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026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

(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

(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min-4℃固液共存小于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实验过程中,大约每隔1min便记录一次温度,而隔5min才记录温度的话,时间间隔太长,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2)[2]由图乙知,温度计示数为-4℃。

(3)[3]由图丙知,第9min试管内的物质处于熔化状态,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冰在第9min的内能小于第6min的内能,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冰都处于熔化阶段,其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冰质量越来越少,其内能越来越小。

(4)[5]由丙图知,在DF段,水的温度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由于不断吸热,所以开始沸腾,而试管中的水虽然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无法看到大量气泡上升。

2.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

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

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

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

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

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2)[2][3]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温度相同,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

(3)[4][5]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小林在加热水滴的同时加快了空气的流速,故其做法是错误的。

(4)[6]木板吸水,会使滴在木板上的水的质量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的进行并得出错误的判断。

(5)[7]沾到手上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手的内能减少,手表面温度降低,所以湿手感觉吹的是凉风。

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组装器材时,应该观察_____的高度,据此在铁架台上固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6

98

98

98

 

(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_____(选填“已经”或“尚未”)沸腾;

(4)实验需要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多组数据,这是为了_____(填序号);

①发现变化规律②减小实验误差

(5)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

如果要对实验进行改进以缩短实验时间,请你说出一种办法:

_____。

【答案】酒精灯外焰92已经①减小水的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确定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再固定铁圈的高度。

(2)[2]由甲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3)[3]由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假设水已经沸腾,那么这些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在变小,气泡的体积在不断增大,这与题中现象是相同的,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水已经沸腾。

(4)[4]为得出可靠的结论,要进行多次测量,故选①。

(5)[5]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需要缩短,可以减小水的质量等。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示: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

(4)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5)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9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不会出现95℃;98;小于;

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解析】

【详解】

(1)[1][2]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温度不可能为95℃,所以95℃数据是错误的;

(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

[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

个标准大气压

(3)[5]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

(4)[6]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

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灯的热功率等措施;

[7]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5.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70

72

74

76

78

67

78

78

81

84

87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该组同学在记录物质甲的数据时,记录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2)在甲、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4)该晶体在

时,处于______(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从实验的数据可分析得出,固态物质在熔化时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67;甲;78;固体;吸收。

【解析】

【详解】

(1)[1]由表格中数据知,甲从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但第10min温度为

,明显降低,所以是错误数据;

(2)[2]由数据知,甲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甲是晶体;乙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

(3)[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所以熔点为

(4)[4]晶体在

时,未达到熔点,还没开始熔化,为固态;

(5)[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6.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___(A/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_______℃,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3)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小明由此得出结论:

水的沸腾不需要吸热,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错误、正确)的,水还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中的(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5)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9298错误石棉网的温度较高,把热量传递给水b减小水的质量、用初温较高的水实验、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等

【解析】

(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9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3)结论错误,撤掉酒精灯后,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对水继续加热.

(4)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得现象.(5)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较高的水实验、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等.

点睛:

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

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水沸腾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7.在探究冰熔化(图一)和水沸腾(图二)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的两个实验中:

(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三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冰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_min,冰的熔点是____℃(3)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请在图四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______)

(4)由图四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30

98

【解析】

【分析】

【详解】

(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三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有图像可知,冰在2—5min熔化,持续的时间是3min,冰的熔点是0℃;

(3)根据表格数据,在图四方格纸上描点画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下:

(4)由图四可知,水的沸点是98℃.

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试验装置如图甲,试管内装有适量的碎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时应按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_____℃。

(3)如图丙为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拓展)同学们继续实验,试管中的水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

接着,同学们又把温度计移到烧杯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在同一实验室里,不同小组测得的水的沸点不同,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想一个简单方法检验这种猜想是否正确。

方法_____。

【答案】自下而上﹣4晶体固液共存态不能不能继续吸热将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解析】

【详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下,是零下,所以此时的示数是﹣4℃;

(3)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图中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拓展】

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杯中水达到沸点后能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水从杯中水吸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沸点时,与杯中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要验证温度计是否准确,可以将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9.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选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加热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上升的速度____(选填“先慢后快”“先快后慢”或“不变”).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应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爱米和米多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案】乙自下而上先快后慢停止加热(移开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不同

【解析】

【分析】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3)当水温逐渐升高时,对外热量散失加快,温度升高变慢;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

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

(4)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质量相同,水升温快慢,与吸收热量的快慢有关.

【详解】

(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乙;

(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先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3)随着加热的进行,水温越来越高,水对外的热量散失加快,在吸收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水温升高变慢,即加热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上升的速度先快后慢;

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吸热,所以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加热时间长短不同,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快慢不同,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

10.如图甲是小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小雨如图甲所示位置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若按小雨的读数方法,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读数时发现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A点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影响读数,因此按图乙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图丙是小雨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在实验室中测得水的沸点为_______,可以推测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在水沸腾过程中,若将加热用酒精灯拿走,水会______(填“停止”或“继续”)沸腾,能表述该方法的成语是______。

A.扬汤止沸B.釜底抽薪C.人声鼎沸D.沸沸扬扬

【答案】相平偏大液化98℃不等于停止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雨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按小雨的读数方法,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2)[3]读数时同学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因为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为小水珠。

(3)①[4][5]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是沸点,由图丙可知测得水的沸点为98℃,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不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6][7]在水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会立刻停止沸腾,能表述该方法的成语是釜底抽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