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3340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docx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

PleasureGroup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学科

注:

颜色表示曾考点

颜色表示与旧大纲的异同或新增部分

公共基础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含义与功能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14

二、公共管理的特征15

1、公共性2、服务性3、合作共治性

三、公共管理的功能17

1、经济功能2、政治功能3、社会功能

第二节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公共行政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19

1、公共行政时期(1887-1960)(选择)

2、新公共行政时期(1960-1980)

二、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19(选择)

第三节公共管理准则

一、以人为本的准则20(案例)

二、公共利益至上的准则21

三、公众参与的准则21

复习参考:

一、名词

公共管理15

二、选择题

1、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两个时期:

19-20

2、公共行政时期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两大基本框架之下。

19

3、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时期主要区别在于:

19-20

三、简答和论述题

1、简述公共管理的功能17-18

2、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可将公共管理总体上分为哪两大时期请简要论述。

19-20

3、简述公共管理的三准则:

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公众参与。

20-21

第二章公共组织

第一节公共组织的含义和功能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22(新增)

1、组织的定义及其要素2、公共组织的含义和范畴

二、公共组织的特性23(新增)

1、公共性2、社会性3、合法性4、服务性5、非营利性6、民众参与性7、公开性

三、公共组织的功能25(新增)

1、服务功能2、经济功能3、政策与法律功能4、社会保障功能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一、公共组织的类型29(相同)

1、集权制与分权制2、完整制与分离制

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论述)

4、层级制与职能制(选择)、(简答)

二、公共组织结构32(变化)

1、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结构2、公共组织的分部结构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选择)

第三节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新增)

一、政府组织33

1、政府组织的定义2、行政机关(名词)3、立法机关(名词)4、司法机关

二、非政府公共组织35

1、非政府组织的含义2、社会团体3、社会中介组织4、民办非企业单位5、事业单位

第四节非正式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含义37(相同)(名词)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征与类型37

1、非正式组织的特征2、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三、非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7

1、非正式组织的结构2、非正式组织的功能(论述)(简答)

复习参考:

一、名词

公共组织25非政府组织35非正式组织37集权制29

二、选择题

1、公共组织的特性:

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民众参与性;公开性23

2、公共组织的功能:

1、服务功能2、经济功能3、政策与法律功能4、社会保障功能25

三、简答与论述

1、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

29-30

2、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几种类型。

38

3、如何认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第三章公共事务(新增)

第一节公共事务的含义与功能

一、公共事务的含义38

二、公共事务的性质40

1、公益性2、非营利性3、规模性4、阶级性

三、公共事务的功能41

1、公共服务功能2、社会管理功能3、市场规制功能4、宏观调控功能

第二节公共经济事务

一、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43

1、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的意义2、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二、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44

1、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2、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公共事业

一、文化事业46

1、文化事业的意义2、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教育事业46

1、教育事业的意义2、教育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科技事业47

1、科技事业的意义2、科技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卫生事业48

1、卫生事业的意义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公共资源管理事务

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事务48

1、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2、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事务50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公共物质资源管理事务50

1、公共物质资源管理的意义2、公共物质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社会安全事务

一、社会治安51

1、社会治安管理的意义2、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保障52

1、社会保障的意义2、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公共政策(新增)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53

1、公共政策的定义2、公共政策含义的解释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55

1、认识公共政策的特征必须遵循的原则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56

1、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2、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

3、作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一、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57

1、分配性政策2、调节性政策3、自我调节性政策4、再分配性政策

二、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57

1、总政策2、基本政策3、具体政策

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58

1、政治政策2、经济政策3、社会政策4、文化政策

第三节公共政策过程

一、政策制定58(变化)

1、政策问题的认定2、公共政策议程3、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合法化

二、政策执行59

1、政策执行的含义2、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三、政策评估61

1、政策评估的含义2、政策评估的意义

四、政策监控62

1、政策监控的含义2、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3、政策监控的作用

五、政策终结63

1、政策终结的含义2、政策终结的特征

第五章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新增)

第一节公共伦理

一、公共的含义、内容和特征

1、公共伦理的含义

2、公共伦理的基本内容

3、公共伦理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伦理建设的意义

1、公共伦理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深化行政改革的内在要求

3、建立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公共伦理观

4、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公共责任

一、公共责任概述68

1、公共责任的定义2、公共责任的特征和类型3、公共责任的作用

二、公共责任体系的形成69

1、国家尚未产生之前人类责任意识的形成

2、公共管理与公共责任体系的确立

三、公共责任体系的内容70

1、公共责任意识2、公共责任制度3、公共责任意识向公共责任制度的转化

第三节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

一、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本质73

1、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的含义

2、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

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73

1、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一般作用

2、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公共管理人员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74

第六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新增)

第一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含义与功能

一、公共部门战略的含义76

1、战略与公共部门战略的含义

2、战备的构成要素与公共部门战略的核心内容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点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功能76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战略导向,关系到公共组织的兴衰存亡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助于应对公共利益的挑战

第二节公共部门战略的制定

一、战略规划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79

1、战略规划及其内容2、战略规划在公共部门的应用

二、战略规划的步骤80

1、启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并取得一致意见2、确认组织的权限与使命

3、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4、SWOT分析

5、提出组织面临的战略问题6、制定与选择战略方案

第三节公共部门战略的实施

一、战略实施的含义82

1、战略实施的定义2、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的区别

二、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82

1、编制战略实施计划2、编制战略实施计划的要求

3、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4、抓住战略实施的关键

5、关注利害关系人6、控制战略实施过程

第七章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新增)

第一节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含义85

1、绩效的含义2、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含义

二、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特征86

1、内容方面的特征2、要素方面的特征3、程序方面的特征

三、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功能87

1、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2、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

3、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有利于监督公共部门的行为,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

第二节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含义89

二、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89

1、公平公正原则2、系统全面原则3、连续稳定原则

4、客观科学原则5、操作简便原则6、适用宽广原则

三、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的步骤90

1、明确目标2、设计结构3、拟定指标4、设定权重

第三节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程序92

1、评估机构的设立2、评估主体的选择3、具体的评估操作

二、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95

1、收集资料的方法2、平衡计分卡方法

3、中国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操作方法

第八章公共管理改革(新增)

第一节公共管理改革概述

一、公共管理改革的含义97

二、公共管理改革基本内容97

1、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

2、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

3、公共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三、公共管理改革的意义98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有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有适应性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第二节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

一、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及动因99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推动力

2、社会和人口因素的变化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地“推进剂”

3、传统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为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动因

4、工商业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5、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二、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100

1、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革

2、以小型化与分权为目标的改革

3、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的改革

4、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

三、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特点101

1、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企业型政府”

2、广泛推行合同制,实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

3、分散公共管理职能,实施侵权改革

4、推动公共管理信息经改革,逐步推行电子政务

第三节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

一、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103

1、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事业管理体制改革4、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二、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105

1、公共管理法制化2、公共管理民主化3、公共管理责任化4、公共管理服务化5、公共管理信息化6、公共管理高效化

专业知识部分:

行政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行政管理概述

一、行政管理的含义122

1、三种不同角度的解释(相同)

2、行政管理的概念(相同)

二、行政管理的产生及其精神123

1、行政管理产生的背景

2、行政管理的精神(扩展)

3、现代行政管理的变化(扩展)

三、行政管理的原则125(扩展)

1、法制原则2、服务原则3、效率原则4、责任原则

第二节行政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126

1、古典理论2、行为理论3、决策理论(选择)

4、系统理论5、新公共行政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变化)

二、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31(变化)

1、政府定位问题2、政府官员问题3、制度建设的创新问题

4、依法行政问题(名解)5、观念更新问题

第三节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新增)

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132

二、研究的方法133

1、规范方法2、经验方法3、案例方法4、比较方法

第二章行政职能(新增)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行政职能的特点134

1、执行性2、整体必3、多样性4、动态性

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35

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的重点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行政职能对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构成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37

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

二、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138

1、决策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

第三节行政职能的转变

一、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39

1、行政职能转变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行政职能转变是迎接经应时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3、行政职能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行政职能转变是深化政治体制需要

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二、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34

1、职能重点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第三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征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144(新增)

1、领导中心说2、互动说3、结构说4、目标说

二、行政领导的含义145(相同)

三、行政领导活动的要素146(相同)

1、领导者2、被领导者3、领导目标4、环境

四、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146(相同)

1、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2、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关系

五、行政领导者的产生与特性147(相同)

1、行政领导者产生研究的三个阶段(选择)

2、行政领导者的特征

六、行政领导的失败与独特性149(相同)

1、导致行政领导失败的四个原因2、行政领导的独特性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结构与过程

一、行政领导的结构151(相同)

1、正式结构2、非正式结构

二、行政领导的过程154(相同)

1、科学化过程2、艺术化过程(简答)

第三节行政领导的方式、类型和内容(相同)

一、行政领导的方式157

1、首长负责制和合议制(论述)(选择)

2、任务取向的领导方式和人员取向的领导方式

二、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160

1、独断型的领导行为模式2、放任型的领导行为模式3、民主型的领导行为模式

三、行政领导活动的内容161

1、计划活动2、组织活动3、指挥活动4、控制与监督5、协调活动

第四章行政决策

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162(名解)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务的个人或组织

2、行政决策的内容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164

1、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相同)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新增)

3、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相同)

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相同)

5、单项决策与序贯决策(新增)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69(新增)

1、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行政决策具有优化行政管理目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益的重要功能

3、行政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兴衰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新增)

一、行政决策枢纽系统171

1、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特点2、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任务

二、行政决策枢信息系统174

1、行政决策枢信息系统的类型2、行政决策枢信息系统的作用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177

1、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特点2、我国咨询机构的类型3、咨询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

第三节行政决策过程

一、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180(变化)

1、理性决策模型2、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简答)

3、渐进决策模型4、混合扫描决策模型

二、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184(变化)

1、决策问题的发现和诊断2、决策目标的确立

3、决策方案的制定、评估民抉择4、决策的实施与完善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和科学化、民主化189(新增)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第五章行政沟通

第一节行政沟通概述(相同)

一、沟通与行政沟通的含义193

1、沟通的含义(名词解)2、沟通的要素

3、沟通的特征4、行政沟通的含义

二、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194(选择)

1、民主参与理论2、决策制定理论

3、动能组织理论4、人格尊重理论

三、行政沟通的组织功能194

1、收集功能2、维持功能3、革新功能4、监控功能5、协调功能

第二节行政沟通的种类、方式与形态(相同)(06、09年案例分析)

一、行政沟通的种类196

1、正式沟通2、非正式沟通

二、行政沟通的方式197

1、沟通的方式2、文字沟通的优缺点3、口头沟通的优缺点

三、行政沟通的形态198

1、连串式沟通形态2、放射式沟通形态

3、循环式沟通形态4、放射——连串式沟通形态

5、放射——循环式沟通形态6、连串——放射——连串式沟通形态

第三节行政沟通的关系与过程(相同)

一、行政沟通的关系199

1、有沟通中心和无沟通中心的沟通关系2、单向沟通关系和双向沟通关系

3、正式的沟通关系和非正式的沟通关系4、直接沟通关系和间接沟通关系

5、定型沟通关系和不定型沟通关系

二、行政沟通的过程210

1、发送者意愿的形成2、选择发送意愿的媒介3、将意愿转化为符号

4、决定意愿发送的途径与时间5、接收者注意并接收信息

6、接收者对意愿的了解7、接收者采取配合行动

第四节行政沟通的障碍及克服(相同)

一、行政沟通的障碍202

1、心理障碍2、语言符号障碍3、认识和理解障碍4、意识形态与身份地位障碍

5、组织规模、层级与专业化障碍6、非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引起的障碍

二、沟通障碍的克服203

1、下午沟通2、上行沟通3、语言表达

4、沟通环境5、沟通手段6、沟通形式

三、行政沟通的要领与准则204

1、巴纳德的七项沟通原则2、孔茨和唐纳尔的沟通原则3、“良好沟通十诫”

第六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206(相同)(06名词)

二、行政监督的功能207(相同)

1、行政督察2、行政纠错3、行政防护

三、行政监督的意义208(新增)

1、维护正常的行政秩序2、保护国家整体利益3、提高行政荼效率

第二节行政监督系统(相同)

一、一般行政监督系统210

1、一般行政监督系统的含义2、中国现行的一般行政监督系统

二、专门行政监督系统212

1、专门行政监督系统的含义2、西方国家的专门行政监督系统

3、中国的专门行政监督系统

第三节行政监督的内容(相同)

一、行政指派监督(07案)

1、行政指派的含义2、行政指派监督的内容

二、行政指导监督215(05选)

1、行政指导的含义2、行政指导监督的内容

三、行政评价监督216(07名)

1、行政评价的含义2、行政评价监督的内容

第四节行政监督的方式的原则(相同)

一、行政监督的方式217

1、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2、合法性监督与合理性监督

3、经常性监督、定期性监督与不定期性监督

4、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原则219

1、合法性原则2、行动统一原则3、弹性原则

4、尊重下级原则5、幅度原则6、时效原则

7、经常性原则8、公正性原则

第五节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220

一、西方国家的行政监察制度220(相同)

1、议会监察制度2、政府监察制度3、监察院制度

二、我国行政监察与其他监督的关系221(相同)

1、行政监察与人大监督2、行政监察与司法检察3、行政监察与党经检查

4、行政监察与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06论述)5、行政监察与政协、社会团体的监督

三、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223(07简答)

1、加强制度建设2、构建行政监督网络

第七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的含义224(相同)

二、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225(变化)(05简答)

1、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

2、人事行政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226(相同)(05简答)

1、公平竞争原则2、功绩制原则3、依法管理原则

第二节人事行政制度的历史演变226

一、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制度的历史演变226(新增)

1、发生阶段2、发展阶段3、成熟阶段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228(新增)

1、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05名)2、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三、中国特色的国爱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230

1、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新增)

2、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过程(相同)

第三节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224

一、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232(新增)(07简答)

二、职位分类233(相同)

1、职位分类的含义2、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录用234(相同)

1、录用的含义2、录用的原则

四、考核、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235(相同)

1、考核2、职务任免3、职务升降

五、奖励与奖戒236(相同)

1、奖励2、惩戒

六、培训、交流与回避237(相同)(06选)

1、培训2、交流3、回避

七、工资、保险与福利239(相同)

1、工资2、保险与福利

八、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239(相同)

1、辞职、辞退2、退休3、申诉控告

第八章行政方法(新增)

第一节行政方法概述

一、行政方法的含义241

二、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242

1、强制性2、权威性3、具体性4、层次性5、无偿性

三、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243

1、行政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3、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

四、行政方法的利弊243

五、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244

1、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2、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3、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第二节行政方法的基本内容245

一、经济方法245

1、经济方法的含义2、经济方法的特点

3、经济方法的利弊4、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

二、法律方法247

1、法律方法的含义2、法律方法的特点

3、法律方法的利弊4、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

三、行为方法250

1、行政方法的含义2、行为激励的方式

第三节电子政务与行政方法现代化

一、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