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966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5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2----9.6

散步、秋天的怀念

5

2

9.9--9.13

《世说新语》两则、作文练习

5

3

9.16-9.20

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5

4

9.23-9.27

《论语》十二章、作文练习

5

5

9.30--10.4

机动周

5

6

10.7--10.11

春、济南的冬天

5

7

10.14.-10.18

古代诗歌四首、作文练习

5

8

10..25

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

5

9

10..1

虽有嘉肴、作文练习

10

11.4---11.8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

5

11

11.11-11.15

河中石兽

5

12

11.18-11.22

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

5

13

11.25-11.29

寓言四则、作文训练

5

14

12..6

课外古诗词

5

15

12.9---12.13

课外古诗词

5

16

12.16--12.20

名著导读

5

17

12..27

总复习

5

18

12..3

总复习

5

19

1.6—--1.10

总复习

5

20

要求:

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

教学进度

20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

七年级学科:

语文  任课教师:

郭新清

教学工作计划

20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

七年级学科:

语文任课教师:

郭新清

学生知识现状及分析

 

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和要求(本学期讲授教材起讫章节和篇目)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时间教学内容

1-16周单元课文教学

8周左右期中考试

16-20周总复习综合训练及期终考试

教材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

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

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

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

方法是:

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

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

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

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

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

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单元归属

一、单元形式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

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五单元:

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

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

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

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第一单元以家庭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

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

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散步》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

《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

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

妈妈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

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

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及依据:

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

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朗读任务:

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

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指导: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

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

圈点勾画。

  3.朗读: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

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自己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

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点评:

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

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

或者选取几位同学发言,点评优点和缺点;或者采访朗读者是如何将某一处处理得这么精彩的。

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归纳:

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捕捉细节,深入探究课文

 1.分析人物:

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提醒:

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

圈点勾画。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

“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教师询问大家:

“有一个人物刚才我忘记分配了,大家怎么也不提醒我?

”学生指出被“遗失”的人物是“妻子”。

原因在于她没有说话。

经过分析,大家得出结论:

这个无言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温柔贤惠、善于给丈夫面子”的印象。

2.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1)采访朗读“旁白”的同学:

你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

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2)大家不觉得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吗?

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归结:

这些景物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

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

(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讨论

  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3.归纳“幸福家庭秘诀”

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开始悄然内化了。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

“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

(四)品词句----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文中精美的句子。

(放声阅读,重点揣摩具有对称的美的词句。

归纳:

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

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例如: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圈点勾画,快速寻找。

归纳:

例如:

“分歧”、“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等,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讲一个道理。

四、感悟体验

  1.再次体会:

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如果你比刚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在读后告诉大家。

  交流感悟:

“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是因为这两个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命之火不熄,爱与责任就在一代代人心中郑重传递。

[板书]

 2.指导朗读:

这一段应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3.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片刻的静默时光,在心里回放幸福的家庭生活片段,试着体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

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

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

  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

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

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

请你也试着说说吧。

  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

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

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

并注明小作者。

  学生依次起立,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

教师不插嘴打断,使之成为一首连贯完整的长诗。

  

(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在同学们的诗句中,包含着挚切单纯的赤子之心。

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播的使者,爱世界、爱祖国。

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

六、作业——用行动表达爱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

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

亲情。

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

今天的作业是——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

照照镜子,感受一下他们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

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整个世界

我的母亲我的儿子

(老)爱(小)

我和妻

责任

七、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古人说:

“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

那么如何神到呢?

这堂课上,学生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的参入意识强,发言踊跃,回答老师不仅给予了肯定,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联系生活,谈生活。

学生们更是夸夸其谈,把自己所感受的亲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这篇课文的讲授,使我感受到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

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

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角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散步》一文作者莫怀戚,文章通过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来表现家庭的和睦、美满。

以及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即以孝为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

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点就是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的问题。

无可否认,教学参考资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节省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