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775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docx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

浙科版生物选修2第一节《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教案

目标的确定

与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是“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而本节标题定为《微生物发酵

及其应用》。

事实上,微生物发酵在现实生活中远远超出了食品工业的范畴。

因此,本节内容一开始时并没有局限于食品生产,而是从比较大的视角──发酵工程史话引入,然后探秘发酵过程,再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

为此,本节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

通过了解发酵工程发展的历史,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说出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举例说出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关注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社会问题等。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和方法

预期目标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在初中时学习过微生物发酵与食品,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许多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哪些食品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

相应的发酵种类是什么?

生:

酸奶、泡菜,它们都是乳酸发酵。

师:

很好!

还有其他食品吗?

想一想,我们每天吃的主食有通过发酵制作的吗?

生:

馒头、面包。

师:

对,实际上,我们经常食用的许多食品,以及使用的一些药品,它们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微生物发酵。

那么,微生物发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其生产过程怎样?

它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

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教师可提示。

投影或板书:

第一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例,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从社会中来的意识。

2.新课──发酵工程史话的学习。

师:

现在人们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大规模地生产食品、药品等许多产品,那么,人们今天的成绩是如何一步步取得的呢?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发酵工程史话。

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发酵工程史话标题下的第一自然段。

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能够看出,人

类的祖先很早就会在不知微生物发酵原理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生产多种产品,这个方面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

由此可见,发酵技术是从生产实践中一步步产生的。

师: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的核心内容是,随着两位科学家研究出发酵现象的本质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后,诞生了传统的发酵工业。

这充分说明了发酵技术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指导,即科学研究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师:

好,请大家继续阅读后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从中能够看出,发酵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从传统的发酵工业到现代发酵工业,再到微生物工程,它不仅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结合使它如虎添翼。

由此看来,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投影或板书:

一、发酵工程史话

学生先阅读教材相应的段落,教师就此段落提炼出有关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素材

自然过渡到发酵工程史话。

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让学生体验技术需要以基础科学研究作指导,科学、技术间存在相互作用。

让学生认同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新课──发酵生产过程探秘。

师:

在很多家庭的日常

生活中,味精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那么,你知道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生:

谷氨酸钠。

师:

对!

有人认为食用味精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从生物学的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生: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食用后在体内能分解成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所以食用味精对人体不会有毒害作用。

师:

非常好!

适当添加味精对人体无害,且能增添菜肴的鲜味。

我国已成为国际上味精生产大国,年产约6.5×105t。

你想知道味精是怎样在现代化的工厂中生产出来的吗?

请大家翻到教科书P76~77。

现代发酵工业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为避繁就简,突出主干,教科书用流程图来展示发酵的基本过程。

为便于同学们的理解,我们以味精生产为例,来探秘它的发酵生产过程。

味精生产的第一步是选育出能产生谷氨酸的细菌菌种,如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这些细菌先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再用诱变、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处理,便可得到高产的菌种。

由于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是细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的,所以要大量培养这些细菌,就需根据细菌的代谢特点配制相应的培养基。

培养基如何配制可参看教科书中关于配制培养基的解释。

由于生产中要采用单一菌种发酵,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所以生产味精的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并进行无菌操作。

在味精生产过程中,由于发酵罐的体积很大,需要的菌种(种子)量就多。

为提高发酵罐中的发酵效率,缩短生产时间,要把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菌种,经过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接入到发酵罐中,即要先经过扩大培养后再接种。

当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后,这些细菌就会利用罐内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谷氨酸。

为使发酵过程处于最佳状态,现代化的味精生产企业,其发酵罐均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发酵过程中的各种条件严格控制,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

需要说明的是,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均是好氧菌,因此,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以满足它们生长繁殖的需要。

在温度为30~37℃、pH为7~8的条件下,经28~32h,发酵罐内的培养液中就会生成大量的谷氨酸,随后,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用适量的Na2CO3溶液中和(形成谷氨酸钠结晶)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成了味精。

这便是味精生产的最后一步,即分离、提纯产物,获得产品。

投影或板书:

二、发酵生产过程探秘──以味精生产为例

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较陌生,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板书:

1.菌种的选育:

如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板书:

2.培养基的配制: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板书:

3.灭菌:

去掉杂菌

板书:

4.扩大培养和接种:

先大量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菌种,再将菌种接入发酵罐

板书:

5.发酵罐内发酵:

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条件

板书:

6.分离、提纯产物

→产品:

谷氨酸→谷氨酸钠

   让学生了解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

4.新课──发酵与食品生产。

师:

正因为人们对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过程研究得非常透彻,所以现在我们能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生产多种产品。

请大家翻到教科书P77,看讨论专栏,4个同学一组来完成这个讨论。

师:

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

生:

馒头、面包、泡菜等是直接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

味精、醋、酱油等是经发酵生产的食品添加剂。

师:

很好!

实际上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产品远远超过同学们现在所知的。

如想进一步了解,请阅读教科书P78的内容。

投影或板书:

三、发酵与食品生产

先给学生5min完成讨论,再让2~3个组的学生发言。

让学生感到要学习的内容离自己很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

5.小结及布置调查活动。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的内容,大家应了解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同时能举例说

出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

我们应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关注微生物发酵在社会中的应用,为此,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个调查活动,调查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见教科书P78“到社会中去”栏目,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任选一个题目去调查,调查完成后,写一份调查报告,供大家交流。

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内容去调查。

最终完成的调查报告,经教师评价后,张贴出来,办一个专栏供大家参观

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同时唤起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加酶洗衣粉简介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

这些酶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所以,加酶洗衣粉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加酶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制剂可以使奶渍、血渍等多种蛋白质污垢降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肽。

碱性蛋白酶的主要产生菌是某些芽孢杆菌。

衣物上脂质污垢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很难被一般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乳化,而留在衣物上的甘油三酯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使纺织品变黄变脆。

碱性脂肪酶制剂能将甘油三酯水解成容易被水冲洗掉的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脂肪酸,从而达到清除衣物上脂质污垢的目的。

碱性脂肪酶的主要产生菌是某些青霉。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家公司首先推出含有碱性纤维素酶制剂的洗衣粉。

碱性纤维素酶本身不能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它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碱性纤维素酶还能去除棉纺织品表面的浮毛,使洗涤后的棉纺织品柔软蓬松,织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

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不下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

载体结合法是指将酶固定到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

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是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碳、多孔玻璃等。

离子结合法是指通过离子键将酶结合到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载体有离子交换树脂等。

共价结合法是指酶和载体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酶和载体都具有氨基、羧基或羟基等官能团。

交联法是指通过双功能试剂,将酶和酶联结成网状结构的方法。

交联法使用的交联剂是戊二醛等水溶性化合物。

包埋法是指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硝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

前者包埋成格子型,后者包埋成微胶囊型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因此,应该让学生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方面

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

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本章题图由3张图片组成:

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巡逻、工人在炼钢炉前工作、抗洪战士在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章引言则就这3种场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内环境”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这样做,是从宏观方面引入,从外在现象入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压图诗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具有统领全章内容的功能。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探讨”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围绕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展开讨论。

因为对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细胞的生存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

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

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

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

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教材以在内环境中体内细胞能正常地生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

”这样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

资料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比学生在初中曾经学过的相关内容更为详细。

资料内容不要求学生记忆,而是供学生分析细胞外液有哪些主要成分时参考。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材用的篇幅稍多,并且用旁栏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日

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教材用“学科交叉”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化学知识;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好理解,教材仅用一句话来介绍。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

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

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答案。

本节教材正文之后,还安排了与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关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化验单上为什么每种成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从而初步认识内环境的各种成分是动态变化的。

因为体温便于测量,所以教材以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活动着手,进入对内环境动态变化的探讨。

本节安排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只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关,并不涉及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因此,其内在逻辑关系上应是紧接着内环境稳态概念出现,但教材编排时为便于阅读,将它放在正文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

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本节教材仅作笼统的阐述,相关内容将是第2章学习的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但在有关“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中,已经有多处体现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个黑体字标题下,教材仅结合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从生理代谢反应正常进行的角度予以阐述。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材编写时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课外阅读材料“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介绍了稳态概念提出和发展的过程,阐述了不仅在个体层次存在稳态,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也都存在稳态现象,明确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因此,这部分内容尽管以课外阅读材料的形式予以安排,但它却在某种意义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了一定的认识。

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

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

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

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

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

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策略

1.关于章节引入的设计

任何一堂课,引言的设计都至关重要。

好的开头不仅使学生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上好本节课奠定基础。

“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是本章教学的第一课,这节课的引入涉及两个环节:

章题的引入和节题的引入。

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由于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也可以考虑从人类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入手来引入。

节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若有条件,可以出示装有血液(离心后)和草履虫培养液的试管代替图片,这样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有关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血浆实物,或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曾经做过的观察活动;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这样

都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

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写得比较具体,而且配有插图,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科书中的图11和13,进行独立思考,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三者间的关系。

在看图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识别图中各种结构和成分,弄清各结构间的关系,这是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在联系的基础。

教材提供的插图只反映人体局部组织中的情况,要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必要再提供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整体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细胞外液的整体认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

一般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

在资料分析中,5个讨论题是为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设计的,讨论题1和2围绕有关细胞外液成分的问题;讨论题3和4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有关;讨论题5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有关。

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5个题的讨论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学生基础较好、能力较强,可以把他们分成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讨论,并自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对于基础较差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宜给予适当的引导,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

如学习细胞外液成分时,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则可以放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去。

这样做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

3.以任务驱动讨论的开展,以讨论促进任务的完成,通过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最终实现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充分理解。

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

教材提供了“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时,建议将“技能训练”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独立完成。

学生在接受任务后,会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他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

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老师可提出,为了帮助同学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同时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就自己面临的问题开展讨论,也可根据“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参与讨论的,因此会很投入、很积极,讨论的效果就能得到保证。

讨论结束后,应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为课下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同时,最好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如图解(见图1-1)或课件,使学生明确这项任务的要求,即制作时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其次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应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例如,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成绩可以记入学期总评,或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展示、交流、点评等。

图1-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

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

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

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三)资料分析

1.提示: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