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327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docx

七年级下学期联考科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A.瑞典化学家舍勒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拉姆塞D.瑞典化学家瑞利

2.生活和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事例有很多,以下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超市买来的吸盘挂钩可以挂毛巾B.农场里利用抽水机抽水C.医院里护士用注射器从药瓶中取出药水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4.下列有关水的分类,错误的是()

A.按其化学性质:

咸水,冰川水B.按状态: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C.按存在的空间: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D.按其对生命的作用:

生物体内的水,生物体外的水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氢气B.木炭C.白磷D.铁丝

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C.蒸馏水不含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7.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8.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治水的污染,下列各项:

①清除水中所有动、植物;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

9.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开始消融——熔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放热

10.空气的成分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11.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

A.牛奶、雪碧、石灰浆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泥浆水、油水振荡后的液体、碘酒D.淀粉水、可口可乐、糖水

12.下列不属于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的是()

A.排尿B.流泪C.排汗D.呼吸

13.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会产生浓厚的白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止水夹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且澄清石灰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是()

A.氢氧化钠B.蔗糖C.硝酸铵D.氯化钠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大

16.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

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液态氨

-33.5

酒精

78

100

煤油

150

A.液态氨B.酒精C.水D.煤油

17.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18.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D.50℃时,配制100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g固体

19.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

二、简答题

20.地球上的水中咸水占________,淡水占________。

它们主要存在于________、陆地、________和生物体内。

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________,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

21.空可乐罐里面倒入少量水,底部加热,让水沸腾一会儿后迅速将可乐罐倒扣在装满水的水槽中,发出砰的一声,可乐罐变瘪。

这是因为:

(1)罐内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罐的外壁所受大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罐内的大气压,大气压将罐压瘪。

22.空调中巴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

冷气出口在________,暖气出口在________。

(填“上”或“下”)

23.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_,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在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常在水中添加少量的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该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

(3)今年2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________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白糖C.碘D.植物油E.硝酸钾

(5)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将3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该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4.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

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纯净的D气体能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空格内。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5.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可用________取用,取用粉末状的可用________或________。

26.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

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如图中________区域。

27.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4%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8.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

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燃,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对此同学们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

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

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

加入铁粉后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是________。

29.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93

94

95

96

97

98

98

96

98

98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

(3)在图2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0.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2)探究一: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600

660

2327

约1240

由上表可知:

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

铝在氧气中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四、计算题

31.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盐酸溶液300g,需要市售的36%浓盐酸和水各多少克?

32.20℃时对100g8%的食盐溶液分别做以下处理,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假设每次增加的溶质都完全溶解,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蒸发36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加入50g17%的食盐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