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8597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docx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10月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一政治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T涂黑,错误的请将F涂黑。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价比高”体现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格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性价比高”体现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不要混淆价值与价格的概念。

2.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答案】B

【解析】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3.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答案】A

【解析】该观点正确。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题目中,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这里只是这个公司的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整个行业效率的变化。

4.“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答案】B

【解析】“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

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供求与价格不能相互决定,但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5.如果A与B是两种互相替代的商品,当A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B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答案】B

【解析】两种互为替代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升高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会增加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故本题判断错误。

6.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量增加,说明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量增加,说明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支出的比重上升,则说明该家庭生活水平下降。

故该判断错误。

【点睛】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7.申请贷款买房,一般适合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

【答案】A

【解析】此观点正确。

人们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

收入分为当前收入与预期收入。

本题中,申请贷款买房适合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

8.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核心。

【答案】B

【解析】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故本题判断错误;

9.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娱乐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答案】A

【解析】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0.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答案】A

【解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由此可见,题干表述正确。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11.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写道: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田夫蚕妾,日出而作,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典型代表。

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自己织的布自己做衣服穿。

这里的粮食.衣服

①是商品②不是商品③有使用价值无价值④有使用价值有价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某物是不是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

该材料中的粮食、衣服虽然是农夫和农妇的劳动成果,但却是自产自用,并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排除②。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缺一不可,并且只有商品才有价值,粮食和衣服虽然能满足人们吃和用的需要,但因不是商品,所以没有价值,排除④。

答案选B。

考点:

商品

12.贝壳因其美观.轻便.可数及相对不易获得,是远古人类普遍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贝壳

①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使商品交换变成商品流通

③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④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贝壳因其美观.轻便.可数及相对不易获得,是远古人类普遍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贝壳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①③项符合题意;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贝壳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货币,故②项说法错误;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强调的是交换的方式;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强调的是货币的作用。

1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予房地产明确的定位,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一定位主要强调

①作为居住的房子不能用于市场交换②作为居住的房子一定具有使用价值

③炒作住房易导致房地产价格升温④房地产不应作为企业的投资渠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一定位主要强调作为居住的房子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但炒作易导致房地产价格升温,扰乱市场秩序,危害老百姓利益。

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住房不要过分炒作而不是不能用于交换,①项说法错误;房地产是企业投资的重要渠道,但企业投资要遵守市场规则,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4.货币披着神秘的面纱,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发现

A.货币与其他商品并无区别B.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的价值高于使用价值D.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媒介

【答案】B

【解析】货币的神秘就在于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能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项符合题意;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与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是货币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A项说法错误;货币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不存在价值高于使用价值的问题,C项说法错误;商品交换的媒介很多,货币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媒介,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15.新版百元人民币正式面世,防伪性能上也更加先进,通过眼观手摸即可做到准确识别。

由于较旧版外观有所调整。

目前有部分商业场合仍然以“验钞机不识别”等理由,拒收新版人民币。

新版100元纸币

①是国家的法定货币②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③是国家任意发行并规定面值的④会加速货币流通次数引起通货膨胀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①②适合题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③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考点:

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16.人民币银联卡现在不仅在国内使用,而且持卡人还可以在韩国.泰国等国家刷卡消费。

人们之所以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有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增强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②③适合题意;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7.“不需现金,扫码就行”,这句广告语道出了“扫码”成为时尚的一个原因,“扫码消费”

A.减少流通所需的货币量B.降低支付风险

C.提高消费的便利性D.增强消费信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扫码消费”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不符合题意;“不需现金,扫码就行”,这说明“扫码消费”可以提高消费的便利性,C符合题意;扫码消费并不能起到降低支付风险,增强消费信息的作用,故B、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

结算与信用工具

18.漫画《升值》意味着

①每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②外汇的汇率下降 

③外汇的汇率上升 

④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的知识。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汇率下跌,②符合;③说法错误,应排除;100单位的外币可兑换的人民币少了,同样的人民币可兑换的外币多了。

①说法错误,排除;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的知识。

19.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表示,欧美领导人不应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并称中国将继续推进汇改,但希望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

②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最希望人民币升值 

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跌落 

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金融稳定均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人民币大幅升值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中国将继续推进汇改,但希望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因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金融稳定均有重要意义。

①④项符合题意;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所以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不希望人民币升值,②项说法错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

有利于进口商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外出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偿还外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

弊:

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外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长期升值有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就业压力增大。

人民币贬值:

有利于出口、扩大就业、引进外资;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引进技术,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20.一般来说,一瓶普通空气清新剂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台空气净化器高。

因为商品价格

A.受供求影响B.由价值决定

C.与劳动时间成正比D.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理解材料的主旨。

一瓶普通空气清新剂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台空气净化器高,是因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故B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故A不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实,劳动力市场上月嫂工资迅速上涨,月薪达到近万甚至几万元。

这表明

A.价值增加,价格上涨B.价格上涨,需求减少

C.供不应求,价格上涨D.价格上涨,供给增加

【答案】C

【解析】题目中,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实,劳动力市场上月嫂的工资迅速上涨,月薪达到近万甚至几万元。

这表明月嫂市场的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其他选项错误。

点睛:

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容

表现

结果

供求关系

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价格影响

供求关系

价格下跌

需求增加

价格上涨

供给增加

22.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这是因为它们生产同一商品的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同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个别劳动时间不同D.所耗费的社会劳动量不同

【答案】C

【解析】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这是因为它们生产同一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项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时间是相同的,所耗费的社会劳动量也是相同的,ABD项说法均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3.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资源的配置。

下列属于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④商品的价格总是与价值相符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C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内容。

①③正确,选C。

②不是价值规律的内容,而是其表现形式;④错误,等价交换不意味着每一次交换价值和价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是一种趋势。

【考点定位】价值规律

【易错提醒】价格波动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吗?

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

24.生活镜头:

卖主:

葡萄三元一斤。

顾客:

2元一斤行不?

卖主:

2元5角卖给你。

顾客:

好的。

从上述讨价还价的生活镜头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

【答案】C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劳动时间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商品的价格虽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供求影响价格

【名师点睛】供求影响价格

(1)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意愿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3)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对买方有利,“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对卖方有利,“货多不值钱”。

25.近年来黄金价格屡屡下跌。

金价下跌会伴随着

①消费者增加购买②市场上物价上涨

③生产者减少产量④国际上外币升值

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A

【解析】价格影响消费和生产,金价下跌会使消费者增加购买量,而生产者获得减少,从而缩减产量。

①③项符合题意;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商品价值量增加和供不应求,与金价屡屡下跌关系不大,②项与题意不符;金价下跌不是所有的外币都升值,④项说法与实际不符;正确选项为A。

26.下表是某地阶梯电价的实施方案(注:

电价调整前均为每度0.55元)

各档电量

第一档1-180度

第二档181-280度

第三档281度及以上

每度电价

0.5224元

0.6224元

0.8224元

该方案实施对居民经济生活的影响是

①普通居民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 ②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量不会因此减少

③所有居民的生活支出会因此增加 ④引导居民树立节能观念,环保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阶梯电价会引导居民树立节能观念,环保消费,但由于电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量不会因此减少。

②④项符合题意;由于电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普通居民对替代品的需求量不会因此增加,①项说法错误;阶梯电价对普通居民的生活支出影响不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7.英国公投脱欧之后英镑贬值,零售商考虑到顾客对价格非常敏感,部分零售商正通过改变产品生产结构以维持当前价格不变;还有的零售商使用更便宜的原料进行生产来维持利润。

零售商们举措说明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生活需求下降

②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③商品价格的变化调节产品的产量

④商品价格的变化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由于英镑贬值,使得零售商通过改变产品生产结构以维持当前价格不变,或使用更便宜的原料进行生产来维持利润。

这些举措说明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生活需求下降。

商品价格的变化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①④项符合题意;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减少,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品价格的变化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不是产品的产量,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何影响?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8.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不升反降。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的大小

②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④企业的技术改进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体现了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企业进行技术革新,说明了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选B。

①与题意无关;④错误,材料强调了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不是企业的技术改进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晴】价格、价值、供给量、需求量、劳动生产率等之间的关系,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经常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

解这类题的第一步是搞清标题、注解、横纵坐标所指;其次是观察数据变化的具体趋势。

读题时特别要注意经济类图表坐标和数学坐标的读法是不一样的,经济类要先读纵坐标,然后读横坐标。

29.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理解正确的是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

D.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该商品由Q1点到Q2点变动,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意味着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D正确,A错误;当该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减少,对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B、C错误。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特别说明】商品价格提高,不一定会促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提高,会促使该商品的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但有的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原因,可能不去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还可能出现缩小规模,甚至于出现倒闭。

30.过年时,市民张先生回顾家庭日常开销,发现这一年虽然收入增加不多,但是日子却过得宽裕不少。

产生这一结果最有可能的客观原因是

A.物价水平稳定B.外汇汇率上升

C.消费观念转变D.经济增长加速

【答案】A

【解析】这一年虽然收入增加不多,但是日子却过得宽裕不少。

产生这一结果最有可能的客观原因是物价水平稳定,纸币没有贬值。

A项符合题意;外汇汇率上升对居民日常生活水平影响不大,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因消费观念罢就而使日子过得不错,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这一年收入增加不多,因此看不出经济增长加速,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根本因素:

经济水平、直接因素:

收入水平(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和其他因素:

物价等)和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31.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A.贷款消费B.劳务消费C.生存资料消费D.发展资料消费

【答案】D

【解析】购买和阅读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本领,有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发展资料消费。

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按交易方式、消费目的分)

①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2.尽管汽油价格上涨,但张先生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仍贷款1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辆大众汽车,成为有车一族。

张先生的消费属于

①贷款消费②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

③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答案】C

【解析】张先生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仍贷款1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辆大众汽车,成为有车一族。

张先生的消费属于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①③项符合题意;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而贷款买车,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生存资源消费,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33.《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买洋年货方面,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偏重于食品和母婴用品,城里人则偏好高档美妆日用品。

这主要表明城乡居民

A.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B.消费心理日趋一致

C.收入预期呈缩小趋势D.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答案】D

【点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4.“撞衫”已被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所忌讳。

张丽穿着新买的连衣裙去上班,结果发现王燕也穿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就再也不愿意穿这件衣服了。

对于张丽存在的消费心理你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