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199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茂名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广东省茂名地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铝块制成铝锅

B.木板制成课桌

C.冰块制成冰雕

D.铁矿石炼成铁

2.下列气体向空气中排放,空气不会受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气体

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4.加油站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5.“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B.+5价C.+6价D.+7价

6.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

C.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3g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硝酸铜CuNO3

B.

C.2P+5O2=2P2O5

D.

8.现有反应:

2Cu(NO3)2

2CuO+O2↑+4X↑,则X的化学式为

A.NOB.NO2

C.NH3D.N2O3

9.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0.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欲将CO2里混入的少量CO杂质除去,可让气体通过(  )

A.灼热的氧化铜B.水C.炽热的炭层D.石灰水

1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X>Y>ZB.Y>X>ZC.X>Z>YD.无法判断

13.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B.

检验H2的纯度

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14.如图所示,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B.

通电使水分解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

15.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3个氢原子___________。

(2)2N2_______。

(3)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___________。

(4)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

16.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

(2)用水灭火原理____________。

(3)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____________,洗不干净衣服。

(4)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桨),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7.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图中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

)的微观拉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填:

“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

18.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最新】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

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

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三、实验题

1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回答问题:

(1)已知在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物质是硫酸钠和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那么A实验中将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C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

20.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1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

如果用E装置(预先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

(5)检验装置C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后,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1.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盛有稀H2SO4的试管中。

_____

_____

(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_____色

_____

(3)结论:

Zn、Cu、Ag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_____。

四、推断题

22.A、B、D、E、F、M是初中化学的常见六种物质。

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液态氧化物,M是气体单质,D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E是红色金属单质,F是与E有相同元素的黑色固体。

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图中“→”表示能生成,“一”表示能互相反应,其他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F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B→M:

_______________。

②M-D:

______________。

③D→E:

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3.某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3、Zn(NO3)2和Fe(NO3)2,课外小组同学欲从该废液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

实验方案如下:

(1)将步骤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离出固体甲和溶液乙,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

(3)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检验步骤①向废水中加入的铁粉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5)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六、计算题

24.【最新】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

己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CH4·8H2O。

请回答:

(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___种元素:

原子个数比:

C:

H:

O=___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936g(约1升)该可燃冰常温下可释放出____升甲烷(常温下甲烷密度为0.72g/L)。

25.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铝块制成铝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板制成课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冰块制成冰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矿石炼成铁的过程是将铁从铁矿石给还原出来的过程,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2.C

【详解】

A、二氧化硫有毒,能形成酸雨,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氮气在空气中含量约占78%,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

D、可吸入颗粒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故选:

C。

3.C

【解析】

试题分析: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8:

1,A错误;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具有吸附性,属物理性质,B错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到的是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C正确;D中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D错误。

故选C。

考点:

4.D

【详解】

加油站里的汽油属于可燃性物质,应严禁烟火,选D。

5.C

【详解】

在K2Cr2O7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2+x×2+(-2)×7=0,解得x=+6。

故选C。

6.C

【详解】

A、x=32-8-18-4=2,说法正确;

B、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说法正确;

C、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3,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

D、锗原子的中子数约为:

73-32=41,说法正确。

故选:

C。

7.D

【详解】

A、硝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NO3)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故选项书写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故选项书写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B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2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4个氮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B。

9.C

【解析】

试题分析:

不能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因为会发生爆炸事故。

故选C.

考点:

化学与生活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该实验没有将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进行比较,无法说明二者的密度大小。

此项不正确。

②该实验1中的现象是不变色,而实验2中变色,要说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色,此项正确。

③实验1中不变色,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此项正确。

④该实验没有进行二氧化碳是否燃烧的实验;无法说明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此项不正确。

所以应选B项。

考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控制变量法

11.A

【详解】

A、一氧化碳加热情况下可以和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除去CO2里混入的少量CO,符合题意;

B、水和一氧化碳不反应,不能去除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碳粉在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不能除去CO2里混入的少量CO,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石灰水不反应,二氧化碳会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除去CO2里混入的少量CO,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除杂的原则是不引入新杂质,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据此分析判断。

12.A

【详解】

把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比Y强,把Y、Z分别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活动性比Z强,所以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X>Y>Z,故选C。

13.A

【详解】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然后靠近酒精灯引燃,如果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反之则纯,不符合题意;

C、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符合题意;

选A。

14.A

【详解】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铁和二氧化碳,铁是固体,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0,错误;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完全反应后氧化镁的质量不变,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即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中氯元素的质量,故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A。

【点睛】

15.3H2个氮分子

Na+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

3H。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为:

2个氮分子。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可表示为: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化钠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符号为Na+。

16.有吸附作用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浮渣多、泡沫少Fe+CuSO4=Cu+FeSO4

【详解】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2)用水灭火原理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同时水蒸气能隔绝氧气。

(3)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浮渣多、泡沫少,洗不干净衣服。

(4)铁的活动性比铁强,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点睛】

17.

混合物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4个NH3与3个O2反应生成2个N2和6个H2O。

则第二个方框内为3个O2(

),第三个方框内补充2个N2(

)和2个H2O(

(2)混合物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第三个方框中含有氮气分子和水分子,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18.

(1)可燃物;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①不合理;②M;N

【解析】

试题分析:

(1)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具有可燃性,充当可燃物;

(2)水蒸发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故洒水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①“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不合理”,如表格中的L物质的着火点高于M和N,但是其熔沸点比M和N两物质低;②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所以可燃物的着火点应低于500℃,应为表格中的M和N。

考点:

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表格数据分析

19.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a端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铜丝向a端倾斜

【详解】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3)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C实验中能够观察到:

a端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铜丝向a端倾斜。

20.试管A检查装置气密性c

稀盐酸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A

【详解】

(1)仪器1的名称为试管。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混合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果用E装置(预先装满水)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且不易溶于水,则气体从c端进入。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导管活塞,气体不能排出,使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检验装置C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6)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气体的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1.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蓝色

Zn>Cu>Ag

【详解】

(1)实验步骤:

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盛有稀H2SO4的试管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氢之前,铜位于氢之后,故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实验现象为:

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步骤:

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故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实验现象为: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综上分析,Zn、Cu、Ag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

Zn>Cu>Ag。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2.H2O2CuO

【详解】

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液态氧化物,M是气体单质,A、B均能生成M,A能转化为B,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水,M是氧气;D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能与氧气反应,M能转化为D,即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D是一氧化碳;E是红色金属单质,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E是铜;F是与E有相同元素的黑色固体,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因此F是氧化铜,代入验证正确;

(1)A为过氧化氢,F为氧化铜,化学式分别为:

H2O2、CuO。

(2)①B→M:

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M-D: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D→E: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合格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3.过滤Ag、Fe

取少量固体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铁粉过量,反之,铁粉不足(或对固体甲磁铁吸铁实验)

【详解】

(1)将步骤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离出固体甲和溶液乙,需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2)过量的铁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Ag、Fe;

(3)步骤①反应为铁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步骤①向废水中加入的铁粉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铁粉过量,反之,铁粉不足(或对固体甲磁铁吸铁实验)。

(5)步骤②反应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和过滤的原理等知识,要记住锌、铁、银的活动性,并学会从实验方案图中提炼有用的信息。

24.

(1)三;1:

20:

8

(2)10%;130

【详解】

(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这种可燃冰原子个数比:

C:

H:

O=1:

20:

8;

(2)这种可燃冰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该可燃冰和甲烷的质量比为160:

16;936g(约1升)该可燃冰常温下可释放出甲烷的质量93.6g;体积为93.6g/0.72g/L=130L。

25.

(1)第3次;

(2)4.4;(3)80%

【详解】

(1)由表中的数据对比可知,5g样品完全反应能生成1.76g,第三次加入的多加入的5g样品只产生了二氧化碳是4.4g-3.25g=0.88g<1.76g,说明了样品中碳酸钙有剩余。

故填:

第3次;

(2)由表中的数据对比可知,5g样品完全反应能生成1.76g,第三次加入的多加入的5g样品只产生了二氧化碳是4.4g-3.25g=0.88g<1.76g,说明了样品中碳酸钙有剩余,盐酸完全发生了反应,所以第四次50g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即M的值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