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17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docx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

综采队安全技术培训讲稿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概述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

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指出:

“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是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

”周恩来总理于1952年视察河北井陉煤矿时指出:

“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1997年,江泽民主席指出:

“必须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调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

”1993年5月1日起施行的“矿山安全法”明确规定:

“必须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煤炭法”明确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的方针。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法”也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这些指示和法律法规都为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执行指明了方向。

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煤矿领导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建设等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

安全第一是衡量煤矿安全工作的硬性指标,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不断地查找隐患,谋事在先,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虽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发生,但只要思想重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运用安全原理和方法,预防措施得当,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就可以大大减少。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

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消灭隐患减少事故,才能做到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贯彻落实好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促进生产和效益提高,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

煤矿是地下作业,不安全因素很多。

除顶板、瓦斯、煤尘、水、火,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外;因井下作场狭窄,随着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电气灾害和机电运输事故也是矿井灾害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以上这些灾害因素都必须进行防治。

煤矿井下灾害防治

第一节矿井瓦斯防治

一、矿井瓦斯的生成及存在形态

(一)矿井瓦斯的生存

煤矿井下瓦斯主要是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

每形成一吨烟煤,大约可以伴生600m3以上的瓦斯。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大部分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部分至今仍被保存煤体和围岩中。

(二)瓦斯的存在形态

煤体之所以能保存一定数量的瓦斯,与煤的结构状态有密切关系。

煤是一种复杂的多孔隙性介质,有着十分发达的各种不同直经的孔隙和裂缝,形成了巨大的自由空间和孔隙表面。

因此,在成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就能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存在于这些孔隙与裂缝内。

 

瓦斯在煤体内的存在状态

1、游离瓦斯;2、吸附瓦斯;3、吸收瓦斯

在一定条件下,游离瓦斯与吸附瓦斯处于一定的平衡中。

在压力降低、温度升高或煤体结构受到破坏时,吸附瓦斯将转化为游离瓦斯;反之,游离瓦斯将会转化为吸附瓦斯。

二、瓦斯性质

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在标准大气状态下,1m3瓦斯的质量为0.7162kg,比空气1.293kg/m3轻,矿井瓦斯的相对密度为0.554。

扩散性能好,比空气大1.6倍。

难溶于水,在50个大气压力、温度为30℃时,其溶解度仅为1%。

矿井瓦斯本身无毒,但高浓度时会使氧含量降低,容易引起人员缺氧窒息。

当矿井瓦斯浓度达到43%时,氧的浓度将降到12%,人将感到呼吸困难;达到57%时,氧含量会降到9%,人若误入其中,短时间就会窒息死亡。

矿井瓦斯不助燃,但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后,遇到高温火焰能够燃烧和爆炸。

矿井瓦斯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和燃料。

1m3可取0.12~0.15kg炭黑;燃烧时可产生35.53KJ的热量,相当于1.5kg煤的发热量。

三、煤层瓦斯含量

煤层瓦斯含量是指煤层或岩层在自然条件下单位重量或者单位体积所含有的瓦斯量,一般用m3/T或m3/m3表示。

煤层瓦斯含量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两部分,其中游离瓦斯约占到10%~20%,吸附瓦斯约占80%~90%。

四、矿井瓦斯涌出

(一)矿井瓦斯涌出形式

当煤层被开采时,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岩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

矿井瓦斯涌出的形式一般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1、普通涌出。

即瓦斯从采落的煤炭和煤、岩层的暴露面上,通过细小的孔隙缓慢、均匀、长时间的放出形式,首先放出游离瓦斯,而后是部分解吸的吸附瓦斯。

这种普通涌出的形式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不仅范围广泛,而且数量也为矿井瓦斯涌出的绝大部分,它决定了矿井的瓦斯平衡与风量分配。

2、特殊涌出。

如果煤层中含有大量瓦斯,采掘进程中,这些瓦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地并可能还伴有煤粉、煤块或岩石突然涌出的形式,称为特殊涌出。

特殊涌出包括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特殊涌出的范围是局部的、时间是短暂的、突发性的,但危害极大。

(二)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涌出巷道或管路中的瓦斯量。

其表达方法有两种:

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每分钟瓦斯涌出量

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月平均日产/吨涌出量

五、矿井瓦斯等级

低沼气矿井:

小于或等于10m3/T;小于或等于40m3/min

高沼气矿井:

大于10m3/T;大于40m3/min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六、瓦斯爆炸

(一)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即瓦斯的浓度处于爆炸范围,氧浓度超过失爆氧浓度,存在具有一定条件的引火源。

三者缺一不可。

1、瓦斯浓度

在新鲜空气中,瓦斯爆炸的界限一般认为5%~16%,其中5%为下限,16%为上限,9.5%是理论上最猛烈的瓦斯爆炸浓度。

2、引火源

一般瓦斯的最低点燃温度是650~750℃。

目前认为,瓦斯最容易点燃的浓度为7%~8%。

瓦斯遇到高温火源并不是立刻引燃或爆炸,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点燃,这种现象称为引火延迟现象,又叫感应期。

这对爆破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瓦斯爆炸感应期

瓦斯浓度

%

火源温度℃

775

825

875

925

975

1075

1175

感应期S

6

1.08

0.58

0.35

0.20

0.12

0.039

7

1.15

0.60

0.36

0.21

0.13

0.041

0.010

8

1.25

0.62

0.37

0.22

0.14

0.042

0.012

9

1.30

0.65

0.39

0.23

0.14

0.044

0.015

10

1.40

0.68

0.41

0.24

0.15

0.049

0.018

12

1.64

0.74

0.44

0.25

0.16

0.055

0.020

3、混合气体中氧浓度

大量实验表明,瓦斯爆炸界限随着混合气体中氧浓度的降低而缩小。

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下限缓慢地增高,而瓦斯爆炸的上限则迅速下降;当氧浓度降到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就失去了爆炸性,遇火也不会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

瓦斯爆炸的危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火源的危害

试验研究表明,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时产生的瞬间温度,在自由空间可达1850℃,在封闭的空间内高达2650℃。

由于井下巷道是半封闭空间,其内的瓦斯爆炸温度在1850℃与2650℃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还可能引起井下火灾,扩大灾情。

2、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的危害

瓦斯爆炸产生高温会使气体突变膨胀而引起气体压力骤然增大,对周围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爆源处的气体和火焰以极高速度(每秒几百米或几千米)向前冲击时,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巷道破坏。

而且能伴生两种冲击:

即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

以至造成两次爆炸、三次爆炸,如此下去,苦干次爆炸,如1995年6月,淮南一矿连续发生爆炸上千次。

3、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后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根据某些矿井取样分析表明,气体成份为O2:

6%~10%,N2:

82%~88%,CO2:

8%~4%,CO:

4%~2%。

从中可以看出,爆炸后气体的氧浓度大为减少,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一氧化碳的生成量会更大,危害更严重。

有资料统计,在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

因此,强调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是非常必要的。

七、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矿井瓦斯爆炸的危害极其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预防瓦斯爆炸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二是防止瓦斯引燃;三是防止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扩大。

(一)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的措施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出现局部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超过0.5m3的情形。

为了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通常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1、加强通风管理

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

3、加强排瓦斯巷道的检查

4、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二)防止引燃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基本原则是:

严禁和杜绝一切非生产火源,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火源和热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井下可能引燃瓦斯的火源主要有电火花、爆破火焰、摩擦火花及明火等,对这些火源的管理与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防止明火

2、防止爆破火焰

3、防止电火花

4、防止其它火源

(三)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扩大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果能够切实遵照规程的规定,充分发动群众,积极防止瓦斯积聚和防止瓦斯引燃,瓦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但如果放松警惕,稍加忽视,仍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井下某些地点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使其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尽可能缩小其涉及范围。

为此,应采取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

1、技术措施

(1)实行各采掘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2)简化通风系统,及时封闭不用的巷道;

(3)搞好综合防尘;

(4)编制周密的预防与处理瓦斯、煤尘爆炸的救灾计划;

(5)救灾要迅速、无误。

2、安全装置

(1)防爆门

(2)反风装置

(3)隔爆设施

(4)自救器

第二节矿尘防治

矿尘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矿物颗粒。

它包括煤尘和岩尘。

在矿尘中,粒经在1毫米以下的煤粒叫煤尘;粒径在5微米以下的岩粒叫岩尘。

岩尘中如果含有游离的二氧化硅(SiO2)的量超过10%时称为矽尘。

煤尘粒径大于1mm一般不会参与煤尘爆炸;岩粒粒径超过5微米一般很难进入肺胞。

一般0.1~1微米的尘粒在流动空气中沉降很慢,直径小于0.1微米的尘粒在流动空气中不沉降,大于1微米的尘粒在静止空气中会加速沉降。

国家标准规定:

矿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上时,矿尘浓度不得越过2毫克/m3;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矿内空气中允许的含尘量不得超过10mmg/m3。

当煤尘浓度为10g/m3时,视线已受障碍,矿灯照明已难分辩1m外的手指。

3~5g/m3时呼吸感到难受。

假设对于一个长、宽、高都为5m的房间,地面沉积有1mm厚的煤尘,其堆积的密度为12.5kg/m3,当其全部扬起而公布在整个空间时,室内煤尘的浓度为100g/m3,已达到爆炸界限。

由此可见防止煤尘积聚对防止煤尘爆炸十分重要。

矿尘的危害性很大,不仅可引起职业病,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劳动条件差,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而且煤尘还具有爆炸性,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

随着矿井采掘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尘的产生量也将大大增加。

因此,搞好综合防尘工作对改善劳动条件、防止矿尘危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像管瓦斯那样,将矿尘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煤尘10mm/m3,岩尘2mm/m3)。

一、矿尘的生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如采掘、运输、爆破等,都可产生矿尘。

直径小于0.1微米的尘粒,悬浮于空气中不沉降的矿尘称浮尘。

大于1微米的小于1mm的容易沉降的矿尘称落尘。

浮尘以浮游状态存在,落尘以沉积状态存在。

矿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长短与其粒度、比重、空气的湿度和风速有关。

矿井产尘量大小与本矿的地质构造、煤层的赋存条件、煤岩层的物理性质、采掘方法及使用的生产设备有着必然的关系。

(一)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煤岩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开采时矿尘产生就多。

(二)采掘过程中,煤层倾角大、矿尘产生多。

(三)一般情况下,节理发育、结构松散、水分低、煤岩坚硬、脆性大的煤岩层,矿尘的产生量多。

(四)机械化开采,放顶煤矿尘产生量就多。

(五)胶带运输、转载环节多,矿尘产生量就多。

二、煤尘爆炸

(一)煤尘爆炸的原因及条件

1、煤尘爆炸的原因

(1)煤被破碎成粉尘状态时,它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为增加,吸附氧分子的能力加强,从而加快了氧化过程。

(2)煤尘受热时,能放出可燃性气体。

遇到高温火源时容易燃烧或爆炸。

煤尘的爆炸过程比较复杂。

一般认为爆炸发生时,煤颗粒首先受热分解,放出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积聚在尘粒周围,氧化反应主要在此气体层内进行。

煤尘爆炸时,除产生强烈的高温火焰外,必然有其特有的产物——“粘焦”存在。

2、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1)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一般情况下,可燃挥发分小于10%,基本属于无爆炸危险性;大于10%属于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煤尘的爆炸危险性就越强。

(2)有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

一般认为煤尘的爆炸下限为30~40g/m3,上限为1000~2000g/m3。

(3)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

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与煤中所含的挥发分有关。

在温度为700℃~800℃时,引爆的能量为4.5mj~40mj。

放炮火焰、电气火花、各种机械的强烈摩擦等,足以能够引燃煤尘爆炸。

(4)有一定浓度的氧。

煤尘爆炸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没有足够的氧,无法使这一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当氧的浓度低于17%时,煤尘就不再爆炸。

一般情况下,氧的浓度超过18%时,可满足爆炸要求。

煤尘爆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纯煤尘爆炸和有瓦斯参与的煤尘爆炸。

在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使沉积的煤尘飞扬起来,然后被爆炸后引燃的可燃物点燃,可引起煤尘爆炸,二次爆炸的破坏力更大。

煤尘爆炸产生的危害具有以下特点:

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和焚烧的程度严重;爆炸能够连续发生;燃烧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有毒气体,成为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在巷道壁面产生粘块和破渣。

(二)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十分复杂,这主要是因为煤尘爆炸的机理和过程复杂,从而使得影响的因素众多造成的。

按对燃烧反应的影响不同,可分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煤尘本身特性的影响两部分。

1、外部环境的影响

影响煤尘爆炸的外部条件主要有空气中瓦斯的含量、氧气的浓度、点燃源的特性、煤尘飞扬的特性等。

空气中瓦斯浓度越高,煤尘爆炸下限越低;点燃源的能量越大,越容易点燃煤尘;煤尘的飞扬性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强,飞扬性越强越容易形成爆炸的煤尘云,有利于引爆。

2、煤尘本身特性的影响

煤尘的挥发分、水分、含有的灰分、含硫量以及煤尘的粒度和含有惰性粉尘量等,对煤尘的爆炸下限都有影响。

煤尘的挥发分是衡量其有无爆炸性和强弱的主要指标,煤尘的挥发分增高,爆炸下限降低,强度增大;煤尘含有的硫分越高,其爆炸性越强,高硫分可使原无爆炸性的煤具有爆炸性;当煤中粒度越小,其爆炸性越强。

(水煤成团,含矸40%,以上可不爆炸)

三、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一)减少煤尘生成,防止煤尘沉积和飞扬

减少工作面和巷道中的浮尘和落尘量,是防止煤尘爆炸的关键,特别是清除沉积在回风巷道及运输路线上的落尘。

防治煤尘的具体措施有:

1、煤层注水。

预先湿润煤体,减少开采时产生的浮尘,降尘率可达60~90%。

2、湿式打眼。

将煤岩粉湿润后从炮眼中冲洗出来,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3、使用水炮泥。

水炮泥在爆炸后形成水雾起到降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消焰降温等作用。

降尘率可达到80%,减少炮烟70%。

4、通风除尘。

合理的风速,既可排除空气中的煤尘,又可为作业场所创造良好的环境。

采掘工作面还可使用捕尘器,净化风流。

5、喷雾洒水。

在产尘点雾化水幕,与飘浮的粉尘结合,使其湿润下沉,防止飞扬。

6、冲洗粉尘。

沿容易沉积煤尘的工作面,回风巷道等,由外向里逐步冲洗巷道两帮、顶部、底部使粉尘充分湿润,无法扬起。

一方面清洁了巷道,另一方面将沉积在巷道各处的粉尘冲洗下来,可以集中排出,从而彻底清除引起煤尘爆炸的物质基础。

(二)防止煤尘引燃

井下能够引燃煤尘的高温火源和引燃瓦斯的相同,根据煤尘爆炸事故的统计,瓦斯爆炸和不正确的爆破作业,是两个引燃煤尘的主要火源。

因此防止瓦斯爆炸和严格执行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是防止煤尘爆炸的重要措施。

(三)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措施

采取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目的是将爆炸局限于一个较小范围内。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各个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独立通风。

各个连接(通)的巷道间,必须用水棚隔开。

一旦发生煤尘爆炸,冲击波将水棚摧垮,形成水幕,隔绝火焰,水雾气化时吸热并能降低氧气的浓度,惰化空气,阻碍爆炸的传播。

此时,有关区域人员佩戴上自救器,将会大大减少人员伤害。

第三节矿井水害防治

一、矿井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的威胁。

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都可能通过各种通道进入矿井。

这些流入矿井的水统称为矿井水。

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会酿成水灾,给生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

矿井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由于矿井水的影响可造成顶板淋水,使巷道内空气湿度增加,泥水增多,不利于文明生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2、矿井水量越大,安装排水设备和排水的费用就越高,煤炭开采的成本就越大。

3、矿井水的存在,对金属设备、钢轨和金属支架等会产生腐蚀作用,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4、矿井水量一旦超过矿井的排水能力或突然涌水,轻者传动轴造成矿井巷道或工作面被淹,导致停产,重者会矿毁人亡。

5、在矿井某些部位为避免水害,势必要扩大予留煤柱,或一时难以开发,会影响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由此可见,矿井水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调查研究,做好矿井水的防治工作,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

二、矿井充水水源

矿井水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充水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和老窑积水等几种。

1、地下水

地下水是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在矿区的表土层与下面的含煤地层中,或多或少地夹有含水层(既含地下水而又含透水的岩土层),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当井巷揭露或穿过这些含水层时,地下水就会涌入矿井。

涌入矿井的水量与含水层的孔隙性质有关。

2、地表水

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地沼和水库等。

位于矿区内或矿区附近的地表水,往往是矿井充水的重要水源。

当地表水成为矿井水源时,它对矿井的充水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表水体水量的大小,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地表的补给距离和充水岩层的透水性等各种因素。

3、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空气中气凝结降落到地面上的水。

既是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地下水、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有时还是矿井水唯一的充水水源。

矿区降水量是决定矿井充水程度的根本因素,它直接支配着矿井涌水量的大小。

雨季的涌水量远远高于旱季的涌水量。

4、老窑积水

井下采空区、废旧巷道和停采的小窑,由于长期积水而没有排出的地下水称为老窑积水。

这也是地下水的一种充水水源。

当采掘活动接近它们时,往往容易发生突水,而且来势凶猛,水中带有害气体(H2S),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加,有时还可能造成临时性淹井事故。

三、矿井充水通道

矿井充水的天然通道主要包括岩溶陷落柱、构造断裂带、含水层的露头区;矿井充水的人为通道主要包括采空区上方冒落裂隙带、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地面岩溶流干塌陷带、煤层底板岩层突破等。

1、岩溶陷落柱

石炭二迭纪含煤地层的下面是厚达400~600m的中奥陶统石灰岩层,其中岩溶洞穴非常发育,由于地下水不断地溶蚀,洞穴越来越大,在岩层重力长期作用下,有些溶洞塌陷,覆盖在上面的含煤地层也随之陷落,由于形态是柱状的,称为陷落柱。

陷落柱切穿了煤层,破坏了含水层,沟通了煤系充水含水层中地下水与中奥陶统灰岩水的联系。

2、构造断裂带

断层构造是沟通地表水与各含水层之间发生水力联系的过水通道,所以断裂构造往往是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

3、含水层的露头区

含水层有时出露在地表上,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补给的水量与地形有关,还取决于含水层的透水性及地下水流经的距离。

4、采空区上方冒落裂隙带

采空区上方的冒落带和裂隙带是矿井充水的人为通道。

当冒落裂隙带发育高度达到顶板充水岩层时,矿井涌水量将迅速猛烈增加,从而形成水灾事故。

四、矿井水灾的防治

矿井水灾的防治可分为矿井防水和矿井排水两大类型。

前者是用各种方法不让水流入矿井或尽量减少它的流量,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措施;后者是利用排水沟、水仓、水泵及其它管路来排除矿井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措施。

1、地面防治水

地面防治水是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降水和地表水流入井下,保障矿井安全。

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筑防洪堤、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

2、井下防治水

煤矿井下生产经常会遇到地表水、潜水、承压水、老窑积水及断层水的威胁。

为了做到安全生产,必须摸清这些出水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井下防治水的工作主要有:

(1)留设防水煤柱。

(2)开采煤层,其顶板以上和底板以下与含水及被淹巷道的距离,要符合安全厚度的要求。

(3)在有突水可能的地区、含水层、导水断层要进行疏放水,以消除水源对采掘的威胁。

(4)注浆堵水。

(5)建筑水闸门。

3、井下探放水

在矿区内往往有报废小井、断层、含水层等充水因素会造成大量积水,当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积水体时,势必造成突水、透水事故。

探水是指采掘过程中用超前勘探的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

其目的是为有效的防治矿井水灾做好必要的准备。

采掘工作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巷道、老空或小窑时;

(2)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3)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陷落柱时;

(4)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5)接近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6)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7)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井下探放水时安全措施:

(1)探水前加固支护、清挖水沟、设专用电话……。

(2)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阀门;孔口管与孔壁之间用水泥固定,并作耐压试验;必要时开掘安全躲避硐……。

(3)在钻进作业时,应注意钻孔情况,如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水量突然增大,有顶钻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并汇报调度室,查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