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026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docx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5

莆田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一检测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

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后面表格内。

每小题2分

,共50分)

1.社会是一张大网,连着你、我、他,这说明()

A.个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B.社会就是一张网

C.个人对社会的作用很大D.你、我、他就组成了一个社会

2.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

A.血缘关系     B.经济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3.同学们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B.“狼孩”在狼群中完成了社会化

C.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发展无关D.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4.某校学生在学雷锋活动中,知道学校有个瘫痪学生王春明,家庭也很困难,同学们便组织捐款活动,在这项活动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助人为乐的乐趣。

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说:

“帮助他人,自己也很快乐。

”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帮助他人的是()

A.小强发现有人落水,不顾自己是否会游泳,跳入水中抢救落水者

B.考试时,邻桌的同学请求帮助,小娟便将自己的答案偷偷传给他看

C.得知小玲家庭困难,班长没征得她本人同意,就发动全班同学为她捐款

D.每逢礼拜天,小芳总是去看望孤寡老人王大娘

5.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回答不上来,佛祖说:

“把它放在大海中去!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个人要服从社会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

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和个人没有丝毫关系

D.个人利益加起来就是社会利益

6.当前,安顺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活动。

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一段时间以来,由教育部倡导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各地陆续展开,吸引了青少年踊跃参与。

青少年踊跃参与社会生活是因为()

A.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活动B.学习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C.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D.只有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学习到知识

8.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初中同学和老师。

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

这说明了()

A.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C.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D.互联网实现了海量知识的共享

9.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大学生代表等共2000多名嘉宾参加了大会。

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①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要 ②互联网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③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取代了其消极作用 ④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右图漫画,警示我们()

A.网络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B.网络交往给社会带来恐慌

C.不能沉迷于网络

D.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1.2017年3月10日,有网友发消息称,“水滴直播”平台的“教育”分类里,都是不同学校的教室内画面,“这些或午睡、或发呆、或看书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在被直播吗?

”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这表明()

①“水滴直播”平台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 

②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③侵犯他人隐私会给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④这是对学生严格监管的表现,不是侵犯个人隐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网络是把双刃剑。

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A.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利用网络滥交朋友

13.观察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拒绝上网,因为网上不良诱惑太多

B.我们要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任何人都无法战胜不良诱惑

D.上网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14.在网络交往中,虽然我们的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交往中()

①要遵守道德 ②要遵守法律 ③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少年在对待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①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表明(   )

A.上网无所不能,网络信息无限

B.有了网络,许多事情不用舟车劳顿,费时周折,我们的所有愿望都可以实现

C.网络生活很丰富

D.网络是生命中的全部

17. 青少年学生在利用手机网络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要做到(   )

① 提高辨别能力,拒绝不良信息 ②遵守道德,法律,不造谣、传谣

③谨防上当受骗,拒绝使用网络   ④追求新奇刺激,广交各种网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必须以国家安全法为指导,综合运用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手段,全面动员全方位参与,依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维护网络安全,青少年应该这样做(    )

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②提高媒介素养,培养文明的上网习惯

③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         ④拒绝上网  抵制上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

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19岁以下的网民人数达到1.7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在90%以上。

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现在是信息时代,应培养青少年从网络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②上网可以拓宽视野,青少年应该广泛获取各种网络信息

③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④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0.现在,大家都可以借助网络交往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难题。

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也会使人们的阴暗心理借助电脑屏幕得以无所顾忌地宣泄,使交往的环境被污染。

青少年很可能成为这种被污染环境的受害者。

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①为避免伤害,我们应拒绝上网

②网络交往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③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应趋利避害

④网络交往使我们更加自由自在,我们应大力提倡网络交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小清暑假要去上海旅行,他在网上订购了车票,并通过搜索引擎查到了好几条攻略。

还在网上认识了一名上海的网友,给他介绍了交通食宿等方面的问题。

后来,小清的上海之行非常顺利。

这说明了(   )

A.合理使用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B.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C.网络信息无限,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网络信息  D.网络的信息是虚拟的

22.一份对于某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是自由天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的看法( )

①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②网络的确让人可以摆脱束缚,获得无限自由

③青少年网络法律意识淡薄④青少年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建设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一则来自新华社的消息令人震惊,南昌市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因沉溺网络游戏,猝死网吧。

这说明 (  )

A.这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太差B.网络能够让人得病,我们要拒绝网络

C.过于沉溺网络,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很大伤害D.上网只要不玩游戏就对自己没危害

24.一到周末,圆圆就手机不撒手,唯恐错过什么信息。

不时的翻看朋友圈和新闻耽误了很多时间,到了周日下午才草草把作业赶完。

圆圆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就要做到(    )

①应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而不是耽误自己的学习

②网上信息无限,但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在时间上把握尺度

④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畅游在网络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组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这说明()

A.社会关系错综复杂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网络改变生活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一检测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

11分)农

民在田头辛勤劳作,耕种粮食,满足着整个社会的温饱;工人在生产一线奋力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挥洒,为未来社会养育栋梁之材……

(1)上述材料与图片说明了什么?

(5分)

 

(2)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6分)

 

27.(15分)高青三中团委组织部分优秀团员到常家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那里的老人送去了欢笑。

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

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

一时间老年宿舍里到处都是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脸。

同学们还亲热地围在老人们的身边,

一边给老人

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的不易。

(1)志愿者、优秀团员的事迹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

(5分)

 

(3)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5分)

 

 

(3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5分)

 

28.(14分)材料一: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

息。

材料二:

“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

”眼下,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

然而,“摇一摇”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

近来,由于微信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等犯罪数量增多。

(1)网络中存在哪些消极影响?

(6分)

 

(2)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8分)

 

29.(10分)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网络,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日用品等即可在网上购买,点开手机就可以获取各种最新信息,但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也伺机利用互联网传播。

我们要传播正能量,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0分)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一检测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D

B

D

C

A

C

D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A

B

C

B

A

C

C

A

C

 

26.(11分)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要学会感受社会生活。

(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7.(15分)

(1)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8.(14分)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9.(10分)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