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2938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docx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分析与研究

摘要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蜂窝结构,所以移动终端在跨越地理空间划分的小区时,必然要进行越区切换。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切换是保证移动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实现不间断通信;切换也是为了在移动台与网络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通信质量,防止通信中断这是适应移动衰落信道特性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文介绍越区切换很多方面的知识,有越区切换目标、判决条件:

、基本分类、越区切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切换是一个重要的移动管理功能,它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优劣。

所以越区切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

蜂窝不间断通信越区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

 

Abstract

Duetothe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usingcellularstructure,sothemobileterminalinacrossgeographicspacepartitionarea,handoffwillinevitably.Inacellular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switchingistheguaranteeofmobileusersrealizetheuninterruptedcommunicationinmobilecondition;switchingistomaintainanacceptablequalityofcommunicationbetweenthemobilestationandthenetwork,preventingcommunicationinterruptwhichisadaptedtothechannelcharacteristicsofMobileFadingindispensablemeasures.Thispaperintroducesthehandoffofalotofknowledge,ahandovertarget,thedecisioncondition:

basicclassification,switching,theapplicationinreallife.Switchisoneofthemostimportantmobilemanagementfunction,itistheparticularfunctionofthecellsystem,aswellasakeytechniqueofthe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becauseitdirectlyaffectstheperformanceofthewholesystem.Sothehandoverisveryimportantandnecessary.

 

 

第一章越区切换的基本概述

1.1越区切换的概念

切换(又称越区切换、过区切换;英语:

handover,handoff)是指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是由于外界干扰而切换到另一条话音信道上的过程。

 

1.2越区切换的作用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切换是保证移动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实现不间断通信;切换也是为了在移动台与网络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通信质量,防止通信中断,这是适应移动衰落信道特性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特别是由网络发起的切换,其目的是为了平衡服务区内各小区的业务量,降低高用户小区的呼损率的有力措施。

切换可以优化无线资源(频率、时隙、码)的使用;还可以及时减小移动台的功率消耗和对全局的干扰电平的限制。

第二章越区切换的目标及准则

2.1越区切换的目标

越区切换的出现有很多原因的,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在一个正在通话或有数据连接(例如,正在通过GPRS上网)的手机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为避免掉话或数据断开,做一个切换是必要的。

2.在一个小区中,当连接一个新的通话的能力达到上限时,并且发起这个新的通话的手机在另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将这个通话转移到那个小区将是明智之举。

这样不但有利于均衡负载,对那些只能接入到第一个小区的手机,绝对是个好消息。

3.在非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某一手机使用的信道可能会与相仿小区的某一手机使用的信道相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将该手机的通信信道切换到同一小区的不同信道或相邻小区的不同信道,会降低干扰的可能。

4.同样在非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当用户行为发生变化,比如:

当某一,高速运动的,连接到一个大的,伞状类型(umbrella-type)小区的用户突然停下来,这时,通话通常会被转移到一个宏小区或微小区,这样做能够让伞状类型小区有更多能力处理快速运动用户,并且减小干扰。

反之亦然(宏小区到巨小区)。

5.在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软切换(见下)可以被采用以减小对邻小区的干扰(见远近问题),甚至在有良好连接的时候。

6.最基本的切换(软切换)是当一个通话中的手机从当前小区(称为源小区和当前使用的信道转移到另一个可用的小区(称为目的小区)和信道(源小区和目的小区可以是不同的小区,也可以是同一小区的不同扇区)。

这个切换过程可称之为小区间切换;另一个特别的例子是源和目的小区是同一个,甚至同一个扇区,但转移仅仅是在使用的信道间进行,这种切换称之为小区内切换。

2.2越区切换的准则

判定移动台是否需要越区切换一般都有一定的准则和条件,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依靠接收信号载波电平判定。

当信号载波电平低于门限电平(例如-100dBm),则进行切换。

2.依接收信号载/干比判定。

当载/干比低于给定值时,则进行切换。

3.依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判定。

当距离大于给定值时,则进行切换。

实际上,在通话过程中测量接收信号载/干比有一定的困难;而用距离判定时,则距精度有时很难保证。

所以,一般常用的时第一种。

第三章越区切换的判决条件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可以根据射频信号强度、载干比、移动台到基站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字系统中的误码率来判断切换与否。

实际应用中,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作为参数。

切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3.1.相对信号强度

切换判决基于从基站接收的信号平均值。

移动台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基站是,就发起切换。

此方式的缺点是当服务基站还能提供所要求的业务质量时就迸行了许多不必要的切换

3.2.有门限的相对信号强度

移动台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小区基站,并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某一门限时,发起切换。

在此方法中需要恰当地选择门限值。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高于两基站等信号强度,就会出现类似相对信号强度的效果。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低于此信号强度,移动台将推迟切换,直到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经过此门限值。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远低于此信号强度,将会造成过大的时延。

这将降低通信链路的质量甚至导致呼叫中断。

3.3.有滞后的相对信号强度

移动台同样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大于当前小区基站信号强度超过一个滞后范围时,就发起切换。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信号的起伏造成的“乒乓效应”,但是当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足够强时,它也产生不必要的切换。

3.4.有滞后和门限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这种方式中,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小区基站高于一个滞后范围,并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某一个门限时,就发起切换。

当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能够提供所需的质量要求时,使用此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切换。

3.5.有滞后时间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这种方式中,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高,而且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比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高,此时才开始切换。

此方式降低了频繁的切换次数。

若以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为标准设计切换方案,理想的切换方案要求为:

尽可能少的切换次数,以减轻信令负担;尽可能短的时延,以避免切换的迟钝。

显然,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小,应考虑折中的方案。

第四章越区切换中的业务系统分类

4.1单业务系统

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还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它的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是话音业务,所以其切换也是针对单业务系统的。

而与第二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系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能承载多种业务;使用微蜂窝技术,使系统容量大大增加。

其切换策略也有相应的改变。

4.1.1无优先级策略

基站不区别新的呼叫请求和切换呼叫请求,若没有空闲信道,就将其清除。

4.1.2排队优先权策略

如果没有空闲信道,切换呼叫可以排队等候信道释放,而且排队等候信道的释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4.1.3基于测量的优先级策略

切换请求根据呼叫接近接收机的速度来进行排队,而不是按照先入先服务的原则给这些呼叫分配信道。

4.1.4预留信道策略

为了降低切换呼叫的失败率,每个小区都预留出固定数量的信道,专用于切换呼叫,如果空闲信道数大于保留信道数,则新呼叫到达不形成呼损,而对于切换呼叫只要有空闲信道就不会形成呼损。

4.1.5半速策略

将每个小区定义一些信道,当该小区信道繁忙时,可以暂时将这些信道一分为二,即半速信道,一个用于正在进行的呼叫,另一个用于切换呼叫。

以使切换呼叫继续进行从而减少强制中断率。

当一个半速信道释放后,可以与其他空闲的半速率信道结合成一个全速率信道,但这种方法实现起来需要空中接口的结构能够支持将全速信道分成两个子速率信道的功能。

4.2多业务系统

对于多业务切换来说,这些策略将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业务的要求,需要综合单业务切换策略的优点,形成对多业务的切换策略。

4.2.1对不同呼叫给予不同的优先权

不同业务的新呼叫具有相同的优先权,优先级别最低;切换呼叫比新呼叫具有更高的优先权,数据业务由于是非实时业务,其切换呼叫给予次优先权;语音业务由于有实时要求,对时延要求高,其切换呼叫的优先权最高。

当呼叫到达时,首先判断其业务类型,即判断是语音还是数据业务,然后判断是新呼叫还是切换呼叫,并给出相应的优先级别。

各类业务的新呼叫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别,且级别最低,按先来先服务(FIFO)的规则接受服务。

切换呼叫比新呼叫具有更高的优先权,而不同业务的切换呼叫具有不同的优先权。

数据业务的切换呼叫具有次优先权;语音的切换呼叫具有最高优先权,同样按FIFO规则接受服务。

4.2.2起源借用方案

多业务切换问题与单业务切换问题的最大不同是系统中有不同业务,不同业务有不同的优先级,不同业务使用不同数量的各类资源,而且各种业务对时延敏感性不一,因此可以考虑,当需要时将前者呼叫的业务信道暂时借给后者切换呼叫,前者呼叫用信令信道保持与基站的联系,在业务信道够用时,再进行业务通信。

如前所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过降低蜂窝的大小,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用户移动时经过的蜂窝越来越多,导致切换速率和信令负载的增加,当有高速移动的用户时,很容易掉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分层蜂窝结构引入无线网络,并同时使用软切换技术,使用垂直切换的策略。

第五章越区切换的基本分类

当一次切换被触发后,一个新的信道将被建立,通信将转接到新的链路,同时,原来的信道被释放。

切换处理过程可以根据新链路的建立途径(旧链路的释放是发生在新链路的建立之前、之中或之后)来分类。

5.1硬切换

硬切换基本原理

硬切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移动台在硬切换情况下,同一时刻只占用一个无线信道,它必须在一个指定时间内,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调谐到新的频率上,再与新基站取得联系,在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通信短时中断。

硬切换主要是不同频率的基站和扇区之间的切换。

在硬切换中,为了使中断时间尽量短,在网络中要预先建立新的链路。

硬切换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同一时刻,移动台只占用一个无线信道。

硬切换的缺点是通信过程会出现短时的传输中断,因此硬切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通话质量。

而且如果在中断时间内受到干扰或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当硬切换区域面积狭窄时,会出现新基站与原基站之间来回切换的“乒乓效应”,影响业务信道的传输。

硬切换主要用于GSM系统中。

5.2软切换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蜂窝结构移动台在跨越空间划分的小区时必然要进行越区切换。

即完成移动台到基站的空中接口的转移以及基站到网人口和网人口到交换中心的相应的转移。

在第一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都采用迫使通信容易中断的越区硬切换方式。

3G系统将在使用相同载波频率的小区间实现软切换,即移动用户在越区时可以与两个小区的基站同时接通只相应改变扩频码。

即可做到”先接通再断开”的交换功能从而大大改善了切换时的通话质量。

软切换基本原理

 

在软切换过程中,两条链路及相对应的两个数据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同时被激活,一直到进入新基站并测量到新基站的传输质量满足指标要求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连接。

软切换是同一频率下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

不管是从移动台的角度还是从网络的角度看,两条链路传输的是同一个数据流,保证了通信不会发生中断。

在软切换中,移动台只有在取得了与新基站的链接之后,才会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不会影响通话质量;软切换由于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交界处,移动台同时与多个基站通信,起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的路径分集的作用,因而可大大减少切换造成的掉话。

而且在软切换中移动台和基站均采用分集技术和反向功率控制,能很好的提高系统的性能。

但是软切换同时也存在需要占用的信道资源较多、信令复杂导致系统负荷加重、增加下行链路干扰、增加设备投资和系统背板的复杂性等的缺点。

软切换主要用于CDMA系统中。

下图为硬软切换的对比:

 

5.3更软切换

在CDMA系统中,移动台在扇区化小区的同一小区的不同扇区之间进行的软切换称为更软切换。

实际上是相同信道板上的导频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由BSC完成的,并不通知MSC。

5.4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是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切换方案。

接力切换是利用精确的定位技术,在对移动台的距离和方位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台方位和距离作为辅助信息来判断移动台是否移动到了可进行切换的相邻基站临近区域。

如果移动台进入这个切换区,则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该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从而实现快速、可靠和高效切换。

这样既节省信道资源、简化信令、减少系统负荷,也适应不同频率小区之间的切换。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TD-SCDMA中采用了接力切换。

实现接力切换的必要条件是:

网络要准备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包括移动台的信号到达方向以及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

接力切换流程

5.5垂直切换

上面介绍的几种切换方式按照切换的方向来分都可以归为水平切换,而与此相对应,还存在一种切换方式,即垂直切换。

可以这样来概括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移动台在相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称为水平切换,而移动台在不同系统的基站(扇区、信道)之间的切换就称为垂直切换。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在宏蜂窝下引入微蜂窝从而形成分级小区结构,从而解决网络内的“盲点”和“热点”,同时也针对用户的不同运动状态,用不同级别的小区提供通信能力。

宏蜂窝主要满足以高速移动的移动终端或由于缺乏信道而不能由微蜂窝服务的移动终端,因此可以降低切换的速率并同时增加系统的容量。

移动终端通话时,它同时保持与宏蜂窝、信号最强的相邻微蜂窝的连接。

并不断地测量宏蜂窝和相邻的微蜂窝的信号强度,报告基站系统控制器,基站系统控制器调整移动台与它自己相邻的微蜂窝的连接。

当移动终端低速移动发生切换时,基站根据移动终端测量的信号强度,优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信号最强的微蜂窝,由于移动终端一直都保持与信号最强的微蜂窝的连接,所以切换速度很快,切换完成后才调整移动终端与微蜂窝的连接。

当然移动终端快速移动发生切换时,基站根据移动终端的速度,优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宏蜂窝,这样移动终端连续经过微蜂窝的时候都不会发生切换,减少了切换的发生;当移动终端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基站又把移动终端切换到信号最强的微蜂窝,保证用户得到最好的通信质量与提高系统的容量。

第六章越区切换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

6.1WCDMA中的软切换

WCDMA中的切换策略

6.1.1WCDMA切换策略

WCDMA的软切算法使用了相同导频信道的Ec/Io作为切换测量数值,它有四个至关重要的导频集分别如下:

1.激活集:

与分配给移动台的前向业务信道相对应的导频。

2.候选集:

当前不在激活集里,但是已经有足够的强度表明,与该导频相对应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可以被成功解调的导频集合。

3.邻近集:

当前不在激活集里和候选导频集中,但可以进入候选集的导频集合。

4.剩余集:

在当前的系统中,除上述三种导频集以外的其他导频。

6.1.2无线链路增加和释放过程

1.小区2的导频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当小区2的导频强度Ec/Io达到(最好导频Ec/Io-(报告门限-增加滞后门限))并维持△T时间,而此时候选集没有满,小区2此时被加入到候选集里。

该项动作也称为无线链路增加。

2.小区3的导频信号强度逐渐增加并开始超过最早的小区1的导频信号强度,在小区3的导频(最好候选导频)强度Ec/Io达到(最弱导频Ec/Io+替换滞后门限)并维持△T时间,而此时候选集的数目已满(假设此时系统设置的候选集最大数目是两个),小区3(候选集中最强的信号)此时替代小区2(候选集里最弱的信号)被加入到候选集里,小区1同时被移出候选集。

该项动作也被称为无线链路增加和释放。

3.此时候选集中小区3的导频信号强度逐渐减弱,当小区3的导频强度Ec/Io弱到(最好导频Ec/Io-(报告门限+删除滞后门限))并维持△T时间,小区3(候选集里最弱的信号)此时被移出候选集。

该项动作也称无线链路的释放。

其中,报告门限是软切换中要增加或删除候选集中的小区的门限;△T是留给动作触发的时间;导频Ec/Io是指经测量后导频的强度;最好候选导频是指候选集里信号最强的导频。

6.1.3滞后门限分类

1.增加滞后门限是要增加无线链路的滞后门限;

2.删除滞后门限的要删除无线链路的滞后门限;

3.替换滞后门限是要同时增加并释放一条无线连路的滞后门限。

6.2CDMA2000中的软切换

CDMA2000中的切换策略

CDMA2000中的切换策略如图所示。

移动台不断地搜索着激活类、候选类、邻近类、剩余类各个导频的强度,并且根据导频强度维护各个类,当移动台靠近切换区时,移动台开始以下操作过程:

1.导频p2强度超过了T_Add,但尚未到达动态门限,移动台将这个导频移到候选集。

2.导频p2强度超过了[(SOFT_SLOP/8)×10×log10(PS1)+ADD_INTERCEPT/2]。

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3.移动台收到扩展切换指示消息DROP_INTERCEPT/2,将p2移入激活集,开始宏分集。

而后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4.导频p1的强度下降低于动态门限[(SOFT_SLOPE/8)×10×log10(PS2)+DROP_INTERCEPT/2],移动台开始启动发送切换定时器。

其中DROP_INTERCEPT/2是计算去掉导频p1时动态门限的一个参数,和ADD_INTERCEPT/2相对应。

5.切换下降定时器超时,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给基站。

6.移动台收到切换指示消息,将p1移入候选类。

而后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7.导频p1的强度下降低于T_drop。

移动台开始启动发送切换定时器。

8.切换下降定时器超时,移动台将p1从候选类移到邻近集。

这就是移动台进出切换区的全过程,由此看出对于移动台,切换的关键就是在复杂的无线信道条件下不断地、较为准确地测量各导频的强度,以及支持在切换区的宏分集。

6.3TD-SCDMA中的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是利用精确的定位技术,在对移动台的距离和方位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台方位和距离作为辅助信息,来判断移动台是否移动到了可进行切换的相邻基站临近区域。

如果移动台进入这个切换区,则RNC通知该基站作好切换的准备,从而实现快速、可靠和高效切换。

这样既节省信道资源、简化信令、减少系统负荷,也适应不同频率小区之间的切换。

实现接力切换的必要条件是:

网络要准备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包括移动台的信号到达方向(DOA)以及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

在TD-SCDMA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系统较容易获得移动台的DOA,从而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

具体过程是:

1.利用智能天线和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使天线根据每个移动台的DOA为其进行自适应的波形赋形。

对每个移动台来讲,仿佛始终都有一个高增益的天线在自动跟踪它,基站根据智能天线的计算结果就能确定移动台的DOA,从而获得移动台的方向信息。

2.利用上行同步技术,系统可以获得移动台信号传输的时间偏移,进而计算得到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3.经过前两步之后,系统就可准确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

因此,上行同步、智能天线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实现接力切换的关键技术基础。

接力切换执行过程如图所示。

1.移动台与nodeB1进行正常通信。

2.当移动台需要切换并且网络通过对移动台对候选小区的测量找到了切换目标小区时,网络向移动台发送切换命令,移动台就与目标小区建立上行同步。

然后移动台在与nodeB1保持信令和业务连接的同时,与nodeB2建立信令连接。

3.当移动台与nodeB2信令建立之后,移动台就删除与nodeB1的业务连接。

4.移动台尝试建立与nodeB2的业务连接,这时移动台与nodeB1之间的业务和信令连接全部断开了,而只与nodeB2保持了信令和业务?

 通过分析WCDMA,CDMA2000,TD-SCDMA中切换技术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

在测量过程中,软切换和硬切换都是在不知道移动台准确位置的情况下进行切换、测量的,因此需要对所有的邻小区进行测量,然后根据给定的切换算法和准则进行切换判断和目标小区的选择。

而接力切换是在知道移动台精确位置的情况下进行切换测量,所以它没有必要对所有邻小区进行测量,只需对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一致的、靠近移动台一侧少数几个小区进行测量,然后根据给定的切换算法和准则进行切换判断和目标小区的选择,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越区切换。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终于认真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我论文是写移动通信系统中越区切换技术与分析。

这个题目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的专业知识学过越区切换,但是我们掌握的却只是皮毛而已。

本来上课听得不是特别认真而且课本上讲得不全面。

经过对论文的认真撰写,我又重新掌握了很多与我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

首先,通过写这篇论文,我复习了越区切换的概念与作用,越区切换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还了解了越区切换的目标及准则;也掌握了越区切换的业务系统分类和判决条件;不仅如此,我还熟练掌握了越区切换的基本分类及越区切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通过这篇论文对我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我以后的学习乃至对我整个大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越区切换对我们通信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切换无线移动通信就不可能实现。

越区切换在以前有了很久的发展,在以后它的发展前景依然辽阔。

我坚信通过越区切换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