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45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过渡段施工方案

1、概况

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四标段施工区段处于新疆哈密地区戈壁地段,起始里程DK1418+000~DK1434+000,正线全长16km。

区间内有桥梁共7座,涵洞和箱型桥共计21座。

过渡段施工由路桥、桥路,路涵、涵路共计56处。

1.1过度段施工一般规定

(1)过渡段路基填筑应与相邻路基工程同步施工。

(2)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基底处理与桥台、相邻路基同时进行。

过渡段路堤高度小于3.0m时,原地面处理后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指标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K

≥0.95

≥0.95

地基系数K30(MPa/m)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0

≥40

注:

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

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80MPa且Ev2/Ev1≤2.5

过渡段路堤高度≥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应用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密实,并且满足Evd≥30MPa。

(3)过渡段的桥台、涵洞等结构物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灰土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压实,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灰土填筑应满足Evd≥30MPa。

(4)过渡段与混凝土结构物连接时,应在结构物防水层与保护层完工、圬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5)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

(6)过渡段掺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4h内碾压完毕,若不能连续填筑时应及时养生。

1.2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

项目

压实系数K

地基系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标准

≥0.95

≥150

≥50

1.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K

≥0.95

≥0.95

地基系数K30(MPa/m)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0

≥40

2、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2.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2.1.1施工方法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

图1L>150m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2.1.2施工工艺

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⑷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⑸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图2:

图2

2.1.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

⑵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⑷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⑸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

2.1.4注意事项

⑴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⑵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⑶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⑷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2.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2.2.1施工方法

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⑵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⑶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图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

2.2.2施工工艺

⑴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⑶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⑷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⑸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⑹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图4

2.2.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

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⑵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1.2.4注意事项

⑴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

⑵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⑶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⑷路堑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应做好基坑边坡防护,防止发生意外。

3、过渡段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

3.1施工控制

⑴层厚控制

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

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

⑵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

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

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

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

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

3.2质量检测标准

⑴过渡段基底处理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客专验收暂行标准8.1.6的有关规定。

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

检验数量:

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

②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设计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开挖坡面的纵向坡度及台阶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⑵过渡段基坑回填检测

①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

检验方法:

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

②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

检验方法:

灌砂或灌水法试验。

③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

检验方法:

水准仪测量。

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

①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

检验方法:

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②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

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检验数量:

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

按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但每过渡段各不少于2点,见证全部地基系数K30检验。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及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

④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

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⑤填料应分层压实。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检验数量:

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⑥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

检验数量:

每过渡段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1处)。

检验方法:

滴定法检测。

⑦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距离

0,+5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

尺量

3

横坡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4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2.5m长直尺量测

5

边坡坡率(偏陡量)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

坡度尺量

⑧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纵向填筑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

2

纵向填筑坡度

不大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计算

⑷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检测

①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验标》第5.2.1条的规定。

②基床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本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基床以下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基床底层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

③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

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④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过渡段检验1组。

检验方法:

筛分试验。

⑤过渡段两侧填土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

①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的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填料应分层压实。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检验数量:

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④填料填筑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⑹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应符合福厦客专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