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2452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docx

二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

1畅游信息海洋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

信息与信息社会、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重点:

信息的特征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

在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中,信息是人们常见的词汇。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

它有哪些特征呢?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信息:

我们把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所能接收到的一切都叫做信息。

2、媒体:

信息要借助于某种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等)表现出来,我们把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和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体或媒介。

3、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

(1)普遍性:

信息普遍慧慧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慧慧,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3)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不具有排他性。

(4)时效性:

某些信息在一段时间内的价值非常高,但过了这一时间段,可能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四、小结

信息和媒体的概念,信息的主要特征。

五、学生练习:

1、什么是信息?

2、什么是信息的载体?

3、信息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信息的主要特征,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完成下表:

信息的特征

实例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时效性

1畅游信息海洋

1.2信息的价值与安全

教学内容:

信息价值,信息安全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的价值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知道信息的安全问题,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信息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信息的安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

物质和能量是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有价值的。

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要积极地做好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信息的价值在于利用,信息只有被使用后才能实现其价值。

2、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有些信息的价值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3、在我们感受信息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已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信息污染、信息侵权、信息犯罪等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都将无从谈起。

4、人们为了保护信息资源,防止信息被篡改、泄露和破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制度等对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5、作为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我们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应树立信息安全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积极地做好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

四、学生活动:

1、你能通过身边发生的一些实例说明信息的价值吗?

2、你认为实现信息安全的办法有哪些?

你采取了哪些安全措施?

1畅游信息海洋

1.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信息技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如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信息技术历史回眸: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使用;

(3)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信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

(5)计算机的发明和因特网的诞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一切,并且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向前发展。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便捷快速的通信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变小了,变成了“地球村”。

(2)信息技术为人类增添了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手段。

(3)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4)信息技术改进了人类传播和应用信息的方式。

3、信息技术发展:

未来信息技术和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技术之间会整合得更加紧密。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应用,必将大大加快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1)人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大众化和人性化,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

(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上面谈到的只是它的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从其它角度来想想信息技术还有哪些发展趋势。

四、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谈一谈你想象中的信息社会,写出书面报告,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1揭秘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一章我们学习了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本章我们将通过学习、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知识,掌握如何管理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和习惯。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计算机通过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这一原理是由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2、冯·诺依曼原理的主要设计思想包括以下三点: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

(3)将程序和数据一并存储入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

3、冯·诺依曼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方式,如今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制造的。

4、计算机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将为解决问题而编制的程序以及数据通过输入设备存入存储器中;接到开始工作的命令后,由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指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完毕后将结果送到存储器中存储,最后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呈现出来。

如下图:

 

数据控制命令

5、运算器和控制器全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它在计算机中的地位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指挥着其他部件统一协调工作。

6、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利用存储器中已经存储的相应的运算规则,计算机能够脱离人的直接干预,高速、自动地进行工作,完成指定的任务,因而它是一个智能化的工作。

四、学生活动:

回想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填充计算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2计算机系统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的基本组成,能正确识别计算机上的主要部件,并知道其作用。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揭开了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神秘面纱,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为下节课学习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做个铺垫。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在计算机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如下图所示: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3初探硬件家族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的基本组成,能正确识别计算机上的主要部件,并知道其作用。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外观看,计算机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彩色的、白色的、黑色的……但是,尽管外表千差万别,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

本节我们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输入设备:

作用是将外部的各种信息、命令转变为数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常见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数码相机、麦克风、摄像头等。

2、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主板,它是主机的骨架,所有的部件都要连接到它上面才能被正常识别和工作。

(2)CPU,也叫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负责指挥计算机进行各种运算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是计算机的控制和运算中心。

(3)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放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等信息的设备。

(4)显示卡,也叫显卡,是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

(5)声卡,是主机与音箱、麦克风等设备的接口,用于输入、记录和输出音频信息。

3、外存储器:

又叫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存放需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信息的设备。

其特点是存取速度慢,但容量大,即使掉电里面的内容也不会丢失。

常见有硬盘、U盘、光盘等。

4、输出设备:

是指导计算机中的信息变为人们所熟悉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设备。

常见有:

(1)显示器,按显示方式分类有CRT和LCD等。

(2)打印机,可以将计算机中的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输出到纸面上。

常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式打印机、热升华式打印机等类型。

(3)音箱,通过音频线与主机中的声卡相连接,是计算机音频信息的输出设备。

5、计算机的输出、输入设备称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四、学生活动:

结合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知识,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台个人计算机所需的硬件配置表。

要求:

1、了解计算机中各配件的功能、型号及性能。

2、了解目前主流计算机的配件型号、品牌以及最新发展动态。

3、了解当地计算机配件的具体价格情况。

最后经过小组讨论后,完成下表。

设备名称

主要作用

生产公司及型号

选配理由

参考价格

资料来源

CPU

主板

内存

机箱和电源

硬盘

显示器

显示卡

声卡

音箱

键盘、鼠标

光驱

打印机

摄像头

……

合计金额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4浅析软件系统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主要类型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的基本组成,知道常见的应用软件类型。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计算机软件是指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以及为各种实际应用而编制的程序和资料的总和。

程序是人们为解决具体问题,用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编制的指令序列。

软件按用途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系统软件:

是面向计算机系统,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支持各种应用软件的运行而设计的程序集合,俗称为运行平台或运行环境。

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系统诊断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就无法启动,目前常见的有WindowsXP、Linux和MacOS等。

(2)程序设计语言,也叫计算机语言,是人们设计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时使用的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文,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

当前较为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都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方式,如VB、C等。

2、应用软件:

是指面向用户,为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而开发和研制的软件。

应用软件运行在系统软件之上,运用系统软件提供的平台完成工作,具有实用性和专用性的特点。

常见有:

文字处理软件:

如Word等。

图像处理软件:

如PS等。

媒体播放软件:

如暴风影音等。

信息管理软件:

如工资管理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等。

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Flash等。

课件制作软件:

如Authorware等。

网络浏览、通信软件:

如IE、QQ等。

3、应用软件一般需要安装在计算机中才能使用。

卸载应用软件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进行。

四、学生活动:

一台计算机若要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常常需要安装各种软件。

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需求,结合实际使用中的经验,设计一份多媒体计算机软件配置清单。

要求:

1、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防病毒等。

2、尽可能地搜集具有同样功能的多种软件,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经过小组讨论后,共同完成下表。

序号

软件类型

软件名称及版本

软件功能特点

所需费用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5计算机中的文件管理

教学内容: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计算机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重点: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一台计算机中可能有成千上万个文件,计算机是如何管理这些文件的呢?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文件:

是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是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最小单位和基本形式。

2、文件名:

文件名的一般格式是:

主文件名.扩展名,长度最多不能超过255个字符,文件名不能含有下列字符:

/\:

*?

“<>|

3、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文件,一般将相关联的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每个文件夹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文件夹命名的方法与文件相同,但是文件夹没有类型之分。

文件夹中还可以有文件夹,称为子文件夹。

4、演示、练习一些常用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操作。

5、演示、练习资源管理器的一些常用操作。

四、学生活动

根据操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新建文件夹

能够在指定位置创建文件夹

复制文件

能够用多种方式复制文件

移动文件

能够用多种方法移动文件

查找文件

能够使用通配符进行文件查找

删除文件

能够按照要求删除文件

重命名文件

能够正确对文件进行命名

2探究计算机奥秘

2.5计算机小卫士

教学内容: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病毒的几个特征;病毒的防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使用计算机,除了要掌握软硬件知识,还要学会一般的防治病毒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来看一看,你做到了吗?

二、学生自主读书,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

三、精讲:

1、计算机病毒:

是指专门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很大,全世界每年因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1)传染性。

(2)破坏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可触发性。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首先,应在计算机中安装能进行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并及时下载最新的升级包,以保证杀毒效果。

(2)其实,在日常计算机使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外来磁盘或U盘时,首先应进行病毒扫描,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并及时删除。

使用正版软件,自觉抵制盗版软件。

拒绝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不定期查询漏洞,更新安装补丁。

系统中重要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

了解有关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特定时间,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5、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6、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四、学生活动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哪几点来防治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

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