、贩卖人口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举例】有钱就有幸福;玩弄异性或别有用心;把抚养孩子的责任交给老人;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课堂探究】课本第98页为什么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错误的价值观则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探究提示】正确的、积极的、进取的、崇高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而错误的、消极的、自私自利的、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则容易让人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潭。

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时,要受到自己价值观的支配和影响。

如果觉得人生在世就应该多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情,那么就会选择正确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如果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总觉得世界、社会或他人都对不住自己,觉得人生在世,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可能就会选择悲观失望、贪图享受、消极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寻到人生的真谛,才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专家点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P99【举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1、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

市场经济大潮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使得大学生树立起把自己置于社会普通一员的平民意识;2、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

当代大学生更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他们要发展、要创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用自己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3、人机沟通转向网络沟通。

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与它交往的过程中无所顾忌,没有压力,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识和精神的愉悦。

因此,网络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突出特色。

4、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

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成人意识逐渐清晰起来。

5、校园封闭转向社会开放。

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成为主要动机。

6、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

更愿意扎扎实实做些实事。

不在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

7、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举例】价值冲突的实际事例(竞争与友情、关爱与惩罚、传统与时尚)【课堂探究】课本第99页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会作出上述选择?

【探究提示】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受其特有价值观支配的,同样,饥渴难忍的许衡之所以不去摘梨的选择,也是在其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作出的选择。

(慎独)(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课堂探究】课本第99页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探究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凭空设想。

我党建党八十多年来所走的每一步、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都是源于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的深刻研究,都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都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我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课堂探究】课本第100页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探究提示】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价值观不同。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人们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会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课堂探究】课本第100页谈谈你对上述不同选择的认识,分析他们各自选择的得失。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探究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人们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会不同。

【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2)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A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我们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课堂探究】课本第101页为什么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探究提示】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一直都有一个最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从而保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B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C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D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课堂探究】课本第102页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做?

【探究提示】当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利益没有冲突时,我们都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当作自己行为选择的标准。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劳动是光荣的,幸福的。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自身的价值越大,幸福感越强。

【课堂探究】课本第102页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探究提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使人品尝幸福,奉献使人生获得快乐,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是奉献着的人生,是以劳动为荣的人生。

因此,把奋不顾身工作着的人生看成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思想教育】剖析社会中存在的寄生虫群体【课堂探究】课本第103页A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B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

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会幸福吗?

【探究提示】A他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人民,愿意做一个时人民有用的人,他把自己的生活目的看作是让他人生活得更好,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B一个整天想着自己、斤斤计较蝇头功利的人,一个心里没有他人、没有大众、总是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幸福可言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课堂探究】课本第104页A“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B马祖光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A“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说明社会提供的客观的条件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创造价值时必定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个人所做的一切总是构成他人和社会成果的一部分,没有谁能够真正脱离社会、脱离他人。

B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个人的成功,他把个人的成功看作大家努力的结果,看作是党的给予的结果。

马祖光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他就会毫无保留地为社会服务、为他人谋利益,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价值观正确了,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就是光明的,他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概念】何谓个性?

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的经历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独特性。

它包括气质、性格、意志、智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性、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举例】司晶出生九个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活下去,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现在靠固定在体内脊柱上的三根钢棍支撑着身躯,无时无刻都忍受着肉体痛苦的煎熬。

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从来没有上过学,17岁才开始从旧报纸学习认字,每天坚持写日记。

后来她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所。

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她走上了北大的讲台,向学子们讲述自己如何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的经历,现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十大杰出青年,齐齐哈尔市福源心理咨询所所长。

【课堂探究】课本第105页她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探究提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正是怀着一种极强的自我完善的意识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才使选择了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生命的每一天。

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砥砺自我的精神等主观条件。

【思想教育】笨鸟先飞

(2)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提高个人素质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有助于在生命旅途上创造奇迹,实现人生的辉煌。

【举例】把自己看得低一些人最难看清得是自己。

有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上,自以为很有优越感。

而在生活中遇到完全不是想象那般顺利,不是埋怨运气不佳,就是抱怨怀才不遇。

在等待、抱怨、寻觅中,其实错过了很多的机会。

一个对电脑情有独钟的毕业生一直很优秀,他毕业后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电脑技术人员。

去一家电脑公司面试,同时竞争的另有两位男生,都毕业于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

老板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了三天试用期,去卖软件。

其中一个当即就放弃了。

三天后,另一个也主动放弃。

最后,他留在岗位上,做了一个月软件售货员后,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

堂堂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做营业员的工作确实与自己的目标差得太远。

那两位学生主动放弃这份工作,原因很简单,仅仅是跨不出自己给自己划的圈。

的确,因为“屈就”而放弃,我们经常会如此选择。

其实,哪来那么多一步到位呢?

【举例】以退为进的求职者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以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

后来,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

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输入员可比。

这时他才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与大学毕业对口的职位。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

这时,他又亮出硕士证,老板有一次提升了他。

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提出“质询”。

他这才拿出博士证。

于是,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中用了他。

(3)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举例】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

骄阳似火,烤得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

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水了。

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现在信念破灭了,一个个象塌了架、丢了魂似的,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到:

“我这里还有一壶水!

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地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

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

他说:

“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课堂探究】课本第106页艾青的《光的赞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才会选择如歌的生命。

懂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通往成功与幸福的人生道路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心怀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才能展开自己有力的翅膀,飞翔在人生广阔的天空中,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既做一个对人类、对社会、对他人有用之人,又能够从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与满足。

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我们才能坦言无愧于自己的生命。

【思想教育】人生自我完善三要素1、人活着,一定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有远大的志向。

理想是照亮现实的灯火,是人生奋斗、追求的目标,也是鼓励人们奋勇前进的巨大推动力量。

没有理想就没有灵魂。

(夫志当存高远-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哀莫大于心死-人最大的悲哀是没有追求)2、理想扎根于实践的土壤中。

理想不是幻想或空想,必须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中。

不可好高骛远,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

应从岗位中的点滴小事认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3、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认识领导和同事。

要有博大的胸怀。

4、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做到慎独(就是说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能严格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虚心向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