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6916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docx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

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

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

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2.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4.心理特征

5.心理结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

2.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3.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

4.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实验法?

五、分析题

1.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5.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

1.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2.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3.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

4.阐述心理学研究中对主客观资料进行科学整合的含义。

5.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分为和。

2.脑是主要部分,在构造上,按部位的不同分为、和三大部分。

3.后脑(hindbrain)位居脑的后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

,和。

4.中脑(midbrain)位于之上,是与的反射中枢。

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

5.前脑(forebrain)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前脑主要包括五部分:

,,,,。

二、选择题

1.脑的三个主要的机能系统是(),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A.感觉机能系统B.运动机能系统C.联络机能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

2.下列哪些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

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髓鞘

3.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感觉投射有()特点。

A.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交叉的

B.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倒置的

C.感觉不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

D.感觉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

4.能应用与人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有()。

A.选择性繁殖家谱分析法B.群体调查分析法C.家谱分析法D.双生子研究

三、名词解释

1.中枢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3.选择性繁殖

4.遗传

5.表现型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全或无定律?

2.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3.什么是功能磁共振成像?

4.什么是双生子研究?

5.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

五、分析题

1.分析各大脑皮质投射区的主要特点。

2.分析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机能特点。

3.分析大脑皮质联络区的主要特点。

4.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机能。

5.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六、论述题

1.试述心理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2.讨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3.论述神经系统各部及其主要机能

4.论述脑的运动机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一、填空题

1.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需要具备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称为__________。

6.风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提出的重要环境理论是()。

A.行为环境理论B.社会生态系统理论C.动力场理论D.心理社会发展论。

2.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下列属于亚文化的是()。

A.人种文化B.年龄文化C.郊区文化D.学校文化。

3.“口服心服”和“口服心不服”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从众B.服从C.听从D.盲从。

4.在现代社会中,多数手机用户的铃声都采用彩玲,这反映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舆论B.服从C.风俗D.时尚。

三、名词解释

1.心理环境

2.社会影响

3.从众

4.舆论

5.群体人格

四、简答题

1.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什么意义?

2.从众的原因有哪些?

3.高社会密度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4.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哪些类型?

五、分析题

1.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导学生,你认为这些做法合理吗?

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但人们对网络的作用却是褒贬不一,对此你如何评价?

3.2007年山西洪洞黑煤窑非法用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山西黑砖窑事件早在02年就有所曝光,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连总理也做了批示的,但却没有根治,事隔四五年后,经记者一再报到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这种事情最终在相关部分的干预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事件得以解决的原因?

六、论述题

1.试述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理论

2.试述拷贝世界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3.试述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主要表现。

4.举例说明舆论、风俗和时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一、填空题

1.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个体生长和发育中非常繁忙、最引人注目的阶段是____________。

3.脑的发育在个体早期相当迅速,约在__________岁时就几乎达到成人水平。

4.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青少年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的到来。

二、选择题

1.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柯尔伯格D.埃里克森

2.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

A.访谈法B.对偶故事法C.实验法D.两难故事法。

3.依据皮亚杰的观察发现,儿童认知发展中形成“守恒”观念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等与母亲重聚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探索活动中,这反映出的婴儿依恋行为是()。

A.安全性依恋B.不安全-回避型依恋C.不安全-抵抗型依恋D.无定向型依恋。

5.个人一生发展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创造力感和成就感的高峰期属于()。

A.青少年期B.成年早期C.中年期D.老年期

三、名词解释

1.毕生发展

2.横断研究

3.依恋

4.自我同一性

5。

年龄特征

四、简答题

1.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2.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有哪些?

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分析题

1.现代教育中,同一批入校的学生在年龄上相近,但学校往往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把他们分成A、B、C班三类,分别进行教学和管理。

对此有的学生很不满,社会和家长也多有怨言,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该如何看待这种做法呢?

2.现在,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城市目前几乎为100%,全国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

请你从依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假如有个学生要打扫教室卫生,因为没有工具,就去后勤处借,而后勤处借口工具都发到每个班里了为由不借给他,这个学生在打扫卫生和偷工具之间徘徊了良久,觉得偷工具来打扫卫生以避免第二天的惩罚。

请你站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角度来对这一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

3.试述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2.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4.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认为:

人有两大类本能。

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5._______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二、选择题

单项选择

1.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

A.动机B.需要C.信念D.世界观

2.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导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

A.需求的作用B.内驱力的作用C.诱因的作用D.强化的作用

多项选择

3.下列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有()

A.依恋需要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审美需要E.成就需要

4.下列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有()

A.成就需要B.审美需要C.性需要D.交往需要E.权力需要

5.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有()

A.理想B.内驱力C.兴趣D.信念E.诱因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3.本能

4.内驱力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6.价值观

四、简答题

1.需要和动机如何分类?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关系怎样?

3.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各有哪些表现?

4.简述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5.简述内驱力降低理论

6.简述期望理论

五、分析题

1.需要越强,动机就越强。

试分析这句话的合理性。

2.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避免向敌人暴露目标,邱少云同志任凭烈火烧身而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试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分析其原因。

3.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试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分析其原因。

六、论述题

1.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为什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价值观?

3.请自己反思一下:

我为什么上大学?

第六章感觉

一、填空题

1.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     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_____。

3.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类。

4.     心理测量函数表明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5.     光谱具有三维特点:

波长、强度和纯度。

这些特征分别与我们视觉经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6.     颜色混合规律主要有下列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     声波的频率决定着我们听觉的______。

声波的振幅引起听觉经验的是______。

8.     根据波形和振幅是否有周期性的振动,可把声音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9.     先看一下强光刺激物一二分钟,然后把眼睛闭上,这时你会看见眼前有一个与强光刺激差不多亮的象。

这称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单项选择

1.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阙限

2.“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种感觉现象是()

A.对比B.适应C.后像D.感受性

3.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定律对韦伯定律的发展是基于()的假设

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4.()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

A.触觉B.运动觉C.痛觉D.平衡觉

5.味觉和嗅觉感受器对()发生反应。

A.机械能B.热能C.化学能D.电磁能

多项选择

6.产生闪光融合的原因是()

A.视网膜在光刺激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反应,在光消失时又需时间停止反应。

B.在闪光频率超过感受器启动和停止兴奋速度时,神经反应就会相互重合、叠加在一起。

C.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产生融合连续的感觉。

D.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减少,人们会产生融合连续的感觉。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觉阈限

3.费希纳定律

4.暗适应

5.感觉后效

6.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7.感觉对比

8.动觉

四、简答题

1.感觉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何作用?

2.听觉系统是如何对声音频率进行编码的?

3.感觉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有何区别?

4.简述韦伯定律。

5.简述感觉的种类。

6.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

试举例说明。

五、分析题

1.为什么我们听从录音机中放出的自己的声音,总觉得不像?

2.处于绝对阈限以下的刺激,我们永远、绝对感觉不到。

这种说法对吗?

3.为什么时常会发生有人戴着帽子找帽子的情况?

六、论述题

1.     试论述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

2.     试用颜色立体色轴图来说明颜色三特性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知觉是对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信息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过程。

2.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主张知觉过程无需高级认知过程参与,仅凭感官获得的信息就可实现的知觉理论称之为__________。

4.时间因素对空间知觉的影响称之为__________效应,空间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称之为__________效应。

5.计算大小恒常性的两个主要指标是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

1.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体现了知觉的()。

A.连续性原则B.闭合原则C.邻近原则D.相似性原则

2.知觉者对自己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的加工,称为()。

A.自上而下的加工B.平行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简单加工

3.听空间知觉的双耳线索有()。

A.声音强弱B.时间差C.位相差D.空间差

4.瀑布效应属于似动知觉中的()。

A.自主运动B.诱导运动C.动景运动D.运动后效

5.空虚视野实验证明了知觉的()。

A.理解性B.对象性C.恒常性D.整体性

三、名词解释

1.双关图

2.双眼视差

3.知觉到的现在

4.错觉

5.似动知觉

四、简答题

1.简述知觉的分类。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3.列举视空间知觉的单眼和双眼线索。

4.列举听空间知觉的线索。

5.试分析错觉产生的原因。

五、分析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两小儿辩日

试分析此段对话中所揭示的知觉现象。

六、论述题

1.试述知觉过程的主要特征。

2.如何理解知觉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及其交互作用。

第八章

一、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有些信息当前不在意识之中,但在需要时可以进入意识,这种意识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

3.睡眠过程中睡眠者眼球出现快速跳动且多梦的阶段是__________。

4.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按照__________机制工作。

5.意识水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

1.有的人能够自拉自唱,这种现象属于()。

A.选择性注意B.集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无意注意

2.由新颖独特、强烈的刺激物引起的注意属于()。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持续性注意

3.特征整合论的提出者是()。

A.卡尼曼B.布罗德本特C.特雷斯曼D.多伊奇

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意识状态的正常变体()。

A.睡眠B.催眠C.白日梦D.幻觉

5.酒精属于精神类药物中的()。

A.抑制剂B.致幻剂C.兴奋剂D.麻醉剂

三、名词解释

1.潜意识

2.偏侧疏忽

3.警觉

4.内源性注意

5.快速眼动睡眠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双耳分听实验?

2.如何理解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3.简述注意的种类。

4.简述催眠的有关理论。

5.阐述精神药物的种类及其效应。

五、分析题

在嘈杂的酒会上,我们的耳朵充斥着音乐声、聊天、猜拳、笑声、餐具酒杯碰撞的声音……。

但如果有人叫你名字,你通常会立即有所反应并朝叫声传来的地方望去。

此即所谓的“鸡尾酒会效应”。

试结合注意的有关理论对此进行解释。

六、论述题

1.试阐述关于注意的认知机制的主要理论。

第九章

一、填空题

1.消退(extinction)是指_________习得之后,由于___________的多次呈现而没有伴随__________,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逐渐削弱,从而使个体对条件刺激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条件作用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联结已经消失,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条件作用还会__________。

2.要想有效地形成一种反应,最好是先进行__________,然后过渡到__________,最后施以__________,这种将不同__________混合使用的方法可以达成最大学习的效果。

3.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神经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是观察学习的神经基础。

4.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学习包含三个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生物反馈是指借助于__________把采集到的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加以放大,以__________形式呈现出来,让个体了解自身的__________,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加以控制。

二、选择题

1.药物成瘾是通过()而形成的

A.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作用C.次级条件作用D.经典条件作用

2.如果一个小孩害怕白鼠,那他最不可能泛化到害怕()

A.白兔B.杯子C.猫D.棉毛衣

3.齐梅曼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包括()阶段

A.自我监控B.预先考虑C.操作或意志控制D.自我反思

4.以下属于次级强化物的是()

A.食物B.水C.奖品D.安全

5.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A.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作用C.次级条件作用D.经典条件作用

三、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

2.强化

3.阻滞

4.习得性无助感

5.低路迁移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

2.经典条件作用有哪些原理?

3.部分强化包含哪几种基本的程式?

4.观察学习由哪些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5.行为论与认知论关于学习迁移是如何发生的有何不同观点。

五、分析题

1.分析毒品成瘾的原因

2.分析为什么赌博上瘾的人很难戒掉。

3.一些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捣乱行为进行制止或批评,为什么结果总是无济于事?

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4.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奖赏的水平决定的,对吗?

为什么?

六、论述题

1.从认知论和行为论两种取向讨论学习是怎样产生的?

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举例说明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3.举例说明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4.如何有效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第十章记忆

一、填空题

1.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或______。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感觉记忆也叫________,是指______停止之后所保持的______。

3.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用______来解释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还用以解释记忆的______作用。

4.记忆的构建不是对个人经历的简单复制,而是会受到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一个______的、具有高度______的加工过程。

5.从提取失败的角度看来,遗忘与否取决于信息的______而不是______。

很多记忆的失败可能只是________或________,而非真正的遗忘。

二、选择题

1.     把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最早是由()提出的。

A.艾宾浩斯B.詹姆斯C.巴特利特D.米勒

2.     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个组块。

A.5±2B.6±2C.7±2D.8±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