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2444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docx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技术规

3术语和定义

3.1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

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运行监控与故障抢修指挥。

3.2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即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简称配电主站)dispatchingand

controlsystemofdistributionnetwork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及运行监控、故障研判和抢修指挥等功

能,为配电网调度运行和控制服务。

3.3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终端(简称配电终端)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

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

包括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配变终端(TTU)

和故障指示器(FI)等。

3.4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slave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简称配电子站),是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之间的中间层,实现所

辖围的信息汇集、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3.5故障指示器faultindicator

故障指示器由检测单元和通信单元组成,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用于检测线路故障,并具

有数据远传功能。

3.6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

隔离和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3.7信息交互informationinteractive

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服务共享。

3.8故障研判faultanalysisandidentification

依据系统采集的配网故障、95598报修、计划停电、低压设备召唤量测等信息,通过综

合分析,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二遥遥信、遥测

三遥遥信、遥测、遥控

CASE场景数据

E语言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5总则

5.1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配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故障研判和抢修指挥等业务开展的重要

技术支撑,是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的重要基础。

5.2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具备可靠性、可用

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应根据各地区(城市)的配电网规模、重要性要求、配电自动化应用

基础等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软硬件。

5.3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满足国标、行标、企标等相关要

求。

图形应采用IEC61970-556《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模型交互应采用IEC61970/61968

标准,设备命名采用DL/T1171标准,采用DL/T1169标准,流程采用DL/T1170标准,

服务采用DL/T1233标准。

5.4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横向上应贯通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按照“源端唯

一、全局共享”的原则实现与相关系统之间资源共享,满足应用业务需求。

5.5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遥控应具备安全加密认

证功能。

6系统架构

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面向配电网调度应用,实现生产控制大区(安全Ⅰ区)的配电网运

行监控功能和管理信息大区(安全Ⅲ区)的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功能。

总体结构见图1。

配电网运行监控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拓扑类应用、馈线故障处理和配网分析应用等,其

中配网分析应用是可选功能,供配电网规模较大、模型参数和实时数据等基础信息完整且系

统实用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根据需要选配;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功能包括工单管理、故障研判、

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示等。

图1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7基础平台

7.1总体要求

基础平台是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包含硬件、操作系统、数据管理、

信息传输与交换、公共服务和功能6个层次,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为各类应用的开发、

运行和管理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撑,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和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保障,为配电网调

度控制系统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基础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7.2数据存储与管理

基础平台应提供各类数据的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功能,包括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

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基于文件的数

据存储、备份、恢复与管理。

数据存储应满足配电网调度领域数据存储周期短、连续性强、

数据量大和可靠性高的要求。

7.2.1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

a)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支持实时数据的快速存储和访问,提供高速的本地访

问接口、网络访问接口,具有数据定义、存储、验证、浏览、访问和复制等功能,支持

数据关系描述和检索。

b)实时数据库根据关系库中的定义进行创建,提供图形化的数据维护界面,支持实时库的

在线浏览、修改。

c)提供函数和SQL两类实时数据库的访问接口,访问功能包括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

d)支持对不同态的实时数据访问;支持本地访问方式和网络访问方式;支持多态多节点间

的实时库复制。

e)在冗余配置时,多实时库间的模型结构和记录数据能够自动保持一致。

f)提供工具将实时库文件生成SQL脚本,在模型库损坏的情况下恢复模型库。

7.2.2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

a)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支持数据库的创建以及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支持标准

的SQL访问和函数接口访问。

关系数据库数据管理包括模型数据管理和历史数据管理。

b)数据库中间件访问接口应满足各应用对关系数据库的访问需求。

c)模型数据管理提供基于图模库一体化的模型管理、维护工具,支持模型建模、校验、维

护等。

d)历史数据管理应支持历史数据采样、导入、导出、查询、统计及转存功能。

e)支持秒级和分钟级周期的历史数据采样,支持按照时间对历史数据导入、导出。

7.2.3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

a)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提供文件在系统的存储和管理功能,支持基于组件和服务

的文件传输,提供用户级管理工具。

b)基于文件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应支持冗余配置并对用户透明,同时本地访问和网络访问方

式对应用透明。

c)提供文件实时同步功能,冗余配置节点间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应保持一致。

d)具备文件版本管理、锁管理、目录管理和文件目录修改、删除访问接口等功能。

7.3消息总线与服务总线

消息总线提供进程间(计算机间和部)的信息高速传输,以接口函数的形式为应用提

供消息的注册、撤销、发送、接收、订阅、发布等功能;服务总线是系统实现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础,以接口函数的形式为应用服务进行封装、注册和管理。

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是开放的总线,能够在各种主流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

7.3.1消息总线

a)消息总线应支持本地以及网络中各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传递,支持一对多、多对一的消息

传递,支持应用程序按发布/订阅模式发送和接收消息,支持实时态、研究态等之间的

消息隔离。

b)提供UDP、TCP两种实现方式。

对UDP传输,采用对消息编号、按序号发送、按序号确

认、错号重传的方式提供传输质量保证;在同一节点部,消息通过共享存来传递。

c)消息总线报文带有事件集、事件、域号、发送者所属的态、源任务、目标任务等信息编

码。

消息总线编码应满足DL/T1232-2013《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

7.3.2服务总线

a)服务总线提供请求/响应和发布/订阅两种服务模式;提供服务封装、注册、发布、请求、

订阅、确认、响应等原语,对需要成为服务总线上新的服务应用进行封装和注册,对服

务总线上的服务进行管理,对服务总线使用者提供接口。

b)服务总线的服务管理功能包括服务查询和服务监控。

服务管理按对称冗余方式配置,支

持自动切换和负载均衡功能。

支持服务代理方式实现广域围的服务访问。

c)服务总线对服务的描述应遵循DL/T1233-2013《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

7.4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包括数据服务、文件服务、告警服务、日志服务、消息服务和工作流服务

等,用于支持应用开发和集成。

7.4.1数据服务

a)数据服务提供对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多层次、不同数据粒度、面向应用的访问方

式。

b)实时数据服务通过服务总线与客户端交互数据,数据编码应遵循Q/GDW623《电力系统

动态消息编码规》,实时数据在基础平台中的节点位置对应用程序透明,支持函数接

口和SQL方式访问。

支持多态、多应用实时数据访问和远程访问。

c)历史数据服务提供对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服务,支持对实时数据库断面数据的周期存

储,存储周期可配置;支持函数接口和SQL方式对历史数据访问。

d)数据服务应提供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数据库模型维护工具和数据维护工具,提供数据

库表结构和存储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维护功能,支持数据库的整体及增量

的复制、备份与恢复。

7.4.2文件服务

文件服务实现对网络围文件的统一管理,提供远程访问目录/文件的功能,包括文

件传输、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和文件加锁,支持文件版本的比对、同步更新和权限控制。

7.4.3告警服务

a)告警服务提供各类告警的定义、处理等管理功能。

b)对不同应用的各种告警进行统一处理,可自动对告警信息和告警规则进行匹配,完成规

定的告警处理和告警输出功能;

c)告警方式可分为告警窗显示、语音提示、推画面告警、打印告警、中文短消息报警等;

告警服务对不同类型的告警信息分类存储。

d)应提供告警窗列自定义功能,所显示列由操作人员自行添加或修改。

7.4.4日志服务

日志服务对日志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具有日志记录、查看、备份等功能,可根据配置确

定日志信息的处理方式。

7.4.5消息服务

a)消息服务通过专用简单,实现基于目的地址自动投递的传输功能,在生产

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之间、上下级调度之间传递文件和工作流表单。

b)消息服务应支持报文和文件两种接口方式。

消息服务应遵循DL/T1169《电力调度消息传输规》。

7.4.6工作流服务

a)工作流服务通过与简单服务、图形浏览服务等模块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模型设计、

运行控制、管理监控等功能。

b)工作流服务按流程驱动任务执行,提供流程启动、发送、回退、追回和终止流程等功能。

c)工作流服务使用流程文件存储流转信息,应能携带E语言、Word、Excel、JPG等多种

类型的文件。

d)流程模板文件和实例文件容应遵循DL/T1170《电力调度工作流程描述规》。

7.5平台管理

7.5.1模型管理

a)模型管理能够根据配电网运行监控和各种分析应用对配电网建模的需要,支持配电网各

类模型的建立、拼接、同步和增量维护,支持模型的查询抽取、校验和比较,支持图模

库一体化建模,支持配电网模型的多场景及多版本管理。

模型管理应采用DL/T1171《电

网设备通用数据模型命名规》作为设备描述的部格式。

b)模型管理支持全模型导入、增量模型导入、导出功能。

支持从外部系统信息导入建模,

包括电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GIS)、生产管理系统(PMS)、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支持

主、配网模型的拼接以及设备异动管理。

模型图形导入/导出格式应遵循IEC61970-555

《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IEC61970-556《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IEC61970和IEC

61968相关标准。

c)电网模型管理支持模型数据的查询与抽取及修改。

模型查询和抽取支持对各类配电网模

型数据的灵活查询,支持按区域、厂站、馈线和电压等级抽取相关子模型的功能。

d)模型修改支持在线修改和离线修改两种方式;能够同步更新关系库与实时库;模型的离

线修改支持模型校验功能,修改过的模型通过验证后提交给运行系统;模型的离线修改

支持模型回退功能。

e)提供模型访问接口,以支持用户的应用开发。

模型访问接口通过权限功能模块保证应用

开发不会对模型关系库中数据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在进行模型批量更新过程中,不影响

实时系统的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

7.5.2人机界面管理

a)人机界面提供画面编辑、界面浏览和界面管理等功能。

人机界面应遵循相关规,在源

端进行画面的绘制与维护,支持相关授权单位远程浏览。

支持跨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

支持跨安全区的应用。

b)人机界面提供图元编辑器、图形编辑器等图形编辑工具,用于编辑图形画面和图元,关

联系统需要显示的各类数据。

画面编辑支持画面中图元、图形、表格、曲线和复合图元

的绘制和管理功能,支持由数据模型按照间隔特点自动生成电网接线图功能,采用符合

电力系统业务的图、模、库一体化技术。

c)画面浏览支持权限控制,支持多应用主题显示,支持多种语言、多种输入法、GBK字符

集和多种字体。

d)人机界面应能显示配电网调度运行的参数,运用灵活的、动态的方式为配网调度员提供

直观的电网运行可视化图形。

7.5.3系统管理

a)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对系统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功能等分布式管理,满足跨安全区应用管

理的要求,包括节点及应用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资源监视、时钟管理、日志管

理、定时任务管理、备份/恢复管理等,并提供各类维护工具。

b)节点及应用管理支持系统中节点的增加和删除、节点角色的修改、节点系统的启停,支

持系统应用的分布配置、冗余管理、应用启停、状态监视及告警等功能。

c)进程管理监控应用进程的运行情况,包括关键进程异常,自动重启;如重启失败,应切

换应用,并发出告警信息;普通进程异常,应自动重启,并发出告警。

d)网络管理监控各节点间的通信状况,支持双网配置;单一网络部件出现故障,能保持系

统不间断运行;双网配置时支持负载的动态均衡;具备网络流量监视功能,包括:

发包

数、收包数、丢包数等信息。

e)资源监视具备监视各个节点CPU、存、硬磁盘、网络等设备的关键性能参数、使用情

况及越限告警功能。

f)时钟管理支持两套外部时钟装置(包括北斗、GPS、地面授时)作为时钟源,支持时钟

源的切换;系统各服务器和工作站采用NTP协议与处理主时钟信号的应用所在机器对

时。

g)日志管理以规化的文本格式记载和保存日志信息;提供函数接口,实现日志的记录和

查询等功能;提供日志文件的备份功能。

h)定时任务管理负责系统定时任务的配置、执行和状态查询,在满足设定条件时,定时

任务管理完成定时任务的触发和执行;启动方式包括周期、定时等。

i)备份/恢复管理包括工作站与服务器的系统软件备份/恢复、数据库备份/恢复和电网数

据的备份/恢复。

系统备份/恢复管理支持异地备份和恢复,可将电网模型和历史数据异

地存储备份;备份前具备自行检查存储载体存储空间的能力;备份、恢复任务执行结果

有日志记录。

7.5.4权限管理

a)权限管理提供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功能,通过功能、角色、用户、组等多种层次的权限

主体,支持用户角色识别的权限控制,包括基于功能(菜单、应用、功能、属性等)的

常规权限控制、基于对象(数据库表、图形、报表、流程等)的权限控制和基于角色的

权限控制机制,并提供界面友好的权限管理工具。

b)权限管理向应用提供包括用户名/密码、数字签名文件等多种手段在的用户识别功能。

权限管理功能支持从表域、表到数据库等多种不同数据粒度的权限验证,支持从具体功

能操作、菜单项到应用画面等不同对象的权限验证。

7.5.5CASE管理

a)CASE管理功能是系统实现应用场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公共工具,提供CASE容定义、

修改、保存、载入、删除、查询和按时间点匹配等基本功能。

支持多种类型数据(集)

及其组合的保存和管理。

b)典型的CASE类型包括电网模型CASE、运行方式CASE、图形的CASE及其组合。

可根据

需要定义CASE数据的容、来源、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

具备多个方式分类,如极值

断面、事件断面、整点断面等。

c)具备与模型CASE和图形CASE自动匹配及任意两个方式数据CASE遥信值比较的功能。

7.5.6报表管理

a)报表功能为各应用提供报表定制、管理、查询和打印功能,支持灵活的数据提取、组织、

统计和表达功能,具有报表变更和扩充等管理功能,支持跨年数据、年数据、季度数据、

月数据、日数据、时段数据的同表定义、查询和统计,支持报表的图、表显示功能,方便各类应用实现各类报表;

b)支持基于模板和有筛选条件自定义的动态报表自动生成功能。

7.5.7WEB浏览

在III区实现WEB浏览功能。

WEB浏览功能应把配电主站图形数据、实时数据、报表

数据以WEB形式实时发布到部网上,根据相应权限方便浏览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自动

实现与Ⅰ区配电SCADA数据和图形的同步。

8配电网运行监控

配电网运行监控是配电网实时调度业务的技术支撑,综合利用一、二次信息实现实时监

控、拓扑分析、馈线故障处理和配网分析等应用,为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8.1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操作与控制、人机交互、信息分区及分流、分布式

电源接入与控制、智能告警分析等功能。

8.1.1数据采集

a)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量测、保护、安自装置、备自投等一、二次设备运行数据

的采集与交换;

b)支持与各类RTU/FTU/DTU/TTU、子站、卫星时钟、周波、直流电源、UPS及其它计算机

系统的通信;

c)支持广域分布式数据采集,通过统筹协调可完成多区域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并在全系统共

享;

d)支持大数据量采集并满足实时响应的要求;

e)支持数据采集任务的负载均衡处理;

f)支持DL/T634和其它国、国际标准规约等多种通信规约,满足多种应用类型数据的采

集和交换;

g)支持光纤、载波、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的信息接入和转发;

h)具备错误检测功能,能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错误条件检查并进行相应处理;

i)具备通信通道运行工况监视、统计、报警和管理功能;

j)具备通信终端在线监视功能;

k)利用公网通信实现的数据采集,应符合国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8.1.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应具备模拟量处理、状态量处理、非实测数据处理、数据质量码、计算及统计

等功能。

a)模拟量处理。

应能处理一次设备(线路、变压器、母线、开关等)的有功、无功、电流、

电压值模拟量,并具备以下功能:

1)提供数据有效性检查和数据过滤;

2)提供零漂处理功能,且模拟量的零漂参数可设置;

3)提供限值检查功能,并支持不同时段使用不同限值;

4)提供数据变化率的限值检查功能,当模拟量在指定时间段的变化超过指定阈值

时,给出告警;

5)支持人工输入数据;

6)可以自动设置数据质量标签;

7)按用户要求定义并统计某些量的实时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以及发生的时间;

8)可支持量测数据变化采样;

9)进行工程单位转换;b)状态量处理。

应能处理包括开关位置、隔离刀闸、接地刀闸位置、保护状态以及远方控

制投退信号等其他各种信号量在的状态量,并具备以下功能:

1)支持单、双位遥信处理,对非法状态可做可疑标识;

2)支持误遥信处理,对抖动遥信的状态做可疑标识;

3)支持检修状态处理,对状态为检修的遥信变化不做报警;

4)支持人工设定状态量;

5)所有人工设置的状态量应能自动列表显示;

6)支持保护信号的动作计时处理,当保护动作后一段时间未复归,则报超时告警;

7)支持保护信号的动作计次处理,当一段时间保护动作次数超过限值,则报超次告

警。

c)非实测数据处理。

非实测数据可由人工输入也可由计算得到,以质量码标注,并与实测

数据具备相同的数据处理功能。

d)数据质量码。

应对所有模拟量和状态量配置数据质量码,以反映数据的质量状况。

图形

界面应能根据数据质量码以相应的颜色显示数据。

数据质量码至少应包括以下类别:

1)未初始化数据;

2)不合理数据;

3)计算数据;

4)实测数据;

5)采集中断数据;

6)人工数据;

7)坏数据;

8)可疑数据;

9)采集闭锁数据;

10)控制闭锁数据;

11)替代数据;

12)不刷新数据;

13)越限数据。

14)计算量的数据质量码由相关计算元素的质量码获得。

e)统计计算功能。

支持统计计算,应能根据调度运行的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提供

统计结果,至少应包括以下功能:

1)数值统计:

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总加值、负荷率、三相不平衡率,统计

时段包括年、月、日、时等;

2)极值统计:

包括极大值、极小值,统计时段包括年、月、日、时等;

3)次数统计:

包括开关变位次数、遥控次数等;

4)正确率统计:

能统计遥控正确率和遥信变位正确率;

5)合格率统计:

可对电压等用户指定的量进行越限时间、合格率统计,合格率可分时

段统计,且用户可针对不同时段设定多重限值;

6)停电设备统计:

统计停电围,并可按厂站、线路、设备类型等条件分类查询;

7)运行工况统计:

能正确统计配电终端月停运时间、停运次数。

8.1.3数据记录

数据记录应提供事件顺序记录、周期采样、变化存储功能。

a)事件顺序记录(SOE)

1)应能以毫秒级精度记录所有电网开关设备、继电保护信号的状态、动作顺序及动作

时间,形成动作顺序表;2)SOE记录应包括记录时间、动作时间、区域名、事件容和设备名;

3)应能根据事件类型、线路、设备类型、动作时间等条件对SOE记录分类检索、显示

和打印输出;

4)应能选择对某个设备的SOE进行屏蔽和解除屏蔽。

b)周期采样

1)应能对系统所有实测数据和非实测数据进行周期采样;

2)支持批量定义采样点及人工选择定义采样点;

3)采样周期可选择。

8.1.4操作与控制

操作和控制应能实现人工置数、标识牌操作、闭锁和解锁操作、远方控制与调节功能,

并支持上述功能的权限控制。

a)人工置数

1)人工置数的数据类型包括状态量、模拟量、计算量;

2)人工置数的数据应进行有效性检查。

b)标识牌操作

1)应提供自定义标识牌功能,常用的标识牌应包括:

_锁住——禁止对具有该标识牌的设备进行操作;

_保持分闸/保持合闸——禁止对具有该标识牌的设备进行合闸/分闸操作;

_警告——某些警告信息应提供给调度员,提醒调度员在对具有该标识牌的设备执行

控制操作时能够注意某些特殊的问题;

_接地——对于不具备接地刀闸的点挂接地线时,可在该点设置“接地”标识牌,系

统在进行操作时将检查该标识牌;

_检修——处于“检修”标志下的设备,可进行试验操作,但不向调度员工作站报警;

2)应能通过人机界面对一个对象设置标识牌或清除标识牌,在执行远方控制操作前应

先检查对象的标识牌;

3)单个设备应能设置多个标识牌;

4)所有的标识牌操作应进行存档记录,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