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599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

碳的单质

1.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

2.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D.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伐”属于  变化,“炭”指的是  (具体物质名称),碳在真空环境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氧化镁中的镁还原出来,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

4.

(1)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

2C+SiO2

Si+2CO↑,在反应中SiO2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该反应生产的是粗硅,将粗硅提纯才能得到高纯硅,在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H2+SiCl4

HCl+X,X的化学式为  .

(2)化工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的氢气可用于生产高纯硅.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Cl2)和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H2若在潮湿的Cl2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白雾”是  .

5.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写出一条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到的结论  ;

(2)滤液A比滤液C颜色浅说明  ;

(3)再写出一个可能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  .

考点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如图所示,在X过程中关于氧气的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支持人和动物的呼吸

B.在燃烧中作燃料

C.支持化石燃料的燃烧

D.在食物的腐烂中作氧化剂

2.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随着压强的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B.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用炭黑墨汁所绘的书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炭黑的化学性质稳定

4.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③反应前后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增加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乙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5.如图是某市科研所经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统计分析,绘制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趋势图。

(1)从图中可看出二氧化碳含量是逐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你认为在每年四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的是  季。

(3)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方程式告诉我们在冬天使用燃烧木炭取暖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

(4)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人设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入深海中,让其溶于海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

6.一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看起来与氧气很相似,其密度略小于空气.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但它作燃料时一旦泄漏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它时要特别小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

(3)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7.学习了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CO2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

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蒸馏水后,恰好200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200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

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CO2。

图二: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  装置易成功。

图三:

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①关闭K1,打开K2,缓缓通入600mL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K1,打开K2,继续通入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2  。

A.一定能与NaOH反应B.可能与NaOH反应

C.一定能与Ca(OH)2反应D.可能与Ca(OH)2反应。

下列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以上表述错误的是  。

8.不久前有人包厢聚餐吃火锅,导致六人一氧化碳中毒。

通过了解,他们使用两个炭火锅,在狭小通风不良的包厢聚餐了1.5小时后先后而中毒。

如图是此次中毒人员在高压氧舱进行急救。

(1)一氧化碳中毒俗称  中毒,中毒生理机理是血液中的  和CO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2)请写出上述中毒事件中CO产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

  。

产生较多的CO存在的客观因素是  (从包厢的建筑结构特点作答)。

(3)为了避免CO中毒,在使用以含有碳元素的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热水器时除了要注意通风透气外,还有要注意什么安全事项?

请你任答一点注意事项:

  。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

2.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方程式是  .

3.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2)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

CO2+C

2CO,其中  发生还原反应;

(3)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

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从4﹣A或4﹣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4﹣A计分。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你指出其中的3处错误,并说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错误1;  ,后果  

(2)错误2:

  ,后果  

(3)错误3:

  ,后果  .

 

备战2020中考化学基础演练——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

考点一:

碳的单质

1.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

【答案】B

【解析】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具有还原性,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木炭的主要成分均是碳,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2.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D.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答案】D

【解析】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说法正确;

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金刚石和石墨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故B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属于不同的两种物质,故C正确;

D.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故D错。

故选:

D。

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伐”属于  变化,“炭”指的是  (具体物质名称),碳在真空环境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氧化镁中的镁还原出来,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

【答案】物理;木炭;C+2MgO

2Mg+CO2↑;由0价变为+4价.

【解析】《卖炭翁》诗中的“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隔绝空气加强热的生成了木炭;这里的“炭”指的是木炭,碳在真空环境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氧化镁中的镁还原出来,并产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C+2MgO

2Mg+CO2↑;在单质碳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由0价变为+4价.

故答为:

物理;木炭;C+2MgO

2Mg+CO2↑;由0价变为+4价.

4.

(1)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

2C+SiO2

Si+2CO↑,在反应中SiO2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该反应生产的是粗硅,将粗硅提纯才能得到高纯硅,在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

H2+SiCl4

HCl+X,X的化学式为  .

(2)化工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的氢气可用于生产高纯硅.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Cl2)和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H2若在潮湿的Cl2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白雾”是  .

【答案】还原;HSiCl3;2NaCl+2H2O

2NaOH+Cl2↑+H2↑;盐酸液滴.

【解析】

(1)在反应2C+SiO2

Si+2CO↑中,SiO2失去氧而生成单质Si,发生失氧的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iCl4

HCl+X,反应前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中含H、Si、Cl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1、4,而生成物HCl的一个分子由仅含有1个H原子和1个Cl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的每个X分子由1个H原子、1个Si原子和3个Cl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SiCl3;

故答案是:

还原;HSiCl3;

(2)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Cl2)和烧碱,可知反应为通电条件下,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氯气(Cl2)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形成“白雾”;

故答案是:

2NaCl+2H2O

2NaOH+Cl2↑+H2↑;盐酸液滴.

5.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写出一条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到的结论  ;

(2)滤液A比滤液C颜色浅说明  ;

(3)再写出一个可能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  .

【答案】

(1)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性(合理均可);

(2)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3)温度、固体颗粒大小等(合理均可).

【解析】

(1)①四个实验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浅,说明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性.

②实验1和2是物质的量不同,滤液B比滤液A浅,说明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越好;

③实验3和4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间下,滤液C比滤液D颜色深,说明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

(2)滤液A比滤液C颜色浅,实验1和3的物质不同,说明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好;

(3)从上述实验中,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不同物质、数量、时间,我们还可以从溶液的温度、活性炭和木炭的状态探究;

故答案为:

(1)木炭和活性炭都有吸附性(合理均可);

(2)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3)温度、固体颗粒大小等(合理均可).

考点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如图所示,在X过程中关于氧气的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支持人和动物的呼吸

B.在燃烧中作燃料

C.支持化石燃料的燃烧

D.在食物的腐烂中作氧化剂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X过程中氧气可以支持人和动物的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在燃烧中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X过程中氧气可以支持化石燃料的燃烧,故选项错误。

D、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在食物的腐烂中作氧化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2.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是(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随着压强的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与密度无关;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与密度无关;

C、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系,与密度无关;

D、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漂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选:

D。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B.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用炭黑墨汁所绘的书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炭黑的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故A说法正确;

B、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B说法正确;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D说法正确。

故选:

C。

4.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③反应前后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增加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乙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答案】C

【解析】①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变成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质量减小,说明CO具有还原性,故正确;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正确;

③玻璃管内的氧化铜在反应后变成了铜,失去了氧气,反应前后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故错误;

④尾气点燃后,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故正确;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乙中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

故选:

C。

5.如图是某市科研所经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统计分析,绘制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趋势图。

(1)从图中可看出二氧化碳含量是逐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你认为在每年四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的是  季。

(3)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方程式告诉我们在冬天使用燃烧木炭取暖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

(4)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人设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入深海中,让其溶于海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

【答案】增高;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冬;2C+O2

2CO;通风;CO2+H2O═H2CO3;3CO2+4Na

2Na2CO3+C;

水更宝贵;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二氧化碳含量是逐年增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填:

增高;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由于冬季植物的叶子很少,光合作用弱,消耗的二氧化碳少,冬季需要燃煤取暖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冬季二氧化碳含量高;故填:

冬;

(3)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

2CO,一氧化碳有毒,能使人煤气中毒,所以在冬天使用燃烧木炭取暖时要通风;故填:

2C+O2

2CO;通风;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故填:

CO2+H2O═H2CO3;

(5)

(1)二氧化碳与钠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2+4Na

2Na2CO3+C;故填:

3CO2+4Na

2Na2CO3+C;

(2)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看,水比金刚石更宝贵。

理由是:

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故填:

水更宝贵;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6.一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看起来与氧气很相似,其密度略小于空气.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但它作燃料时一旦泄漏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它时要特别小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

(3)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小于空气.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解析】

(1)一氧化碳的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填:

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小于空气.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其文字表达式为: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故答案是: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7.学习了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CO2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

探究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蒸馏水后,恰好200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200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

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CO2。

图二: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  装置易成功。

图三:

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①关闭K1,打开K2,缓缓通入600mL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K1,打开K2,继续通入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2  。

A.一定能与NaOH反应B.可能与NaOH反应

C.一定能与Ca(OH)2反应D.可能与Ca(OH)2反应。

下列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以上表述错误的是  。

【答案】图一:

0.6;图二:

乙;图三:

AC;②⑤⑥。

【解析】图一:

①本题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了避免杂质影响实验,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蒸馏水;

③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说明2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120毫升二氧化碳,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120mL÷200mL=0.6;使用红色油柱的优点是便于观察。

图二:

为确保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倾倒二氧化碳时应让它沿着烧杯壁流下,故选择乙;

图三:

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均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又由于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说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AC。

①NaOH和Ca(OH)2均为白色固体。

②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③NaOH和Ca(OH)2溶液均显碱性,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NaOH和Ca(OH)2都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

⑤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

⑥Na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变化。

故②⑤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图一:

0.6;图二:

乙;图三:

AC;②⑤⑥。

8.不久前有人包厢聚餐吃火锅,导致六人一氧化碳中毒。

通过了解,他们使用两个炭火锅,在狭小通风不良的包厢聚餐了1.5小时后先后而中毒。

如图是此次中毒人员在高压氧舱进行急救。

(1)一氧化碳中毒俗称  中毒,中毒生理机理是血液中的  和CO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2)请写出上述中毒事件中CO产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

  。

产生较多的CO存在的客观因素是  (从包厢的建筑结构特点作答)。

(3)为了避免CO中毒,在使用以含有碳元素的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热水器时除了要注意通风透气外,还有要注意什么安全事项?

请你任答一点注意事项:

  。

【答案】煤气;血红蛋白;2C+O2

2CO;包厢结构严谨,狭小、不利于空气流通;

注意燃气管道的密封性。

【解析】

(1)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CO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