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57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校201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2015.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1.5分,共30题)

1.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的一项制度,由此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权,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相结合,故C项错误;“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是夏朝启建立政权,不是西周,故D项错误。

【答案】A

2.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

“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内阁制

【解析】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的信息说明内阁为了保护自己不愿地承担责任,言即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体现内阁官员懈怠,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内阁的设立明显出现官浮于事的现象,并不能弥补丞相北废除之后的职能缺失,故D项错误。

【答案】B

3.右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

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②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④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图经济重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青铜铸造业

【解析】材料或者“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的信息说明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故①正确;材料中显示不出该物品是普通老百姓使用,故②错误;材料中“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体现是古代农耕文化,材料中“烟炱即可溶于水中”体现了环保意识,故③正确;材料中手工业个例不能充分说明扬州当时已经成为全图经济重心,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

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佛教思想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天人感应)

【解析】材料中主要论述是天人感应思想,该思想是汉代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需要而创立,故A项错误;佛教思想是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故B项错误;“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属于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出现,故C项正确;宋明理学讲究“理”是万物本源,理气论等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

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昀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商业流通是政治的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中“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说明自由和平等的原则由商业发展确定,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海外贸易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说明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6.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

“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

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问的交流与碰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材料中1500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两颗门牙”主要是指西班牙和葡萄牙,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萧条,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在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发现,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D项正确。

【答案】D

7.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责任内阁制

【解析】英国首相拥有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为官清廉”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卡梅伦打的比喻,并不能说明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故D项错误。

【答案】C

8.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

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解析】材料中“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说明材料中政策是允许自有商业贸易的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农业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故B项正确;推行集体农庄制度是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政策,故C项错误;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也是斯大林时期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B

9.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B.牛顿经典力学C.达尔文进化论D.计算机

【考点】蒸汽机的发明

【解析】“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说明是动力的革新,这种发明是指蒸汽机的发明,故A项正确;牛顿经典力学主要是介绍力学作用,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该信息,故B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主要是生物进化的规则问题,故C项错误;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属于动力问题的革新,故D项错误。

【答案】A

10.有些日本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野心急剧膨胀,想通过侵略扩张实现亚洲强国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明显是为日本侵略做掩盖,不符合历史事实,故B项正确;材料中“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说明对中国文化的蔑视,故C项错误;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11.右图阴影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

据此判断,在这一局势下召开了(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考点】解放战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共的成立,没有统辖区,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召开时中共在长征途中,没有具体统辖区,故B项错误;中共七大召开时,中共统辖区是位于西北和华北的抗日根据地,而且没有连在一起,故C项错误;图中显示中共统辖区位于长江以北,说明国民党政府即退出大陆的统治权,此时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夕,故D项正确。

【答案】D

12.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

“……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  )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点】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解析】材料中“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说明清帝退位时没有发生重大流血事件,属于和平方式,故A项正确;“共和立宪国体”指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共和体制,故B项错误;封建制度的结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1月日,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13.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

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

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

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②冲击了自然经济

③便利了列强侵略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

【解析】“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扩大了商品市场,故①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③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说明火车沿线地区商业发展,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4.“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考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解析】西方扩张对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只是客观上作用,不是主要作用,故A项错误;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中国经济结构、思想以及政治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地强调西方殖民扩张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起到建设性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15.《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

以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天下为公”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解析】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材料中“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是从民生主义角度评价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民族主义,故A项错误;“创立民国”属于民权主义,故B项错误;“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属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天下为公”不属于三民主义内涵,故D项错误。

【答案】C

16.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

“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沦”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D.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考点】维新思想——严复思想主张;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思想主张

【解析】“进化沦”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中的“各阶级”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由制度向思想层面变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认为改变中国要从思想改进,故C项错误;从严复宣扬进化论到陈独秀“适今世之生存”说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主要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

17.美国学者柯瑞·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

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

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

A.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兴起

【解析】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是日本想提高在联合国中国际地位的做法,不属于“国际基于对冷战的恐惧”,故A项错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拉开美苏冷战序幕标志,此时冷战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是欧洲一体化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在冷战格局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故D项正确。

【答案】D

18.管子曰:

“若岁凶旱水泆(溢),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指穷人)为庸(指佣工)。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圈策也。

”与其倡导的经济理念相似的是(  )

A.重农抑商,以固民本B.农商并重,以均贫富

C.国家调控,以工代赈D.开源节流,与民休息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材料中说明政府“修宫室台榭”以解决饥荒水旱带来社会问题,属于调节市场,刺激消费的表现。

重农抑商不属于刺激市场的消费,故A项错误;农商并重,以均贫富与市场需求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国家调控,以工代赈,属于修建公共工程,减缓失业压力,刺激消费,故C项正确;“开源节流,与民休息”没有体现市场拉动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19.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

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

“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

’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制度

【解析】材料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966年”“英国”“反对税收当局”信息说明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导致的结果,故A项正确;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与材料中“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不相符合,故C项错误;“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20.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

“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材料认为(  )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盟)

【解析】材料“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从材料“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故A项正确;民族利益只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部分,并不是主要障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故C项错误;欧盟以发展各个成员国综合经济为主要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A

21.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在(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解析】关贸总协定后来被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代替,显然是前者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贸易份额比重,体现不出国家贸易量增加的信息,故B项错误;图中所提示的世界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看,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和日本在世界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说明20纪世界经济重心出现了转移趋势,故C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应该是苏联解体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22.有学者认为: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考点】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结束

【解析】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述的是美素对世界格局稳定性的作用,不是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错误;美国单极霸权的建立只能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项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23.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右图)反应出其(  )

A.“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解析】材料中“对外提及大陆”的信息说明该外交部还是有一个完整的中国的概念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1959年的台湾”并没有放弃对大陆敌视,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当局与大陆的对立状态,不是友好的信号,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24.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

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①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材料中“1954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知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故①正确;人民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1949—1954年,此时已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故②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属于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故③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监督机关,不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5.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

这说明(  )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考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解析】材料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的比重均有大幅度上升,体现工业投资多元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比较城乡个体工业比重变化,并没有和全国工业比重比较,故B项错误;国有工业所有制比重变化,并不是得到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及的是工业比重变化,并没有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信息变化,不能说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26.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国参战

【解析】“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并不是材料中主要评价的信息,故A项错误;中国参加一战是形势的需要,并不是政府的错误决断,故B项错误;材料中“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的信息说明对中国参战给予了高度评价,显然是提高了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参战对一战进程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27.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点】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巴黎和会

【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保证不得与之合并,故①正确;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故②错误;英美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③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