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86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docx

通信原理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习题及其答案

【题8-1】试构成先验等概的二进制确知ASK(OOK)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系统。

若非零信号的码元能量为

时,试求该系统的抗高斯白噪声的性能。

【答案8-1】

ASK(OOK)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系统如下图所示。

因为根据最佳接收机性能,有

所以该系统的误码率为

【题8-2】设二进制FSK信号为

等可能出现。

1)构成相关检测器的最佳接收机结构。

2)画出各点可能的工作波形。

3)若接收机输入高斯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W/HZ),试求系统的误码率。

【答案8-2】

1)最佳接收机结构如下图所示。

2)各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3)由题意知信号是等能量,即

该系统的误码率为

 

【题8-3】在功率谱密度为

的高斯白噪声下,设计一个对下图所示f(t)的匹配滤波器。

1)如何确定最大输出信噪比的时刻?

2)求匹配滤波器的冲击响应和输出波形,并绘出图形。

3)求最大输出信噪比的值。

【答案8-3】

1)最大输出信噪比出现时刻应在信号结束之后,即

2)匹配滤波器的冲击响应为

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为

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3)最大输出信噪比值为

附录资料:

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要点

名称

顶点

长方体

有6个面一般情况下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有12条棱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

有6个面是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有12条棱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或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上面或下面前面或后面左面或右面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6个面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或V=a3读作a的立方

表示3个a相乘。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缩小若干倍,它的表面积扩大或缩小这个倍数的平方,体积扩大或缩小这个倍数的立方。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缩小若干倍,它的表面积扩大或缩小这个倍数的平方,体积扩大或缩小这个倍数的立方。

分数乘法知识要点:

∙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对于整数与分数相乘也适用,因为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它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B、整数(0除外)的倒数是

C、1的倒数是1D、0没有倒数。

E、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

分数除法知识要点

1、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一个数(不为0),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数比这个数小;乘一个大于1的数,得数比这个数大。

3、被除数(不为0),除数大于1,商比被除数小;除数小于1,商比被除数大;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注意点:

(1)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比较量,看清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单位“1”已知,求比较量,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比较量

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认识比知识要点

1、两个数的比表示求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与除数、分数的联系:

前项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补充: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值不能带单位名称。

3、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的依据:

比的基本性质。

5、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化简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有前项、后项和比号;求比值:

是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认识百分数知识要点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2、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百分数。

3、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率)。

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用除法计算。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9、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0、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

2、三角形面积=底×高÷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4、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5、圆的周长=直径×л或=2×л×半径圆面积=半径2×л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