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43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布朗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它无规则的撞击所引起的

C.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微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

D.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如液体、气体的流动)引起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第二类永动机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

C.一个物体从外界吸热,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能形成机械波 B.有机械波不一定有机械振动

C.波的频率与振源频率相同 D.波的速度就是某质点振动时的速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的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一定变小

C.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5.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

6.如图所示,甲乙两简谐横波(图中各画了一个波长),在同一条绳上传播时某时刻的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列波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波甲的速度v1比波乙的速度v2大

C.波甲的速度v1比波乙的速度v2小

D.波甲的速度v1与波乙的速度v2一样大

7.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0的无下底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为m(m0>m)的A、B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A、B间的连线,A将做简谐运动,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

A.m0g

B.(m0-m)g

C.(m0+m)g

D.(m0+2m)g

8.如图所示,s是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自由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A点无明显振动。

为使A点能发生明显振动,要采取的办法是()

A.增大波源振动频率B.减小波源振动频率

C.将N板向右平移一些D.将N板向左平移一些

9.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2),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mo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M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ρ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ND.一个铜原子所占体积为的质量为M/ρN

10.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

=50cm/sB.

=25cm/s

C. 向左传播D. 向右传播

 

11.如图所示,S点为振源,f=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途径中的两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的运动时(  )

A.P在波谷,Q在波峰 

B.P在波峰,Q在波谷

C.P、Q都在波峰 

D.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t=0)其波形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质元,振幅为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刻以后,质元a比质元b先到达平衡位置

B.该时刻以后的1/4周期内,质元a通过的路程为1m

C.该时刻以后的1/4周期内,质元b通过的路程比质元c通过的路程大

D.该时刻以后的1/4周期内,质元d通过的路程等于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2小题,共15分。

13.(6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cm。

  ②(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14.(8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

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板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数得轮廓占据114格,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则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cm2.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mL.(取1位有效数字)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____m.(取1位有效数字)

三.

本题4小题,共3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1m,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2m,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左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迎面相遇,求小球B的速度大小.

 

 

16.(9分)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B两点,沿直线ox相向传播,t=0时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两列波的波速都是1m/s,求

(1)甲、乙列波的频率各是多少?

(2)第几秒末两列波相遇,相遇时C、D两点间有哪些点位移最大?

(3)t=0.3s末,C、D间(包括C、D两点)有几个点的位移最大?

 

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

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弹力是多大?

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18.(10分)一列横波上有相距8m的A、B两点,波的传播方向是由A向B,波长大于2.5m,如图所示的是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求这列波可能的波速.

 

参考答案

1-12题:

题号

10

11

12

选项

BD

AC

AD

13题:

  ①98.50  ② B

14题:

①114  ②

 ③

  

15题:

A运动周期为:

   (2分) 

B从C到D的时间为:

(2分)

要A、B迎面相碰,有:

(2分)

解得:

 

(n=0、1、2┅)(2分)

16题:

(1)λ=4dm

(3分)

(2)第0.2s末相遇,相遇时x=0.5m与0.7m两点位移最大。

(3分)

(3)t=0.3s末,C、D间只有x=0.6m的点位移最大。

(3分)

17题:

当木块运动到最低点时,对弹簧弹力最大,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x-mg=ma,因为Fmax=1.5mg,

所以a=0.5g.   (3分)

当木块运动到最高点时,对弹簧弹力最小,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in=ma,由运动的对称性知,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即a=0.5g,

代入求得:

Fmin=mg/2. (4分)

在最高点或最低点:

kA=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k=

. (3分)

18题:

   由振动图象得:

质点振动周期T=0.4s,

   B点比A点晚振动的时间

  

(n=1,2,3,…)(2分)

  所以A、B间的距离为:

  

(n=0、1、2、3、…)(2分)

  则波长为:

(2分) 

  因为λ>2.5m,所以n=0,1,2(1分)

  ①当n=0时,

  

  

(1分)

②当n=1时,

(1分)

③当n=2时,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