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246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怀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

1.下列句子中,汉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从唐诗下手,日不窥(k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沥尽心血。

B.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pī)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C.密匝匝(gū gū)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h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答案】A

【解析】B项,辩异——辨异,疵(cī)。

C项,匝(zā)。

D项,攒(cuán),桑甚——桑椹。

辨异:

拼音biànyì,是指分别,区别。

出处:

《周礼·秋官·小行人》:

“凡此五物者,每国辨异之,以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

”郑玄注:

“辨异,谓殊其文书也。

”《礼记·乐记》:

“乐统同,礼辨异。

”郑玄注:

“辨异,异尊卑也。

”《荀子·非十二子》: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

”杨倞注:

“上下同等,则其中不容分别而县隔君臣也。

吹毛求疵:

拼音是chuīmáoqiúcī,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

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近义词】:

洗垢求瘢、求全责备、鸡蛋里挑骨头。

密密匝匝:

读音是mìmizāzā。

是形容词,多指树木很稠密的样子。

【例题】乡间的地和农民一样,没有多少闲歇的时间。

翻松土地,把菜籽点进土里,覆上一层草木灰,洒些水。

这些菜籽并不贪睡,吸足水分,拱出地面,冒芽,吐绿,___A_____地挤在一起。

A.密密匝匝B.热热闹闹C.林林总总D.郁郁葱葱

解析:

本题最大的干扰项是“热热闹闹“。

”热热闹闹“是摹情类叠词,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充满感性色彩,但在此题中却不如”密密匝匝“恰当,因为题中有一个”挤“字。

“挤”字体现的是菜芽的稠密,故这里最需要填的是一个形容稠密的摹形类叠词。

“热热闹闹”虽然感情色彩丰富,但却没能体现出菜芽密集的特点。

相反,“密密匝匝”作为形容疏密的摹形类叠词,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与后面”挤“字相呼应,最契合句意。

故选A。

攒:

[zǎn],积聚;储蓄:

~粪。

~钱。

[cuán]1.凑集;聚拢:

~聚。

~土。

2.用现成的零件自行拼装:

~一辆自行车。

我这台电脑是自己~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有碧水环绕的田野;这里鸟语花香、繁花似锦;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B.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初三

(1)班的小品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C.一走进动物园,同学们]情绪激昂,歇斯底里,一会儿为孔雀开屏欢呼,一会儿因猴子攀岩雀跃……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长期地艰苦奋斗。

【答案】C

【解析】C项,“歇斯底里”多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多含贬义。

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

一般用于受过度刺激导致情绪失常。

示例: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十:

“一个思想健康的人,该不会这样歇斯底里的吧?

”曹文轩《孤独之旅》中: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将“创造”改成“开辟”。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方式”改成“方法”。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

(调换“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的顺序,)

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

(去掉“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

【答案】B

【解析】B项,是成份残缺,而不是搭配不当。

正确修改是:

删掉“使”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A.“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一句中,“有”是动词,“果实”是名词,“的”是助词。

B.“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一句中,“从后窍喷出”是偏正短语,“一阵烟雾”也是偏正短语。

C.“何首乌有拥肿的根”一句中“拥肿”是状语。

D.“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是假设关系复句。

【答案】C

【解析】C项,“拥肿”形容词,在这里做宾语“根”的修饰语,属于定语。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__________。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__________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__________。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先整体把握,确定①句为全段的一个中心句或引子,后面根据前后文的衔接关系,先写“古人”再到“魏晋时期”,①④在一起,最后是写“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③②。

所以选B。

6.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就是农历的猪年。

C.陶渊明,东晋诗人。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D.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案】D

【解析】D项,《故乡》是小说,是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7.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仅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B.《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其中猪八戒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

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偷吃蟠桃,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

它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D.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她虽然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她人格独立,心灵强大,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

【答案】B

【解析】B项,《西游记》中因醉酒偷吃蟠桃,破坏了王母娘娘蟠桃宴的是孙悟空。

8.看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漫画的内容。

【答案】

(1)一个失信的人被限制贷款,被禁止乘坐软卧,被禁止乘坐飞机……处处受限,处处碰壁,他的生活因失信像被关进了牢笼一样失去了自由。

他终于知道了失信的可怕……

【解析】

(1)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一个人关在笼子里,左脚上拴着写有“失信”字样的链子,笼子上边写有“限制贷款,被禁止乘坐软卧,被禁止乘坐飞机”等字样的重物,对失信人执行限制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

(2)漫画一般都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这幅漫画寄寓的道理(寓意)是什么?

【答案】

(2)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诚信才能行天下,信誉才是我们生活自由的通行证。

【漫画寓意类题型答题技巧】

漫画类题一般考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漫画的表述;二、提示漫画的寓意;三、谈感想、感受。

下面就具体谈谈这类型的题该如何去作答。

一、漫画表述类

1.看标题,通过标题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2.看画面,看画面内容是什么,是人还是物,是景观还是某种现象等。

3.看画中字:

画面中的文字对画面和意境具有提示作用。

描述画面的原则:

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明,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二、揭示寓意类

1.看画面内容,明确画面的指向

2.透过现象看本质:

观察画面的夸张之处,这多是漫面所要表达的高意所在。

可将漫画所反映的直观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漫画的含义。

【答题格式】叙述画面内容(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揭示漫画主题+指出讽刺意义。

三、谈感想、感受

1.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2.此现象有什么样的意义(危害)。

3.我们应如何面对(如何解决),有何想法。

注意事项:

(1)注意格式规范。

常见格式:

①讽刺/批评/揭示/赞扬……的人/行为/现象……;②启示/告诫/警示人们……;

(2)注意字数要求,最好控制在100字以内,做到简洁明确。

(3)注意表达时不要出现语病。

9.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通知。

要求:

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

xx学校团委准备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全校性的“端午诗会”活动。

因为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只有初一、初二师生参加。

【答案】示例:

【解析】正文内容不超过45个字,表述清楚要点:

参加人员,准确时间、地点。

格式正确。

【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在学校、单位、还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

通知的类型也很多,上级对下级的某项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叫指示性通知。

这种通知要注意把要求和措施部分交待清楚,可以分条也可用小标题的形式,这样才能便于下级执行。

会议性的通知大家都见过,一般就是目的、会议的名称、内容、参加人员、会议时间、地点等,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些写正确,通知错时间地点就是你的失职了。

通知还有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这类的通知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就是要简明扼要,直接陈述事宜即可。

有很多通知滥用介词,从而造成文题不通。

比如“有关”还有“关于”,通知的事由一般都用关于,而有关就缩小了文题的内容含义,自然也就显得我们的水平太低了,还有要明确上下级的关系等等,写篇好的公文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由于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在分类时已经有意识地对各种不同通知的写法作了一些介绍,这里只能概括介绍一些通知写作的基本方法。

(一)通知标题和主送机关

1.通知的标题

通知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标题的常规写法,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

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文种组成标题。

如《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222号)。

发布规章的通知,所发布的规章名称要在标题的主要内容部分出现,并使用书名号。

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在标题中出现,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

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

2.通知的主送机关

通知的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

如人事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送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监察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监察局(室):

由于级别、各称不同,主送机关的称法和排列非常复杂,这个序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二)通知的正文

1.通知缘由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晓谕性的通知,也可参照上述写法。

如《国务院关于更改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名称问题的通知》,采用了根据与目的相结合的开头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采用的是以“为了”领起的“目的式”开头方式。

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根据情况,可以在开头表述通知缘由,但多数以直接表达转发对象和转发决定为开头,无需说明缘由。

发布规章的通知,多数情况下篇段合一,无明显的开头部分,一般也不交代缘由。

2.通知事项

这是通知的主体部分,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都在这一部分中有条理地组织表达。

内容复杂的需要分条列款。

晓谕性通知,有时需要列出新成立的组织的成员名单,以及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之后职权的变动等。

3.执行要求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可以在结尾处提出贯彻执行的有关要求。

如无必要,可以没有这一部分。

其它篇幅短小的通知,一般不需有专门的结尾部分。

10.古诗文默写。

(1)子在川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3)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想象奇特,形象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逝者如斯夫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此地空余黄鹤楼

(4)千里共婵娟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阅读(51分)

11.诗歌鉴赏。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

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答案】

(1)D

【解析】

(1)此题综合考查对词抒情手法、内容概括、思想感情的把握。

D项,此词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2)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

(2)记叙  议论(抒情)  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上片忆旧,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首先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这三句是说,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

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

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

下片感怀,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

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

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

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12.文言文阅读。

[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因为本其山川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乐其地僻而事简

B.在乎山水之间也   幸生无事之时也

C.名之者谁?

     修之来此

D.山行六七里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5)[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_______和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答案】

(1)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①(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②意趣、情趣  ③根据  ④起名,命名

(3)B

(4)①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玡山。

②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5)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喜与予游也   与民同乐

【解析】

(1)根据句意: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故句子划分为: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3)A项,乐趣/喜欢。

B项,都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C项,代词,指醉翁亭/用于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

D项,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大山。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

乙文根据名字“丰乐”在原文中找到包含这两个字的句子即“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甲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在乙文中也提到了这个词“与民共乐”。

[参考译文]

[乙]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13.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7月14日开园,前身为湖南怀化工业园区。

2006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审定、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工业园区。

2016年7月14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东至池黔公路,南至竹站溪,西至舞水河,北至中方镇。

[材料二]

怀化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70.83%,素有“广木之乡、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

水能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

有中药材1900多个品种,其中175种国家重点中药材,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

硅砂、重晶石储量居全国前列,黄金、铜、磷储量分居湖南第一、三、四位。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桂林这一半径400公里的环形空间中心。

其东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与成渝经济区,连接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南北对接环北部湾、珠三角与长江经济带。

这里是商贸物流的最佳辐射半径,是投资兴业的黄金投资圈。

怀化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湘黔、焦柳、渝怀铁路和正在开工建设的怀邵铁路,在园区成“米”字形交汇贯通;沪昆、杭瑞、包茂、娄怀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沪昆高铁1个半小时通达长沙、贵阳,3小时通达昆明、武汉,5小时通达上海、广州;距园区20公里的芷江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昆明、海口、西安、北海等城市的航班;沅江水道通江达海、筹建中的口岸海关将打通境内外的通关大道。

[材料三]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贸总收入统计表(2012-2017)

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武陵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

与中南大学、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