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4753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docx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研究成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鲍家中心校的一名教师,我叫李艳华。

今天,我站在这里,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兴奋、感激,更多的是幸福!

这份幸福来自于各级领导对我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肯定!

这份幸福来自于各级领导在我校小课题研究中给予帮助的挚诚!

这份幸福来自于我和孩子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共同走过的心路历程!

这段历程,充满憧憬,充满彷徨,充满欢乐,将成为我和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2007年,我所任教的班级上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正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孩子对作文产生无形的压力,致使孩子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写作文。

加之农村孩子的家长多数都是学习上的“旁观者”甚至是“不观者”。

只有在课堂上激发孩子的作文兴趣是不够的,当课内的知识延伸至课外时缺乏引导,孩子们一片茫然。

面对这些情况,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我要求孩子们每周记两篇日记,可看到他们的日记,不免让我失望,日记内容枯燥.我尝试着用评语激励、物质激励……可收效甚微。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曾为此感到巨大的困惑、焦虑,曾无时无刻不在深深的思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如何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有效的策略,怎样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日记氛围:

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我想到了建立班级日记,老师和孩子们共用一个日记本,我们共同记日记。

正当我彷徨之时,也是我县小课题研究如火如荼之际,我也想有一个自己的研究课题,正所谓问题即课题。

因此,我把我的想法和语文组教师进行了沟通,他们认为可行。

接着我又和校领导进行了交流,我的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

就这样,我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当孩子们听到这种超越界限的想法时都很惊喜,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当我提及日记时露出那么喜悦的目光,表现出那么强烈的热情。

第二天,我给学生买了一个日记本。

并为这本日记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心灵的舞蹈”,我带头在班级日记上写下开篇寄语,也写下了第一篇日记,我把扉页进行了简单的设计,既简约又不缺乏美感。

然后我把它介绍给同学们,同学们兴趣盎然,不停地传阅,就这样班级日记诞生了。

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始了我的小课题研究之路。

研究刚刚进入起始阶段,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我在选择日记本时只想买一本页码多一点的,这样会盛纳更多的日记;封皮鲜艳一些的,能吸引孩子们,再没有考虑很多。

当我写好第一篇日记,并把它介绍给学生时,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很高,后来我发觉不是他们想写日记的热情很高,而是想看看老师的日记内容,还有这个新鲜事物——日记本。

统统传阅一遍以后,日记本又静静的躺在了我的桌子上,日记本上没有学生的只言片语。

我的美好憧憬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上面写了一篇又一篇,孩子们仍然传看着,很喜欢读我的日记,一段时间过去了,还是不见他们动笔。

我意识到前行的路即将被大山阻隔。

可愚公移山也会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啊,因此,我开始行动,尝试解决小课题研究中的第一个问题:

让孩子们动笔。

我试着分组行动:

我把学生分成五组,第一周把日记本交给第一组,要求完成三篇日记,作者不能是同一个人。

也许是处于完成任务的心理,在组长的硬性安排下,艰难的完成了任务,我心好凉!

这样还和以前写日记有什么区别?

我想了好久,难道我心中美好的憧憬就这样化为泡影吗?

不,我鼓励自己:

不能放弃。

后来我把我的想法写在了日记本上:

从入学的那天起,你、我、我们便成了一家人,在这个美满的大家庭里,每天都发生太多太多的事:

高兴的、悲伤的、难忘的、有趣的……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记录下每一个瞬间。

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与你一起分担,开心的大家与你一起分享。

快动笔吧,老师时刻期待你们的佳作!

也许是我的话感动了他们,我们班的王旭在放学时把日记本偷偷的带回了家,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他写了些什么,他这样写道:

今天,我们开始跳长绳了,刚开始我不会跳,也不敢跳,只是躲在他们的后边不敢上。

后来,我就会了,跳了好几个,我真高兴,这节体育课可真有意思。

短短几句话,写完了一篇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日记。

可我还是在她的日记下面宽阔的页面上设计了精美的图案,写下我的评语:

你学会了跳绳,老师真为你高兴!

今天我更想赞扬的是你能这样勇敢的为我们班级写下第一篇日记,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好样的!

这一做法可不得了,他看见后,如获至宝、到处宣扬。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孩子们可来了热情,争着写日记。

但日记内容如出一辙,都写体育课、美术课……为了保持他们的写作热情我也不管写的怎么样,都用心的设计每一篇日记的插图,并都给予激励性的评语。

爱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话不假。

几天下来日记本不见踪迹,一直在同学中传递。

日记在一篇一篇增加,我心里高兴!

可好景不长,一个偶然的发现,我百感交集。

那天我要写日记,当我把日记本从他们那里艰难地找到的时候,竟发现日记本一直在这个小姑娘的手里,好久了,她的日记一篇又一篇。

我找到了她问原因,她说:

“日记本好不容易到了我的手里,我想多写点。

听了她的话,我既感动又困惑,感动之情不必说,可困惑一定要解决。

我们班30多名学生,如果日记本就这样滞留下来的话,可能有的同学一学期都写不上一篇日记,何谈提高作文质量?

这个问题我和我校语文组教师进行了探讨,问题得到了解决,同事们一致认为:

我们写班级日记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要勤练笔。

因此每个同学每次占有日记本的时间最多为一天,想多写几篇就可以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打草稿,在别人做游戏的时候挤时间往班级日记上抄写。

这样既保证了数量,又保证了质量,会达到如期的效果。

以后的一段时间,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效果很好!

这第一步也算走出来了,心理喜悦!

建立班级日记的目的是想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质量,可这样下去孩子们的热情有了,可质量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于是我在所有日记中挑选了两篇写的不错的文章在全班进行了讲评,我让孩子们说说哪写得好,你一言我一语,把作文的优点几乎都挖掘了出来。

我也趁机介绍了作文的写作技巧,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我知道他们也想尽快写出好的日记得到大家的赞赏。

讲评之后我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这一举动震撼了同学们的心,得奖的洋洋得意,没得奖的我耐心的鼓励他们:

只要你们努力,用心写,老师会给你们更好的奖赏。

如果需要指点的可以随时找老师帮助,说不定我指导之后下一次得奖的就是你的日记啊!

这下同学们不光是争抢写日记了,在写每一篇日记的时候,都先写草稿,然后主动找老师指导,请教爸爸妈妈帮助,再进行修改,都想写出最完美的日记,以待下次获奖。

教育心理学家西蒙兹指出:

“集体教学最有效的奖赏是教师对学生做什么和他做这件事的方法的认可。

”教师不断地给以激励,适当的赏识消除了学生对日记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日记氛围”。

就这样,孩子们的日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三言两语的日记渐渐少了,而抒发自己情感的日记有所呈现,记事的日记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来写得很清晰。

优秀作品不断呈现,心里感觉幸福!

   有这样一个写人的片段,三年级时写的,内容是这样的:

魏艺莹是我的小妹妹,别看他长得漂亮、文静,可她却有一个大嗓门。

先给你介绍一下“大嗓门”的样子:

核桃般的眼睛(再小一点儿),樱桃般的小嘴(再大点儿,颜色再浅点),柳叶般的眉毛(再短点儿),嗯,绝配!

“大嗓门”还有着可爱的脸蛋。

辨认“大嗓门”的方法很简单,她长着一排小黑牙。

她是班长,让我介绍一下她的“光荣事迹”吧:

有一天,“大嗓门”的同学吵架,有人报告了她,“大嗓门”听到之后“火速”赶到,先给他们来了一个“河东狮吼”,又对他们和颜悦色地说:

“不要再吵架了,都是同学有什么好吵的,多伤和气,下次不要再犯了……”直说得他们“晕头转向”、“不省人事”。

(嘻嘻,有点夸张。

)这样充满童趣的文章在班级日记上屡见不鲜。

日记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也更信赖孩子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我告诉他们:

日记本属于你们,写日记的那一页就是你的,版面设计权利属于你自己。

老师相信你们不但会写出优秀的日记,还会有完美的页面设计。

孩子们一听,自己的权利更大了,更乐于发挥自己的才华了,在日记本上大显身手。

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有吸引力啊!

你一篇、我一篇,日记渐渐多了,内容也丰富了,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

班级有朗读比赛,他们写下了《小小朗读会》;学校有运动会,他们写下《雨中的800米跑》、《我们班得奖了》;天气不正常,他们写下《奇异的怪天气》,这篇日记我记忆很深刻,记得那是08年的4月,23日的前几天阳光明媚,街上的人们都穿上了短裙,院子里的樱桃花也竞相开放,满院飘香,人们正尽情的享受美好的春光。

谁知23号这天气温突降,外面飘起了雪花,樱桃花被打落满地,人们在雪中瑟瑟发抖。

天气这样的巨变,很少见。

同学们把这样奇异的事情写在了班级日记里,偶尔拿过来读读觉得真的很有意义。

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书写。

记录的完全是真话、真事、真情和真我。

我经常在闲暇时间翻看这本日记,有时间我就会把看后的想法写在他们的日记下面,尤其当孩子们有了伤心事的时候我都会写上几句鼓励、劝慰的话语,或亲自找孩子问清事情的缘由,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记得有这样一篇:

今天又上音乐课了,看到同学们的竖笛我就伤心,我本来也有一个和同学们一样的竖笛,可是昨天我妈妈犯病了,她有精神病,把我的笛子给摔破了,我哭着拾起竖笛的碎片,紧紧攥在手里,我心疼的哭了半宿……看着她的日记,我的心很酸,泪水悄然落下。

我在她的日记上面写下:

超越,笛子坏了没有关系,只要每天能见到你的笑容,能听到你悠扬的笛声,老师送给你几个笛子都可以。

静下心来,我不断的庆幸,正是这本日记让我听到了孩子心底无助的呼唤,正是这本日记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孤独的心灵,我要走近孩子,走进他们的心里,用爱抚平他们的伤痕,让“老师”这个称呼赋予更实际的含义。

渐渐的日记成了我与孩子们心与心交流的世界。

孩子们不再把它当做日记来写,而把日记本当做自己学习生活中情感倾诉的港湾。

有的孩子把日记拿回家里当做书来读,家长看见了也深受感染,难以抑制自己的内心感受,提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感人至深的篇章,有一篇日记,家长这样写道:

今天我的儿子王克把班级日记本带回来了,我认真品读其中的每一篇日记,了解了班里的点点滴滴。

我很感动,能有这样一份孩子在校生活的真实记录,值得孩子一生珍藏。

也能使家长真正走近这个集体,走进孩子的心灵!

感谢老师的付出!

……家长的日记为班级日记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到现在为止,日记所发挥的作用是我始料未及的,值得我骄傲!

我的班级日记凝聚了我校语文组所有教师的智慧。

她们是我研究途中的盏盏明灯,照亮的不仅是我的小课题研究前行的路,更照亮了我的心境,让我和孩子们坦然前行。

班级日记在学生、家长、老师的手里传递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学生作品150余篇,家长作品20余篇,教师作品30余篇,捧着这沉甸甸的作品,我由衷的喜悦。

同时《建立班级日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研究成果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阶段成果二等奖。

农安县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小课题实验课被评为优秀实验课。

我所付出的努力与这些荣誉的取得相比,值了!

我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几个证书,我自己把它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建立班级日记引领和带动了我校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

一年时间过去了,班级日记的扉页已经渐渐丰满,喜欢读日记的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孩子,更吸引了我们学校的教师,他们在闲暇时间都爱翻阅,读后他们的评价就是:

真好!

家长的参与难得!

教师能悉心写作可贵!

学生在这样的影响下幸福!

我们也能做!

班级日记得到了大家的赞誉,相信它所折射出来的光辉一定会照亮我校的语文教学。

现在我校日记接力、生活日记的研究正在进行,相信会有更大的成果。

 二、建立班级日记的意外收获——实现了合作互动,多元交流感悟。

     由于班级日记是一种“群体行为”,因此更能发挥群体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形成你帮我学的良好循环状态。

通过写日记、读日记增进了生与生、师与生、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的了解,有这样一篇日记:

前几天我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妈妈很生气就走了,已经走了几天了,我不知道妈妈在哪里,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我一直在想:

妈妈她有地方住吗?

有饭吃吗?

她冷吗?

不知不觉泪水就浸透了枕巾……其他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日记,不禁潸然泪下,把更多的关爱给了她,雨天有人给她送雨伞,谁家包饺子给她带一盒,孩子并没有感觉到孤独,实现了心与心和谐交流的目的。

作为家长,他们经常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而这其中大部分要通过班主任这个“中介”来完成。

很多时候班主任对家长传递的信息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学生在校真实情况的完全反映。

班上有了班级日记后,班主任可以通过它并结合自己平时对某一学生的了解比较真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使得家长和班主任在学生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

班级日记走出校门走向家庭,使社会对学校的教育现状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消除了很多的误会。

每次当班级日记得到家长或同事认可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按捺不住由衷的喜悦,心里如同喝了蜜一样甜

  三、建立班级日记达到预期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质量。

   在写班级日记时,孩子们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事、真情,没有题目的约束,没有体裁的限制,没有条条框框的要求,顺理成章、自然洒脱。

他们书写的每一事、每一景、每一人都是那样的真切、自然、朴实,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佳作。

班级日记中一事多记的现象很多,而这样的日记我很重视,总会把这几篇日记一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每一篇的优点所在,这样既让作者之间取长补短,又可以从多角度调动其他学生的写作灵感、博取众家之长。

  有了日记的铺垫,我们在完成课本中要求的习作时,不用进行题材的指导,因为在我们的班级日记中包容了一切;不用进行写法的指导,因为每一篇日记可以说都是我们精雕细刻的作品。

他们会取日记中之所长,成就习作的完美,作文质量真正的提高了。

   自07年以来,我班王笳力同学在全国小学生读写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

去年在全县“我爱祖国,我爱家乡”主题征文活动中作品《家乡变了》一文荣获一等奖。

王超越、姜虹妃等同学都曾在全国读写大赛、征文活动中获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班级日记所发挥的作用。

   该课题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理性思维的能力,并养成了随时记录,随时整理的良好习惯。

孩子们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可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心理渐渐成熟,想的事情多了,心理的秘密也多了,我发现班级日记上和我进行心灵交流的日记渐渐少了,透漏他们心理难题的日记渐渐少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将自己的心里话毫无顾忌的写在班级日记里,我知道这是他们在袒护自己的尊严。

于是,班级日记已不能再满足我和孩子们的全部意愿。

这学期我又建立了班级信箱,我给孩子们买来了信封和色彩缤纷的信纸,他们的热情又如当初,每天闲暇时间就写作,把写好的作品装在信封里,投到班级信箱,没有孩子可以看见他们信件的内容,他们的秘密受到严密的保护,孩子们的心扉又再次打开了。

我依旧像往常一样,遇到孩子们的心里难题,就写回信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难题,摆正他们的心态。

有好的作品我会和文章的小主人商量,把它粘贴在班级日记上,和孩子们共同欣赏、交流。

刚刚一个多月的时间,收到孩子们的来信近40封,“发表”在班级日记上的作品近30篇。

见此情景,我真的很幸福,喜悦溢于言表!

   相信在我和孩子们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不断克服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让班级日记、班级信箱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还孩子健康快乐心境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