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335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杨阳老师2.docx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杨阳老师2

项目类别

登记号

项目编号

 

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类课程教学资助试点项目申请表

 

课程名称: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年月日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项目说明

一、项目内容及意义

本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的紧密融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多渠道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同时,鼓励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课程基地,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

拟解决目前课程体系侧重系统理论知识的构建,忽视理论应用性和实践性,结构过于“学科化”,课程偏重理论讲授,实践平台欠缺,培养的研究生缺乏理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现实问题。

二、申报方式

本项目由相关课程负责人牵头自主申报。

三、基本要求

1.申请的实践类课程应属于已列为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程,不含一级学科平台课。

2.本项目每门课程资助0.5-2万元,经费不足部分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经费补助或配套。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充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制定详细周密的保障措施。

所在培养单位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以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完成。

4.教学实践完成后,应及时提交教学总结(含教学效果评价),报所在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

5.本表栏目中需要加行或加页的,可自行添加,同时请保持每页内容和表格的完整。

一、申报课程及课程负责人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编号

课程级别

学术型博士生课程□学术型硕士生课程□

课程涉及一级学科

代码及名称

课程涉及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

课程跨学院情况

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

平均选课人数

课程负责人简况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教授本门课程时间(年)

职务

职称

学位

学科

专长

联系电话

办:

手机:

E-mail

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主讲的课程教学(课程名称、类别、性质、学时、选课研究生人数等)、实践教学(含指导研究生)、承担的教改研究课题、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获得的奖励情况:

 

注:

学科按《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填写。

二、教学团队简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位

担任本门课程教学情况

所在单位

三、课程简介及优势和特色(本栏可加页)

1.本课程简介(建设历程与发展情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学时分配、使用的教材和其它参考资料、教学环境与条件、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等

(1)建设历程与发展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属于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以政治制度研究为内容,着重分析当代中西方国家代议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各类政治制度的共性和个性。

自课程开设以来,经过课程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了从课程教材到实验指导,从课堂讲授到课后答疑辅导,从课件资源到相关教学资料都随着课程的不断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

目前,本课程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授课大纲、课件资料完整,以及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师团队。

(2)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知识目标,即通过课程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政治制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通过比较研究,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具体特点和运行机制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一个科学评价,从而对我国具体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基本环节形成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另一方面是能力目标,即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认识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

在《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系统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教学,学会鉴别和吸收治理和管理经验,从而锻炼和提升其理论应用能力、实际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3)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学时分配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是对中国和西方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分析的课程。

这门课程的探讨范围既包括古今中西政治体制的一般性比较,也包括对现当代政治生活中存在和发生的重要政治现象的分析。

作为政治学研究生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本课程形成了多层次分类式内容体系,即内容全面、宏观与微观兼顾、多视角比较研究的教材内容体系。

同时,坚持贯彻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紧密融合的原则,整个课程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整个课程共54个课时,其中课堂24学时,实践30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讲导论:

理论与方法

本讲从总体上回顾和介绍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发展、意义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

6学时。

 

 

(4)使用的教材和其它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徐育苗主编: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红主编:

《比较政治制度(第3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版。

主要参考书:

徐育苗主编: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印书馆,2000-2003年出版

周民锋主编: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刘玉萼、石永义:

《西方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谢庆奎等: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郑楚宣刘绍春著:

《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项继权:

《外国农村基层建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田穗生等著:

《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劳伦斯·迈耶等著:

《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

《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月;

(英)韦尔:

《政党与政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美)理查德·K·斯克尔:

《现代美国政治竞选活动》,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5)教学环境与条件

从硬件方面而言,本课程作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依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配备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同时学院领导及学科负责人积极支持课程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建立实践基地等。

从软件方面而言,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内容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多样。

同时,还结合学院的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国际会议、国外教授讲学等。

是不是也应该写一下不足啊?

(6)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中外政治制度前沿问题研究》的讲授,主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具体操作与实地调研相配套的教学手段。

具体操作:

课程开始前,要求学生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书目与材料。

并围绕专题进行思考讨论。

教师讲授:

讲授核心内容,分析具体问题、设置讨论议题等;

1.课外阅读:

阅读与讲授主题有关的书目和材料,自主思考;

2.课堂研讨:

学生自由阐释观点,同学相互辩论、质疑、补充等,教师总结及方法性、系统性讲解、指导;

3.实践教学:

通过具体操作、实地调研等方式,将所学所用结合实践,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7)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政治学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要使研究生能够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本学科学术理论的状况有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并能准确把握住中外政治制度研究领域最新、最前沿的问题探讨。

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内容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涉及政治学基础理论,通晓政治制度理论、政党政治理论、国家理论、政府理论和政治学方法论、政治学学科前沿动态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开展相关实地调研研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研究课程内容,做好研究笔记。

同时,在实践研究环节,要求学生认真纪录调研数据,汇总调研报告,定期在课堂上讲解展示。

 

2.本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就课程内容而言,本课程具有全面且多层次的内容体系,将各国政治统治的总体方式和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融合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立足于现当代具体的政治现实,不仅包括了古今中西政治体制的一般性比较,还包括对现当代政治生活中存在和发生的重要政治现象的分析,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

就课程形式而言,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更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本课程除课堂学习外,更多的将学时分配到实践教学中,并设置了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实地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理论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四、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

1.本科生教学、讲座

2.中央大政方针的宣讲,宣讲最新会议精神

3.巴东县某乡村实地调研,关于基层治理

4.社区治理

5.挂职

 

五、实践教学经费预算

(包括实践教学交通费、住宿费、聘请外单位教师授课费、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消耗所需经费)

 

六、审批意见

课程负责人意见

本人代表课程团队承诺:

所填内容属实,将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教学实践任务,提交教学总结(含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负责人:

日期:

培养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培养单位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学术委员会应到人,实到人。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