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1709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

100MW晶体硅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

1.2承担单位

某某泥多佛大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

某省某市某地区

1.4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为2190亩(折合约1459985M2),主要建设内容为:

办公用房、道路、围墙、机房、方阵基础等。

1.5建设期限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

1.6编制依据

本建议书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资料为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可再生能源法》;

(3)财政部财建[2009]129号文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XX市总体规划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数据、资料和说明。

1.7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及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内外部条件、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供项目主管部门决策和业主对项目实施时进行参考。

1.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0155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22050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00万元,预备费用9008万元,专项费用5940万元。

其资金筹措方式为:

项目业主自筹50155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0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0万元,社会融资40000万元。

1.9项目效益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绿色能源产业,在湖南地区100MW太阳能发电站,预计年发电量为1400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585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7吨,氮氧化物829吨,烟尘282吨,二氧化碳210000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由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已日益突出,采用绿色环保能源,提高我国居民生活环境,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轴。

全球能源供给形势日趋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也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

而环境状况的恶化也正提出警示,再不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将受到威胁。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发展太阳能发电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纵观国际形势的变化,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然而,能源危机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可再生资源产生的废气(CO2和SO2)对大气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地恶化。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人们将眼光投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无污染的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重点。

利用我国的荒漠资源发展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废为宝,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战略安全,大幅减少排放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人类从地球表面采集的能源约99.98%来自太阳能。

那么我们地球太阳能的能量倒底大到什么程度?

折合成电能约为177×1014KW,这一数值比全世界平均消费的电能还在大数十万倍。

也就是说,即使用于文明活动的总能量比现在的数值再大几倍,其程度也就相当于太阳黑子活动所引起的到达地面后的能量所产生的误差一样小,而且这一能源是不会枯竭的。

光伏发电将在二十一世纪前半期超过核电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

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时特别指示:

“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

他在考察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时指出:

“太阳能技术关系到中国的能源战略,要大力发展这一产业!

2009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要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坚持节能节水节地。

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国家标准,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明了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005年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中国能源与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法》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国家发改委已经表示,未来5年内政府将投入100亿元开发太阳能项目。

因此,发展太阳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在政策、资金和税收上给予重点支持。

财政部财建[2009]129号文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因为实现了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作为可再生能源当中最具潜力的新能源,光伏能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光伏产业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最近十年平均增长率为33%,最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43%。

2004年光伏市场的发展更是超过了工业历史上有过的任何一次飞跃,其增长率达到61.2%,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94MW!

随着京都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以及2002年8月在非洲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高级论坛会,专家预测:

光伏发电将在二十一世纪前半期超过核电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至少到20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现在,各国政府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列入议事日程并纷纷推出各国到2010年新能源发展计划:

日本政府新能源计划5GW

欧盟可再生能源白皮书3GW

美国百万屋顶计划4.7GW

澳大利亚新能源计划0.75GW

发展中国家~10%1.5GW

世界光伏累计安装:

∑~15GW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

2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0MWp;2020年达到1.6GWp。

根据电力科学院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到全国总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占到20%。

(2)缓解能源危机的迫切需要

能源危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预测,全球化石燃料总量只够用100年左右。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最主要是非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裂变核燃料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90%左右,再生能源如水力、植物燃料等只占10%左右。

世界能源储量最多是太阳能,在再生能源中占99.44%,而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不到1%。

在非再生能源中,利用海水中的氘资源产生的人造太阳能(聚变核能)几乎占100%,煤炭、石油、天然气、裂变核燃料加起来也不足千万分之一。

所以,人类使用的能源归根到底要依靠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永恒发展的能源保证。

世界能源储量分布是不平衡的。

石油储量最多地区是中东占56.8%;天然气和煤炭储量最多是欧洲,各占54.6%和45%。

亚洲大洋洲除煤炭稍多(占18%)以外,石油、天然气都只有5%多一点。

据预测,全世界石油储量只够开采30~40年,天然气约60年。

世界能源研究机构对未来能源预测:

●日本预测化工石油燃料开采峰值在2020~2030年;

●Shell公司预测化工石油燃料峰值在2020~2030年;

●石油开采协会预测油气开采峰值在2012年;

●BP预测油气开采峰值在2010年,30~40年耗尽;

●华盛顿世界资源研究所预测油气峰值在2019年。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紧张并逐渐逼近耗尽,水力资源有限并对生态产生影响,核材料出现紧缺和对环境、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能源短缺问题。

表1、表2为世界和中国主要能源可采储量,可以看出,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一样不容乐观。

表12008年世界和中国主要能源情况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世界总可采储量

9980亿t

1671亿t

195万亿m3

中国可采储量

1195亿t

48亿t

1.97万亿m3

中国所占比例(%)

11.9%

2.8%

1%

世界储采比

218

41

63

中国储采比

92

24

58

中国产量名次

1

5

18

表22008年我国能源剩余储量和探明可开采年限

资源种类

煤炭(亿吨)

石油

(亿吨)

天然气

(亿立方米)

水力

(GW装机)

探明可开采量

1,145

32,736

11,704

353

可开采年限

49-76

10-15

23-53

33-99

可开采到

2050-2077年

2011-2016年

2024-2054年

2034-2100年

综合上述预测,本世纪人类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化工石油燃料开采峰值距今只有十几到二十几年,对于能源结构变化来说是已经逼近。

因此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光伏发电系统将在未来社会能源供应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3)项目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需求

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即“3E”课题—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norment)。

1997年12月由联合国150多个国家代表签署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框架协定,要求世界各国改变能源利用方式,从煤和石油逐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从而彻底改变人类发展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对使用煤炭占能源70%的我国来说,化工、石油燃料的供应和大气污染的压力越来越重,见表3。

不久的将来,若实施全球限制排放政策,将对我国的能源利用产生较大影响。

表32008年我国能源污染物年排放浓度

项目

全国均值

南方城市均值

北方城市均值

WHO推荐

标准

SO2排放浓度

70μgm3

65μgm3

81μgm3

40-60μgm3

TSP排放浓度

301μgm3

3μgm3

381μgm3

40-60μgm3

我国在21世纪石油战略框架基础上,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形成了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三大基本发展战略,并在“十一五”规划中以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模式予以具体体现。

从表4可以看出,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将在能源供应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太阳能发电站的独特特点和优势

用于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太阳光发电装置”,其本身的优点是输入的太阳光线储量无限,并且“免费”,除此之外,作为未来的能源资源,具有其他发电装置不可比拟的独特特征,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没有运转部件,可以安静的产生清洁能源。

从光能转换成电能是由半导体特有的量子效应而产生的转换法,不像火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需要涡轮和发电机这样的转动部分,且没有噪声以及放射源泄漏或爆炸的危险,当然也没有有害气体的产生,是无公害的清洁能源转换方法。

(2)维护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化。

因为没有转动机械和高温高压部分,因此就没有所谓的机械磨损,也不需要润滑油。

也就是说,就像已经被证实的人造卫星和无人电灯等所使用的电源一样,运转维护简单,容易实现装置自动化和无人化。

(3)光发电是对废弃能源的有效利用。

有人会因太阳光发电的转换效率很低而否定它,其实不能把太阳光发电与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的蒸气涡轮、气体涡轮等与转换效率有关的议论混在一起,即如果火力发电的综合效率为38%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62%的重油被白白的烧掉,并且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与此相比,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虽为15%,但它却没有消耗任何燃料,只是把本来放弃的能量的15%转变成电能而有效的利用起来了,从这一点来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对城市供电高峰的平峰供献。

发电设备建设周期很长,运行以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增加尖峰时所需电力。

而且,城市供电十分不均衡,例如,白天比晚上的用电量大,一般中午13-15时为峰值;夏季由于用空调用电量要比冬季用电量增大很多。

其应对的办法,如核电就用抽水蓄能水力发是以削平电力峰值。

太阳能发电就可以在城市近几年力高峰时,与交流电网并网,并补足峰值负荷的不足,起到“平峰”作用。

而且太阳能发电的电力负荷曲线赐好与城市电力的需求相吻合。

例如,太阳能发电输出最大功率正好是中午12-15时,太阳能发电也是夏季比冬季高。

目前,国外“太阳能空调器”产品已经实用化,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容量约空调的50%,主要起“平峰”作用。

(5)电源多样化,可以安全可靠的供电。

常规能源有火力、水力、核电等新能源则有风力、太阳能等。

多种能源发、供电,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可靠供电有利,将不会依赖特点的燃料供给。

特别是自然灾害之际,学校、医院、公园都需事先设置紧急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用电源。

2.3.2项目区基本情况

(1)地理交通

XX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

东邻株洲、攸县、安仁;南界永兴、桂阳;西接冷水滩、祁阳、东安、邵阳、邵东;北靠双峰、湘潭。

XX市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合153.10万公顷,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7.23%,城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93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在全省各市、州中,幅员位居第7位。

XX市是我国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广、湘桂线交汇于市区,境内通车里程250公里,有火车站33个。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107、322国道以及已建成的京珠、衡昆,已开工建设的京珠复线、吉邵(衡大段已建成)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市100%的乡镇、88%的村通了公路,通车总里程7643公里。

其中,高等级公路3140公里,高速公路149公里。

水上运输也很便利。

湘江上溯潇水,下入洞庭、耒水、蒸水等一级支流四季通航。

(2)综合经济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0.09亿元,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7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12.3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51.98亿元,增长12.6%。

人均GDP为13670元,增长11.6%。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排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3.57、41.24、35.19,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1%,比2007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9.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物价总水平冲高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8.37个百分点。

结构性上涨特点明显,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项目)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上涨的五类为:

食品类上涨12.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11.8%;下降的三类为:

衣着类下降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9%,交通通信类下降2.0%。

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59起,下降36.9%;死亡359人,下降20.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6,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7.50;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6.14;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4.0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重;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强;解决民生问题薄弱环节多;就业压力大等。

(3)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81.02亿元,增长1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78亿元,增长19.2%(见表2),超过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66.9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237.80亿元,增长17.0%,轻工业增幅比重工业高10.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0家,比上年增加10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80.0%。

(4)科技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

2008年列入国省科技计划项目共计57项,其中,国家各类计划项目14项,省级各类计划项目43项。

安排市本级计划197项。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为7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17.32亿元,增长37.3%。

全年专利申请415件,获授权专利275件。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国内外光伏发电应用分析和和应用情况

3.1.1国际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情况介绍

国际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中,德国、西班牙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颁布了“购电法”以吸引投资;英国早期实施“非化石燃料公约”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美国有些州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实施配额制(RPS),要求在电力供应中可再生电力的比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以立法的形式强制社会接纳和开发可再生能源。

其次制定重大发展计划,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欧盟在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把可再生能源视为“提高能源竞争力,保证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12%的雄伟目标,其中,光伏发电增加到3GW。

由于这些发达国家从政策上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站的发展,如:

德国实施10万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美国计划实施100万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日本则采用补贴措施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最高补贴达5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集团,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连续10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年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上。

近年来,以德国、西班牙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进一步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这些国家1999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

在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在政府立法推动下,太阳能发电应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屋顶发电和并网发电已非常普遍。

综上所述,世界各种权威机构对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和光伏发电未来前景的预测具有高度一致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预测结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预测充分说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说明光伏发电未来的重要战略地位。

3.1.2国内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情况介绍

(1)中国电力现状和未来电力缺口分析

中国的电力供应在2000年以前并不紧张。

2001年以后,由于经济发展迅猛,电力需求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国出现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现象,电力供应的紧张情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缓解。

2002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35657万千瓦,其中:

煤电占74.5%,发电量16542亿千瓦时,煤电占81.7%。

表6给出了2008年我国电力装机和发电情况。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的资源情况,2010年和2020年的电力供应单靠传统的煤、水、核是不够的,尚存在一定的缺口,需要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填补。

表52008年中国电力装机和发电情况(电力科学院)

发电方式

装机容量(10MW)

发电量(亿千瓦时)

容量

占总量百分比

电量

占总量百分比

(10MW)

(%)

(亿千瓦时)

(%)

火电

26554

74.5

13522

81.7

水电

8607

24.1

2746

16.6

核电

446

1.25

265

1.6

总计

35657

100

16542

100

光伏发电系统将在中国未来的电力供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600MWp,2020年累计装机将达到30GWp,2050年将达到100GWp。

根据电力科学院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到全国总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占5%以上。

表62010和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预测(GW)(电力科学院)

缺口

总计

2010

400

135

12.5

37

584.5

68.40%

23.10%

2.10%

6.40%

100%

2020

592

220

36

102

950

62.30%

23.20%

3.80%

10.70%

100%

图1中国2010年常规发电装机和缺口预测

 

图2中国2020年常规发电装机和缺口预测

 

(2)中国太阳能的资源状况

我国地处北半球,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国土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

南从北纬4o的曾母暗沙,北到北纬52.5o的漠河,西自东经73o的帕米耳高原,东至东经135o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在我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全国各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928-2333KWhm2,中值为1626kWhm2。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m2。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KWhm2(日辐射量6.4KWhm2),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m2。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m2。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m2。

这些地区包括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南、苏北、皖南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3350-42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2KWhm2。

太阳能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