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1190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8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docx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复习提纲+小升初语文复习题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一、用横线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4分)

气氛(fēnfèn)  歼灭(jiānqiān)  凝视(língníng)  解剖(pōupō)

脂肪(zhǐzhī)  猝死(cuìcù)   扁舟(piānbiǎn)  对峙(zhìshì)

  二、查字典填空。

(6分)

  “益”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画。

“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增加;②好处;③更;④有好处的。

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1.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

  2.爷爷生日那天,我祝他:

福如东海,益寿延年。

()

  3.猫头鹰、燕子都是益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

  4.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平共处才能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

()

  三、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

()(2分)

  A、咄咄逼人再接再厉万马齐喑喜出望外

  B、勇往直前原形毕露应接不瑕漫不经心

  C、阴谋诡计千钧一发滔滔不绝川流不息

  D、不计其数走投无路斩钉截铁专心致志

  四、按要求写词语。

(11分)

  1、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4分)

  王羲之(  )   刘备(   )

  曹刿(   )   匡衡(   )

  2、仿照例子写词。

(3分)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彬彬有礼(AABC式)

  气壮如牛(含比喻)

  3、写近义词、反义词。

(4分)

  反义词:

凤毛麟角()井然有序()

  近义词:

兴高采烈()一丝不苟()

  五、修改病句。

(4分)

  1、通过主题队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六、按要求或提供的情境写内容(古诗、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快打开记忆的闸门吧!

(11分)

  1.春天是什么?

她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也是杜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的红花绿树。

  2.陆游教育儿子不但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社会实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用诗人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报答了母亲的爱呢?

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_____________,紧张极了。

(填一句歇后语)

  6.同桌胡明是个贪玩的孩子,你准备这样一条名言送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他自古以来,多少人的成功就是勤奋换来的。

  七、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又怎么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呢?

(3分)

  ①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分)

  ②比较原句与改写后的句子的语气,你体会到:

(2分)

  2、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再用所填写的关联词造句。

(1+2=3分)

  地球()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有美妙的大气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指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再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2=3分)

  爱是什么?

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

  修辞手法:

()()

  ……是……是……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语段,联系课文答题。

(8分)

  1、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两个“赤裸裸”分别是什么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活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湖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照耀清泉的月光……

  

(1)这一段话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发了阿炳怎样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

(15分)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小镇居民,家家烧火做饭,(款待 接待 招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

“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 赞扬 欣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 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 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

“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

他站起来,说:

“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 凝视 紧盯)着这个年轻人,说:

“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

“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 竟然 居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1分)

  2、给文章第4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2分)

  3、用对号标出括号中最合适的那个词。

(2分)

  4、文中多处写到杰克逊的“想”,这对表现那个年轻人的品格具有衬托作用,同时也说明杰克逊具有的品格。

(2分)

  5、填空。

(每空2分,共6分)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年轻人问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是因为;(2分)

  (3)杰克逊大叔断定这个现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是因为(2分)

  6、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人们怎么也不会把当年那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和美

  国的大富翁联系起来。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

请简单地写几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十、袒露心声。

(30分)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善良的人,或许他(她)曾给予你眼神,使你重拾自尊;或许他(她)曾慷慨解囊,帮你解除尴尬;或许他(她)曾赠你宽容的微笑,让你不再忐忑不安……请运用“阅读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以“记忆深处”为题习作,写一写记忆中那个善良的或有尊严的人。

叙述的时候力求内容清楚具体,情感真实自然。

参考答案

  一、fēn jiān níng pōu zhī cù piān zhì

  二、Yyì皿5②①④③

  三、B

  四1、王羲之(入木三分)刘备(三顾茅庐)曹刿(一鼓作气)匡衡(凿壁偷光)

  2、3、略。

  五、1、去掉“通过”

  2、将“新出土”移到“两千多年前的”之前。

  六、1、润物细无声千里莺啼绿映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相近即可)

  七、1、

(1)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2)原句加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

  2、不仅……而且……(这是原文中的)填其他表递进关系多大关联词也应给分。

  3、设问排比

  八、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1

  第一个赤裸裸表示光着身子,毫无遮掩;第二赤裸裸表示一事无成,没有多大贡献。

表达了作者愧疚、自责、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内心活动。

回答对了两个“赤裸裸”各得1分。

写准了作者内心活动得2分。

(意思相近即可)

  课内阅读2

  

(1)将琴声与阿炳的心声交替描写(将听到的与联想融为一体)回答正确得2分。

  

(2)努力与命运抗争、追求光明、追求美好幸福生活。

(2分)

  九、阅读

  1、简洁,符合文章中心即可得分。

如:

尊严、尊严的价值

  2、“,,,!

”。

,,。

  3、款待、赞赏、注视、果然。

  4、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5、

(1)他的东西我不能够吃,我得先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这些东西,再吃。

  

(2)听到没有活干,很失望,虽然他很饿,但是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

  (3)杰克逊大叔发现即使身处困境,他仍有尊严,是一个讲原则、有追求的人。

6、一个人要有尊严,如果没有了尊严就没了生命的价值;我们要付出了劳动才会有收获。

(意思相近即可)

  十一、写作。

  A等(27—30):

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24—27):

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8—24):

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等(18分以下):

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其中:

错别字每个扣0.3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3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小学语文复习 提纲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原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

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

要注意积累词汇。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

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4、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

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

病句的类型主要是:

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

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

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

其主要的是: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

(1)句子意思的理解。

(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

(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4)文章的中心思想。

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5)体会思想感情。

实际上有三种情况:

一句话、一段话、全文。

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

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

(6)回答问题。

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

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

是什么?

怎么样(怎么写)?

为什么?

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

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

如:

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

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背诵。

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

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

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

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

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

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成语复习

一、有趣的数字成语

  1、一+一:

    一五一十  一字一板  一板一眼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一来一往  一唱一和  一厘一毫

    一心一意  一模一样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朝一夕……

  2、一+二:

    一干二净  一来二去  一穷二白  一差二错

    一清二白  一清二楚  一不做二不休  一刀两断  一举两得……

  3、一+三:

    一波三折  一隅三反  一唱三叹  一岁三迁

    一而再,再而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国三公……

二、猜成语:

  纸老虎——外强中干

  无底洞——深不可测

  木偶戏——装腔作势

  留长发——置之不理

  零存整取——积少成多

  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禁止叫好——妙不可言

  大雪飘飘——天花乱坠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发票未盖章——不足为凭

  不关水龙头——放任自流

  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

  缺货通知单——言之无物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冲洗出的照片——原形毕露

  从镜内看自己——一模一样

  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

三、成语接龙:

  妙不可言——言而无信(言不由衷、言传身教、言归于好、言过其实、言谈举止)——信口开河(信誓旦旦、信手拈来、信马游疆)……

四、成语故事比赛(可以分类进行,如历史人物类、寓言故事类等)

  犹豫不决  金碧辉煌  囫囵吞枣  风餐露宿(  )

  通宵达旦  买椟还珠  安然无恙  没精打采(  )

  情不自禁  天衣无缝  兴高采烈  不计其数(  )

  愚公移山  兴致勃勃  汹涌澎湃  自作自受(  )

  忐忑不安  功无不克  垂头丧气  精兵简政(  )

  溢彩流光  沁人心脾  等量齐观  音容笑貌(  )

阅读复习指导

(一)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复习要求:

  能准确领会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复习提示:

  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可以临时改变用法和词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

因此,必须在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其方法大致有:

  1、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义。

  这是指有些词义已包含在或直接出现在文章里,只要联系前后文加以明确就行了。

比如:

《马踏飞燕》中的“构思奇妙”这个词,只要引导学生读读后一句“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在快速奔跑”,学生就把握住词义了。

有时,这种情况还有些变化,比如《将相和》中有“完归赵”这个词语,但课文中只有“把和氏璧送回赵国”,那就“完”没有解释,其实转个弯词语的意思也就有了。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送回的“和氏璧”怎样的?

学生就能归纳出完整的词义:

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

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

例如:

“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

”“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

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

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3、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

  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检查是否合适的学习习惯。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复习要求:

  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复习提示: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主要方法有:

  1、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

    对造成阅读障碍的词语,教师要加以必要的注释疏导,帮助学生扫除障碍。

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

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

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理解了“固”或“于”这句的含义也就掌握了。

  3、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

    有的句子比较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先把构句间架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句,要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

如《桂林山水》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的间架简单:

“漓江水静,漓江水清,漓江水绿”,针对它的修饰成分加以分析,就能明白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赞叹不已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一定的语句有其固定的句法意义,但一旦依附于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就产生了生动的情境意义,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

因此,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这既是理解句意较普遍的方法,也应看作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则。

具体的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他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好懂,但真正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事件发生的环境,领悟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方能理解把握。

关联词语复习指导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

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以上几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有一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如;尽管……还是、不管……总…与…即使……也……,教学时不要仅从理性关系上让学生分辨,甚至记忆,而应着重通过具体的句例让学生读懂它们在句子中表达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分层教学,从认识关联词语的意义、掌握运用关联词语的技能和灵活使用关联词语表情达意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练习,通过选择辨析关联词语之间的区别。

  3、重视联系后的讨论和评议,练习后不能仅作对与错的判别,而应让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评议、分析,最后由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辅助练习】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⑴ 这只空调虽然体积不大,(  )

   ⑵ 只要你做的事对人民有益,(  )

   ⑶ 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

   ⑷ 小明的爸爸(  ),还会修汽车。

   ⑸ 尽管林玲学习十分努力,(  )(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⑴ 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