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543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x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

作品说明书

仿生螳螂机器人

 

作者:

李强林水杉刘希福

学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指导教师:

一、作品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

仿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柔性,还具有高度的易复制性,这就决定了仿生机器人在21世纪必将出现更多的种类,仿生机器人也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

生物机器人即活体生物的人工控制,是生物学、信息学、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高度发展并且相互结合的产物。

世界各国早已开展利用动物作战的研究。

如训练狗钻入敌方要地将其炸毁,或利用海豚侦察潜艇等。

现在更多的国家都在研究将微型传感器安装到小动物的身上,使其进入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针对与自然界的螳螂所特有的能力,我们团队对设计了一款仿生螳螂机器人。

二、作品特点

1、高仿真螳螂,集聚螳螂的走、跳、爬、抓取特点。

2、为使机器人更好的适应环境并能更长久的工作,我们设计了两套供电系统,一为太阳能翅膀,二为腹部的铅蓄电池。

3、本机器人能够以四足和六足行进,加上多节的机械机构,大大提高了仿生螳螂越障能力。

4、本机器人内置自动平衡系统,确保机器人在行走及爬行时的稳定性。

5、可实现远程控制。

6、360视觉检测。

7、可进行爬杆,以完成高空作业。

三、作品结构

本仿生螳螂器人由主体、地面移动系统、机械截割臂、供电系统、自动平衡系统和控制系统六大部分组成。

我们团队根据螳螂的运动结构及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其三维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仿生螳螂的架构图

 

图2仿生螳螂的分解图

四、作品工作原理

1、地面移动系统

本仿生螳螂机器人的地面移动系统为四足行进控制。

机器人腿部为连续转动式腿机构,如图3所示。

其腿部结构尺寸为:

髋关节长度L1=120mm;大腿关节长度L2=160mm;小腿关节长度L3=220mm。

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一定角度转动或者摆动,髋关节沿着自身轴心转动,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分别绕O1、O2转动。

初始状态大腿关节轴心沿着x方向,小腿关节平行于y方向垂直于x方向。

图3机器人腿部为连续转动式腿机构

  通过对步行机器人进行稳定性分析,选择合理的摆动腿顺序,最终采用如图4所示的步态,即初始状态4足处于站立状态,如图4所示;接着后腿1和前腿2向前跃进,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转动,大腿关节绕O1小幅度转动,小腿关节绕O2向外转动,其余两腿保持站立状态;当后腿1和前腿2跃进站稳后,前腿1和后腿2开始跃进,如图4(c)所示,如此往复向前运动。

  图4机器人步态分析图

当遇到更为复杂的路面时,可以放下双爪,这样可实现6足行走,其中右爪,左前足,右后足为A组;左爪,右前足,左后足,为B组。

两组足交替前行,这样不但加快了行进速度,还增加了行进的稳定性。

其三维六足行走如图5所示:

 

图5六足行走姿态图

2、平衡系统

 

图6平衡系统示意图

(一)

 

图7平衡系统示意图

(二)

自平衡系统可使机体在动态行走中时时平衡,通过连杆机构平衡系统示意图中,此装置为本机器人的平衡系统的组要部分。

机体可在复杂的行走环境下通过调节配重块的滑移,进而达到平衡机体,保持机体的平稳工作。

当前足向前迈进或后退时,推动杆一向后移动,杆一杆二铰链,进而带动配重移动,使重心在行走的动态中保持平衡。

 

3、机械截割臂

 

图8机械截割臂工作原理图

割臂共有4个自由度,由4部分组成,通过控制能实现螳螂所特有的攻击时的状态,同时机械截割臂可以实现物品的搬运,对物体进行截割,当其与头部配合时,是一个完美的操作平台。

4、供电系统

 

 

图9一款太阳能电池板

本仿生螳螂机器人共采用2块太阳能电池板为机体供应能量,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四杆机构翻转到机体的两侧,由于使用了四杆机构,这两块电池板可做213度翻转,可以随着太阳的运动调整这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姿态,便于更好的吸收太阳能。

 

图10高倍率航模电池

机体另有一组高倍率航模电池安装与腹部,保证了在没有充足阳光时,机体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当机体进入狭小的空间内时,太阳能电池板会收起,此时机体的能量供应就由高倍率航模电池供给。

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5、导航系统

本机器人的头部装有两个微型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可以360度旋转,这样保证了对周围信息的有效捕捉,其触须为两个天线,用于数据的接收与传输,可实现远程控制。

内部藏有机械嘴,用于工作。

6,电机控制系统

 

五、主要创新点

1、本仿生螳螂机器人具有更强的越障性能。

四足和六足行进、多节的设计更利于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

2、本机器人配有自动平衡系统,根据不同的行走姿态,自动平衡系统可实时调整机器人自身的重心位置,确保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性。

3、本机器人的太阳能电池板共2块,向两边划开,能够充分收集太阳能,并能够收起,同时机体配备有蓄电池组,保证了机器人的长久运行。

4、螳螂机器人可以四足站立,两个镰刀形的机器臂与头可搭建工作平台。

5、障碍清理,巨大的手臂可以扒开一定重量的物体,使行进更加流畅。

6、强悍的手臂及四肢亦可以进行一定的攀爬,如爬杆、绳索等,进而可代替工人进行高空作业。

7、360的视觉监视,大范围的取景,可以很好的观察四周的环境。

六、技术推广应用价值

1、高仿真螳螂机器人玩具

将本机器人按合理比例缩小,采用塑料主要配件,可以制作成一款生动形象的高仿真螳螂机器人玩具。

2、探测机器人

由于其具有强大的越障功能,及其远程控制的功能,可在具有放射性及对人体有辐射的地区惊醒勘探,能够在灾后进行探测,收集信息等功能。

3、隧道清理

由于螳螂的爪子的强劲和脚步键稳,并在其尾部携有机械钻割工具,使其可在隧道中搬运或破碎一定大小的障碍物,使隧道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