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416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docx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

华南师范《中外教育史》在线练习汇总

一、选择题

1.《学记》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不包括()。

A.教学相长

B.因材施教

C.尊师重教

D.启发诱导

i.答案:

B

2.与庆历兴学相关的人物是()。

A.范仲淹

B.王安石

C.蔡京

D.朱熹

i.答案:

A

3.________最早运用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墨子

i.答案:

C

4.()不属于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进行的主要教育。

A.干部教育

B.群众教育

C.儿童教育

D.女子教育

i.答案:

D

5.被称为教育心理学开创者的是________。

A.福禄倍尔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i.答案:

B

6.________提出了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的观点。

A.西塞罗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i.答案:

B

7.()是我国最早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任务的最高学府。

A.汉代太学

B.稷下学宫

C.鸿都门学

D.汉代私学

i.答案:

A

8.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是________。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i.答案:

A

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德国________创办的。

A.康德

B.赫尔巴特

C.福禄倍尔

D.第斯多惠

i.答案:

C

10.()是第一所设立在中国境内的比较正规的教会学校。

A.崇信义塾

B.马礼逊学堂

C.怀恩中小学堂

D.圣依纳爵公学

i.答案:

B

11.()使教育学第一次独立于哲学等学科,教育学科开始逐步独立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i.答案:

A

12.欧洲新教育运动最早出现在()。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瑞士

i.答案:

A

13.被称为先秦法家的奠基人的是________。

A.韩非子

B.吴起

C.商鞅

D.申不害

i.答案:

C

14.福禄倍尔提出的学前教育方法不包括()

A.观察法

B.游戏法

C.体验法

D.社会参与法

i.答案:

C

15.()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A.上海方言馆

B.广州同文馆

C.新疆俄文馆

D.京师同文馆

i.答案:

D

16.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中国教育起源的时期。

A.原始人群阶段

B.奴隶时期阶段

C.封建时期阶段

D.资本主义时期阶段

i.答案:

A

17.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不包括()。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民主主义与教育》

i.答案:

B

18.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代表是()。

A.利托尔诺

B.孟禄

C.米定斯基

D.杨贤江

i.答案:

C

19.1847年随传教士布朗赴美、成为中国最早的留学生的人不包括()。

A.容闳

B.黄宽

C.黄胜

D.李鸿章

i.答案:

D

20.“骑士七技”不包括()。

A.骑马

B.游泳

C.击剑

D.摔跤

i.答案:

D

21.以下不属于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的是()。

A.巴格莱

B.贝斯特

C.康南特

D.布拉梅尔德

i.答案:

D

22.()时首创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的文体一律采用八股文。

A.辽太祖

B.明太祖

C.宋太祖

D.元太祖

i.答案:

B

23.1912年1月9日,民国临时政府正式设立教育部,并任命()为教育总长。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蔡元培

D.陈独秀

i.答案:

C

24.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以其“产婆术”著称的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i.答案:

A

25.()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教育的发祥地。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希伯来

i.答案:

C

二、判断题

1.汉代私学的场所按阶段可以分为书馆和经管两种。

(Y)

2.孙中山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N)

3.柏拉图继承了古代斯巴达对女子教育十分重视的传统。

(Y)

4.加尔文提出了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被称为“普及义务教育之父”。

(Y)

5.贺拉斯.曼被后人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Y)

6.古代雅典主要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是音乐,二是智育。

(N)

7.六艺的教育是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

(Y)

8.康有为认为,要改革教育,首先要废八股、变科举。

(Y)

9.巴黎大学是典型的学生自治模式。

(N)

10.现代大学最早是产生在英国。

(N)

11.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最早的海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是我国第一所陆军学校。

(Y)

12.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并称为“显学”。

(Y)

13.严复和其他维新派代表一样主张教育救国。

(Y)

14.从教育性质上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教育。

(N)

15.夸美纽斯提出了年级制的制度设计。

(N)

16.“五育”并举、和谐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Y)

17.天津医学馆是由中国政府自办的第一所西医学堂。

(Y)

18.古代埃及教育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发祥地。

(N)

19.福禄倍尔认为主动性原则是一切学前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原则。

(N)

20.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评价说“荷马时代的教育包含着希腊教育的全部萌芽”。

(Y)

21.察举制标志着统治者由重军功向重治术的转变,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完备。

(Y)

22.蒋梦麟堪称平民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

(N)

23.朱元璋吸取元代灭亡的教训,重视“文治”和家庭教育。

(N)

24.杜威“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长”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无目的论。

(Y)

25.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居于核心地位。

(N)

26.宋朝与前代相比,专科学校的类别有所增加,教学内容也进一步丰富。

(Y)

27.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且付诸实行的近代学制。

(N)

28.《大学》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教学论专著。

(N)

29.方言学堂是洋务派最早设立的一类新式学堂。

(Y)

30.太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N)

31.内学主要是专门培养从事神职工作的人员,是一种非定向的教育培养。

(N)

32.1907年日本颁布《再改正小学校令》,规定废除全部私立小学,一律改为公立小学。

(Y)

33.《哈多报告》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6岁。

(N)

34.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是科举制的发展。

(N)

35.洛克提出了家庭教育要优于学校教育的主张。

(Y)

36.在整个英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公学以其高质量的教学而闻名。

(Y)

37.昆体良和西塞罗都以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Y)

38.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关键因素。

(Y)

39.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N)

40.斯巴达教育相对于整个古希腊教育而言的重要特点,也是重要贡献之处即在于对儿童教育的重视。

(N)

4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Y)

42.苏格拉底问答法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学生或学习者放在了核心位置,第一次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思想。

(Y)

43.辽、金、元三代都很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Y)

44.唐朝统治者建国之初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

(Y)

45.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张宗教和古典文化并重。

(Y)

46.平民教育实质上可以视为是五四民主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Y)

47.生活方式的教育是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N)

48.汉代地方学校的设立要晚于中央官学,开始于汉景帝时期。

(N)

49.“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N)

50.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Y)

51.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大学运动的开始。

(Y)

三、填空题

1.____文部省____的设立标志着日本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从机构上得以实行。

2.___稷下学宫_____也是战国时期私学发展和养士之风的产物。

3.__《五经正义》______不但统一了儒学,也是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教材。

4.__思想自由、兼容并包______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

5.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严格控制思想学说的发展,确立了______以吏为师,以法为___的文教政策。

6.古罗马教育的发展遵循一种实用的理念,这与古希腊的___理想主义_____形成了鲜明对比。

7.古印度的教育主要由婆罗门教育和__佛教___教育组成。

8.___教育适应自然_____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最为基本的原则。

9.“五项竞技”是古代斯巴达和古代雅典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赛跑、跳跃、___摔跤___、掷铁饼和标枪五个项目。

10.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__治国之才___。

11.经院哲学在整个中世纪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内容实质就是唯名论和__唯实论___之争。

12.提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的是_康德___。

13.杜威思想的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实用主义,二是他的思想与_进步主义运动___的关系。

14.中国近代教育的萌芽始于_洋务运动___时期。

15.清政府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教育改革中,始终贯穿着_中体西用__的精神。

16.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_复归自然___。

17.宋代的科举考试可以分为__制举___、“长贡”和“童子科”三大类。

18.__《初等教育法》(或《福斯特法案》)______是英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初等教育法律。

19.教育的_生物起源__论是近代西方第一个有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观点。

20.古代雅典教育的核心概念是___和谐_____

21.国子监生根据资格可以分为两类:

_贡生____和__监生____。

22.法家在教育上主张_以法为教__,具有极强的专制色彩。

23.《费里法案》为法国初等教育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和___世俗化_____的三原则。

24.明末清初的启蒙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_经世致用___的实用人才。

25.__柏林大学_是后来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源头所在。

26.修道院学校的终极目的是出于__传道__的需要,是一种典型的宗教目的。

27.1905年,中国近代统辖全国教育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__学部__正式成立。

28.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__教育万能论

29.在职业教育方面,杜威反对进行狭隘的职业教育,主张将职业教育与__文化训练___相结合。

30.__氏族公社___的教育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原始教育的基本特点。

31.__鸿都门学______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

32.西周的官学分为__国学__和“乡学”,管理上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管理这两种学校。

33.__培根_____被称为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34.__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_____是洋务运动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也是洋务教育思想的核心。

35.__汉代官学__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36.在人性论的问题上,韩非子发展了荀子的__性恶论__,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37.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点是都强调__教师____的核心地位。

38.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___六艺_____,即礼、乐、射、御、书、数。

39.“荷马时代”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军事教育、__道德教育__、和辩论方面的教育。

40.梁启超在女子教育和__儿童教育____方面提出了独到的主张。

41.被称为“进步教育之父”的是美国教育家_帕克

42._生活教育理论__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贯穿在他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

43.根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了两种课程编制原则:

相关性原则和__集中性原则____。

44.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应___效法自然_____的思想。

45.中国古代的很多教育家,教育思想都是以___人性论_____为基础的。

46.孔子着重论述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他强调内省和___外察_____相结合。

47.严复主张把“开民智”放在第一位,突出了“愈愚”的____智育____的基础性作。

48.宋代有三次兴学,分别是____庆历兴学____、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

49.《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____风____、____雅____、____颂____三部分。

50.孟子认为人性天生有四种善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__是非之心____。

51.苏格拉底教学法包括讥讽、助产、____归纳____和定义等四个环节。

52.杜威教育即生长命题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的儿童发展观和__教育观___。

53.梁启超提出了“新民”的教育宗旨,认为“新民”包括民智、民力、民德三个方面,其中__民德__最为重要。

54.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对于__完全人格__的教育。

55.为了解决幼儿园向学校过渡的问题,福禄倍尔提出了建立_中间学校___的观点。

56.清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明代相同,以___《四书》_____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57.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以其____白板论____为其理论基础的。

58.第斯多惠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形式教学和____实质教学____的概念。

59.唐朝科举考生主要有三种来源:

“生徒”、__乡贡______、“制举”。

60.____翡斯泰洛齐____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用于实践的教育家。

61.____《我的教育信条》____标志着杜威教育理论的初步形成。

62.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_________的文教政策。

63.德意志帝国时期有三类学校存在,分别是国民学校、中间学校和___文科中学_____。

64.八股取士制度的特点是科举考试的规范化和___标准化_____。

65.____实科教育____教育开创了职业教育的先河。

66.秦始皇简化并统一了六国文字,使全国通用笔画较为简单的____小篆____。

67.___壬寅学制____是中国近代最早制定的学校教育制度。

68.文艺复兴时期最早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____弗吉里奥____。

69.魏晋南北朝时期研究家庭教育的著名人物为梁朝金陵人颜之推,其代表作是____《颜氏家训》____。

70.____原始社会____后期,教育开始分化,出现了有阶级的教育。

71.从整个隋唐时期来看,是以儒为主体,____佛道____为两翼,三者相互交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72.宋代还实行___学田制_____,为地方学校拨置田产和资助,促进了地方官学的兴盛。

73.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实际上是一种___个别_____教学制度。

7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以____七艺____教育为主。

75.维新派创办了许多维新学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万木草堂____和____时务学堂____。

四、名词解释

1.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种专门文体,又称制艺、制义和时文,其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和大结股八部分组成。

2.希腊化:

指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其实质是希腊文化向其他地区进行传播和渗透的时期,也是使其他地区的文化打上希腊文化烙印的历史时期,同时更是希腊从繁盛走向衰落甚至最后导致灭亡的时期。

3.科举:

科举即分科选举,是指通过逐级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4.书院的官学化:

是指在辽、金、元时期,政权对书院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和控制,最终导致书院的官学化。

5.教育心理学化:

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6.教学相长:

一方面教师本身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困难也会促进学习,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都会促进教师的进步。

7.教育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主要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8.导生制:

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教学制度,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出任导生,教师先对这些导生进行教学,在他们掌握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让这些导生再去教其他的学生。

9.经院哲学:

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因产生于天主教的修道院(也被称作经院),所以被称为经院哲学。

10.大学推广运动:

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的运动。

11.要素教育:

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建人的和谐发展。

12.产婆术:

即苏格拉底教学法,它是一种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但不出示答案,而是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启发下,使学生认识到原有观点的荒谬之处,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归纳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13.设计教学法:

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设计教学注重教学活动的社会和道德因素。

14.私学:

与官学相对,有两种意义,一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指私人教育形式,一是学术意义上的,指私家学派。

15.进步主义运动:

美国社会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之后掀起的一种运动。

16.诸子百家:

是指先秦到汉初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

17.稷下学宫:

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的地区,稷下学宫设立于此,因而得名,也称稷下之学,它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

18.教师自治:

是指大学事务主要由大学内部的教师特别是教授加以主导和管理。

19.国子监:

又称太学,是清代全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20.自然后果法:

一种主张利用儿童自身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他们接受教训,通过对自身行为后果的体验来获得相应教育的方法

21.方言学堂:

也即外国语学堂,是洋务派为培养精通外语的人才而设立的外国语学校。

22.巡回学校:

为解决离市镇中心较远的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而兴起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做法是在乡镇周围的设立若干教学点,教学点附近的儿童定时集中,由市镇学校的教师到各教学点巡回上课。

23.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它把选的士按家世和才德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中正官为其分品第。

24.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指乡举里选,由下而上层层推荐,或者由地方官推荐,中央核准,然后由皇帝亲自策问,优异者加以录用。

25.诸子百家:

是指先秦到汉初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