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4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4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4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学案24第七章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
学案24 分析文本特色:
句段作用和表现手法作用
学案略语
分析文本特色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其命题角度有二:
一是常见的句段作用分析,二是文本主要表现手法作用分析。
这两个角度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一篇文本里考查,不过,二轮复习有必要对这两种题型进行全面的强化训练。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回忆钱钟书先生
张金言
我最初知道钱钟书的名字大约是在1947年。
记得当时自己去西单商场书肆闲逛,见到开明书店印行的一本讲文论的书,书名叫《谈艺录》。
初读之后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作者学问的渊博,在古文与好几种外文中任意驰骋,左右逢源。
这令我对作者钱钟书很好奇,因为一般使用文言写书的人多半不长于西文,而专攻西学的人通常不会用文言著书立说。
能够兼备这两种能力的人实在是少而又少。
1950年,我听清华外语系学生说钱先生讲课如何精彩,于是转投清华外语系三年级。
虽被录取,但终因舍不得离开北大燕卜荪教授而未去清华报到。
未曾听过钱先生讲课,也算是一件憾事。
1952年,北大、清华、燕大有一部分外语系毕业生于暑假后临时调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工作,我被分配到笔译处。
当时许多英语专家如朱光潜、钱钟书、许国璋、萧乾、卞之琳、杨宪益、李赋宁、杨周翰等人也来此担任翻译工作。
朱光潜和钱钟书分别是英译中、中译英的最后定稿人。
记得一天下午,当时有些专家正在为一个定冠词是否该用而难以决定,碰巧钱先生(此时只有四十多岁)精神奕奕走了进来,只听他说了一句“怎么不能用”,全室的人顿时鸦雀无声,不再议论。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大家对钱先生学识的信赖。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钱先生本人。
时光一晃便到了六十年代。
大约在1964年,我去东城乾面胡同看望卞之琳先生,不巧卞先生下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去了。
于是我便打听到钱先生的住所,冒昧登门拜访。
在这位仰慕已久的学者面前,我请教了很多问题。
我当时正在翻译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人类的知识:
其范围与限度》。
当我提到该书的书名时,他不假思索即刻用英文解释说:
“Whatitincludesandwhatitexcludes.”一下子就把Scope和limits两个词的涵义点活了。
他还讲到罗素清晰明白(lucidity)的文章风格。
在谈到当前西方文学批评时,他说新批评派人物布鲁克斯与维姆扎特合著的《文学批评简史》一书中有几章写得很好。
在谈到维姆扎特与毕尔兹利在其《文字的摹象》中所标榜的“意图的谬误”时钱先生就指出此说在十九世纪意大利批评家德·桑克提斯著作中早有类似的论述。
可惜这些美国新批评派似乎并不知道,也就从未提及。
至于文学概论,他认为最好的要首推维勒克与瓦伦的《文学理论》和凯赛的《语言艺术作品》。
他很赞赏《文学理论》后面列举的大量参考书目。
他也谈到燕卜荪在1960年发表的《弥尔顿的上帝》。
由燕卜荪又谈到他的老师李恰兹;由此上溯到柯勒律治和休谟。
谈到当代哲学,他特别讲到新康德学派代表人物卡西勒,说他的三大卷德文版《象征形式哲学》在北大图书馆中多年来竟未曾有人借阅。
由此又谈到受卡西勒影响的苏珊·朗格,顺便说到她的《哲学新解》。
从这次谈话中可以看出钱先生阅读范围之广泛,而且很注意新的著作。
我第二次拜访钱先生是在“文革”之后。
这次是和北大老同学马雍(历史所研究员)一起去的。
当时钱先生刚从干校回来,显得心情很好。
谈笑风生。
马雍同学将他用旧诗词翻译的朗费罗的一首诗《落日溶金》和海涅的《罗莱曲》给钱先生看,请他指教。
他说译得很好,备加称赞。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马雍同学旧诗词功底深厚,所以译文表达传神的缘故。
想不到的是,他在看《罗莱曲》的译文时,随手从书柜中取出自己写的德文原文,加以对证。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钱先生平时读书用功之勤,说明大学问家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钱先生还谈到德国诗人摩根斯滕的无意义诗等有趣的话题。
这两次谈话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有些话还清楚记得。
可以说,听他讲话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因为他讲的话每一句都离不开学问。
但他完全没有一般书斋式学者常有的学究气,随便讨论一个话题,总有说不完的新意。
正如读他的著作,许多知识和见解在你眼前不断呈现,让你感到目不暇接,听他谈话同样使人受益,只不过改变了传达的方式罢了。
1.传记中的议论不可忽视,请分析文本最后一段议论的作用。
答:
答案 ①表达作者对钱钟书渊博学识的由衷赞叹;②表达作者对传主人生追求和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注意“传记中的议论”一语,不能答成一般议论的作用)
2.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回忆自己与钱钟书先生的两次谈话,而作者行文并没有对两次谈话平均用力,而前详后略,为什么?
答:
答案 ①前后两次谈话中自己角色不一样,前次自己是直接请教者,第二次只是陪同同学向钱钟书先生请教,故前详后略;②前后两次谈话中自己的感受不一样,前者谈话的内容是自己更为关心的问题,故前详后略;③这种前详后略的写法更切合传记写作要真实的特点。
3.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
答:
答案 ①作者写的是自己与钱钟书先生交往中的一些事,作为亲历者,拥有第一手资料,所写之事是真实的;②作者抓住几件小事加以描写,能反映人物风貌本质,如第一次谈话中对我循循善诱的启发,看出钱钟书的博学与平易;③对人物能作公平客观的评价,如在每个段落都有由事实引出的议论性话语且都点到为止,平和中透出对钱钟书的钦佩与景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城市的雾与霾
汪韬 董棣
①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似乎没有哪座名山不以雾为奇绝。
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在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
而据重庆气象部门统计,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
气象部门说雾少了,为什么人们却感觉不到呢?
另一份研究结果给出了答案:
统计分析表明,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强霾呈逐年上升趋势。
②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
气象学上对雾的解释是: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
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核结合在一起,或者水分子本身相互黏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③我国对于灰霾的科学定义却只能追溯到十年前:
2002年,中国气象科学家首次将国外文献中的“GrayHaze”直译为“灰霾”。
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条件:
“当能见度小于十公里,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80%—95%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是霾。
如此看来,重庆这个浪漫缥缈的“雾都”是不是正在向“霾都”演变呢?
④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吴兑指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
“我们原来认为重庆是‘雾都’,其实是误解。
重庆由于二战的军工开发和建国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
”
⑤近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称号。
2011年10月,郑州连续三天被雾气笼罩,早晨能见度更是降到仅有200米左右;2011年11月5日,西班牙《阿贝赛报》的文章指出,“中国的首都正在与伦敦争夺世界‘雾都’称号”;2011年11月,乌鲁木齐一周七天有六天都被大雾笼罩;在微博中以“广州+雾都”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找到四万余条的搜索结果。
⑥中国近五十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
颗粒物家族称为总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⑦PM2.5受到如此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灰霾的元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据调研,PM2.5超标后,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1%—6%或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
⑧毫无疑义,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这些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日变化都呈现出增加趋势,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恐怕也很难发生改变。
⑨一位外国摄影师,在中国某地上空拍下了这样一幅照片:
浓厚的雾霾将整个城市笼罩得严严实实,只有两个高耸的烟囱从雾霾层中探露出来,烟囱口中还不断地冒着白烟,为下面的雾霾层做着“贡献”。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4.第④段引用吴兑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引用吴兑的话,解释了重庆“霾都”的成因,说明了重庆被称为“雾都”其实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照应第①段,具有说服力。
5.文章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这种方法的作用。
(4分)★
答:
《忆夏志清》(原文见学案23“借题发挥”)
6.文中多处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问题反思
1.做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句段作用题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
2.主要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如何答好这方面的作用题?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
题目
文章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这种方法的作用。
(4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
剖析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2分
该答案结合文本较全面地答出了其作用,可是忽视了题干中“举一例”的要求,分析也就显得无依据。
3分
该答案有举例,有分析,但未答出列数字之于科普文这类文体的作用。
“手法作用”指应结合文体准确分析列数字的作用。
该答案有举例和分析,但答作用却与小说中情节结构分析题混淆在一起,滥用了小说方面的答题术语。
解读现场满分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4分
该答案举例准确,分析作用既突出了列数字在文中的作用,又答出了其在科普文中的一般作用,把“特殊”与“一般”结合起来。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第⑦段分别以“10微克/立方米”“1%—6%或7%”和“5%”这些数据,说明了PM2.5超标后浓度增加会提高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使人们对PM2.5危害人体健康有了科学的认识。
列数字使说明准确具体,富有说服力。
评分建议 举例1分,分析2分,指出作用1分。
其他答案,举例正确、分析恰当亦可。
2.
题目
文中多处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原文《忆夏志清》见学案23“借题发挥”]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0分
该答案把论述类文章中的引用与传记中的引用混为一谈,缺乏紧扣文本的答题意识。
2分
该答案分别答出了三处引用的具体作用,但缺少一个起总结性作用的要点,像这种题干未指明是“分别”答还是“综合”答的题,可以有“分”有“合”,最好有“综合答”的内容。
4分
该答案从表现传主、作者和文本三个角度说明了引用的作用,但仍存在答题点不全的问题,如“立体”一词,如能具体说明“立体”的含义会更好。
解读现场满分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6分
该答案虽有过度答题之嫌,但能多角度思考,很难得,尤其是能从说话人的身份、内容甚至引用的方式(直接引用)、所用的手法(侧面描写)等方面对引用的话全方位分析,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学习,很有参考价值。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夏志清治学、性格、人品等方面的情况。
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趣味性。
评分建议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一、结合文体特征答好句段作用题
句段作用题是在散文、小说及论述类文章阅读中都有的,而要答好实用类文本中的句段作用题,既要从句段在结构中的一般作用(如引起、过渡、照应、总结等)入手,又要在答内容作用时紧扣文体特征。
如传记,内容作用一般指向表现传主和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科普文则指向要说明的对象;访谈则指向被访谈者及营造对话氛围方面。
另外,术语使用不可混乱,如为下文某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升华主题等小说术语不可用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
当然,最好用一些通用术语,如引出下文、照应开头、承上启下等,再适当突出一下实用类文本术语,如“传主”“访谈”“说明对象”之类。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让它飞起来
[美]彼得·内尼尔森
在沿着迈阿密国际机场外围两英里半的车程中,弗兰克·波尔曼和德克斯·布利安同意进行一场大赌博。
波尔曼是东方航空公司总裁,布利安是波音公司商业飞机部总裁。
他们很清楚所做决定的严重性。
但在1978年8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四分钟的车程中,这一点表现的并不明显。
他们俩显得轻松而有信心。
1977年和1978年的大部分时间,波音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都在商谈一架新飞机,一架波尔曼和布利安都愿意以他们各自公司的未来作为赌注的飞机。
他们有了一些想法。
这架飞机将是目前流行的单通道波音727的最新衍生物,引擎数目是两个而不是三个。
这架飞机将有约160个座位。
东方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一起,将向波音公司订货并提供用于生产的现金,使这架飞机得以升空。
于是,在迈阿密8月的那个上午,波尔曼让已聚集在机场旁边的东方航空公司总部里的布利安和其他波音公司的行政人员吃了一惊。
他提出看看比他们早些时候谈过的飞机多出约15个座位的假想飞机的资料。
波音公司的官员们虽并不急于增大飞机的规模,但出于礼貌同意了并为态度暧昧的波尔曼提供了材料。
布利安必须早点走,波尔曼说他可以送他到机场公共汽车总站。
刚坐上汽车,波尔曼就告诉布利安他喜欢大一些的飞机的设计并愿意在它身上下赌注。
“波尔曼脑海里一下闪过一个念头:
175座的飞机才是东方航空公司想要的。
”布利安回忆道,“他说:
‘如果你们造出那样的飞机,我们就会买。
’”布利安回答说:
“你已经拿到了。
”
在他们的握手中,波音757诞生了,这时汽车正左右扭动着驶过一段铁轨。
“这一认可历经为时数月的谈判。
”波尔曼最近回忆说,“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有助之物。
我们知道他们有能力去做,他们设计出了我们想要的飞机。
”
航空公司对开始一项商业飞机计划极其谨慎,是因为它会冒着对一架数年里都不能飞起来的飞机投入数以百万计美元的风险。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扑克牌游戏。
我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波音的一名副总裁肯·荷尔特比说,“我们根据公司的净值,仿佛权衡我们的赌注。
”
今天,757飞机已被东方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用于服务并证实了波音公司的宣称:
757将是世界上最节约燃料的飞机。
但把各种要素组合到一起从而使一个新想法得以实现,是一个极为琐碎的过程。
就757而言,这一过程在波尔曼和布利安握手之前就有很好的开端,但还远远没有结束。
757后,下一个是什么?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有删改)
1.结合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第二段有何作用。
答:
答案 ①交代这则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波尔曼、布利安)及其身份,其所做决定的重要性、严肃性。
②运用倒叙手法,未谈合作进程的艰辛,而是先交代双方合作意愿达成。
避免了新闻叙述的单调,增强了新闻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
③暗示合作前景。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轻松而有信心”等暗示了双方合作的前景,并为结果埋下伏笔。
二、分析文本表现手法作用注意“特殊”与“一般”相结合
每一种实用类文本都有自己的文本特点和一些独特的表现手法,每一具体文本更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分析某一种文本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具体文本中的运用效果时,则要把这种手法在具体文本中的“特殊”作用与它在这种文本中的一般作用结合起来。
因此,考生要想准确分析其作用、效果,首先要铭记各种实用类文本独特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重点突破它在文中的特殊作用、效果。
如科普文在平实之外具有“文艺性”——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传记从描写手法看有对照、衬托、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方法看,有引用、比喻等;新闻往往采用记叙、描写,穿插议论;报告一般采用平实的语言,不夸饰,力求准确、客观、简洁。
(它们的一般作用可参见《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此部分)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如有的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有的人认为,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发生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地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虽然这些说法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有的人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
云是大地的脸,它不会撒谎。
人们打喷嚏时都会皱眉头,地球打喷嚏时也要皱眉头,这皱眉头就是出现地震云。
而地震云至今还是个谜,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选自《向你介绍地震云》,有删改)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
答案 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云是大地的脸”“这皱眉头就是出现地震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不会撒谎”“地球打喷嚏时也要皱眉头”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地震云与地震的关系,使文章除了准确严谨外,具有了一定的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