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85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docx

某大型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设计

1绪论

1.1恒压供水问题的提出

水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的热点问题,水有其自然属性,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换的资源,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可再生的资源;水又有其经济和社会属性,不仅工业、农业的发展要靠水,水更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线。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技术其节能、安全、供水高品质等优点,在供水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恒压供水调速系统实现水泵电动机无级调速,依据用水量的变化(实际上为供水管网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在用水量发生变化时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当今先进、合理的节能型供水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充分利用变频器内置的各种功能,对合理设计变频器调速恒压供水设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

某建筑的小区供水方式为:

把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水源取到蓄水池后,用水泵抽到高位水池,再由高位水池向小区供水。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随着住户人数显著增多,造成了经常性的供水不足,同时该供水方式还存在如下问题:

(1)供水成本高。

由于小区的用水全部单纯采用水泵供水,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和机电设备的大量损耗。

(2)供水可靠性低。

由于水泵采用人工操作方式,高位水池的水位只能靠人为估计,而且高位水池离水泵房较远,无法做到准时开机和停机。

会造成供水中断或出现高位水池水位过高而溢流,电能和水资源造成浪费。

另外,如果蓄水池水位过低,还会造成水泵空转,导致电能浪费和机电设备的加速损耗。

(3)水资源浪费。

水泵不能准时停机而造成的溢流浪费外。

1.2国内恒压供水系统的现状

1.2.1国内恒压供水系统研究状况

目前,就国内而言,归结起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水池-水泵(恒压变频或气压罐)-管网系统-用水点

这种方式是集中供水。

对于一、二层是商业群房,群房上建有多幢住宅的建筑,

目前较多采用此种供水方案。

一般设计有地下生活水池一座,集中恒压变频供水,不设屋顶水箱。

主水泵一般有三台,二开一备自动切换,副泵为一般为一小流量泵,夜间用水量小时主泵自动切换到副泵,以维持系统压力基本不变。

恒压变频供水是较为理想和先进的。

首先恒压变频供水保证出水压力不变,根据用水量大小进行变频供水,既节约电能,又保证水泵软启动(对电网电压冲击不大),延长了水泵寿命。

各台水泵自动轮换使用,即最先投入使用的水泵最早退出运行,

这样各台水泵寿命均等,而且一旦水泵出现故障,该系统能自动跳过故障泵运行。

如图1-1所示。

(2)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用水点

此方式也是集中供水。

单幢次高层和高层建筑的高压供水区较多采用该种方案。

一般也需要设计有一座地下水池,通过两台水泵(一用一备)抽水送至高位水箱,再由高位水箱向下供水至各用水点。

该方式是较成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

(3)单元水箱-单元增压泵-单元高位水箱-各单位用水点

此方式已简化为单元总水表进水。

单元水箱和单元增压泵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单元增压器。

由于有屋顶水箱,高水位时停泵,低水位时启泵,这样,水泵也有了停息时间,既省电又不至于一停电就停泵无水供应,用水有

了保障,社会效益较好。

图1-1传统恒压供水方式

 

1.2.2各类供水系统的比较

水池-水泵(恒压变频或气压罐)-管网系统-用水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

该系统供水采用变频泵循环方式,以“先开先关”的顺序关泵,工作泵与备用泵不固定死。

这样,既保证供水系统有备用泵,又保证系统泵有相同的运行时间,有效地防止因为备用泵长期不用发生锈死现象,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维护费用。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用水点这种供水方式通过水泵抽水送至高位水箱,再由高位水箱向下供水至各用户。

但是这第种二次供水方式不可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所以这种方案并不可取,终将淘汰。

单元水箱-单元增压泵-单元高位水箱-各单位用水点的确也达到了楼房高层的用户不因城市供水管网水压减小而用不到水的目标,但是它的投资较大,总费用比上两种方式增加一、二十万元。

这些费用要在用户的水电费上来扣除,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所以也不可取。

2供水系统的原理

2.1系统的总体布局图

图2-1系统总体布局图

2.2系统的运行方案

系统采用3台水泵并联运行方式,把1泵和变频器连接,实现变频运行。

为保护电机,2泵和3泵用软起动器来启动,起动参数可调,而且采用软起动具有软停车功能,即平滑减速,逐渐停机,它可以克服瞬间断电停机冲击电流大的弊病,减轻对管道的冲击,避免高程供水系统的“水锤效应”,减少设备损坏。

在工作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将主管网水压变换为电流信号,经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入PLC,PLC根据给定的压力设定值与实际检测值进行PID运算,输出控制信号经模拟量输出模块至变频器,调节水泵电机的频率。

当用水量较小时,一台泵在变频器的控制下恒压运行,当用水量大到水泵全速运行也不能保证管网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上传的信号被PLC检测到,PLC自动将变频泵的频率降至出水频率,同时将第二台泵软启动投入到工频

运行,以保持压力的稳定,此时管网压力恒定依靠调节变频泵频率实现;一段时间后,若2台泵运转仍不能满足压力的要求,则依次将软启动下一台水泵。

当用水量减少时,首先表现为变频器已工作在最低速信号有效,这时实际压力值大于设定压力,PLC将最后启动的工频泵停掉,以减少供水量。

一段缓冲时间后,当变频器仍工作在出水频率以下时,PLC再软停车停掉第2台工频运行的电机,此时管网压力恒定依靠调节变频泵频率实现。

为了防止备用泵锈死,用PLC定时,B、C泵循环备用。

循环时间可默认定在每周三凌晨2点,因为这时用水量较少,备用泵循环可顺利进行。

2.3本系统的特点

提高备用泵的利用率,是本系统第一个特点。

节能,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第一,普通二级加压水厂只单纯手动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切换,这样在电机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长此以往对电机寿命有很大损害,而且在供水时一直按工频全速运转效率低、能耗大。

而本系统可根据实际压力变化自动调整变频器频率,从而改变电机转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第二,普通恒压供水在用水量变化较大时有高效、节能的作用,但在用水量很小的情况下,如晚上,变频器工作在出水频率附近,耗电量增大。

当流量较小时,恒压供水模式将转换成压差供水模式。

压差供水模式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流量条件满足压差方式时,系统自动切换。

变频泵以50Hz的频率开启,向微泄露补偿器压水,当压力达到压差上限时,水泵停止供水并停机。

这时管道的压力由微泄露补偿器来提供。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低于压差下限时,变频泵再次以工频把补偿器压满。

在压力达到压差上限时,定时器同时计时,在变频器若干次的启停后(系统默认为4次),PLC自动比较压力由压差上限到压差下限的的时间是否低于系统设定的频率上升时间,若都低于说明需水量已增大,系统就自动切换到恒压供水状态。

微泄露补偿器是比传统的压力罐、气压罐更先进、更环保的恒压装置。

传统的只使用普通气囊储气,而微泄露补偿器使用

高质量橡胶囊储气,杜绝了二次污染。

本系统是由变频技术、压差—恒压自动转换技术及微泄露补偿技术组成。

用这种技术供水时,变频设备能自动的根据供水流量转换供水方式,并利用微泄漏补偿器储能,来实现微小流量下高效率供水的目标。

 

3变频器和软启动的原理

3.1变频器结构电路图如图3-1

图3-1变频器结构电路图

3.1.1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变频器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VVVF变频),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

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环节、中间直流环节、逆变环节和控制环节4个部分组成。

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从理论上可知电机的转速n与供电频率f有以下关系:

(q-电机极数s-转差率)(3-1)

由上式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如果不改变电动机的级数,只要改变

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

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变频器在工频以下和工频以上工作时的情况:

(1)变频器小于50Hz时,由于I*R很小,所以U/F=E/F不变时,磁通为常数,转矩和电流成正比,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用变频器的过流能力来描述其过载(转矩)能力,并成为恒转矩调速。

(2)变频器50Hz以上时,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

(T=Te,P<=Pe)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5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转矩的1/2。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

下面用公式来定性的分析一下频率在50Hz时的情况。

众所周知,对一个特定的电机来说,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不变的。

如变频器和电机额定值都是:

15kW/380V/30A,电机可以工作在50Hz以上。

当转速为50Hz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为380V,电流为30A。

这时如果增大输出频率到60Hz,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电流还只能为380V/30A。

很显然输出功率不变。

所以我们称之为恒功率调速。

这时的转矩情况怎样呢?

由于功率是角速度与转矩的乘积。

因为功率不变,角速度增加了,所以转矩会相应减小。

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看:

从电机的定子电压

(I-电流,R-电阻,E-感应电势)(3-2)

可以看出,U、I不变时,E也不变。

(k-常数,f-频率,X-磁通)(3-3)

所以当f由50Hz增加到60Hz时,X会相应减小。

对于电机来说,

(K-常数,I-电流,X-磁通)(3-4)

因此转矩T会跟着磁通X减小而减小。

结论:

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从50Hz以上增加时,电机的输出转矩会减小。

 

3.1.2变频器的配线

1、主回路端子台的配线图如图3-2所示。

图3-2变频器配线图

2、控制回路端子

(1)控制回路端子图

变频器实际应用中接线端子排列如图3-3所示。

图3-3变频器端子图

(2)控制回路端子功能说明

变频器中所用的各个端子说明如表3-1所示。

JP1跳线说明:

电源:

1-2短接,V+输出5V/50mA

电源:

2-3短接,V+输出10V/10mA

 

表3-1变频器端子功能表

种类

端子符号

端子功能

备注

V+

向外提供+5V/50mA电源

或+10V/10mA电源

由控制板上JP1选择

V-

向外提供-10V/10mA电源

VI1

频率设定电压信号输入端1

0~10V

VI2

频率设定电压信号输入端2

-10~10V

II

频率设定电流信号输入正端(电流流入端)

0~20mA

GND

频率设定电压信号的公共端(V+、V-电源地),频率设定电流信号输入负端(电流流出端)

 

X1

多功能输入端子1

多功能输入端子的具体功能由参数L-63~L-69设定,端子与CM端闭合有效

X2

多功能输入端子2

X3

多功能输入端子3

X4

多功能输入端子4

X5

多功能输入端子5

X6

多功能输入端子6

X7

多功能输入端子7,也可作外部脉冲信号的输入端子

FWD

正转控制命令端

与CM端闭合有效,FWD-CM决定面板控制方式时的运转方向。

REV

逆转控制命令端

RST

故障复位输入端

CM

控制端子的公共端

+24

向外提供的+24V/50mA的电源(CM端子为该电源地)

模拟

输出

AM

可编程电压信号输出端,外接电压表头(由参数b-10设定)

最大允许电流1mA

输出电压0~10V

FM

可编程频率信号输出端,外接频率计(由参数b-11设定)

最高输出信号频率50KHz、幅值10V

AM-

AM、FM端子的公共端

内部与GND端相连

OC

输出

OC1

OC2

可编程开路集电极输出,由参数b-15及b-16设定

最大负载电流50mA,最高承受电压24V

TA

TB

TC

变频器正常:

TA-TB闭合

TA-TC断开

变频器故障:

TA-TB断开

TA-TC闭合

触点容量:

AC250V1A

阻性负载

RS485通讯

A

B

RS485通讯端子

3.1.3变频器的基本配线图如图3-4所示。

图3-4变频器的基本配

3.1.4故障诊断与对策

当变频器有故障时,1泵故障输入置1,1泵停止,具体故障如表3-2。

表3-2变频器故障对策表

故障代码

故障说明

可能原因

对策

Er.01

加速中过流

1.加速时间过短

2.转矩提升过高或V/F曲线不合适

1.延长加速时间

2.降低转矩提升电压、调整V/F曲线

Er.02

减速中过流

减速时间太短

增加减速时间

Er.03

运行中过流

负载发生突变

减小负载波动

Er.04

加速中过压

1.输入电压太高

2.电源频繁开、关

1.检查电源电压

2.用变频器的控制端子控制变频器的起、停

Er.05

减速中过压

1.减速时间太短

2.输入电压异常

1.延长减速时间

2.检查电源电压

3.安装或重新选择制动电阻

Er.06

运行中过压

1.电源电压异常

2.有能量回馈性负载

1.检查电源电压

2.安装或重新选择制动电阻

Er.07

停机时过压

电源电压异常

检查电源电压

Er.08

运行中欠压

1.电源电压异常

2.电网中有大的负载起动

1.检查电源电压

2.分开供电

Er.09

变频器过载

1.负载过大

2.加速时间过短

3.转矩提升过高或V/F曲线不合适

4.电网电压过低

1.减小负载或更换成较大容量变频器

2.延长加速时间

3.降低转矩提升电压、调整V/F曲线

4.检查电网电压

Er.10

电机过载

1.负载过大

2.加速时间过短

3.保护系数设定过小

4.转矩提升过高或V/F曲线不合适

1.减小负载

2.延长加速时间

3.加大电机过载保护系数(H-2)

4.降低转矩提升电压、调整V/F曲线

Er.11

变频器过热

1.风道阻塞

2.环境温度过高

3.风扇损坏

1.清理风道或改善通风条件

2.改善通风条件、降低载波频率

3.更换风扇

Er.12

输出接地

1.变频器的输出端接地

2.变频器与电机的连线过长且载波

频率过高

1.检查连接线

2.缩短接线、降低载波频率

Er.13

干扰

由于周围电磁干扰而引起的误动作

给变频器周围的干扰源加吸收电路

Er.14

输出缺相

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接线不良或断开

检查接线

Er.15

IPM故障

1.输出短路或接地

2.负载过重

1.检查接线

2.减轻负载

Er.16

外部设备故障

变频器的外部设备故障输入

端子有信号输入

检查信号源及相关设备

Er.17

电流检测错误

1.电流检测器件或电路损坏

2.辅助电源有问题

向厂家寻求服务

3.2软启动

软起动器是一种用来控制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新设备,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Starter。

软启器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将其接入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

这种电路如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使用软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动机逐渐加速,直到晶闸管全导通,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电压的机械特性上,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

待电机达到额定转数时,启动过程结束,软启动器自动用旁路接触器取代已完成任务的晶闸管,为电动机正常运转提供额定电压,以降低晶闸管的热损耗,延长软启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又使电网避免了谐波污染。

软启动器同时还提供软停车功能,软停车与软启动过程相反,电压逐渐降低,转数逐渐下降到零,避免自由停车引起的转矩冲击

4供水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4.1主要器件选型和负荷计算

4.1.1供水泵的选择和负荷计算

1、设定每人一天的用水量为30升,人数按30000人来计算。

则一天的最大用水量为

(4-1)

每小时最大时的用水量为

(4-2)

最高的楼为10层,居民楼每层高度按3m计算,则楼高为30m,供水高度为30m。

一般由现实需要还要加上一层,即供水高度为33m,再加上经验值15m~20m,则泵的总扬程为48~53m。

选择离心泵ISG80-50-200,适配15KW的电机(Y160M2-2),共3台。

2、系统负荷计算

(1)在计算用水量时,还需要考虑用水量的变化情况。

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它一般是用来确定给水系统中各类给水设施规模的,在最高日内,用水量最大的一个小时的用水量称最高时用水量,它确定给水管径的基础。

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日变化系数KD;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h。

在确定用水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时,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城市供水系统情况,并结合类似城市的现状用水曲线,经分析后确定。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时,城市综合用水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2-1.6.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宜取下限,中小城市宜取上限,个别小城镇还适当加大。

(4-3)

式中:

q为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m3/(d·cap),N为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f为自来水的普及率。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的居民用水定额并根据商户的用水实际,选择q=800L/(cap·d),f取100%。

若选每层楼有20个商户,则10层共有商户200个

QA=800×0.20=160m3(4-4)

考虑到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增加15%-25%的用水量。

因此在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用水量Q为

QA=1.15×160=184m3(4-5)

(2)最高时用水

根据最高日用水量Q和综合用水时变化系数Kh,计算最高时用水量Qh

QH=Kh×Q/24(Kh取1.5)(4-6)

 

Qh=Kh×QA/24=1.5×184/24=115m3(4-7)

 

(3)管径计算

确定管网中各管段的管径,应根据各管段的最高日最高时的计算流量Qij来确定。

由于,

Qij=Av=

D2v(4-8)

式中:

A为管段断面面积;D为管段直径,v为流速

D=

(4-9)

从上式可知,管径的大小不尽与管段的计算流量有关,还与所采用的流速有关,只知道流量是无法确定管径的。

因此必须有线选定流速。

为防止官网因水锤现象而损坏,一般最大设计流量不超过2.5-3.0m/s;为避免在管内沉积杂物,最小流量不小于0.6m/s。

由此可见,在技术上允许的流量范围是较大的,但我们还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在上述范围选择合适的流量。

根据经济流速的选择原则,综合考虑小区供水实际情况,取v=0.7m/s

D=

=

=75mm(4-10)

4.1.2变频器和软启动的选型

由于电机的功率为15KW,变频器选择康沃生产的P2系列CVF-P2-4T0185,软起动器选择STR015A,功率为18.5KW。

4.2供水系统的电气设计

4.2.1恒压供水思路

本系统具体控制方案为:

1、供水

(1)单泵工作

开机延时5秒,首先开启真空泵,开启1泵真空电磁阀和1泵电动阀,真空泵工作1分钟后(可以设置),开启变频1泵,关闭真空泵,关闭1泵真空电磁阀;1泵按2Hz/S速度上升至出水频率(可以设置),再按1Hz/S速度工作。

(2)进泵

当1泵到达全速但压力达不到设定值,延时(可以设置)开启真空泵,开启2泵真空电磁阀和2泵电动阀,真空工作1分钟后(可以设置),软起工频2泵,

关闭真空泵,关闭2泵真空电磁阀;1泵下降至出水频率(可以设置),若压力

超过设定压力,重新执行单泵工作程序。

(3)退泵

当1泵频率下降至出水频率(可以设置),实际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延时(可以设置),停止2泵,关闭2泵电动阀,重新执行单泵工作程序;

(4)3泵为手动/自动备用泵,本系统考虑到当遇到特殊情况时两个泵达不到需求时,要启动3泵。

故在PLC程序中编写了进退3泵的程序。

(5)电动阀门可自动,也可手动控制。

2、取水

当蓄水池水位下降到水位下限后,停止所有工作供水泵,并开启取水电动阀;到达工作上限时,自动启动系统,关闭取水电动阀,按照以上程序执行。

3、工作状态

系统分自动和手动控制,在自动状态下执行自动程序,在手动状态下能够手动启动所有负载。

具体思路如图4-1所示。

图4-1恒压供水思路图

4.2.2强电线路

系统采用3台水泵并联运行方式,功率为15kw,两备一用。

把1泵和变频

器连接,实现变频运行。

2泵和3泵用软起动器来启动,起动参数可调,而且采用的软起动器具有软停车功能。

在变频器的接点中,常开触点KM7代表手动,常开触点KM8代表自动,当需要系统自动时,KM8闭合,由PLC的模拟量模块输出电压信号来改变变频器频率,变频器中的AM,AM-接点连接模拟量模块中的频率输入端口,并进行处理;当旋钮打到手动档时,KM7闭合,由滑动变阻器来改变VI1口的输入电压,进而改变频率,从而调节水泵的转速。

KA1线圈连接+24V和OC1端口,作用是当变频器启动完成后,线圈通电。

当变频器出现故障时,TA、TC内置开关闭合,P01口接通。

FWD和CM接通时电机正转,因为本系统不需要电机反转,故没有显示反转接口。

软启动器的STOP、COM和RUN端口连接方式如

图4-2,当RUN和COM接通时,软启动器启动,启动时间可以设置。

启动完成后,12V和OC端口接通。

K12和K14接口分别接P03和24V,当软启动器出现故障时,两端口的内置开关接通,P03有信号,PLC会自动令水泵停止工作并令3泵启动接替2泵。

3泵故障设置同2泵。

变频器和两个软启动器的启动完成端口连接的线圈电路中都连接有一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继电器线圈中的剩余电量,防止浪涌电流烧毁端口内部器件。

两软启动器下面的线路是为定时转换备用泵而设计的,系统启动时默认开一号线路,即KM9,KM10闭合,KM11,KM12断开;当设定时间与系统内部时间相等时,KM9,KM10断开,KM11,KM12闭合。

最初的设计想法是把KM9和KM10定义为三个常闭触点,这样定义I/O口和编程时都会简便一些,比如把KM9和KM10分别改为常闭触点KM11’和KM12’。

当需要备用泵转换时,只让KM11(KM11’归于KM11)和KM12(KM12’归于KM12)动作即可。

但从实际考虑一个接触器只有一个辅助常闭触点,这样一个电路就需要三个接触器,这样运作起来更麻烦了;辅助触头是有三个常闭触点的,但辅助触头绝对不能用到主电路的控制上。

所以用四个常开触点更安全。

 

图4-2电路示意图

 

如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