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1721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docx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聆听音乐、实践音乐活动,探究、实践音乐要素的表现方式,初步分析音乐作品,从而体会作品所表达的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语言。

  2、学会聆听,感性认识音乐作品的美的同时,学会用理性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使学生产生对传统音乐作品、古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并开始尝试自主探究、分析音乐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参与音乐活动(一起击打伴奏节奏型、课堂小游戏),展开音乐联想和想象,体会各音乐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2、通过联系相关文化、历史实际等,引导学生理解《轻骑兵序曲》中暗合的“马蹄声”节奏型。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织体、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要素,体会其表现方式(各自的或相互结合的)所表达出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2、认识欧洲“加洛普舞曲”风格,并理解其中暗合了马蹄声的节奏型。

  3、初步尝试联系其他相关文化知识探究音乐风格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

  一、聆听音乐作品,认识音乐要素,感受《轻骑兵序曲》三个主题不同的音乐情绪并通过音乐要素的不同表现方式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初步探究影响音乐风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学习。

那么,这“聆听”是怎么听的呢?

边看书边听音乐是聆听吗?

边走路边听音乐是聆听吗?

这就说明“聆听”是要静下心来专注、仔细地听。

  

(一)聆听主题,循序渐进结合不同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

  教师: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聆听”一段旋律,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旋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慢速弹奏《轻骑兵序曲》的C主题。

  生:

悠扬、舒畅等。

  教师加快速度弹奏同一旋律,请同学们继续聆听(课件2),说说看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为什么会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呢?

  生回答:

情绪更加热烈。

因为速度加快了。

  师:

同样的旋律,我加上点什么,你们再感受看看,这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加入柱式和弦伴奏。

  生回答。

  师:

同学们能听出我加入了什么吗?

(伴奏)什么样的伴奏呢?

  ——教师自弹自唱一遍(唱主旋律,弹伴奏),再单独弹奏柱式和弦伴奏一遍。

  师:

可知,刚才的伴奏是音柱式的音型。

也请同学们参与到音乐中来,一起为这段音乐造势吧。

  ——教师弹奏主旋律、和弦伴奏,学生击打伴奏的节奏。

  师:

这整齐划一的节奏、动作,让你们联想到什么?

  生:

做操/阅兵式等。

  师:

所以啊,因为对规整的节奏的强调,又让你们聆听到不一样的音响效果,体验了不一样的音乐情绪。

  师:

那么,以刚才我加入的音柱为材料,我再做些改变,你们听听看又有怎样的情绪呢?

  教师弹奏分解和弦伴奏C主题旋律。

  生回答。

  师:

刚才音柱式的伴奏让你们想到做操/阅兵式,那现在这样的伴奏让你们联想到什么呢?

(“咚哒哒”提示——舞蹈。

  那我们来仔细听一下我做了什么改变呢?

  ——教师自弹自唱一遍(唱主旋律,弹伴奏),再单独弹奏伴奏声部一遍。

原来这“咚哒哒”的转圈的感觉来自于伴奏的节奏型。

  教师弹奏,请同学们小声哼唱主旋律,加深对旋律的印象。

  

(二)导出课本内容,请学生联系刚才的实践,自主学习。

  师:

同学们很棒,这“聆听”的门道都无师自通了,都说得很到位。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门道具体是指什么呢?

请看课本第十页。

抓出关键词。

  生:

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调式、音阶、和声、织体、音色等。

这些统称为音乐要素。

  师:

从老师刚才的弹奏以及我们的合作中,已经涉及到哪些音乐要素呢?

请同学们说出来。

  生:

节奏、旋律、速度。

  师:

通过这些要素,我们能感受到音乐作品表达的音乐情绪,从而读懂作曲家的音乐语言。

除了同学们说的节奏、旋律、速度,刚才的演示中还涉及到两个音乐要素(展示课件3)。

和声,顾名思义,合在一起的声音。

注意它用了“和谐”的“和”(板书),而不是“合在一起”的“合”(板书),为什么呢?

同学们看看和声的定义。

  生:

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师:

关键词“按照一定的法则”。

所以啊其实刚才的伴奏也是精心配置的呢。

我们不妨也来听听看不按照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教师弹奏主旋律,随便抓和弦。

学生发表想法。

  师:

再看看“织体”的定义——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纵向结合及横向结合)。

一起来听听看纵向结合——教师C主题弹奏两声部同时发声的部分;横向结合——单独弹奏伴奏声部的分解和弦。

  师:

刚才老师弹奏的旋律大家多少都有印象了吧?

(哼唱旋律加深印象)接下来聆听这个旋律主题的另一个版本——

  二、新课教学:

  

(一)分段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分析音乐要素

  聆听《轻骑兵序曲》C主题片段,说说跟刚才所聆听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音色)

  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场景?

(热烈的舞会)

  简介“加洛普舞曲”:

  加洛普是Galop的音译,其本义为“急驰、飞奔、迅速运输”。

它是起源于德国的快速轮舞。

十九世纪流行于欧洲。

名称来源于马的奔跑。

(由“急驰、飞奔、迅速运输”展开联想——交通工具,联系时代——十九世纪,不难推导出“马”这个音乐形象。

)聆听音频,思考为什么会来源于马的奔跑呢?

(马蹄声节奏)

  请同学们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教师哼唱C主题旋律,引导学生联想——加洛普舞曲的节奏就运用了“马蹄声节奏型”。

  再次聆听C主题,请同学们为该主题命名(例:

加洛普舞曲或马蹄声)。

  介绍该音乐主题源于《轻骑兵序曲》。

  带着对乐曲的期待(主角——轻骑兵),聆听第一主题(头两句),思考:

1、你听出了哪些主要乐器?

2、你联想到什么样的音乐场景?

3、请为这个音乐主题命名。

  图片展示主奏乐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聆听辨别、认识三样乐器。

分别认识小号、长号、圆号(课件11),除了认识它们的形制外,还要提醒制作材料都是金属,所以都属于“铜管乐器”。

观看视频(课件16)片段,联系刚才图片上认识的铜管乐器,对应它们各自的音色,并尝试形容出来。

联系主奏乐器常用的场合——游行、阅兵等,联想音乐场景——士兵出征/号召等,(回到课件8)根据这些可为该主题命名(例:

士兵出征)。

  聆听第二主题(跳至课件12),展开联想和想象,选择合适的场景(音乐播放过程中,逐步打开选项:

前奏部分——“闲庭信步于花丛中”;快速演奏部分——“欢快地跳跃、奔跑于草原上”;随后——“躲藏、奔跑于闹市之中”)。

同学们可用排除法一个个排除,并说明原因(结合课堂小游戏)。

结合场景,请为这个主题命名(例:

闹市奔走)。

  

(二)完整聆听第一部分,为主题排序

  完整聆听《轻骑兵序曲》第一部分,根据音频为刚才自主命名的几个主题排序。

排序部分聆听至第三主题亮相即可(时间关系)。

  (三)导入《轻骑兵序曲》第二部分

  观看视频演奏版本的《轻骑兵序曲》,从第一部分的尾巴(显现第三主题部分)开始。

第一部分结束时暂停(3分24秒)。

教师:

第一部分到这里结束了。

下面进入到一个过渡段。

  聆听过渡段的一部分(3分24秒至3分35秒左右),引导学生感受过渡段的音乐情绪发生什么变化了?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改变?

(提示:

运用我们刚才在课本上找到的关键词)

  生:

情绪平缓了下来,没那么激昂、热烈了;可以从力度、速度、节奏、音色、旋律等进行自主分析。

  继续聆听,注意找出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从哪个节点进来呢?

  单簧管solo(从3分38秒至4分10秒)出一段主题旋律后暂停,对比第一部分的主奏乐器(铜管乐器)的材质(单簧管属于木管乐器),同样是管乐器,那么在音色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木管乐器音色更悠扬、柔和些,铜管乐器更高亢或更浑厚些)这个主题的音乐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哪些音乐要素体现了这个情绪变化?

(结合乐器配置、音色、速度、力度、节奏等,体会到单簧管主题的音乐情绪更显孤独、沉思)那么这单簧管主题属于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回顾刚才的问题(回到课件15),可知,乐段的分段依据来自于对比强烈的音乐情绪。

  继续聆听第二部分,看看还有什么乐器演奏了什么样的主题呢?

(弦乐器组)第二部分聆听至5分30秒(吉普赛主题结束),提示至此,第二部分结束。

回顾吉普赛主题的音乐情绪(哀痛、纠结、压抑、悲伤等)。

  对比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课件17)的音乐主题,及各主题的音乐情绪,课上只先从音色的角度分析影响音乐情绪的原因。

  (四)作业布置

  提示:

这里展现了吉普赛音乐风格。

留给学生思考:

1.吉普赛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提示——从音乐要素分析)2.以轻骑兵为主要音乐形象展开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吉普赛的音乐风格特点呢?

尝试用我们刚才分析的加洛普舞曲其中所暗合的元素的方法,慢慢拨开云雾,去探究,去挖掘。

  回到课件16,第三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重复段落,只听开头,提示到加洛普舞曲主题即可,剩余部分同学们自己回去欣赏。

  课本上还介绍了一首歌曲《一杯美酒》,也作为课后作业(提示:

x民歌)。

请同学们分析其音乐风格,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对比吉普赛这个流浪的民族,其他民族与吉普赛民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聚居地。

可以从聚居地入手,探究、挖掘音乐风格的形成原因。

  三、总结

  教师:

同学们,你们学会怎么聆听了吗?

  生回答。

  教师:

其实,我的目标是让这节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了这堂课后,希望同学们对于优秀的、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古典音乐作品就有了一个目标或方向去聆听,而不是将他们束之高阁。

希望同学们以后欣赏音乐时,试着用理性的角度去聆听、去思考(课件18即用这些音乐要素去分析一下音乐),能让自己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有一个升华,而不是停留在“很好听啊真的很好听啊!

很劲爆!

”或者“很带感,很悲伤”这些层面上。

最后套用一句话,你们很熟的——“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我改成“懂音乐的人的快乐,你也想象不到”。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