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379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3、一条新裙子(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会写“脏、端、躁、凌、貌、梳、铺、刷、修、篱、笆、努”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整洁是生活中的美,环境是可以因人而改变的。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清楚地说出一条新裙子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领悟好的环境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题质疑

 

2、新授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板书课题:

一条新裙子)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

2、这条新裙子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

(一)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指名读生字。

(2)汇报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会组哪些词?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快速浏览课文,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指名读生字。

(2)汇报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会组哪些词?

师结合汇报重点指导如下生字:

 “凌、应”的韵母是后鼻音;“瞩、梳、刷”的声母是翘舌音;“努”的声母是鼻音。

 “凌”左边是“两点水”,而不是“三点水”;“貌”左边是“豹字旁”。

 全班齐读生字词。

 

 

1、 形近字比较、组词。

  脏()噪()梳()铺()

  庄()澡()流()捕()

2、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带着质疑齐读课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一条新裙子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

 

1、课文中画出生字。

2、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指名读生字。

(2)汇报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会组哪些词?

3、书写生字。

 

全班齐读。

 

学生做练习。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3、一条新裙子(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领悟整洁是生活中的美,环境是可以因人而变的。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整洁是生活中的美,环境是可以因人而改变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清楚地说出一条新裙子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领悟好的环境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

 

2、新授

 

3、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出示:

脏兮兮、一端、噪音、凌乱、礼貌、梳理、铺上、洗刷、修理、篱笆、努力

2、齐读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一)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细读理解,感悟内化

1、学习第1~5自然段。

(1)提问: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2)出示句子:

有一天,老师对小姑娘说:

“明天上学之前,你把头发梳理好,行吗?

a、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这句话中用了哪些标点符号?

c、指导读好这句话。

(读出亲切的语气)

2、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6~15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的同学先读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再讨论表格中的问题,然后填写好表格。

变化

爸爸、妈妈

邻居

居民们

盖茨大街

(2)教师相机指导,出示句子:

“‘这是干什么用的?

’爸爸指着桌布问。

(3)教师引导学生与第一句话比较,让学生明白引用话前面有提示语,要用冒号;引用话前面没有提示语就不要用冒号。

(4)指导朗读第6~15自然段。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做练习册十三课。

1、齐读词语。

2、同桌比赛,看谁认得又快又准。

1、学生自由读。

提问: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伙伴听。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6~15自然段。

(1)小组的同学先读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再讨论表格中的问题,然后填写好表格。

(2)小组内汇报交流。

(3)理解句子:

(4)齐读第6~15自然段。

 

学生找出来读一读。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辨析多音字“数”。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清条理。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受到心灵的洗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辨析多音字“数”。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授

 

3、课堂小结

4、作业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听到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噼里啪啦城”去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吧!

  老师板书: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一)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

  2、边读边思考,这座城市为什么叫“噼里啪啦城”?

又是怎样变得“安静”的?

(二)再读课文,梳清条理

  1、听课文朗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至第3自然段):

王子想听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的叫喊声。

  第二部分(第4至第12自然段):

小男孩和所有的人都想听听这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而谁也没发出声音。

  第三部分(第13至第14自然段):

大家意外地听到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三)字词探究、积累词语

  1、读准生字字音

  

(1)抽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学习多音字“数”。

  2、认识字形

  

(1)读读议议记字形:

让学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哪些字难记,并说出自己的识记方法等。

  

(2)学生自主写字:

要求先观察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口头扩词、积累词语

 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看拼音写词语

jǐngcháshèngxiàshàozì

()()()

qiāoqiāoliūzǒuhuāyuán

()()()

2、补充词语

大()大()成()上()

()光()色()二()三

()()细语一清()()

1、指名学生回答。

2、全班齐读课题两遍。

 

1、按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轻声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1、学生听课文朗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己给课文分段。

4、汇报交流。

 

1、指名读生字。

2、全班齐读。

3、认识字形。

4、组词。

5、书写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做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会用句式“……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说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受到心灵的洗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1、领悟安静的环境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

2、用“听到了”说话。

教学难点

 

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学资源

PPT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究竟是怎样的?

又是谁发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读中感悟、探究释疑

  1、朗读课文,想想这座城市为什么叫“噼里啪啦城”?

又是怎样变得”安静“的?

  2、课文围绕“声音“写了哪些事呢?

  3、品读段落

  问题一:

可是,在这座城里,就有一位王子特别想在他生日那天得到像这样的礼物,你猜猜是什么礼物?

(想听到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问题二:

这样的礼物,他得到了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小男孩想的办法来理解)

  问题三:

结果,这位王子得到的是什么礼物?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安静”的?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人们听到小鸟叫、树叶沙沙声、小溪流水声是“安静”)(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

  问题四:

“安静”多好啊!

它使得这个噼里啪啦城变成了……?

使得这个城里的居民也变得……?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

  所以,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要……?

在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要……?

(二)拓展练习

  读一读,课后第2题中的句子,然后填写下面两段话。

  ①傍晚,我漫步在小溪边。

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

②清晨,我走在田野里,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

  

③清晨,我来到校园里,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1、做课后练习题的第二题。

2、做练习册第十四课。

 

1、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己朗读课文。

 

1、根据老师的提问,品读段落,找出问题的答案。

2、小组交流。

3、汇报展示。

 

4、师生共同交流。

1、学生读句子。

2、学生仿写句子。

3、指名说句子。

指名谈感受。

学生做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5、皮巧根桥(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讨论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皮巧根不拍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为皮巧根桥,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资源

PPT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谈话。

 

2、新授

 

3、课堂小结

4、作业

1、(板书课题)

2、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出示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补充资料:

1、理解词语。

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混凝土:

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成的,具有耐压、耐火、可塑性性能。

陡峭:

本课指河岸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搭石》、《圣诞老人》。

这两篇课文表现了“友善”的主题,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感悟文章中人物展现出来的美好心灵。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

齐读生字词语。

抄写生字和词语,词语一个两遍。

1、齐读课题。

2、听老师导入新课。

 

1、默读课文,思考: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

3、读生字卡,交流记住这几个字的方法。

4、朗读,正音。

5、做好笔记,抄好词语的意思。

6、会用词语造句。

 

7、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自读课文。

 

学生做作业。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5、皮巧根桥(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为皮巧根桥。

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讨论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皮巧根不拍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为皮巧根桥,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资源

PPT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

2、新授

 

3、课堂小结

4、作业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一)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

以下几个问题:

谁架了一座什么桥?

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1、是怎样架桥的?

2、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

3、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出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3、第3题是句子练习,说说自己对带点词语的理解和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些词语,然后再造句。

全神贯注:

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

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再三:

一次又一次,用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多次反复。

学习了本课,你们有什么感受?

1、做课后练习题。

2、做练习册第十五课。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1、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找出问题的答案。

3、展示汇报。

 

1、交流方法。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学生谈感受。

学生做练习。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16*、护士长日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读“期、煲、吸、宋、将、冯、褂、钟、沸、腾、玫、瑰”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日记。

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日记,体会到隔离区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字音,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描写春天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资源

PPT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新授

 

3、课堂小结

4、作业

1、你们还记得“非典”吗?

当时社会、学校、家长是怎样帮助我们预防非典的?

2、在这可怕的“非典”面前,我们的医护人员毫不畏惧,勇敢地与它们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工作情况的课文。

(板书课题,师简介“护士长”)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阅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上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以齐读、开火车读的形式认读12张生字卡片。

2、归纳总结日记的格式,合作交流,概括三篇日记的内容。

(三)理解词句,品读课文

1、自主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3、读中品味。

(1)“近两天天气闷热,我们戴着24层的纱口罩,呼吸很困难,一件件工作服都湿透了。

(2)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句子,在这三篇日记中还有许多处,请小朋友分组合作学习,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试着把感动读出来。

(3)以小组推行、自主上台、教师指名等形式鼓励学生读出感动,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感动。

4、齐读全文

学写一篇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

写一篇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

1、继续把日记写完。

2、做练习册第十六课。

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

2、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语。

2、找出不同。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

3、交流自己的发现。

 

1、默读课文。

2、圈出不懂的词句。

3、利用工具书理解。

4、小组内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6、齐读课文。

 

学生自己写日记。

 

学生做练习。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

朋友,友谊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把和朋友相处的故事与大家交流。

2、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中与他人交流,增进友谊。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痛苦。

教学重点

具体生动地讲述朋友间相处的小故事。

教学难点

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愉快和谐地进行沟通。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2、新授

 

3、课堂小结

4、

四、作业

1、我们每一个人都结交了一些朋友,并且和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和友谊”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朋友和友谊”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2、板书课题。

(一)明确内容

出示名人名言,

“我把痛苦向朋友诉说,就只剩下半份痛苦;我把快乐与朋友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

(2)开展活动

1、生齐读。

2、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3、生自由发言。

4、分小组交流。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

 

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齐读题目。

 

1、齐读名言。

2、说说自己的理解。

 

1、生齐读。

2、生自由发言。

3、分小组交流。

4、汇报。

学生谈感受。

板书设计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习作(写片断)4:

我来写日记(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爱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范文的引导,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资源

日记范文。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新授

 

3、课堂小结

4、作业

1、怎样写日记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一)指导学生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

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二)写法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3、格式正确。

(三)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

写一篇日记。

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方法指导。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3、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自己写一篇日记。

继续完成日记。

师生一起回顾所学的课文。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谈体会。

 

1、齐读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明确写法。

3、、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4、小组汇报交流,学生互评。

学生写日记。

 

 

课时计划

20年月日星期第课时

课题

习作(写片断)4:

我来写日记(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2、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爱好。

3、习作讲评。

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