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007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docx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

Rememberwhatshouldberemembered,andforgetwhatshouldbeforgotten.勤学乐施 积极进取(页眉可删)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5篇)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

  读了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这篇小说,我的感触很多,我深深地被小说里的情节所吸引,主人公金铃身上有我的影子,主人公金铃遇到的问题,就是我遇到的问题,我的想法和她的很多想法都相似。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豁然开朗,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篇小说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

其实,我认为金铃就是一个好孩子,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中等,但她机敏、善良、正直幽默。

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文,我好羡慕她,她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她把没人要的幸幸领回家,像大人一样的细心照顾她,她买最好的芭比娃娃送给幸幸,幸幸离开后金铃还经常去幸幸的外婆家去看她,她还同情弱小,保护小动物,她还勇敢、机智,当她被于胖儿告了假状时,受到了老师批评,她能不动声色的把这件事情处理的滴水不漏,让于胖儿讲了真话,讨回了自己的清白,还原真相。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知道了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我努力学习,读一所好学校,长大以后能自食其力,有所作为。

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每天,不论刮风下雨,都按时送我上学,每天回家还要辅导我家庭作业,遇到我不会的问题,一遍一遍的分析给我听,直到我完全明白为止。

每到考试时,他们比我还要紧张我的考试成绩,我的考试成绩就是他们的晴雨表,我就是他们的一切。

我也要想金铃一样,一定要做个好孩子,努力学习,让他们少为我操一点心,同时我真心的感谢父母对我的付出,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报答你们。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知道了老师的伟大,他们平时工作很辛苦,每天要批改大量的作业。

金铃的语文老师由于作业批改的太多,以至后来,一见到字就发晕,虽然回家养病,但心里仍牵挂着学生们,不知道他们的成绩有没有下降,作业有没有完成。

还要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我再也不会由于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而恨她,而是从内心深处敬重她,感谢她,我永远都会记住你们——我敬爱的老师。

我还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保护弱小,爱护环境。

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努力做一个还孩子,努力学习,尊重父母、老师,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2

  最近几天,我又看了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

这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黄蓓佳写的。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的学校家庭生活。

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

  最近几天,我又看了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

这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黄蓓佳写的。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的学校家庭生活。

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

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文中的金铃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

由于妈妈的期望过高,升学压力过重,她过得并不快乐。

她整天被作业、考试、分数包围着。

瞧,那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她那稚嫩的肩膀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快乐如同肥皂泡一样不翼而飞了。

尽管这样,她还是努力做个好孩子。

她也的确是个好孩子。

  金铃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一次,刑老师因为改作业改得过多,导致一看到作业就头昏脑涨,所以不得不在寝室里休息。

金铃知道了,用自己仅有的一些零花钱买了一跺脚弟弟的康乃馨送给了刑老师。

为了不让刑老师担心,金铃就挑班级里些不过分的事情说给刑老师听。

你看,刑老师听了她那善意的谎言后,脸上笑眯眯的。

金铃还帮刑老师上了一节作文课,改作文一直改到深夜12点。

我想:

我也要像金铃那样,做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要为班级、为父母尽自己的小小的力。

  金铃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她看到那个修车的老爷爷,突然中风死了,留下了一个5、6岁的小女孩欣欣。

金铃毫不犹豫地把欣欣带回了家,给她仔细的洗澡,和她一起睡觉。

早上又早早地起床给欣欣穿衣服。

金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欣欣。

为了留住欣欣,金铃还考到了98分的好成绩。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美丽,她的美丽不是漂亮的外表,而是那善良、纯洁的心灵。

  一个好孩子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学习成绩优秀只是好孩子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像金铃那样,善良、正直、仁爱、宽容。

我也要做个好孩子,努力学习,不断上进,并且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我也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努力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3

  我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了《我要做好孩子》的这本书,读着、读着,竟不知不觉地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仿佛我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金铃。

从中更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开心、收获。

我也像金铃一样从一个做事马马虎虎的孩子成了一个细心、认真做事的好孩子。

英国谚语曾说“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暑期的亲子读书活动,让我的暑期生活五彩缤纷、多姿多彩。

  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诚实才是最重要的。

我深深的记得文中的那一段“好学生又有什么了不起?

好学生做了错事就缩起头,让坏学生背黑锅吗?

好学生如果这么自私、怯懦,算什么好?

100分再多,三好生奖状再多,假的!

人格上只有“O”分!

她金铃看不起她们!

还有于胖儿,溜须拍马的家伙,为了抄人家作业,连良心都不讲了。

”是的,金铃说的没错,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如果一个人格上是“0”分的人如何算的上是一个好孩子呢?

要知道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百分百是一个好孩子。

于胖儿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自己不努力常常去抄别人的成果,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成就!

是读书让我真正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孩子。

  我们的老师、家长一味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一个好孩子,从不去看他们的负面。

往往只会让学习好的孩子沾沾自喜,目中无人,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就像书中的倪志伟一样,其实有很多人都对他不满,但谁都不敢说出来,因为他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态度是需要衡量的,学习再好,如果有错还是要批评的。

这一点,金铃就做的很好,她能大胆指出了倪志伟平时做的错事。

虽然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事,或许只需要一句话,但这事又有多少人能像金铃一样指出好学生的错误呢?

而金铃只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敢大胆的指出别人的错误。

是读《我要做好孩子》之书,才让我真正懂得做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好孩子。

  我想每一个家长都会像金铃的家长一样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如果盲目的往这个方向做,不但不会让孩子们自主读书,甚至还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叛逆的心理。

父母的心态没有错,但也不能抓得太紧,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每读一次《我要做好孩子》之书,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心中的滋味也五花八门。

还记得英国的谚语说的那句“不经历风雨,只能看见彩虹。

”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就是描述了一个马虎眼的孩子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让我们也排除万难,向那条充满坎坷的路前进吧!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一个长期生活在无声无光无语的人的坚强奋斗的精神;《波利安娜》让我们明白了“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爱的教育》是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那些关于“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的故事也会在眼前变得愈加强烈清晰起来······如今,我捧着黄培佳(黄培佳,1955年6月27日生于江苏如皋县)的著作——《我要做好孩子》,这又是怎样的一本好书呢?

  轻轻翻开《我要做好孩子》一书,一个天真烂漫、落落大方的小女孩儿向我笑着跳着走来,这个十一岁的六年级小学生金铃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她本应该欢快地度过童年,去呼吸美丽自然的新鲜空气,可是作业、考试、分数、评比、名次这一切剥夺了她的童年,她抱怨大人们对自己的不理解,抱怨大人们对学习如此看重,沉重的书包如一座大山般压弯了我们这些孩子稚嫩的肩,压迫着我们整个的心灵。

金铃的心里是有很多委屈的,多年来不被看重、不被称赞的平淡生活,其实是深深刺伤了金铃的心灵,她也许真的努力过,却因为年龄、性格、能力种种的原因而无法比别人做的更好,她常常用快乐把自己掩盖起来,而实际上她心里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态度,盼望着父母的宠爱和赞美。

金铃曾满脸都是泪地大声道:

“因为我就是可怜的老鼠,楼上的文峰,我们班的好学生胡梅、刘娅如、倪志伟······他们就是讨人喜欢的猫!

”这句关于猫和老鼠的联想出自于十一岁孩子的口中,带着刻骨铭心的哀伤幽怨。

金铃又在《我可以养蚕了》一文中感叹道:

“做人有什么意思啊?

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点快乐都没有,还不如做一条蚕宝宝呢,蚕宝宝起码还有她这样的孩子喜欢呢!

”金铃曾被父母逼迫着进强化训练班、学钢琴、减肥等等,在她的童年里,没有公园,没有少年宫,没有博物馆,只有没完没了的一大堆练习材料和令人头疼的作业!

她只能偷偷地看电视,找空子画美人儿,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逗逗小黄猫,快乐的她总是被不快乐包围着,“快乐就像肥皂泡,稍瞬即逝”。

我们分明听到了金铃心里的呼声:

“把快乐还给我!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写下了《儿童四大自由》:

“如果我是一个小孩:

我不要恐怖;我不要肚饿;我要玩得高兴;我要有机会长进。

  望大人们多听听我们的心声,学会倾听,多付出爱心很耐心、责任心和理解心;学会尊重我们孩子独立的人格,理解我们孩子独特的个性,把我们作平等朋友看待;我们不想要过多的溺爱,只需要自己的自由,拥有自己的秘密,快乐是我们孩子天生的权力,你们不能剥夺,倘不理解这一点,何为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及教师?

请还我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吧!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5

  培根说:

“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句话显得格外贴切而又重要。

知识籍有学习而来,而阅读则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古语说:

“读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怡情。

  这段时间,我和妈妈一起在读《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由于此书长达几本,来不及全部读书,在这里只能絮叨一番。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本书时,使我眼睛一亮,立即喜欢上了这本书,并深深地被吸引了。

读这部书很快乐,因为作者用他那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历史。

因为平民大众看不懂古文史书,不爱看现在史书,却有着了解历史的潜在需求。

《明朝那些事儿》正中老百姓的下怀。

立足草根,给予营养。

把本来艰涩难懂的历史变得非常活泼,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就如明月先生说的那样“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历史本身是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朱元璋开篇到1644年万里朝结束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

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的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式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绎。

  这部书真的很好看!

每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各拿一本书一起靠在沙发上慢慢地看起来,看到精彩之处,我俩人都会不由得发出笑声。

有时我会把__中精彩的部分读给妈妈听,妈妈也同样是。

  真的要感谢明月先生,他让我更加地喜爱明朝,记得我当时曾说:

“明朝比清朝更精彩,明朝比较民主,比较开放和强大,并且充满了活力。

”当我对妈妈说这句话时,妈妈不由得震撼。

妈妈知道,我确实用心在看这本明史,我看得深入,看得回味无穷。

而我们时常也会谈起书里的人物,我们从朱元璋谈到张士诚、陈友谅、朱允炆到朱棣,朱祁镇到朱祁钰,谈的最多的是朱棣、于谦、郑和、方孝孺、杨慎、解缙、唐寅、马皇后、钱皇后、王振等人物。

书中刻画的这些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谈起来意犹未尽。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6

  前几天,和女儿宋扬共同阅读了黄倍佳的倾情小说《我要做好孩子》,感触很深,不知不觉地跟书中的女儿和妈妈做起了比较。

  小学六年级的金玲,身高1.55米,体重50公斤,标准的重量级选手,小脸圆嘟嘟,招人喜欢,忍不住都想揪一把。

她机敏、善良、正直,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

同样是小学六年级的宋扬,身高1.55米,体重40公斤,标准的模特身材,有一双会笑的眼睛,特别招人疼爱。

她活泼、开朗、自信,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可算“绞尽脑汁”,“讨好”老师,“教育”家长(因为家长在教育方面不如老师好),也算用心良苦。

金玲最大的特点是“自来熟”,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她都能搭上话,成为“忘年交”。

宋扬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缘”,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小区的小朋友一见她就追着她不放,成为“大姐大”。

  宋扬的学习成绩与金玲的差不多,语文、英语比较优秀,数学成绩忽高忽低,计算题错误太多,要么抄错数,要么算错答案,属于粗心一族,两人有的一拼。

可金玲爱看书啊,从小就博览群书,每次作文都能酣畅淋漓、妙语连珠。

金玲脑筋灵活,知识渊博,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需要课外阅读的知识进行补充的题目,总能出奇制胜。

而宋扬从小就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遇到喜欢看的看一看,不喜欢的懒得瞅一眼,书架上的书大多成了摆设,这一方面宋扬应向金玲多学习。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对子女的期盼。

作为金玲的妈妈、我---宋扬的妈妈,有着同样的心愿。

金玲的妈妈,在教育女儿方面,可算是煞费苦心,甚至有点“走火入魔”。

我自惭不如,平时对女儿的学习关照太少,很少检查孩子的作业,更谈不上陪着一起复习、预习功课了。

女儿一考不好就训,有时还把工作中的怨气撒到女儿身上,搞得娘俩的关系很僵,这一方面我应向金玲妈妈学习。

  通过与金玲、金玲妈妈的比较,我和女儿逐渐达成共识,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平缓心情、增长知识,提高作文水平、提升语文成绩。

亲子共读可以拉近距离、心灵相通、没有隔阂,母女关系更密切。

还有半年宋扬就要升初中了,作为家长,我要像金玲妈妈一样,使出浑身解数,“糖衣炮弹”一起上。

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努力,和女儿一起成长。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7

  “今年暑假,我们选择《我要做好孩子》作为必读书目……”老师话音未落,我的脑海中便冒出一大串的问题:

做好孩子是每个孩子的梦想,可爸爸妈妈总是对我抱怨这抱怨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让家长满意的好孩子呢?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回到家,我便在妈妈陪同下买来书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我要做好孩子》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好孩子要勤奋好学

  这本书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99的汗水加百分之1的灵感”。

金铃在一次考试前,专心致志地把课本复习了好几遍,成绩平平的她终于拿了满分,成了全班第一。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金玲在一次巧合中,竟然认识了自己老师的老师,这位“老老师”帮助了金铃,使她成为了出类拔萃的好学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向金玲一样勤奋好学,为自己定一个目标,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好孩子要有爱心

  一天,金玲走在熟悉的大街上,感到气氛不对:

咦,平常热闹的大街今天怎么鸦雀无声呢?

金玲一脸疑惑地走着。

原来,幸幸的爷爷中风身亡,丢下了只有五六岁的小孙女幸幸无人照料。

金玲看幸幸挺可怜的,就把她带回家,给幸幸洗澡、穿衣,为幸幸买衣服,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金玲只是个11岁的孩子,连自己都需要妈妈照顾,却懂得去关心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真有爱心!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那个端着碗,拄着拐杖,穿着破破烂烂的老爷爷,那一次,我把自己的10元零花钱给了他,心里很踏实,正所谓“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嘛!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也属于善良的孩子吧!

嘿嘿!

  好孩子要懂得感恩

  王老师辞职去了美国,金玲就张罗着写信,有时甚至会因为想念老师而半夜醒来。

班主任邢老师突然生病了,金玲想到老师是因为同学们累病的,感觉很不是滋味。

于是,她买了康乃馨去看望生病的老师。

为了不让病人生气,金玲耍了点小手腕,挑好事说给邢老师听,把坏事也说成好事,添油加醋地逗老师开心,善意的谎言把老师逗得笑眯眯的。

想想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他们经常熬夜备课、批改作业;为了我们,他们经常忍着病痛坚持上班,经常用嘶哑的嗓音给我们上课……我们要懂得感恩,尽量管好自己,少给老师添麻烦,少让老师操心。

  好孩子要……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做好孩子》如一位好老师,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拥有爱心、懂得感恩同样非常重要。

我要向金玲看齐,做一个令爸爸妈妈满意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8

  世俗的纷繁,事物的杂乱使我失去了读书那份闲情,特别是阅读长篇小说之类的作品。

说出来惭愧,一本《三国演义》放在枕头边上足足有半年了还是没有啃完。

有一天,老妈突然交给我一大捆书,“这些书都是我经过精心挑选的好书,好好看看吧!

  “这么多好书!

”我惊讶地叫道,我心里十分高兴。

毕竟有那么多好书,现在已经属于我的了。

我最爱看书了,一秒也不浪费,我立刻把那一大捆好书捧进了我的书房,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第一部我看的是《笑猫日记——那个黑色的下午》。

20__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让那个黑色的下午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在惨白的阳光下,笑猫走过一片又一片废墟,踏上了艰难的寻找之路。

我看的第二部是《草房子》。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看完《草房子》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我要做好孩子》,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主人公是金铃和她的爸爸妈妈。

  金铃是一个胖胖的小女生,惹人喜欢。

可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一见到“学习”“考试”“作业”“数学”就要发疯。

我们二十一世纪几乎所有孩子都与金铃八九分相似!

家长、老师也许不知道,把我们淹没在题海里,结果不计其数的孩子戴上了度数不浅的眼镜!

  金铃的爸爸是金亦鸣。

他在本市一所著名的大学当教授。

爸爸很忙,所以金铃有事就跟妈妈说。

  金铃的妈妈叫赵卉紫。

她在杂志社工作。

因为金亦鸣做家务事做得不太好,所以赵卉紫也挺忙的。

金铃有时也只能自己管自己了。

  读完了《我要做好孩子》之后,我觉得当一个好孩子,这么不容易,这么不轻松啊!

我知道许多家长会说,给我们多买一些作业做是为了我们好。

不!

这恰恰相反!

人长期坐在椅子上会使屁股变大,而且一大堆习题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做多了习题还会犯困和近视……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自由”都没了,做家长的也太过分了吧!

  虽然家长的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但是我们还是尽力而为了。

我的生活与金铃十分相似,所以,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9

  什么是一本好书?

  我觉得《我要做好孩子》就是一本好书!

  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笔下的著作,我能有幸翻阅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

她笔下的主人公金铃,一个只有一米五五高又胖胖的小女孩,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胖嘟嘟的嘴巴惹人喜爱。

在我眼里,金铃是一个活泼、善良、勇敢的孩子。

虽然,她成绩不是全班的名列前茅,但是,我被她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她认真,她执着、她“胜不骄,败不馁。

”她努力着,她坚持着,她要做“好孩子”,可没料到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她让我懂得:

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以强欺弱,以大欺小。

  其中,有一篇故事,让我看了感受最深,让我为金铃打抱不平,又叫我“泪流满面”。

  事情是这样的:

老师帮金铃补课,因为金铃不小心说漏了嘴,导致“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搬到了张灵灵的家里。

  有一次,邢老师因为家里临时有事,而没有给他们补习。

这下子,她们就像脱缰的野马。

进而引起了仍垫子事件,老师知道了很生气,问了最老实的于胖儿,于胖儿为了抄胡梅的作业,把完全不相关的金铃牵扯了进来,让老师冤枉了金玲,还让她白白赔了10元钱,我都为金玲委屈,生气。

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

并理直气壮地要回了那10元钱看到这里,我高兴得直拍手为金铃庆幸,我痛恨那些自己做了错事就让别人背黑锅的人。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做完作业就去找好朋友徐静静玩,只见她神情慌张,把课桌翻了个底朝天,嘴里还嘟囔着:

“在哪呢?

到底在哪里呀?

”她的额头沁满了密密的汗,我忙问她怎么了,一问得知原来她今天带的买钢笔的20元钱没了,我翻了翻自己的桌子,一张黄色的票子露了出来,我的心一下子悬在了半空,“小偷,你竟然是这样的人!

亏我还把你当朋友!

”“小偷”这个下流的称号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着急的说:

“不是我偷的,真的,我没有偷!

”徐静静听了,一点也不相信,从此,我们再也不是朋友了,后来,我知道了,其实是陈子文偷的,他怕被发现,就把钱放我桌里,让徐静静误会我,只是,他不承认。

  我们应该向金玲学习,学习她的正直,学习她的勇敢,学习她的临危不惧。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本好书!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0

  刚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裘老师就给我们集体订阅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刚拿到书我立刻被书的题目和封面给吸引了。

  她笔下的主人公——金铃。

原形就是她的女儿,该书叙述了金铃一段有趣而生动的校园家庭生活。

金铃是一个机敏、善良、正直的小女孩。

黄蓓佳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个幼小生命所承受之累,沉重的书包犹如大山一样压着金铃那幼嫩的双肩,她每天埋没在作业、考试、分数之中,她生活中缺少了很多乐趣:

不能多看一会儿电视;不能在饲养小动物;不能……原本生性快乐的她总是被不快乐包围着,“快乐就像肥皂泡一样不翼而飞。

快乐就看不见摸不着因为她母亲赵卉子是一位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她望女成凤,希望金铃能考上外国语学校,所以把金铃的考试成绩看成比什么都重要,但她忽视了女儿的快乐。

这本书中,“好孩子,坏孩子”是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故事,里面写了因为金铃的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了张灵灵的家里。

人多难免不闹事。

因为争着看画书,最后发生了“扔垫子”事件。

起初邢老师冤枉了金铃和尚海。

可后来她作了种种努力,最后老师郑重其事地向金铃他们道了歉。

最后金铃决心一定要做个好孩子。

金铃她意识到,成绩好,就是好孩子。

好孩子容易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肯定。

  这个故事给了我思考和启迪。

是啊,在我们小学老师的眼里,也有好孩子,坏孩子。

在这些孩子中,有着许多差异:

容貌有俊有丑,智商有高有低,性格有活有呆,动作有灵有拙,语言有多有寡,习惯有良有莠……对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公平施爱。

否则,一些孩子得到偏爱,一些孩子却受到冷落,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得到偏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处处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总有一种高人的.骄傲的感觉;受到冷落的孩子往往会灰心泄气,感到失望,无助和自卑,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

使得有些孩子的可爱的幼小的也脆弱的心灵被无情地蒙上了黑色的乌云,使之对生活失去信心。

  小学的时候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我班张博文是个活泼、帅气、成绩很好的、文武双全的小男孩,从一年级起,老师就特别的喜欢他,他的妈妈每天来接孩子的时候总是要问,今天我们张博文怎么样。

虽然有时他做错了事情,可老师还是觉得他是个好孩子。

所以每次都肯定他的聪明和乖巧。

可后来慢慢变的爱插嘴、不遵守纪律。

我班小佳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老师对他关爱较少。

有段时间他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什么事也不如别人,沉默寡言。

这使我深深认识到:

对好孩子的偏爱和对坏孩子的冷落,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正确的态度是,力戒偏向,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看后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11岁,小学六年级的女孩金玲。

她是一个善良、正直、机灵、有头脑的孩子。

本书描述的是金玲和同学、老师及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情。

如:

自作主张地把一个没家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