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4329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一文库(XX)/高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一】

  一、实词

  1、通假字:

(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通“又”)

  威震四海(通震,震慑)

  始皇既没(通殁,死)

  2、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

古:

把..作为今:

认为)

  

(2)*漂橹(橹:

古:

盾牌今:

指划船的工具)

  (3)赢粮而景从(赢:

古:

背负、担负今:

获胜,获得)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

古:

崤山以东今:

山东省)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

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

  ②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

登上)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

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

  ③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

逃走的人)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

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

使……争斗)

  *漂橹(漂,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

使……灭亡)

  ⑤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

险固的地势)

  ⑥形容词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重:

敬重、看重)

  ⑦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

使变弱,削弱)

  以愚黔首(愚:

使……愚蠢)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⑧形容词作动词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规模)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二】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

古:

第二年今:

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

古:

年纪大了今:

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

古:

叹息声今:

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

古:

因此写了今:

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

古:

容貌今:

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

古:

刚才今:

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

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

说)

  

(2)命

  遂命酒(命:

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

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

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

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

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

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

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

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

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

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

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

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

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

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三】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

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

黄河今:

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

谷物收成不好今:

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

跑,逃走今:

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

供养活着的人今:

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

可以凭借今:

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

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

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

不要归咎今:

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

  

(2)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

“非我也,岁也。

”(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