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265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docx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712

晨读练习(7-12)

晨读练习7

范围:

课内《陋室铭》,课外《论语·周而不比》姓名:

_____得分:

课内名句默写(总分36分,每题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课外名句默写(总分40分,每题4分)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君子庄重自尊而不和他人争强斗胜,普遍团结人而不结党营私。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译文: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4、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译文: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别人,那么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直,通“值”,适量的代价。

),用善行回报善行。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别人有缺点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8、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数,shuo,屡次)

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2、阅读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总分24分,每题8分)

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南京兵部尚书信子也。

十岁侍父官四川,巡抚罗绮以神童荐。

英宗召试《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悦之,诏读书翰林院,官给廪馔。

学士李贤、彭时咸爱重之,贤以女妻焉。

成化二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历左谕德,直讲东宫。

翰林中,学问广博称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性行真纯称陈音,各为一时冠。

孝宗嗣位,以宫僚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

1、十岁侍父官四川,巡抚罗绮以神童荐。

十岁时陪侍父亲到四川做官,巡抚罗绮把他作为神童推荐给皇上。

2、学士李贤、彭时咸爱重之,贤以女妻焉。

学士李贤、彭时都喜爱并器重他,李贤把女儿嫁给了他。

3、孝宗嗣位,以宫僚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

孝宗继位后,因为官僚之恩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在经筵值班。

【参考译文】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人,是南京兵部尚书程信的儿子。

十岁时陪侍父亲到四川做官,巡抚罗绮把他作为神童推荐给皇上。

英宗召见时让他诗写《圣节》及《瑞雪》诗,并完成经义各一篇,程敏政拿笔立即完成,文采璀璨,皇上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在翰林院读书,由官府供给粮食。

学士李贤、彭时都喜爱并器重他,李贤把女儿嫁给了他。

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担任翰林院编修,历任左谕德,又任东宫直讲。

翰林中流传,学问广博者当是敏政,文章古雅者首推李东阳,性行真纯者则为陈音,三人各为一时之首。

孝宗继位后,因为官僚之恩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在经筵值班。

晨读练习8

范围:

《岳阳楼记》,课外《论语·出辞气远鄙倍》姓名:

______得分:

1、课内名句默写(总分40分,每题2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课外名句默写(总分36分,每题4分)

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2、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译文:

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

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

译文:

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

4、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

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要是说了那么必定会言中。

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译文: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

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三、阅读文言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总分24分,每题8分)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

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

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

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

丁母忧。

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

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

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

“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

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何?

”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

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

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

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

降迪功郎,俄以前事论夺。

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

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

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1、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

最初任福州长溪簿,遭遇父亲的丧事回家。

2、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

这正是臣子竭尽全力(为国)献身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3、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

事情结束后,大帅忌恨这功劳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了金国间谍是非法的。

【参考译文】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入地研究性理之学,用余力写作文章,庆元丙辰年(1196年)考中进士。

最初任福州长溪簿,遭遇父亲的丧事回家。

服丧完了,转任庆元府学教授。

任职期满后经核准升为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

遭遇母亲的丧事,服丧结束,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

金兵侵犯蕲、黄二州,桐城县与二州接壤,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

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避逃,秀发训斥他们说:

“这正是臣子竭尽全力(为国)献身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如果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

”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御谋划。

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刻在城门前斩首示众。

金人的计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

事情结束后,大帅忌恨这功劳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了金国间谍是非法的。

降职为迪功郎。

不久因追究先前的事被革去官职。

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辩。

当初,诚之守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投降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

议论的人不记载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上书朝廷)为之争辩。

晨读练习9

范围:

《醉翁亭记》,课外《论语·学以致其道》姓名:

______得分:

课内名句默写(总分32分,每题2分)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二、课外名句默写(44分,每题4分)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

3、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译文:

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

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译文:

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

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文: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三、阅读文言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24分)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

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

由所祖习非其道也。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

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

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

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

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

恶不由其道耳。

1、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

这三样的好大家都知道,然而总有人身陷危难家庭破灭,沉沦在身死家亡的灾祸中,这是为什么呢?

2、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

陷于浮华就会有品德虚伪的拖累,溺于朋党就会有彼此防备、彼此陷害的祸患。

3、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

富贵和名声,人人都喜欢,而君子有时候得到了而不要,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他们

厌恶不由正道而得来的名利。

【参考译文】作为晚辈,没有比保全自身端正行事更重要的,凭此来显扬父母。

(保全自身、成就事业、显扬父母)这三样的好大家都知道,然而总有人身陷危难家庭破灭,沉沦在身死家亡的灾祸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所遵行效法的准则不对。

孝顺、恭敬、仁爱、道义,是行事的指南,按这些正确的准则行事才能站得稳,是立身的要本。

孝顺、谨敬的对待长辈,宗族中就站得稳,仁爱、守义的对待别人,乡邻就会看重这样的人;这样在宗族乡邻之间行事就可以成就自己,也会在宗族同乡之外传出美名。

人如果不坚守这正道行事,反而背离这立身之本追求眼前利益,就会使自己陷于短浅的浮华之中,就会使自己沉溺于狐朋狗友之中;陷于浮华就会有品德虚伪的拖累,溺于朋党就会有彼此防备、彼此陷害的祸患。

这两者的祸害,一目了然,因此受害的人却越来越多,追求眼前私利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因为人被当时的称赞迷了眼,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

富贵和名声,人人都喜欢,而君

子有时候得到了而不要,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他们厌恶不由正道而得来的名利。

因为厌恶这些富贵名声不是遵循正道得来的。

 

晨读练习10

范围:

《爱莲说》,课外《论语·诲人不倦》姓名:

______得分:

2、课内名句默写(4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课外名句默写(32分)

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

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

(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文: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方面,就不要用同一种方法重复教他了。

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译文: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

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译文:

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引申义)

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译文:

轻盈的笑脸带着酒窝,笑得多美呀。

美丽的大眼晴黑白分明露着妩媚。

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花纹。

8、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三、阅读文言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24分)

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不乐进士业,每谓文至牵饰比偶,犹之留须眉以傅脂粉,无足学也。

遂洗意爵禄之门,而结霞上之居,自号霞仙。

善画,善隶草,善八分书。

家贫,性嗜酒,日以饮为事。

由是孤洁一世,知名海内。

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

及醉,则虽寻常人家投之楮素,欢然挥墨,任意纵横,而结构峻古,意态突兀;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

盖其适在酒而神在醉故邪。

乡有宋子者,与之善,疟岁弗愈。

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

酣,宋出素请画,遂染笔写菊数本,倒垂悬崖而掩映于江波之间,香姿隐隐有飘拂流动之状,宋子泠然疏爽。

因再请,复写奇石,亭立双竹,凌空箫箫,数叶风韵,若有闻焉,宋跃起视之,毛发俱竦,是日疟不复发而就瘥焉。

时为之语曰:

“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

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

”其妙入神态有如此者。

1、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

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

2、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

酒醒之后即使刻意挥毫,都比不上(醉酒之后写的字)。

3、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

某一天(石门子)去他家慰问他,宋子强忍着疾病移榻至厅堂见面,趁此时机待他以

酒。

【参考译文】晋安的石门子早年善于写作,不喜欢在士子的举业上进取,常常说八股文的在排比对偶上极尽修饰,如同留着胡子而涂脂抹粉,不值得学习。

于是无意于求取官爵和俸禄之道,而结庐隐居,自己取号为霞仙。

(石门子)善画,善写隶书草书,擅长八分书。

家里贫穷,生性嗜好喝酒,每天以喝酒为事。

因此一生孤高清白,在海内闻名。

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

等到醉了,那么即使是一般人家把纸给他,(他也)欣然挥毫,任意纵横,而字体结构高雅古朴,神情姿态突兀;酒醒之后即使刻意挥毫,都比不上(醉酒之后写的字)。

大概是因为他醉后写的字最能体现酒醉时的精神面貌吧。

乡里有个叫宋子的人,和他交好,患疟疾一年了都没好。

某一天(石门子)去他家慰问他,宋子强忍着疾病移榻至厅堂见面,趁此时机待他以酒。

喝得畅快时,宋子拿出白绢请他作画,石门子于是拿笔蘸墨画了几株菊花,倒垂在悬崖而若隐若现于江波之间,菊花的清香姿态呈飘拂流动的样子,宋子(顿感)清凉,疏然爽朗。

于是再请他作画,(石门子)又画了奇石,亭子边画了两竿竹子,耸立空中(风声)箫箫,几片叶子飒飒作响,好像能听到一样,宋子从榻上跳起来看画,毛发都竖了起来,这一天(他的)疟疾没有再发而病也好了。

当时人们评价石门子说:

“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

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

”他的画作有如此神妙。

晨读练习11

范围:

《饮酒》《蒹葭》,课外《论语·高山仰止》姓名:

______得分:

课内名句默写(44分)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课外名句默写(32分)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译文:

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不能任用我时,就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译文:

有地位的人学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地位低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译文:

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4、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译文: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译文: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三、阅读文言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24分)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

中人以上,不待教而成;降而下之,非教不可。

居士有五男。

子,才不逮中人。

孙之长者,粗解字义;其次亦知识渐开。

居士扃户养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

凡先世嘉言媺①行及生平师友渊源,时时乐为称道,口授手书,久而成帙。

【注】媺(měi):

同“美”,美好,善。

1、《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

《双节堂庸训》是我(龙庄,是汪辉祖的号)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所写的。

2、子,才不逮中人。

孙之长者,粗解字义。

儿子们,才能赶不上常人。

长孙,粗略了解些字的意义。

3、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

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道理,有时引

用事例验证。

【参考译文】

《双节堂庸训》是我(龙庄,是汪辉祖的号)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所写的。

中等人(常人,普通人)以上,不需要教育就成人;低于中等人以下的,非要教育不可。

我有五个男孩子。

儿子们,才能赶不上常人。

长孙,粗略了解些字的意义;其余的智力见识也逐渐开化。

我闭户养病,每天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道理,有时引用事例规劝(验证)。

凡是先代(有教育意义的)好言和善行以及我生平师友间(好的)交往关系,时时乐于向(他们)称赞叙述,通过口传手写,时间长了就结成集子了。

 

晨读练习12

范围:

《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课外《论语·沂水春风》《论语·中庸之道》姓名:

______得分:

3、课内名句默写(48)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瑟瑟,洪波涌起。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官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课外名句默写(28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澡,在五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

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惟以道义是从。

3、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译文: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5、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所谓“乡愿”,是败坏道德的人。

(贼,败坏、侵害)

6、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译文:

憎恶宣扬别人的坏处的人,憎恶处在下级诽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处事果敢而固执已见的人。

7、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

我厌恶抄袭别人却以为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以为勇敢的人,厌恶攻击别人的短处以为正直的人。

三、阅读文言选段,翻译划线句子。

(24分)

吴武陵,信州人。

元和初,擢进士第。

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①,表武陵主盐北边。

易直以不职,薄其遇。

会表置和籴②贮备使,择郎中为之。

武陵谏曰:

“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

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

脱有寇薄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

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

盐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

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

”易直不纳。

【注】①判度支:

官名,兼管财政收支事务。

②和籴:

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

1、易直以不职,薄其遇。

窦易直认为他不称职,减少他的待遇。

2、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

天下治理不好的原因,弊病在于财权没有归于有关部门。

3、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

真的想要边境坚固充实,只需招募流民,迁徙罪犯,开发沃土,何必增加使官和吏员呢?

【参考译文】

吴武陵,是信州人。

元和初年,考中进士科。

淮西吴少阳听说他有才,便派门客郑平邀

请他,将待以宾友之礼,吴武陵没答应。

长庆初年,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分管财政开支,上表推荐吴武陵主持北边的盐务。

窦易直认为他不称职,减少他的待遇。

适逢窦易直上表请求设置和籴贮备使,选择郎中担任此事。

吴武陵劝谏道:

“当今沿边膏腴之地,已榛杞丛生,父母妻子都没法养活。

以前在北方,掌管米价为四十,而没有超过一个月的存粮,都是先取之于商人,然后拿了文牒回到京师换得现钱。

如果有贼寇攻城,不到三十天便会有人饿死,从哪里取得钱财而向百姓购买粮食呢?

天下治理不好的原因,弊病在于财权没有归于有关部门。

盐铁、财政开支本是一个户部郎的事情,而现在三分其事,官吏万员,财赋日渐紧迫。

真的想要边境坚固充实,只需招募流民,迁徙罪犯,开发沃土,何必增加使官和吏员呢?

”窦易直不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