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589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docx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

历史ⅲ苏版第六单元练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样描写:

“他反复地呼吁对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2.(2018·昆明模拟)近代美国学者亨利·乔治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

他的主张深刻影响了()

A.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

D.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3.(2018·绍兴模拟)美国史学家HaroldZ.Schiffrin说:

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

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

”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

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

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

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

4.(2018·西安模拟)1925年,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

毛泽东能够担任这一职务,主要取决于()

A.毛泽东的工作能力B.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共产党的群众路线D.国民党的北伐方略

5.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6.“现在是当一个强大敌人深入国土、抗日战争已打了两年之后,难道还想抄袭欧美资产阶级已经过时了的老章程吗?

”毛泽东的这句话出自()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7.(2018·洛阳模拟)某部历史著作写到: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表达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8.(2018·杭州模拟)“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怎么办呢?

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9.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原音响彻天空。

这句经典话语应该是在哪次会议上讲的()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1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春天的故事”,主要是讲()

①中国从此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②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认识问题

③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阶段

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11.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2018·安徽六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乃是必然进步论的一个特殊变种。

其最主要的论点是,进步是社会斗争的结果,而社会斗争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

因此,干扰社会斗争便是干扰社会进步。

竞争推动进步的信念非常合乎这一时期盛行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哲学的思想,放任自由的个人奋斗与导致生物体改善的严峻的自然法则是一致的。

——李勇《社会历史进化论》

材料二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

——1902年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三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

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

——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社会经济在15至18世纪是怎样进步的?

(8分)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孙中山与梁启超对社会进化的认识有何不同。

(4分)

(3)中国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为改变“共主一统”、“宗师一统”局面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孙中山晚年又为社会进化做出了什么新贡献?

(10分)

1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

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三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

(4分)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立的民主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7分)

(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3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材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处于迷茫状态,B项正确。

C项表述有误,A、D两项材料表达不出来。

2.【解析】选A。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结合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张深刻地影响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3.【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评价可知“这个人”是指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应选B。

4.【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一方面注意时间“1925年”,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另一方面注意毛泽东的身份与职务。

上述现象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有直接关系,应选B。

5.【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完全符合题干条件的只有新三民主义,它提出于1924年,由三民主义发展而来,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指导了四大革命阶级广泛参与的国民革命运动。

【变式备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注意时间是1924年,这时,三民主义思想已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根据“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可知是民生方面的内容,应选C。

6.【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A发表于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C发表于1949年;D发表于1957年。

只有B发表于抗战时期,符合“抗日战争已打了两年之后”的时间限制。

7.【解析】选A。

由材料中“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可知毛泽东提出中国的革命道路,放弃从城市突破,是从农村中开始。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表达出来的。

B、D两项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发表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项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8.【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论述了军费与经济建设费用的比例问题,这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A、B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文章,D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

9.【解析】选C。

此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这一口号,因此选C。

10.【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中国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时间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①错误。

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②③④均正确,应选B。

11.【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题干所说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的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包括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则进一步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不适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不适合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新中国成立直至今日,三大理论成果都涉及这一内容。

13.【解析】第

(1)题根据题干“15至18世纪”这一时间阶段归纳引起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

(2)题根据材料二中“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根据材料三中“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回答。

第(3)题第一问根据孙中山和梁启超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回答;第二问根据孙中山20世纪初的主要思想回答。

答案:

(1)新航路开辟,英国处在贸易中心位置,便于殖民贸易和扩张;拥有强大海军,战胜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奠定殖民霸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和提供了廉价劳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生产力。

(2)梁启超:

进化与竞争相辅相成;孙中山:

进化以互助为原则。

(3)改变共主一统: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进行变法;革命派领导进行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改变宗师一统:

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主张“打倒孔家店”。

新贡献:

主张节制资本,扶助农工;实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4.【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1)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题应注意题眼“民主革命道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题应注意“继承”是指相同之处,“发展”是指创新之处。

第(4)题应结合平时学习方法来回答。

答案:

(1)救国理论:

新旧三民主义。

主要贡献:

创建民国、维护共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2)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3)继承是指继承毛泽东思想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发展是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请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调查访问等。

(答出其中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