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9150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docx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

附件

 

总结报告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

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

李稚田宋维才

北京师范大学

2004年11月

2002年9月24日,在《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程·后记》中,回顾了这本教材的写作动机与它的编写过程:

结合写教案,这本书真正动笔是在1997年开始的。

其间碰到了两

个严重的问题……其二是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我国影视教育长期以来偏

重于艺术领域,对制片者的培养一直不在高校教学范畴,也没有这方面

的专业,更没有成型的培养体系,都需要不断摸索。

最后,我把本书的

写作宗旨确定为“制片管理素质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

管理学越来越热,但电影电视经济学、电影电视管理学却始终奇怪地处

在缺位状态。

中国电影电视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的缺位应该承担一部

分责任——话虽然不敢直截了当地这样说,但在我心里始终是这样苛求

自己的。

这段话是我所以开始这种研究和探索真实心境的写照,在学科建设的总结中把它写下来,是为了汇报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长期以来,电影电视艺术教育集中于对电影历史、电影美学、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电影表演、电影(电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电影艺术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探索阶段的时候,电影电视人才极度匮乏的矛盾突显,一大批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开办影视类专业,那么人才培养的方向就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并予解决的问题。

而我在电影电视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发现:

电影电视事业中,除了剧作家、导演、演员、评论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于影视制作阶段所需要的人才之外,还需要更大数量的从事策划、制片、经营、销售、发行、后产品开发的市场人才,也需要大量懂得影视事业与影视产业运行规律、分布在各个层次上的管理人才;但在电影电视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深化改革的转换进程中,人才稀缺与培养缺位的矛盾日益显现,所以建立高等教育影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已成为建立影视专业的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但多年来,从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师师资的准备上都完全属于空白,一切都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

在创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到这一教改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合乎教育现代化这个根本前进方向的。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照下,电影电视作为文化产业,需要多种学科鼎力支持,因此,影视制片教育体系必须建立起一个“第二文本”学科体系。

第二文本学科体系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我国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小康阶段以后,上述学科的发展进步之快,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社会进步需要强大的社会科学研究做前进的推动器。

影视艺术、传媒事业既是现代化社会的朝阳产业,也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所面临的一系列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第二文本学科体系的建立有赖于各社会科学理论的帮助,但始终要明确把握的是,必须完成这些学科理论的影视化、传媒化。

属于第二文本体系的学科,不能是原有学科的分支,而必须全部归并到影视艺术学科的总体系之中。

根据我国影视艺术科学发展的情况以及现有的基础,影视艺术“第二文本”即制片与管理学科体系的分支方向可以做出如下初步列定。

第一子类、电影策划与制片研究

本子类归集在电影艺术宏观发展战略指导下,有关电影及相关品类前期生产的市场调研、选题策划,制片工作过程、艺术生产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具体选题举例(下同):

各国电影发展战略/商业电影策划/艺术电影策划/实验电影动态情报/DV电影及发展/数字电影发展/电视电影发展与前景/电影制片研究/电影制片人评估/电影导演评估……

第二子类、电影发行与市场研究

本子类归集与电影市场有直接关系的电影后期发行、放映、行政与企业管理、国际交流以及后电影产品设计推广方面的研究工作。

选题如:

个案电影发行设计/电影发行理论研究

电影院线研究/电影发行管理/国际电影节研究/电影市场调查/电影市场预测/电影市场评价/电影市场统计/电影院管理/后电影产品设计……

第三子类、电视栏目与频道研究

本子类归集关于电视栏目、电视频道的设计、规划、评估、发展战略、电视受众反映、国际电视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工作。

选题如:

各种类型的栏目设计与跟踪评价/栏目传播效果/综合频道研究/专题频道研究/频道战略与战术分析/频道评价/虚拟频道设计/优秀电视频道研究/频道的大众传播效应研究/电视频道与媒体互动设计与研究/国际电视栏目与频道发展研究……

第四子类、电视发展及行政管理研究

本子类归集电视事业宏观发展战略及管理、各级各类电视事业发展、各级电视事业管理工作、国际电视文化交流、电视市场与电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选题如:

电视传媒网络建设/电视资源整合与发展战略/省级电视发展战略/地市级电视发展战略/县台及下属电视传输网发展研究/电视事业规划/企业电视发展/商业电视发展方向与前景预测/电视事业管理改革/电视产品设计与开发/电视市场研究/电视广告理论/电视广告优秀案例分析/电视制片人评估/电视编导评估/国际电视发展现状/国际电视节研究/国际电视节目交流……

第五子类、电视剧策划与市场研究

本子类特别单独列出最富于市场意义与开发价值的电视剧及其相关电视品种的研究课题,归集了电视剧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发行、市场运作的各类研究。

选题如:

电视剧年度报告/电视剧市场分析/电视剧剧目策划/电视剧剧本运营/电视剧制作管理/电视剧播出运营/电视剧营销/电视剧后产品开发/电视剧国际交流/电视剧评估……

第六子类、文化市场与法律法规建设

本子类归集关于电影电视为主体并扩充形成的相关文化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以及电影电视所需的各项法律法规的研究。

选题如: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实践/国际文化市场发展/区域文化市场发展战略/类别文化市场发展战略/电影法律与法规研究/电视法律与法规研究/著作权法中相关电影电视法理研究/电影电视法律案例分析/各国电影电视法律研究/有关电影电视的国际法/WTO与中国电影电视/其他国际组织与中国电影电视……

第七子类、制片人才培养研究

本子类归集各类制片人才的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社会教育、管理制度各方面的研究课题。

选题如:

制片人素质研究/制片人管理制度设计/制片人人才培养/影视市场开发人才培养/编导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第二文本”体系是一个形象提法,它的科学总题目应该是社会主义影视艺术、传媒事业文化市场建设及产业发展理论体系。

它与原有的以影视作品、传媒文本的主题、风格、形态、流派、历史、表演、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美学元素(如录音、音乐、美工、摄影、服装等)美学研究的“第一文本”相辅相成,并依附于第一文本且为第一文本服务,既是第一文本的经济基础,又为第一文本的百花齐放、繁荣兴旺创造一切必需的与必要的社会的、市场的种种条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影视传媒文化服务。

第三,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的建立,是针对电影电视专业的,但由于它在一个国家文化产业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它的建立,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在新时期建设伟大强国的纲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协调发展。

考察我们国家的教育,前两个文明方面已有两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保证高端人才的培养,即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MPA(公共事务管理硕士)、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MBA(工商管理硕士),但目前就是缺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高端人才的、综合型整体化的、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服务的硕士培养体系,姑且命名为MCA(MasterofCulturalAdministration)。

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当然,从目前高等教育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课程与体制来看,与文化建设相关的专业并不缺乏,但细分析,各有关文化的学科理论,大都只能代表文化的某一个方面,随其建立的相应教育体系,必然是细化的、专门的,而非综合的、宏观的;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缺少对综合型、宏观型文化建设人才这部分内容。

因此,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前进,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观念的树立,在政治建设中有MPA和经济建设上有MBA的比照下,文化建设也应该有自己的MCA——文化事业与产业管理硕士的学位体制和培养体系,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一步发展成为MDA(文化事业与产业管理博士)。

有人可能质疑说:

MBA国际早已存在,并得到国际公认;MPA也引自国外先进国家,而国际上未曾听说有什么MCA!

对这一质疑,我的思考是:

其一,中国是个比世界各国更注重文化建设的国家,中国不仅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也在建设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二,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在世界各国没有先例,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建设,要允许大胆创造大胆革新;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文化也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随着中国快速进入小康社会,13亿中国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我国的文化事业与产业管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更需要科学的指导与管理,也更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其四,我们在理论的发展建树与教育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于MCA培养体系的设计,我们的考虑是:

培养目标:

文化事业管理硕士(MCA),应该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思想,为我国文化事业培养中级与高级管理人才。

这样的人才尤其应该牢牢把握“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先进文化方向的代表”进行文化事业的规划、布局,从事文化活动的开展、策划、组织、领导、管理各方面工作。

MCA应该懂得文化发展的宏观规律以及所从事具体文化事业管理的微观管理规律,应该深刻理解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战略目标,既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与规律,通过资本运营不断为社会积累文化财富和经济财富。

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应该有一大批这样的高级文化管理人才,以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将承担党和人民的重托——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培养体制:

文化管理人才从本质上说与MBA和MCA是一致的,都以管理

为工作主体,但它的工作对象则有很大差异,文化与政治、经济相比,抽象与具象的二重性表现得更为突出——既有很刚性的数量指标,也有更多柔性的质量指标。

因此,对于缺乏对文化具有整体认识与实际经验的人来说,很难迅速进入管理层面;尤其文化管理又常常要进入到具体的文化事项之中,没有这种具体文化事项的文化技能,进入管理层面可能会更困难一些。

因此,培养MCA适宜从已具有一些文化专门技能、并有几年文化事业工作经历,并有至于从事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招取,而不适宜直接从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选拔。

目前一些艺术类高等院校虽然开设有相应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但它们的培养方向一般较为狭窄,绝大多数只为本专业服务,无法扩及到全部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

其次,培养层次较低,多数只到大专水平。

第三,培养水平较低,从招生分数到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都很少能进入学校的主体业务之中。

学生常常是专业技能不够而转学管理,专业方向欠明确,学习也不甚安心,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少。

鉴于我国文化管理水平现状,有必要从开始就使文化管理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较高起点。

第四,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本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思考,也是写作《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程》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特别突出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把素质教育放到最突出的位置。

教材的编写过程密切结合实际,在教学中也千方百计鼓励和指导学生走进实践,如此,本教材在教学中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

在党的教育改革方针与“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学体系与教材编写,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课题组按照教育要改革,教育要落实“三个面向”的精神产生的结果,我们的工作仅仅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成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各项计划的实施。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课题组

2004年11月

亲爱的朋友,上文已完,为感谢你的阅读,特加送另一篇范文,

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矿井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演练方案

1应急演练目的、意义和目标

1.1应急演练目的

①评估我矿水灾事故的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我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②评估我矿在发生水灾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水灾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水灾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③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水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④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1.2应急演练意义:

为了进一步增强煤矿应对水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提高米田煤矿的应急救援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米田煤矿特组织本次应急救援演练。

1.3应急演练目标

1.3.1报警

当发生水灾事故时,由现场施工单位当班第一责任者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

1.3.2接警处警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调度室调度员立即向当天矿值班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3.3应急指挥

①基层单位:

一旦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掘进队当班第一责任者为小组长。

②矿级应急指挥: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矿成立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演练小组,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1.3.4应急行动

①基层单位应急行动

现场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

模拟底板涌水的疏、排;

②矿级应急行动

矿调度室通知相关泵房,由开泵人员立即开动工作、备用水泵开始排水;同时检查检修水泵的完好状况,保证检修水泵能够随时投入运转。

2应急演练原则

①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③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④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3应急演练类型和时间地点

3.1应急演练类型

本次演练演练为实战检验性演练

3.2应急演练时间

本次演练时间2012年3月10日八点班9:

00-10:

35。

如果演练当日出现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演练可顺延或提前。

3.3应急演练地点

①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②矿调度室

4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4.1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陈 仕

副组长:

董永海

成员:

孔家稳何兴八张蛮敖成卫胡荣兴

黄志党李登学牛建毕封志平

职责:

负责水灾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

4.2策划部

①总策划:

彭家福

职责:

负责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的组织实施。

②文案组

组长:

孔家稳

③协调组

组长:

陈 仕

④控制组

组长:

董永海

4.3评估组

共设四个评估组,每组2人。

(评估组建议由安监队人员组成,每组2人,1人评估,1人记录)

第一组:

位置: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记录和评估水灾演练现场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

第二组:

位置:

调度室记录和评估主井采区工作。

记录和评估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

5演练情景设计

5.1应急演练概述: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目前已施工28m,煤层平均厚度2.62米,110401运输巷工作面安设有一部能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2013年3月10日下午3:

00时,安全矿长组织召开矿井水灾应急演练预备会议,进一步确认各演练情景准备情况,确认准备完毕后,安全副矿长要求各参演单位及装备务必于2012年3月10日上午8:

30分准时到位,2013年3月10日上午9:

00时准时开始演练。

2013年3月10日上午9:

00时,该巷工作面后138m,发生掘进工作面滞后突水,突水水量60m³/h。

2013年3月10日9:

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5.2演练情景1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处置

地点: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后,调度室用电话通知110401运输巷工作面评估组人员,评估人员通知当班第一责任者演练开始。

5.2.1水灾事故发生撤人

9:

05分,当班第一责任者在掌子头后130m处发现巷道顶板地鼓,随后发生巷道顶板突水,当班第一责任者喊“顶板出水了,人员赶快撤离”,并且立即通知班长,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运输石门盘口,当班第一责任者最后撤离,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

5.2.2报警

当班第一责任者清点人数后,当班第一责任者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模拟水灾的具体情况。

汇报内容为:

顶板突水位置、顶板突水大致水量、顶板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5.2.3现场处置小组成立

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立即着手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

当班第一责任者

副组长:

当班班长

成员:

当班全体人员

5.2.4水灾事故现场处置

110401运输巷顶板突发性涌水,突水点不易堵,应采取疏导措施,现场人员应尽量使涌水沿水沟流入水仓,同时清理水沟及两侧的浮煤、杂物,减少进入水仓的杂物。

5.3演练情景2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协调情况。

地点:

调度室

5.3.1接警、处警

9时10分,调度室接到现场报警后,迅速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演练方案。

5.3.2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

9时20分,矿井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到达调度室,矿井应急演练小组随即成立。

5.3.3应急指挥

调度室电话通知各井下人员撤离。

5.6应急结束:

①10时00分,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

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

②10时20分,1191机巷汇报:

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底板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

④调度室接到各处水灾应急演练情况汇报,立即报告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认为本次水灾应急演练目标已全部实现,宣布水灾应急演练全部结束,恢复正常状态。

6演练工作准备

6.1分析演练需求

①人力资源需求

掘进队20人(其中一名跟班干部,三名班长,井下11名职工,井上5名职工),机电队2人,安检队10人,调度室3人、机电队中央水仓水泵司机2人。

②场地资源需求

110401运输巷

调度室

③物资器材需求

A、110401运输巷掌子头后5m,供水管路安装三通一个,演练开始后,打开阀门作为模仿水灾水源;

B、铁锨、镐各5把(1191机巷演练挖水沟、请浮渣用)

④文件资料准备

采掘工程平面图1套

6.2确定演练范围

本次应急演练为矿一级应急演练,包括:

①1191机巷水灾事故现场,掘进队处理水灾事故的应急演练;

②调度、指挥系统处理水灾事故应急演练;

7演练实施

7.1演练过程控制

①演练启动方式

2013年3月10日9:

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调度室电话通知通知110401运输巷演练开始,掘进队接到通知后,开动预先准备的演练水源,演练正式启动。

7.2演练实施的步骤

①演练启动;

②掘进队通知调度室:

110401运输巷发生老窑突水位置、突水大致水量、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③掘进队突水现场疏、堵、排措施的落实;

④调度室的应急响应调度、指挥系统成立;

⑤应急演练小组根据各演练场地汇报决定演练是否结束

7.3、应急演练记录的要求

演练记录由演练评估组人员填写,演练评估组人员可根据演练具体情况增加内容,演练记录要求做到客观真实,演练记录由调度室负责保存。

应急演练记录表格如下:

 

应急演练记录(场景1)

演练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地点

110401机巷

参演单位

掘进队

水灾事故发生撤人:

1、当班第一责任者发现老窑突水,立即通知班长撤人,通知的时间;

2、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回风石门,撤人的速度及时间;

3、当班第一责任在人员全部撤出后,最后撤离,当班第一责任者撤至运输石门盘口的时间;

4、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清点人数后,记录撤人所用的时间及人员撤出情况;

报警:

当班第一责任制在人员全部撤出后,立即电话报警,记录报警的时间及内容:

1、老窑突水位置;

2、老窑突水大致水量;

3、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

4、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现场处置小组成立:

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负责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

当班第一责任者

副组长:

当班班长

成员:

当班全体人员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小组分两队,第一队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带领,第二队由当班班长带领。

1、第一队负责从老窑突水位置至回风上山段清理。

2、第二队负责从回风石门交叉口至水仓入水口段清理。

记录现场处置小组的分队情况,水沟的清理情况及水灾演练涌水流入水仓是否夹有杂物;

记录人签名

应急演练记录(场景2)

演练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地点

调度室

参演单位

调度室

接警、处警

1、调度室调度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向值班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2、调度员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3、调度员通知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4、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位情况;

记录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的时间,所通知人员到达调度室的时间

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

记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的时间,演练小组成立后,分析判断灾情,此次演练灾情不足以水淹矿井,矿井排水系统有能力排水,决定立即中央水仓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

应急指挥:

水灾应急演练小组分析判断灾情后,立即通知调度员,调度员立即电话通知中央水仓开动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记录调度员通知两个水仓的时间,两个水仓工作人员接到调度室电话的时间。

应急结束:

①记录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

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检修水泵是否能够随时更换。

②记录1191机巷汇报:

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老窑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

③④记录调度室接到各处汇报,调度员将情况汇报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演练小组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应急演练目的已到达,具备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应急演练小组长宣布应急演练结束,现场矿领导安排参演队伍回到本职岗位,各工作地点恢复到正常状态。

记录人签名

7.4应急演练结束与终止

7.4.1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

110401运输巷,演练涌水。

8应急演练评估

8.1应急演练评估方法

应急演练采用表格评估法,评估人员利用提前设计评估表,进行跟踪评定。

演练评估报告有策划部文案组编写;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