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慢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0603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快慢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快快慢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快慢慢.docx

《快快慢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快慢慢.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快慢慢.docx

快快慢慢

周主题计划

第五周月日至月日

主题:

快快慢慢

(二)

设计思路:

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

让幼儿在关注周围事物的快慢现象的过程中引发感知事物差异的好奇心,思考为什么有快有慢,怎样使“慢”变“快”,逐渐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做事情动作要快,什么时候做事情动作要慢,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境创设:

1.在活动室里放置汽车,摩托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模型,供幼儿观察、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特点。

2.提供各种能体验运动速度的材料,如有轮子的活动器材——玩具车、小推车、蚂蚁车等;可以转的玩具——陀螺、玩具风车;可以滚得材料——球、罐头盒。

常规教育:

在日常活动中,根据情况提醒孩子做事要注意快慢节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园工作:

家长可带孩子在空旷的场地上骑小三轮车,练习快骑,慢骑,沿直线骑等多种骑法。

晨间活动

玩球

折纸

沙包

桌面玩具

玩圈

画画

踩高跷

桌面玩具

大型玩具

看书

晨间谈话

与幼儿聊聊生活中做哪些事要快?

做哪些事时要慢?

活动

(一)

语言:

小乌龟看爷爷

数学:

大家慢慢走

语言:

慢吞吞的压路机

数学:

哪队会更快

社会:

立刻去做下一件事

活动

(二)

美术:

爱旅行的蜗牛

艺术:

我是发条玩具

健康:

小棒不倒,水珠不洒

音乐:

小马的变奏曲

音乐:

干活的乔尼

游戏活动

(一)

体游:

切蛋糕(新)

体游:

赶小鸭(新)

音游:

录音机(新)

复习体游:

赶小鸭

复习体游:

切蛋糕

午餐要求

安静、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饭后收拾残渣。

睡前故事

天蓝色的小锁

神笔马良

会滚的汽车

牛顿的故事

可可开车

午睡要求

把脱下的衣裤放在指定的位置,安静地入睡。

游戏活动

(二)

复习体游:

小鸡快跑

复习游戏:

切蛋糕

区域活动

复习音游:

录音机

区域活动

离园活动

幼儿穿戴整洁,拿好自己所带物品快乐地与老师、同伴道别离园。

主备人杨云萍执教日期第五周星期一(月日)

 

 

(1)

 

内容:

小乌龟看爷爷

修改意见

目标:

1.通过果树开花结果,感知小乌龟行走缓慢的特征。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意。

重点:

通过果树开花结果,感知小乌龟行走缓慢的特征。

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内容,学习讲述图意。

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2~5页《小乌龟看爷爷》。

过程:

一、小乌龟去看爷爷

1.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2.幼儿连贯阅读幼儿活动材料《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

3.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二、途中的变化

1.幼儿逐幅阅读,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

这是一棵什么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乌龟走啊走,这棵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爬得缓慢?

5.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爬得很慢,过了很长时间才到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

三、美丽的结果

1.幼儿再次连贯阅读,请个别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2.小乌龟不仅给爷爷送去了苹果树,还送去了什么?

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3.你喜欢小乌龟吗?

为什么?

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的小乌龟。

 

 

 

(2)

 

内容:

美术:

爱旅行的蜗牛

修改意见

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螺旋形、圆点、长条等表现蜗牛的外形特征。

2.适当想象添画背景,充分体验参加美术活动的快乐。

重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螺旋形、圆点、长条等表现蜗牛的外形特征。

难点:

适当想象添画背景,充分体验参加美术活动的快乐。

准备:

幼儿美术用书,蜡笔。

过程:

一、出示蜗牛范例,感知蜗牛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蜗牛,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轻声提醒:

这是谁?

它的身体、眼睛、触角是什么样子的?

2.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认识的朋友叫什么?

它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讲述。

二、教师讲解示范蜗牛

由内向外画蜗牛贝壳的螺旋线,一圈圈大起来。

软软的身体紧挨着壳,把壳的下半部分围起来。

画上眼睛、触角、蜗牛的头朝向不同的方向。

添上漂亮的颜色,想想蜗牛去什么地方旅行,就把所想的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

 

(1)

内容:

体游:

切蛋糕

修改意见

目标:

发展幼儿的快速应变能力。

准备:

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12人,直接引题。

二、讲解玩法

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选一名幼儿当“小刀”站在圆圈中间。

“小刀”应选择“切开”一处拉手的地方。

被切开的两位幼儿立即沿相反方向绕圆圈跑一圈,以最快速度回到原来位置,谁先到达原来位置,谁即成为新的“小刀”

三、幼儿玩游戏。

四、讲评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2)

内容:

复习体游:

小鸡快跑

修改意见

目标:

发展幼儿的跨跳与躲闪能力。

准备:

在场地四周布置小树林(可乐瓶)、栅栏(用橡皮筋拉在小椅子上);小鸡头饰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老鹰头饰四个。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出示小鸡和老鹰头饰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玩“小鸡快跑”的游戏好吗?

二、师幼一起回忆游戏玩法

请四名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小鸡。

鸡妈妈不断发出信号,小鸡们根据信号散步或奔跑着跨跳过栅栏,绕过小树林躲起来,在抓到2-3只小鸡后,小鸡与老鹰互换角色。

三、幼儿玩游戏数遍。

四、讲评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教学

日记

 

主备人杨云萍执教日期第五周星期二(月日)

 

 

(1)

 

内容:

数学:

大家慢慢走

修改意见

目标:

1.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排列位置的影响,感受6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习具体数量与数字符号的对应。

重点:

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排列位置的影响,感受6以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

学习具体数量与数字符号的对应。

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6页《大家慢慢走》。

2.自制1~6的点子卡、数字卡各一套。

过程:

一、我敲你拍

1.教师用正常速度敲铃若干次,幼儿拍手相应次数。

2.教师稍加快速度敲铃若干次,幼儿拍手相应次数。

二、小兔运蘑菇

1.观察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6页上的小兔拎着篮子走路的画面。

请幼儿数数图上有几只小兔,并说出总数。

2.请幼儿用点数的方法验证,并共同选出数量为4的点子卡和数字卡。

3.篮子里的蘑菇装得满满的,小兔要怎么走路,蘑菇才不会掉出来?

三、小鸡过小溪

1.观察小鸡过河流的画面,数数图上有几只小鸡,并说出总数。

2.集体交流,共同选出数量为5的点子卡和数字卡。

3.你知道鸡妈妈和小鸡为什么要慢慢走吗?

四、小蚂蚁搬大豆

1.观察小蚂蚁搬豆的画面,数数图上有几只小蚂蚁,并说出总数。

请幼儿用点数的方法验证,并共同选出数量5的点子卡和数字卡。

2.小蚂蚁在干什么?

它们为什么要慢慢走?

五、大家慢慢走

1.完成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6页《大家慢慢走》,引导幼儿根据每种小动物的数量,与相应的数字连线。

2.请完成的幼儿结合材料的画面,说说什么小动物的数量最多,什么最少。

 

 

 

 

(2)

 

内容:

艺术:

我是发条玩具

修改意见

目标:

1.感知发条玩具从快到慢,逐渐停止的特点。

2.随着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的速度变化。

重点:

感知发条玩具从快到慢,逐渐停止的特点。

难点:

随着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的速度变化。

准备:

1.自备一段从渐快到渐慢的音乐。

2.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3.发条玩具汽车一辆,其他发条玩具若干。

过程:

一、观察发条玩具。

1.请幼儿回忆、想象上紧发条的汽车玩具是怎样运动的。

2.教师给玩具汽车上紧发条,让其在地面上行驶,观察玩具汽车的运动情况:

先很快地向前开,后来就慢下来,最后完全停下来。

二、我是发条玩具。

1.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发条玩具汽车从快到慢,逐渐停止的过程。

2.请幼儿设想如何表现发条玩具兵的动作。

3.观看教师表演发条玩具兵的动作:

快速高抬双腿,摆动双臂,大踏步地向前走动,渐渐地“发条”松了,走动的速度放慢了,最后“发条”完全松弛了,动作也停止了。

4.教师在每个幼儿背上一一做拧发条状,请幼儿在音乐声中,想象自己是某一种发条玩具,表现速度变化的过程。

5.提醒幼儿不碰撞同伴。

 

(1)

内容:

体游:

赶小鸭

修改意见

目标: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力。

准备:

皮球、羽毛球拍若干。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出示皮球、羽毛球拍引题。

今天我们要玩“赶小鸭”的游戏。

你们想玩吗?

二、讲解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站在起跑线后,各组前面的起跑线上各放一个皮球。

排头幼儿右手拿一个羽毛球拍。

游戏开始,排头幼儿拿着羽毛球拍快速推球走向终点。

如果球不慎滚出去了,必须捡回原处继续推滚。

绕过终点目标后再推球回到本组,把球交给下一个幼儿,比一比哪一组先完成。

三、幼儿进行游戏数遍。

四、讲评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2)

内容:

复习体游:

切蛋糕

修改意见

目标:

发展幼儿的快速应变能力。

准备:

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教师做切蛋糕的动作来启发幼儿回忆玩过的游戏名称。

二、一起回忆游戏方法。

三、教师针对上次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要求及游戏规则。

“小刀”应选择“切开”一处拉手的地方。

被切开的两位幼儿立即沿相反方向绕圆圈跑一圈,以最快速度回到原来位置,谁先到达原来位置,谁即成为新的“小刀”。

四、幼儿分组玩游戏,教师适时指导。

五、游戏结束,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讲评。

 

教学

日记

 

 

主备人杨云萍执教日期第五周星期三(月日)

 

 

(1)

 

内容:

语言:

慢吞吞的压路机

修改意见

目标:

1.认识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2.感知事物运动的不同速度及其意义。

重点:

认识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难点:

感知事物运动的不同速度及其意义。

准备:

挂图第5号,故事磁带;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头饰若干,请三位大班幼儿分别戴上大卡车、小汽车、压路机头饰,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过程:

一、压路机慢吞吞

1.三位大班幼儿头戴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的头饰出场,你们知道这三辆车的名字吗?

2.这三种车谁跑得最快?

谁跑得最慢?

3.观看大班幼儿的故事表演。

二、压路机为啥慢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一遍。

2.压路机走起路来是怎么样的?

(慢吞吞的)它大卡车和小轿车是怎么说的?

3.大卡车、小汽车遇到了什么麻烦?

4.谁帮助它们解决了困难?

5.大卡车,小卡车这一次对压路机说了什么?

6.为什么压路机快不起来?

7.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用途:

压路机为了压平路面,所以很重很重,又大又笨,需要慢慢地开。

大卡车、小汽车要运货送人,要快快地开。

三、我是慢吞吞的压路机

1.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慢吞吞的压路机吗?

2.跟着录音故事,幼儿按意愿选择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2)

 

内容:

健康:

小棒不倒,水珠不洒

修改意见

目标:

1.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动作迅速与行动稳健的各自意义。

2.乐于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同大家分享。

重点:

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动作迅速与行动稳健的各自意义。

难点:

乐于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同大家分享。

准备:

1.每两名幼儿一根一米长短的小木棒。

2.六盆小花,一只盛满水的桶,每人一只小纸杯。

过程:

一、敏捷的快动作

1.交待游戏“小棒不倒”的规则:

每两人为一组,两人面对面相距1~2米。

其中一人手扶木棒,发出口令后,立即放开木棒。

此时,对面的幼儿立刻跑过来扶住木棒。

游戏进行,木棒不倒的组获胜。

2.幼儿分散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并引导游戏不成功的幼儿观察其他组幼儿的游戏,知道敏捷的快动作是获胜的关键。

3.幼儿交流游戏感受。

二、稳健的慢动作

1.交待游戏“水珠不洒”的规则:

用自己的小纸杯,在水桶中舀上满满一杯水;走到对面花盆处,给花儿浇水。

水珠不洒出来或洒得少的组为胜。

2.幼儿分组,以比赛形式游戏。

3.幼儿交流游戏感受:

只有走得稳、走得慢,水才不会洒出来。

三、要快就快,要慢就慢

1.生活中的哪些事情,需要快动作?

哪些事情,需要慢动作?

2.结合幼儿的回答,帮助幼儿理解:

不同的事情,需要用不同速度的动作来做。

3.游戏:

别让筷子掉下来。

幼儿排成两队坐在地上休息,每人左右手各拿一根筷子。

第一个幼儿把第三根筷子横放在自己的筷子上,然后传递给后面一个幼儿,再由这个幼儿往后传。

注意放慢动作,小心别让筷子掉下来,比一比哪一队能将筷子安全送到终点。

(1)

内容:

音游:

录音机

修改意见

目标:

1.让幼儿听信号进行游戏。

2.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

准备:

录音机。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出示录音机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来玩“录音机”的游戏好吗?

二、教师讲解玩法

请幼儿扮演录音机,根据同伴指令唱歌。

当同伴发出“快进”口令时即快速地演唱歌曲,当发出”磁带受潮”口令时,幼儿即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当同伴发出“正常”口令时,幼儿就按原速演唱歌曲。

三、幼儿进行游戏数遍。

四、讲评

表扬听信号进行游戏的幼儿。

 

(2)

内容:

区域活动

修改意见

目标:

培养幼儿的相互合作、相互协商能力。

准备:

区域自选材料。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介绍各区域,讲述各区域的活动规则。

语言区:

看看讲讲。

提供幼儿读物和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

数学区:

提供圆点接龙卡片,让幼儿两两组合玩接龙游戏。

小超市:

让幼儿收集、制作超市物品,有条理地、迅速地布置、收拾、整理货架。

二、幼儿自选区域。

三、教师观察并适时提些意见和建议。

四、集体整理好各区域的材料。

 

教学

日记

 

主备人杨云萍执教日期第五周星期四(月日)

 

 

(1)

 

内容:

数学:

哪对会更快

修改意见

目标:

1.目测6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排队人数判断在哪里排队更快。

2.学习用数字、圆点、短线等记录数数的结果。

重点:

目测6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排队人数判断在哪里排队更快。

难点:

学习用数字、圆点、短线等记录数数的结果。

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比快慢》。

2.磁铁18~20颗,1~6的数字卡片一套。

3.桌子四张,小纸条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支。

过程:

一、哪里排队会更快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三个长方形表示3个超市收银台,然后对应“收银台”分别纵向放4颗、5颗、6颗磁铁(磁铁的间距相同),表示排队的人。

2.幼儿观察:

小猴去超市买东西,它要排在哪一队能更快付钱?

3.引导幼儿用圆点、短线等方式将每一队的数量记录在小纸条上,并说出自己选择的原因。

4.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交流,说说应该排在哪一队,为什么。

5.教师调整磁铁的间距(4颗磁铁的间距与6颗磁铁排得一样长),请幼儿再次观察,说说排在哪一队能更快付钱。

6.引导幼儿点数排队的人,并在每个队列前出示相应的数字。

二、哪里买票会更快

1.假期里要和爸爸妈妈去旅行,让我们排队买火车票吧。

2.放置四张售票桌,请一半幼儿先排队,每组不超过5人。

3.另一半幼儿选择自己要排的队伍,并说出每队的人数。

4.幼儿根据排队的人数预测可能的快慢结果。

三、哪个人在比赛中更快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比快慢》。

5个小朋友在比赛舀汤圆,看看他们每个人舀了几个汤圆,用短线记录在括号里,再比一比谁多谁少。

2.你能从汤圆的数量中看出他们谁在比赛中更快吗?

3.6个小朋友在比赛钓鱼。

看看他们每个人钓了几条鱼,用圆点记录在括号里,再比一比谁多谁少。

4.你能从鱼的数量中看出他们谁在比赛中更快吗?

 

 

 

(2)

 

内容:

音乐:

小马的变奏曲

修改意见

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重点: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难点:

,幼儿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准备:

1。

音乐磁带。

2。

材料包:

小马的图片。

3。

绘画简易图谱。

过程:

一、理解歌词

1.出示小马图片,有一匹小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老师把这件非常有趣的事唱给你们听。

2.教师借助小马图片范唱歌曲。

3.播放音带。

这首歌曲真有趣,我们再听一遍。

4.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句范唱。

5.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吗?

它为什么会摔跤?

6.小马小马肚子饿了,跟着妈妈去干吗?

它经过了哪些地方?

7.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范唱。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先请幼儿想一想“包古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幼儿听音带,想象一下“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

2.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3.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4.播放音带,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

5.出示图谱,带领幼儿演唱。

6.教师弹琴伴奏,幼儿演唱。

三、尝试表现歌曲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

为什么歌曲有时慢、有时快?

2.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

3.幼儿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每段唱到第二个“包古里“时,恢复到原速。

4.幼儿再次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表现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

 

(1)

内容:

复习体游:

赶小鸭

修改意见

目标: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力。

准备:

皮球、羽毛球拍若干。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出示皮球、羽毛球拍引题。

今天我们要玩“赶小鸭”的游戏。

你们想玩吗?

二、讲解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站在起跑线后,各组前面的起跑线上各放一个皮球。

排头幼儿右手拿一个羽毛球拍。

游戏开始,排头幼儿拿着羽毛球拍快速推球走向终点。

如果球不慎滚出去了,必须捡回原处继续推滚。

绕过终点目标后再推球回到本组,把球交给下一个幼儿,比一比哪一组先完成。

三、幼儿进行游戏数遍。

四、讲评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2)

内容:

复习音游:

录音机

修改意见

目标:

1.让幼儿听信号进行游戏。

2.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

准备:

录音机。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出示录音机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来玩“录音机”的游戏好吗?

二、师幼一起回忆玩法

请幼儿扮演录音机,根据同伴指令唱歌。

当同伴发出“快进”口令时即快速地演唱歌曲,当发出”磁带受潮”口令时,幼儿即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当同伴发出“正常”口令时,幼儿就按原速演唱歌曲。

三、幼儿进行游戏数遍。

四、讲评

表扬听信号进行游戏的幼儿。

 

教学

日记

 

主备人杨云萍执教日期第五周星期五(月日)

 

 

(1)

 

内容:

社会:

立刻去做下一件事

修改意见

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2.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重点:

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难点:

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准备:

1、挂图第5号。

2、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6~9页《立刻去做下一件事》。

3、果冻、饼干、蘑菇、草莓和蒲公英等图标若干。

过程:

一、小兔想要抓紧时间做事情

1.朋友要来做客,小兔准备做果冻,烤饼干,还要去树林里采蘑菇、草莓、蒲公英,再把它们洗干净。

小兔准备做好几件事情。

2.简单介绍做果冻和做饼干的步骤,引导幼儿了解小兔做每件事都需要很长时间。

3.做这几件事都要很长时间,小兔怎样抓紧时间做好几件事情呢?

我们来听下面的故事。

二、小兔不等待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听故事。

2.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钟。

小兔在不长的时间里,是怎么做出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的?

3.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做事的顺序。

4.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标,有意识地把运用统筹方法做的事情叠放在一起。

5.如果我们换一下小兔做事的顺序行吗?

会有什么结果?

6.结合图标,重点引导幼儿思考:

为什么这几个图标要叠放在一起?

7.借助图标,帮助幼儿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

果冻放在冰箱里要冰冻很长时间,小兔没有等着,他立刻去做下一件事:

去树林采蘑菇、草莓和蒲公英。

接着,他立刻做饼干、把饼干放进烤箱。

烤饼干要很长时间,小兔没有等着,他立刻洗蘑菇、草莓和蒲公英。

过了一会儿,饼干烤好了,果冻冰好了,朋友也到了。

三、像小兔那样抓紧时间

1.小兔的办法真好。

他很会安排时间,抓紧时间。

所以,他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们一起玩。

2.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仔细倾听小兔的办法。

3.请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立刻去做下一件事》,进一步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有更多的时间做想做的事。

4.观察幼儿阅读的情况,了解幼儿是否理解同一时间统筹安排几件事的意义。

5.我们向小兔学习,不要等,立即去做下一件事,这样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2)

 

内容:

音乐:

干活的乔尼

修改意见

目标:

1.会用动作和歌声,表现歌曲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2.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

用动作和歌声,表现歌曲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体验活动的乐趣。

难点:

用动作和歌声,表现歌曲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音乐磁带。

2、一把锤子,钉子。

3、观察过木工或园内工作人员使用钉锤的情景。

过程:

一、乔尼的钉锤

1.出示钉锤,引导幼儿谈谈钉锤的用途。

2.模仿使用钉锤的动作,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在大腿上敲击。

二、乔尼用钉锤干活

1.乔尼是个铁匠,他干活很认真,我们听听他在干什么。

2.欣赏歌曲1~2遍。

3.你听到了什么?

乔尼干活敲了几次钉锤?

4.幼儿学唱歌曲。

5.乔尼敲钉锤越敲越开心,敲钉锤的声音应该越来越怎么样?

6.随着敲钉锤次数的增多,歌曲演唱的音量从弱到强,或是演唱速度由慢到快。

三、钉锤越敲越开心

1.启发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逐渐增多的敲钉锤动作。

3.带领幼儿放慢速度,边哼唱边做动作。

4.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幼儿熟悉歌曲后,演唱和表演动作时还可以从敲五次钉锤逐渐减少到敲一次。

除了敲钉锤、跺脚等动作逐句减少外,音量也可以从强到弱或让速度由快到慢。

(1)

内容:

复习体游:

切蛋糕

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