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704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全册.docx

教科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班级一年级科目道德与法治册别下册任课教师制定日期.2.11

(一)基本情况

班级人数

学历基础(上期期末检测成绩)

合计

学科素质平均分

学科素质

优秀

学科素质

良好

学科素质

合格

学科素质

待合格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二)教学内容

单元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第一单元

《今天吃什么》

主题一萝卜白菜我都爱

1、教材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挑食、偏食现象严重,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于身体健康,知道食物应该多种多样。

2、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让学生懂得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3、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4、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主题二我设计的午餐

1、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体验,学生已经初步懂得了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并认识到不同的有利于自己成长需要的营养。

此时,他们迫切希望自己亲自参与实践,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我设计的午餐”这一主题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顺应学生的内心需求而设置的。

这一教学内容突出了趣味性、实践性,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

能认识到偏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观察偏食的害处,从而形成感知;

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的开展,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

4、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主题三小心,病从口入

1、教材分析

是不是只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本活动主题从“有害的食品”和“吃的习惯”两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事物,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时刻小心“病从口入”。

2、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7课时

单元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第二单元

《我的手儿巧》

主题一 我有两件宝

1、教材分析

“我有两件宝”由总起页、“神奇的手”和“人体司令部——脑”三部分组成。

三部分内容分别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选取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双手和大脑对人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多么的神奇,正是有了双手和发达的大脑,人才不同于其他动物,才使得人能够劳动和创造。

总起页五幅图从不同角度说明双手的作用,主题文字是对这一活动主题的诠释,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为下面进一步了解手脑做准备。

2、活动目标

通过事例、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人的手脑的神奇,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主题二做个小玩艺儿

1、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对前面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使用工具,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

本活动主题由“认识工具”“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自己做陀螺”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了解制作小玩艺儿的材料,并尝试利用工具开展动手动脑的活动。

2、活动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质:

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主题三  打扮我的小天地

1、教材分析:

“打扮我的小天地”这一活动内容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沿着本单元活动主题进一步向前延伸,引领着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创造美。

教材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鼓励学生动脑筋、用创意地生活,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训练,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制作和设计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愉悦。

2、教学目标

动脑筋、有创意,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7课时

单元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第三单元

《我有许多好朋友》

主题一  谁的朋友多

1、教材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朋友,“我们”是怎样成为朋友的,“我”对朋友了解多少。

为此教科书设计了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当然,学生之间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会很多,通过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好的朋友。

2、活动目标

在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

通过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加强集体里同学之间的了解。

和好朋友之间趣事的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分享获得友谊的快乐。

在介绍自己的号角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与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

主题二  你真行

1、教材分析

本主题主要培养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

体会在赞扬别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也会感到愉悦;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懂得向别人学习。

2、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

通过写优点卡的活动,初步体会在赞扬别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也会感到愉悦。

懂得向别人学习,自己就会有进步;制定向设身边的榜样学习的计划,并能一步一步去实现。

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体会在赞美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心情愉悦;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学习,制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的计划。

主题三 班集体,我们的家

1、教材分析

本主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班集体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培养学生做值日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

2、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班集体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懂得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为班集体这个大“家”做贡献。

培养学生做值日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

7课时

单元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第四单元

《快乐的小问号》

主题一你留心了吗

1、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用两段主题单元的中心思想。

牛顿小时侯对风车的转动格外感兴趣。

“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是怎么转动的?

”他常常在想这些问题。

教材通过牛顿的事例揭示了“小问号”的重要性。

主题文说,我们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里面装着许多思考……,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极富启发性。

所有这些都是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学生有了观察、发现的兴趣,便会产生认识、探索的欲望,一定会被“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儿找答案”三个活动主题深深地吸引住。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引导儿童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大敢提问。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知道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主题二:

我的问题卡片

1、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题是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紧接着前面的“你留心了吗”,对如何记录问题作具体说明,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一个铺垫。

本部分内容分为“把问题记录下来”和“做问题卡片”两部分。

2、教学目标

视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三:

到哪儿找答案

1、教材分析

学生提出问题,制作了问题卡片之后,便进入探索问题这一重要过程。

在这一活动主题中,教材设计了“问问别人”“书上找找”“上网看看”“做做实验”四个环节,让学生尝试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2、教学目标

重视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通过多种方法的尝试让学生了解蚂蚁身上的小秘密。

强调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8课时

单元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第五单元

《亲亲大自然》

主题一: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1、教材分析

教材开篇呈现的背景图为动植物王国。

那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动物,那一株株生机勃勃的植物,暗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动植物有关。

教材中的主图为一小女孩与小树比高低。

这一主图寓意为生命生而平等。

小女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小树,她与小树比高低,说明在她心目中小树和自己是一样的;一样渴望张大,一样渴望健康。

这一主题图与主题文一起共同揭示了生命的可贵与平等。

2、教学目标

学生观察、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

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人类应该关爱它们;

知道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就无法生存;要爱护植物,物做力所能及的事。

主题二:

爱护动植物

1、教材分析

有人曾说:

“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如何爱护比他更弱小的动物的话,那么他长大后就不大可能去爱社会,爱别人。

”这话说得多好啊!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目标。

2、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关爱、善待动植物。

在发现、体验生命中初步懂得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

主题三:

留住大自然的美

1、教材分析

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植物资源非常宝贵,人类对动植物的依赖程度超过它们对人类的依赖。

动物和人又是平等的,没有了它们,我们将无法生存在这个星球上。

让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做贡献是《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之一。

“我能做什么”这一活动主题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关爱动植物、能为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植物,要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7课时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备注

1

萝卜白菜我都爱

2

我设计的午餐

3

小心,病从口入

4

我有两件宝

5

做个小玩艺儿

6

打扮我的小天地

7

谁的朋友多

8

你真行

9

班集体,我们的家

10

你留心了吗

11

我的问题卡片

12

到哪儿找答案

13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14

爱护动植物

15

留住大自然的美

16

机动安排放假课程

17

实践活动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检测

20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改(研)项目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2、注意把握课本内容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六)教导处审查意见

教导主任签名:

年月日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

活动一、萝卜白菜我都爱

第1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2、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活动准备:

学生请家长协助,将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了解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同时打听好伙伴的饮食情况。

教学过程:

一、活动过程

1、故事:

《吃什么》。

2、讨论:

小朋友,你知道丽丽为什么会病倒吗?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

“因为丽丽喜欢吃肉、鸡腿、奶油蛋糕,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

3、交流:

谁能告诉大家,你上周吃了那些食物?

说说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4、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几位同学分别带上头饰,扮演成某一种食物(如:

鸡蛋、肉、牛奶、水果等),走上讲台让大家猜谜语:

“我能为小朋友提供热量和力量……请你猜猜我是谁?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丽丽生病了,我们能不能为丽丽治好病呢?

(教师用手指着讲台上学生扮演的食物)你们能帮助丽丽恢复健康吗?

2、诵读儿歌:

“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猫爱吃鱼。

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3、来,让我们走上台和这些食物交朋友吧!

(学生走上台,在欢乐的音乐中,与“各种食物成为好朋友,边唱边翩翩起舞。

四、活动过程:

讲故事《丰富的食品》,激发兴趣。

1、讨论: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什么味道呢?

你们喜欢吃这些食品中的哪些呢?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

“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喝饮料、我喜欢吃蛋糕、我喜欢吃西瓜等等)

2、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这些食物是有味道的呢?

3、观察舌头放大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看,舌头上面有什么?

交流:

舌头上面有很多小点点,那同学们知道这些小点点有什么作用吗?

原来它们的名字叫味蕾,它们的作用就是品尝食物的味道,这样你就可以品尝出食物的酸、甜、苦、辣、咸。

看来它们的作用还真不小!

五、活动总结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些食品的味道呢?

2、来,我们走上讲台跟这些食物交朋友吧!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准备一面小镜子,准备一些食物,看看舌头上面的什么部位对什么味道特别敏感。

可以建议学生同家长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第2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各种营养都需要,不能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2、让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多吃,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少吃。

活动准备:

1、学生请家长协助,了解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2、食物营养分解图。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讨论:

小朋友,请你把这些食物都分一分类,看看哪些是肉类,哪些是蔬菜类,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主食类,哪些是饮料?

(请学生举手回答,然后进行图片归类。

2、交流:

你知道这些食品对我们有什么用吗?

学生回答。

(鱼、肉、蛋含有很多蛋白质,蔬菜、水果的维生素很丰富。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每一种营养对我们都很重要。

3、和你的同学交流交流,你平时什么食物吃得最多?

以后你还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呢?

4、看图,了解促使我们每天所需要摄取的食物营养,让学生和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进行对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了每天应该吃的食物有哪些了吧,可一定不能偏食哟!

2、诵读儿歌:

“好孩子,不挑食,鸡鱼肉蛋样样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馒头大米是主食。

样样都吃营养全,身体强壮又结实。

四、活动延伸

想一想我们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够多吃的?

教学反思:

                 

 

活动主题二我设计的午餐

第1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活动准备:

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跟随父母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今天中午我当家

创设情境:

周末的一个上午,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明明想自己做午餐,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并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明明在家自己配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份菜单,其中只有一份符合营养、美味、节约的原则,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出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菜单并说明原因。

2、学生自己设计午餐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午餐:

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下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设计的午餐打分。

3、交流收获

设计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设计午餐时的收获或体会。

学生的发言不要求完整,更不求完美,可以是午餐营养的搭配,可以是菜的颜色搭配,可以是自己的喜好,可以是自己设计的思考,还可以是设计时所发现的问题。

三、活动总结

我们只有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全面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

 

第2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世纪午餐既要符合自己的营养需要,又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还应该勤俭节约。

活动准备:

1、准备蓝猫餐厅的故事。

2、周末跟随家长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活动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给学生讲蓝猫餐厅的故事:

蓝猫餐馆现在生意太红火了,蓝猫先生忙不过来,现在急需招聘一位营养专家来配菜。

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准备设计午餐,特意赶来看看。

谁设计的午餐既营养又美味,将特聘为蓝猫餐馆的营养师,待遇从优。

二、活动过程:

1、学生动手设计午餐,学生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设计的构想,学生共同交流,评评谁设计的午餐最合理。

3、师生集体评议,为蓝猫餐馆挑选营养师。

三、活动总结

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全面地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应该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活动延伸

把自己设计的菜单带回家,见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香喷喷的饭菜,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活动主题三小心病从口入

第1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群可恶的细菌出现在画面上,一边肆无忌惮地侵蚀着健康人的身体,一边讲述自己对人体的危害。

那难看的现象、古怪的声音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细菌真恶心,从而在心理上开始排斥它们。

二、活动过程

1、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旅行

细菌来到菜园里,菜园可美啦:

绿油油的白菜,红灯笼似的辣椒,金灿灿的黄花菜迎来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

这时,细菌沾到一条嫩绿的黄瓜上。

小军放学回家来到菜园里,摘下这条黄瓜就美滋滋地吃起来。

刚刚吃到一半,一些细菌就在小军的肚子里“大闹天宫”了,小军疼得扔下了手中的半截黄瓜。

留在黄瓜上的细菌骄傲地大笑:

“我们真了不起!

细菌继续旅行。

它们来到城市里,沾在马路旁的垃圾上。

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细菌跟着灰尘飞舞起来,落在路旁小摊的麻辣豆干上。

“叮铃——”放学了,小文冲到小摊旁,买了一片麻辣豆腐干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晚上,小文上吐下泻。

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在大夫的帮助下,细菌终于被消灭了。

2、学生讨论交流:

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炉膛上的食品不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的瓜果上有细菌——从而牢牢记住:

病从口入。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第2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并认识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的。

活动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一些不能吃的食物,有过期的面包,长了芽的土豆,在野外活动时不认识的野果,还有下雨后,山上长出的野蘑菇,以及馊了的饭菜。

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食物是不能吃的。

二、活动过程

1、展示——有害的食物

小明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2月10日的,保质期是15天,可是桌上的日历已经到了3月1日了,已经过期好多天了,可是小明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小明想也没想叫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

可是没过多久小明的肚子痛得不得了,不停地在地上打滚,妈妈迅速抱起小明就往医院跑……

小芳一个人在家,中午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小芳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她跑到厨房看到地上有好多土豆,可是都发芽了,小芳想把土豆芽用小刀切掉就可以了,于是她做了香喷喷的土豆烧肉,可是爸爸妈妈回来吃了之后,都肚子疼得不得了,一家人都上了医院。

2、学生交流讨论:

小明和小芳为什么会病倒?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过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土豆长芽后市有毒的,也是不能吃的……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不能随便吃东西。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

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第3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认识自己饮食习惯的优点和缺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朋友饮食习惯的图片

一、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图片资料——小朋友们的饮食习惯

(1)小明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到家里打开冰箱拿出冰棍就往嘴里塞,立刻胃就痛得受不了了。

(2)小明刚刚吃完饭,就跑到操场上踢足球去了,胃里刚刚进了食,经过剧烈的运动,马上就扭到一起去了。

(3)小平看到今天晚上的饭菜真的很好吃,于是他把所有的饭菜全都吃光了,肚子胀得大大的,这时,他的胃就好像是吹了气一样鼓得高高的。

(4)小明在菜园里玩,玩累了看到旁边有一颗西红柿树,树上长满了果子,在下来就往嘴里送,可是到了晚上肚子剧烈地痛了起来,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2、学生讨论交流:

小明和小平为什么会病倒?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

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应该改正?

自我评价表

吃的习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吃瓜果要洗净

不暴饮暴食

 ★

吃饭不说笑

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吃饭时细嚼慢咽

适量运动

二、我的手儿巧

活动主题一我有两件宝

第1课时总课时数第节

【活动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