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7482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海口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海口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淀粉

C.食用油

D.泥土

2.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状况下,CO2能溶解于水,CO难溶解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3.质子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4.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的是

A.氢分子和氧原子

B.氢原子

C.氢、氧元素

D.水分子

5.淮南豆腐制作工艺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流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6.电动车的主要材料是钢铁,易生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车在钢圈和链条镀上其它金属以防生锈

B.电动车的支架和车篓都要进行涂油以防生锈

C.电动车在沿海城市比在内陆城市更容易生锈

D.电动车骑过后要用水进行及时冲洗以防生锈

7.如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C、乙是CO2

B.乙是CO,丙是CO2

C.甲是HNO3,丙是NaNO3

D.乙是Cu(OH)2、丙是CuSO4

8.根据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镁属于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9.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均一致的是()

A.CO  水煤气  一氧化碳

B.CH3OH  酒精    乙醇

C.CaO  消石灰   氧化钙

D.NaOH   火碱   氢氧化钠

10.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利用白醋和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果汁

C.碳酸钙

D.大理石

12.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下列有关亚硝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属于氧化物

B.亚硝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C.亚硝酸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D.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13.对有关物质的应用.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4.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的是()

A.白色粉末

B.微溶于水

C.不潮解

D.在空气中会变质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电解水实验

B.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区分硬水和软水

16.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能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

18.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选用的试剂和操作

A

NaCl固体(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盐酸,搅拌至充分反应,蒸发结晶

B

KCl固体(KClO3)固体

加入少量的MnO2,加热

C

CO2(CO)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D

NaNO3溶液(NaOH溶液)

加入适量CuSO4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0.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都需要催化剂

C.都需要加热

D.都有氧化物生成

2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

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2.生铁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亚铁

B.三氧化二铁

C.碳

D.铁

23.某同学欲测定氯化钡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取该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且不含氯元素)50g,加入一定量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55g。

则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A.100g

B.200g

C.150g

D.300g

24.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沸腾时,水蒸气能掀开锅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5.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二、实验题

26.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27.针对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一:

AB同时加热片刻后,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实验二:

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4)实验三: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集气瓶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其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84%

(5)实验四:

如图,打开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乙中溶液增多并变为浑浊。

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_____。

选项

A

B

C

D

甲中固体

KOH

Na2CO3

Zn

CaCO3

乙中溶液

BaCl2

NaOH

AgNO3

Ca(OH)2

三、流程题

28.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4中经过_____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1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生成一种酸﹣﹣亚硫酸(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9.某些铜制品在潮湿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空气的组成和生锈的环境,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而与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无关,原因是氮气和稀有气体_____。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2)为验证猜想,请写出实验⑤的瓶中除铜丝外还应有的物质是_____。

(3)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4)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与_____有关。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_____接触。

(6)由上述实验可推测铜锈的组成元素有_____。

(反思与应用)

(7)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

30.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

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速度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速度慢、气泡少可能与MnO2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下图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用26mgMnO2与5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1。

实验2:

用5mL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MnO2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在制氧气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依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利用上图装置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否合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31.“502胶”是一种快干胶,易溶于酒精,其主要成分为氰基丙烯酸乙酯,在空气中微量水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迅速固化而将物粘牢。

已知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6H7NO2,请计算:

(1)C6H7NO2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C6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C6H7NO2中C、H、N、O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4)12.5g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