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数据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56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数据分析资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D数据分析资料.docx

TD数据分析资料

 

TD测试数据分析手册

 

2011.02.12

目录

1.测试数据分析及优化4

1.1覆盖类优化4

1.1.1弱覆盖问题优化4

1.1.1.1概述4

1.1.1.2常见原因4

1.1.1.3各种造成弱信号覆盖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5

1.1.2过覆盖问题优化11

1.1.2.1概述11

1.1.2.2常见原因11

1.1.2.3各种造成过覆盖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11

1.1.3信号杂乱问题优化14

1.1.3.1概述14

1.1.3.2常见原因15

1.1.3.3各种造成导频污染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15

1.2业务相关的优化19

1.2.1掉话优化19

1.2.1.1路测掉话定义19

1.2.1.2掉话原因判决20

1.2.1.3常见掉话原因分析及常用优化手段20

1.2.2接通优化23

1.2.2.1接入性能指标23

1.2.2.2原理介绍23

1.2.2.3常见接入失败原因分析及常用优化手段25

1.2.3TD内切换优化27

1.2.3.1网内切换问题判决27

1.2.3.2常见切换问题对应的调整措施30

1.2.4异系统互操作优化31

1.2.4.1互操作基本原理31

1.2.4.2异系统互操作问题判决37

1.2.4.3常见互操作问题对应的调整措施38

1.2.4.4配置异系统邻区应注意问题39

1.3硬件故障分析40

1.3.1概述40

1.3.2信息收集及描述40

1.3.2各类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法40

 

1.测试数据分析及优化

1.1覆盖类优化

1.1.1弱覆盖问题优化

1.1.1.1概述

数据依据:

路测数据结合扫频数据

在网络建设初期,弱覆盖问题比较普遍。

一般来说,当PCCPCH的C/I小于-3dB(采用路测数据的测量值),PCCPCH的RSCP小于-95dBm时(采用Scanner的测量值),且区域内导频比较混乱或者没有满足条件的覆盖导频即可判定为弱覆盖或者盲区,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

由于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导致在基站开通后存在弱覆盖或着覆盖空洞。

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或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进水、馈线损耗等对覆盖造成的影响。

1.1.1.2常见原因

✓缺少站点覆盖

✓站点设计不合理

✓参数设置不当(功率、空闲接入参数)

✓邻区关系定义不当

✓室外占用室内覆盖信号(信号外泄优化)

✓话务拥塞

✓硬件隐性故障

1.1.1.3各种造成弱信号覆盖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

●缺少站点覆盖

✓场强分段:

(外场操作手册中有提及)

场强图(路测数据)中的分段显示:

✧场强大于等于-75dBm的测试点用深绿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80dBm,小于-75dBm的测试点用绿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85dBm,小于-80dBm的测试点用浅蓝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90dBm,小于-85dBm的测试点用蓝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95dBm,小于-90dBm的测试点用黄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100dBm,小于-95dBm的测试点用橙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105dBm,小于-100dBm的测试点用粉红色表示;

✧场强大于等于-116dBm,小于-105dBm的测试点用红色表示;

如图例:

✓原因分析:

造成缺少站点覆盖的原因较明显:

一般是在弱信号路段周边站点分布较少,小区间间隔距离远,信号重叠区域信号弱,没有较强小区进行主覆盖并满足覆盖要求,造成部分区域出现弱信号现象,影响覆盖率、通话质量、切换成功率及掉话率等指标;

✓定位:

测试软件显示的手机接收信号强度(PCCPCHRSCP)值在-95dBm以下,且C/I值在-3以下,通话出现连续质差,最终出现掉话;结合MapInfo等优化软件分析,附近不具备理想覆盖故障路段的小区;

✓优化方法:

A、增大小区主载波发射功率(PCCPCHPOWER):

根据弱信号区域的主服务小区或信号较稳定的小区作为调整对象,查询现网资料或MML结合调整小区话务情况来确定相关小区是否存在调整空间(最大可调到330);

B、提高UE接入的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

提高UE接入门限,可避免占用弱信号(越区覆盖)小区起呼所出现的孤站、弱信号所引起的掉话;

C、评估是否可以调整天线方向角或下倾角来正对问题路段:

另可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等方法来加强覆盖。

根据问题路段周边小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有覆盖区域是否受影响、话务增长是否可以承受、是否会引起用户投诉等方面)进行方向角、下倾角的调整;

D、调整天线波瓣赋形宽度,智能天线波瓣赋形宽度有30度、65度、90度、120度,通过调整波瓣赋形宽度可以增加天线的增益,提高PCCPCHRSCP值;

E、适当提高小区的最大发射功率(MAXTXPOWER),避免链路恶化导致的掉话

F、适当提高下行导频发射功率(DWPCHPOWER),加强下行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

G、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覆盖连续性,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频干扰;如果无法增大周边小区的覆盖及导频强度,应新建基站或引入RRU来满足覆盖要求;

H、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阻挡引起的弱覆盖区可用新增基站RRU,以延伸覆盖范围。

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等方案来解决。

●站点设计不合理

✓原因分析:

由于站点设计初期没有考虑周全,忽略了附近主要道路(场所)的覆盖需求,导致在测试过程中发生问题点附近有站点,但占用后信号覆盖不理想,衰减较快,而导致弱信号、掉话;

✓定位:

较明显的情况是UE在站点附近,但电子地图上无小区正对问题路段,移动台占用该小区后信号突变严重,测试软件显示的手机接收信号强度(PCCPCHRSCP)值在-95dBm以下,且C/I值在-3以下,无线链路恶化,最终出现掉话;

✓优化方法:

A、天线调整:

通过现场勘察再根据问题路段周边小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有覆盖区域是否受影响、话务增长是否可以承受、是否会引起用户投诉等方面)进行方向角、下倾角的调整;

B、属于站点规划不合理,如:

站点比周围建筑都矮,天线放置位置不合理(放置在天面中间、挂在墙体受阻挡等),导致站下黑或信号阻挡,往往会引起接收信号的拐角效应、信号不稳定、信号突变等;可以通过站点整改、搬迁等方法避免信号受挡。

备注:

站点整改包括:

天线挂高整治、天线位置搬迁、天线类型更换、站点搬迁等

●参数设置不当

✓原因分析:

可以发现UE占用主覆盖小区信号且未发现有明显阻挡的情况下,接收信号强度(PCCPCHRSCP)偏弱或者占用较远的小区信号起呼,虽然已与实际主覆盖小区定义了相邻关系,但却无法切换(切换迟缓)至实际主覆盖小区,导致弱信号;

✓定位:

主要是由于功率、切换参数设置不当或由于空闲状态下的接入参数设置偏低,导致弱信号:

A、功率参数设置不当:

基本可以通过检查问题小区的主载波发射功率PCCPCHPOWER设置是否偏低造成弱覆盖或设置过高导致越区覆盖;

B、切换参数设置不当:

检查问题小区与周边小区间的切换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可检查1G、2A切换参数:

层三滤波系数、切换迟滞HYST、触发时间TIMETOTRIG、小区个性偏移值CIO

C、空闲状态参数设置不当:

可检查小区最小接收电平QRXLEVMIN、上行最大发射功率MAXALLOWEDULTXPOWER、UpPCH期望接收功率PRXUPPCHDES等,导致UE在有主覆盖小区的路段占用到非主覆盖小区信号起呼,引起孤岛效应或弱覆盖掉话;

✓优化方法:

A、如发现小区为主覆盖,信号偏弱,查MML具备可调整空间,小区话务容量有一定冗余且相关区域无明显阻挡,则适当提高该小区的主载波发射功率PCCPCHPOWER来改善区域覆盖;如属覆盖过远小区,则适当调低该参数;

B、检查主覆盖小区间的相邻关系定义是否合理,如已定义相邻关系,可留意数据回放是否存在邻区比主覆盖要强较多也不发起切换,可检查:

主小区的切换迟滞值HYST设置是否偏出合理范围,如果切换带过大,则可导致小区间切换性能受影响;触发时间TIMETOTRIG和小区个性偏移值CIO是否合理,如果出现异常,可适当进行修改。

对于小区最小接收电平QRXLEVMIN和UpPCH期望接收功率PRXUPPCHDES出现异常的,可参考附近小区参数设置,保持在正常水平即可。

●邻区关系定义不当

✓原因分析:

由于相邻关系定义不全或多定义,导致不切换、切换关系紊乱、经过多个非主覆盖小区切换才能占用到正常覆盖小区,导致弱信号,甚至掉话;

✓定位:

在确认问题路段存在主覆盖小区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回放和结合电子地图发现问题路段占用的小区明显不是主覆盖小区或者是通过多个外围小区间的切换后才可占用主覆盖小区,且实际主覆盖小区话务无出现资源拥塞,工作状态正常,则基本可判断弱信号为邻区关系设置不当所引起;

✓优化方法:

A、可以通过人工使用MapInfo等有邻区检查功能的软件进行邻区检查及优化;

B、可以通过MML和路测数据收集分析,对问题小区进行的相邻关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C、分析主服务小区是否存在强干扰,可以通过MapInfo的频率分析,也可直接通过鼎利测试软件的测试数据PCCPCHC/I值进行分析;

分析主服务(切换目标)小区是否存在话务拥塞或硬件隐性故障,排查造成不切换或切换失败的原因(可参考后面的优化分析方法);

●信号外泄优化

✓原因分析:

UE在室外占用室内站点信号,造成信号突降,严重时会因弱信号导致无法切出,最终掉话;

✓定位:

在测试数据回放过程中发现室外占用小区为室内覆盖信号,UE接收信号随着车辆移动的迅速下降,无法及时切换到实际主覆盖小区,最终导致掉话;

✓优化方法:

A、控制室内站的小区主载波发射功率;

B、对室内可能出现泄露的天线位置加载衰减器进行优化;

C、调整相应室外小区与室内小区之间的切换偏置(CIO);

D、可对室内覆盖系统可能存在信号外泄的天线进行整改,移位。

●话务拥塞优化(建网初期不存在)

✓原因分析:

由于小区存在话务拥塞,导致作为切换目标小区时无法切入或切换申请后失败仍占用弱信号小区,影响切换。

移动台无法占用正常覆盖小区导致弱信号,弱无合理覆盖小区选择,甚至导致掉话的发生;

✓定位:

测试过程中可发现UE即时邻区中可见信号良好且已定义相邻关系的小区,但一直没有发起切换申请或切换失败,移动台一直无法占用上主覆盖小区;通过话务统计可以发现该目标小区对应时段存在话务拥塞;

✓优化方法:

A、对相关小区进行扩容;

B、如无法进行扩容,可考虑对存在拥塞的小区切换参数进行调整、让其尽快切出到别的小区,间接进行话务分流。

●基站隐性故障处理

✓原因分析:

在日常网络运行中,基站运行难免存在故障,部分因无法通过监控告警收集来发现,但对网络指标影响却比较严重,表现为话务统计中的其它原因掉话或突然掉话异常升高,统称为硬件隐性故障。

较多发生在载波隐性故障,对日常路测影响较严重的也集中在载波隐性故障上;

✓定位:

在测试数据回放时PCCPCHRSCP会由正常的信号强度突降至-110dBm左右,突降后掉话;或PCCPCHRSCP正常,但PCCPCHC/I突然变差,最终掉话;

✓优化方法:

A、可以通过使用测试软件进行拨测:

锁定小区进行全业务测试,如出现异常或者业务不可进行、无法搜索小区等即可判断该小区出现隐性故障(在排除小区告警和状态下),可反馈给厂家进行协调处理

B、可尝试对怀疑存在问题的小区逐载波关闭观察话务变化。

1.1.2过覆盖问题优化

1.1.2.1概述

数据依据:

路测数据

过覆盖的概念:

是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满足全覆盖业务的要求的主导区域过覆盖的现象。

解决过覆盖的第一步是检查基站密度,判断是否是由于基站规划不合理,造成基站密度过高,引起同频干扰,如适当地调整天线角度来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使基站覆盖趋向更加理想的设计指标。

但调整基站覆盖范围也要很仔细,因为无线网络也要适度的覆盖重叠来避免产生欠覆盖区域。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用扫频仪对过覆盖区进行实际覆盖范围的测试,确定目标基站及相邻基站的覆盖范围,验证是否是由于目标基站覆盖范围不合理而造成过覆盖。

1.1.2.2常见原因

✓基础位置因素

✓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因素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

1.1.2.3各种造成过覆盖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

●基础位置因素

✓原因分析:

由于站址选择的限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出现小区布局不合理的情况。

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弱覆盖,而部分区域出现强信号覆盖导致的覆盖过远;基站位置选址时海拔高度过高或者楼层过高都会造成覆盖过远;

✓定位:

可选择mapinfo基站分布图结合Googleearth进行分析,初步判断问题小区是否存在过覆盖,另可结合扫频scanner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在扫频点S收到的信号强度最强为小区F,且扫频点与小区F距离大于1KM(市、郊区视具体站点疏密程度而定);另在扫频点S收到的信号为小区F,小区F信号强度应大于-90dBm,并且小区F重叠覆盖次数达到10次以上。

扫频数据通过以上原则筛选及地理位置,得出需要调整小区。

✓优化方法:

A、在进行站点规划时,避免出现几个站点的密集分布情况,因为这样有可能在密集基站附近出现过覆盖的情况。

B、站点选择应避免在比较宽阔的街道旁边,由于“波导效应”使信号沿着街道传播很远导致的过覆盖。

C、进行仿真的过程中,注意比较不同仿真条件下的结果,通过调整PCCPCH的功率和频率规划来实现最佳的导频覆盖。

调整扇区方位角和下倾角,实现最佳的扇区仿真覆盖,避免多小区重叠覆盖区域。

●天线挂高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因素

✓原因分析:

在实际网络建设中,可能出现相邻基站之间天线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如果远处站点和近处站点天线的挂高、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造成导频信号到达同一测试点时,非主覆盖小区信号强于主覆盖小区信号。

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情况下,天线太高、下倾角设置不够大或基站发射功率过高,使该小区信号覆盖较远。

✓定位:

测试点处主覆盖小区信号良好,但UE占用较远处站点信号,无法重选或切换至主覆盖小区;某些小区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优化方法:

天线调整内容主要包括:

天线方位角调整、天线下倾角调整、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天线位置调整。

A、天线方位角调整:

调整天线的朝向,以改变覆盖区域。

B、对于高站的情况,主要通过增大天线下倾角和减小导频发射功率来进行优化。

但是天线下倾角超过8度,波形会发生畸变从而干扰周边小区,此时可以选用预置电下倾的天线解决该问题。

(最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但是由于设备安装及站址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处理,影响较大时可以局方进行商确)。

C、天线下倾角调整:

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以减少其覆盖距离,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影响。

D、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

通过更换天线的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加权算法来改善服务扇区内的信号强度,降低副瓣对其他扇区的影响。

目前可调整值为30度、65度、90度、120度。

E、天线位置调整: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的安装位置,以达到相应小区内具有较好的无线传播路径。

●参数设置不合理

✓原因分析:

在现网中发现某些站点的覆盖区域超过网络规划的范围,比如导频功率、邻区缺失和天线波瓣角设置不合理,造成过覆盖;

✓定位:

测试点处主覆盖小区信号良好,但UE占用较远处站点信号,无法重选或切换至主覆盖小区;从scanner数据看问题路段本该有主导小区,但问题路段并未与之定义邻区关系;

✓优化方法:

A.参数调整主要包括:

PCCPCH_RSCP的调整、邻区梳理和天线波瓣角的调整;

B.PCCPCH_RSCP调整:

根据具体情况降低过覆盖站点信号的强度或者增加主覆盖小区的信号强度(调整范围240~330);

C.邻区关系梳理:

对于邻区漏定义的可进行邻区添加,邻区冗余的可进行删除处理;

D.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

通过更换天线的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加权算法来改善服务扇区内的信号强度,降低副瓣对其他扇区的影响。

目前可调整值为30度、65度、90度、120度;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

✓原因分析:

城市中有大面积的水域,如穿城而过的江河等,由于信号在水面的传播损耗很小,并且信号存在水面反射,导致在此环境下覆盖非常远。

✓定位:

从mapinfo基站分布图结合Googleearth进行分析,了解周边环境,判断是否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覆盖过远,另可现场进行勘察,观察问题小区附近周边环境确认根源;

✓优化方法:

A、站点工程整改(天线位置、挂高、搬迁),天馈调整;

B、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可以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

避免选择外层玻璃的建筑物,其对信号反射能力很强,并且反射的信号很难控制,导致信号突变对业务影响很大,同时也会对周边小区产生干扰。

1.1.3信号杂乱问题优化

1.1.3.1概述

数据依据:

路测数据

导频污染的概念,原来是出现在CDMA和WCDMA的网络规划中的。

随着TD-SCDMA网络的发展,TD-SCDMA中也提出了导频污染的定义。

在TD-SCDMA中,PCCPCH的作用和CDMA和WCDMA中的导频的作用基本相同。

TD-SCDMA中主要是通过对PCCPCH的研究来定义其导频污染的。

TD-SCDMA的导频污染中引入强导频和足够强主导频的定义。

即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

在CDMA和WCDMA都是采用同频组网,由于同频干扰的问题,其导频污染的问题比较突出。

TD-SCDMA网络中,其组网方案是N频点组网,相邻小区的主载波一般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干扰的问题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导频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小区乒乓切换,故N频点下的导频污染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另提出导频污染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把将导频污染的情况和弱场覆盖的情况加以区分,以便于我们更加准确的定位和解决问题。

1.1.3.2常见原因

✓基础位置因素

✓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因素

✓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

1.1.3.3各种造成导频污染的原因分析、定位及常用优化方法

●基础位置因素

✓导频污染判断

导频污染定义为:

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

下面给出强导频信号、过多和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判断标准。

强导频:

在TD-SCDMA中,我们定义,当PCCPCH_RSCP大于某一门限,信号为有用信号,也就是我们的强导频信号。

PCCPCH_RSCP>A,A=-85dBm。

过多:

当某一地点的强导频信号数目大于某一门限的时候,即定义为强导频信号过多。

PCCPCH_number>=N,N=4。

足够强主导频:

某个地点是否存在足够强主导频,是通过判断该点的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

如果该点的最强导频信号和第(N)个强导频信号强度的差值如果小于某一门限值D,即定义为该地点没有足够强主导频。

PCCPCH_RSCP(fist)-PCCPCH_RSCP(N)<=D,D=6dB。

导频污染判断:

综上所述,判断TD-SCDMA网络中的某点存在导频污染的条件是:

1)PCCPCH_RSCP>-85dB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

2)PCCPCH_RSCP(fist)-PCCPCH_RSCP(4)<=6dB。

当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即为导频污染。

✓原因分析:

由于站址选择的限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出现小区布局不合理的情况。

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弱覆盖,而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导频强信号覆盖;周围基站围成一个环形,在环形的中心位置,就会有周围的小区均对该地段有所覆盖,造成导频污染;

✓定位:

从mapinfo基站分布图分析,假如某地方为5个站点所构成的环形的中间地段,测试轨迹是直线,同时周围的环境中阻挡较少,那么也就造成导频污染的一个原因;另可根据测试软件中邻区列表的四强导频信号的强度值,如达到导频污染判断的2个条件即为导频污染;

✓优化方法:

A、在进行站点规划时,避免出现几个站点的环形分布情况,因为这样有可能在环形区域的中心出现导频污染的情况。

B、进行仿真的过程中,注意比较不同仿真条件下的结果,通过调整PCCPCH的功率和频率规划来实现最佳的导频覆盖和C/I的覆盖。

调整扇区方位角和下倾角,实现最佳的扇区仿真覆盖,避免多小区重叠覆盖区域。

●天线挂高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因素

✓原因分析:

在实际网络建设中,可能出现相邻基站之间天线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如果远处高站和近处低站天线的导频信号到达同一测试点的链路损耗相同的话,就有可能在测试点处造成若干个具有相近PCCPCHRSCP的导频污染区。

另外,由于高站的存在,天线的下倾角一般会比较大,天线波束容易畸变,覆盖波形向旁瓣方向挤压,造成旁瓣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

在密集城区里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因素的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

城区内站点分布比较密集,信号覆盖较强,基站各个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设置不合理,造成多小区重叠覆盖,导致导频污染的情况出现;

✓定位:

测试点处造成若干个具有相近PCCPCHRSCP的导频污染区;天线波束容易畸变,覆盖波形向旁瓣方向挤压,造成旁瓣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多小区重叠覆盖,导致导频污染;

✓优化方法:

A、天线调整内容主要包括:

天线位置调整、天线方位角调整、天线下倾角调整、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

B、天线位置调整: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的安装位置,以达到相应小区内具有较好的无线传播路径。

C、天线方位角调整:

调整天线的朝向,以改变相应扇区的地理分布区域。

D、天线下倾角调整:

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以减少相应小区的覆盖距离,减小对其他小区的影响。

E、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宽度调整。

通过更换天线的广播信道波束赋形加权算法来改善服务扇区内的信号强度,降低副瓣对其他扇区的影响。

目前可调整值为30度、65度、90度、120度。

●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原因分析:

当基站密集分布时,若规划的覆盖范围小,而设置的导频功率过大,导频覆盖范围大于规划的小区覆盖范围时,也可能导致导频污染问题;

✓定位:

功率参数设置不当(小区的主载波发射功率PCCPCHPOWER),可通过鼎利测试软件的路程数据进行分析,假如满足判断导频污染的2个条件,即为导频污染;

✓优化方法:

A、调整扇区的发射功率,来改变覆盖距离。

TD-SCDMA功率调整时需要对PCCPCH、Dw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