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鉴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83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痕迹鉴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痕迹鉴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痕迹鉴定.docx

《痕迹鉴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痕迹鉴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痕迹鉴定.docx

痕迹鉴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痕迹鉴定

  篇一:

碰撞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在这里,需要单独说明痕迹的概念。

痕迹是事物运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影像或形象。

公安、司法部门所研究的痕迹是专指犯罪行为所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这些统称为犯罪痕迹。

这些痕迹,有的反映着作案活动过程和手段,有的则反映着作案人本身以及使用工具(如车辆)的形貌和特征,且均可用来证明犯罪事实,甚至证实犯罪人。

  1、痕迹类型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主要有车辆轮胎的拖印、压印和擦印;车身在路面上凿划印痕;车身和其他物体上被撞、挤压、砸、擦刮、刻划以及人体被撞击、碾压、撮擦所留下的各种痕迹与伤痕。

再就是车身、路面,人体和相关物体上因某些附着物涂污而形成的痕迹等。

  这些痕迹在形状、尺寸、颜色上各有不同,往往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的一个侧面反映。

  2、车体痕迹的提取

  勘查车体痕迹时,应测量车体上各种痕迹的长度、宽度、凹陷的程度、痕迹上下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和痕迹左右两端与车体相关一侧的距离。

对于较小的痕迹,可以测量其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和与车体相关一侧的中距。

自行车车身痕迹还需应注意测量零部件的歪斜、弯曲、变形、断裂等尺寸。

  ⑴照相

  ⑵绘制现场图

  ⑶制作堪查笔录

  测量时,应注意记录痕迹的部位、形态、面积和相关的尺寸。

例如:

“经勘查,汽车的挡风玻璃大面积破碎,在玻璃上粘有血迹和毛发,经鉴定是人的毛发和血迹。

前保险杠的中间部位距地面垂直高度为0.538米处有一凹陷痕迹,凹陷长度5厘米,宽度8厘米,中心距左侧边缘距离为1.5米。

  3、碰撞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会留下各种痕迹,根据痕迹可以判断车辆接触点和行驶方向。

在事故现场对于接触点的判断非常重要,具此可以推断车辆的行驶路线和分析交通事故原因,从而认定事故各方的事故责任。

  车辆与车辆的碰撞,必然造成车体不同程度的破损,通过对这种碰撞机理的分析,可以推断事故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⑴汽车与固定物(如电杆、树木、砖墙或桥梁)碰撞时,刚性大的物体所能吸收的冲击动能比刚性小的物体少。

  ⑵车辆与车辆碰撞时,速度越高,碰撞力也越大。

损坏也越严重。

  ⑶质量轻与质量重的车辆碰撞,质量轻的在碰撞中所承受的撞击力大。

  ⑷汽车在侧面正交碰撞或斜角碰撞时,若冲击力不通过重心,则被撞的车辆将做回转运动。

  4、勘验中应测量肇事车辆、人体、现场路面及有关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明确基准,测量各类痕迹的位置、形状、尺寸等;测量时应以道路边缘、标线或车辆的一侧为基准。

测量可用卷尺(或激光测距仪)或摄影测量的方法。

测量的最小计量单位为厘米。

测量误差:

距离小于50厘米的,最大误差允许为0.5厘米;距离为50厘米至10米,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距离超过10米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对于使用摄影测量方法的,综合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

  5、勘验中应首先使用照相法固定和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应在被照物旁放置10厘米长带毫米刻度的比例尺,比例尺应放置在痕迹物证旁1厘米以内,与痕迹物证处于同一平面,刻度一侧朝向痕迹物证,不得遮掩,妨碍观察;提取时应尽量不损坏提取物,并注明提取物名称、提取人、提取时间、地点、部位、天气、提取方法等情况。

  对提取的微量痕迹、物证要妥善保管,及时送检。

  勘验照相按照gA50有关规定执行。

  勘验绘图按照gA49有关规定执行

  6、勘验准备

  现场调查勘验工作应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关规定进行。

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应首先抢救伤员,然后进行现场痕迹物证勘验。

在抢救伤亡人员过程中需要移动肇事车辆、人体或有关物体,应做好相应的标记或照相摄像固定。

  7、痕迹物证发现

  ⑴根据交通事故的类型及其特点,通过观察事故发生时所接触到的物体和接触部位所显现出来的异常现象,确定勘验的重点部位。

  ⑵仔细观察交通事故现场,在交通事故现场地面、肇事车辆、伤亡人员及其他有关物体的接触部位寻找发现可疑物;注意发现留在车辆运行的路面上、受伤人或死者的身体上和衣裤上、被车辆碾压的物体上的车轮印痕;注意发现路面上的其他痕迹和车体外、车体内痕迹。

  ⑶采用先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发现痕迹物证。

  8、痕迹物证测量

  ⑴对已确定的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测量和记录交通事故痕迹的位置、长度、宽度、高度和方向,事故物证一般存在于交通事故痕迹处,只需测量和记录其位置即可。

  ⑵测量记录车辆碰撞损坏变形形状及变形量(长、宽、高或深度)。

  ⑶测量记录交通事故现场路面坡度、转弯半径、附着系数等情况。

  9、送检

  对交通事故痕迹物证进行了勘查、测量和记录,尚不能满足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应提取

  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送交专业技术人员或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对提取的微量痕迹、物证要妥善保管,及时送检。

  ⑴肇事车辆行驶速度的技术鉴定:

对于装有符合gb/T19056标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肇事车辆可从汽车行驶记录仪直接提取有关数据;对于发生碰撞事故后安全气囊打开的肇事车辆可从安全气囊记录模块中提取数据。

  ⑵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引发交通事故的嫌疑人,提取血液进行酒精浓度检测,检测按照gb19522标准执行。

  ⑶肇事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按照gb7258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⑷对未知名尸体,应提取人身识别检材,采集DnA信息进行检验、鉴定。

  10、不同制动状态下轮胎痕迹

  当车轮被抱死后,滑移率f等于1,车轮纯滑移而无滚动,使得路面上的花纹无法辨认,形成一条连续的黑色拖印。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事故现场,车辆在作紧急制动时并不一定就会有制动拖印的出现,这与车辆的制动性能和驾驶员的操作性能直接相关,下雨天车辆的制动拖印也不明显。

根据制动理论知道,制动拖印的出现,并不是制动的最理想的效果,具有防抱死装置的车辆,一般说来不会出现制动拖印。

因此,没有制动拖印并不能说没有采取制动措施或措施不力,这一点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一定要充分考虑。

  ⑴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

  正常情况下的制动拖印的痕迹是两条与制动轮轮距相同的平行直线。

在车辆的前后轮轮距相同的情况下,前后轮的痕迹会在局部区域产生重叠,在重叠处痕迹会加深。

  在紧急制动时,制动痕迹不一定都是连续的,有时会出现断续现象,—这是由于客观原因的作用,例如车轮轴的上下振动或制动失灵,或者由于主观原因的作用,例如驾驶员有意识的交替踩制动踏板,避免车轮抱死。

  根据制动拖印的长度可以大致计算出车辆制动开始时的行驶速度。

在逃逸案件中可以确定现场中心,推断肇事车辆的行使方向。

还可根据制动痕迹的具体情况判断肇事车辆的车况。

通常情况下,后轮的制动痕迹要比前轮的明显,也比前轮先出现。

  ⑵制动侧滑痕迹

  在一般路面制动时,车辆前后轴的车轮不可能同时抱死,其抱死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车辆的侧滑影响很大。

在事故现场看到的大多是后轮侧滑痕迹。

这是因为驾驶员在遇到突发事件而采取紧急制动时,大多数情况是后轮先抱死。

当受到侧向力作用而发生侧滑时,侧滑本身所产生的离心力和侧滑力方向相同,从而导致侧滑加剧,车辆做大回转运动。

  ⑶离心侧滑印

  在没有制动力的情况下,当侧向作用力大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横向作用力的极限值将引起侧滑。

从形成原因上说,离心侧滑与制动侧滑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车辆转弯时速度超过临界值或者车辆受到侧向力的作用将会引起侧滑,这种情况产生的侧滑一般是轮胎在接触面上产生局部滑移,这样一来,遗留在路面上的轮胎痕迹及其花纹就可以辨认。

这一点与制动侧滑痕迹有区别。

  我们可以根据路面上的制动侧滑痕迹和离心侧滑痕迹的形态来判断车辆在侧滑或者翻车前的车速,以及驾驶员所采取的措施。

  ⑷车轮印

  车辆在行使过程中留在路面上的反映轮胎胎面的痕迹叫车轮印。

根据痕迹的实际形态可分为立体态车轮印和平面态车轮印。

立体态车轮印是遗留在软化的沥青、砂土、泥土等软质路面上反映轮胎花纹立体形象的痕迹。

平面车轮印的出现是因为轮胎上粘附有泥土、砂土、沥青等有色物质,因而在车辆行使过程中遗留在于净、硬质的路面上而反映轮胎凸起花纹形态的痕迹。

  车轮印的主要作用有:

根据肇事车辆车轮印在肇事过程中的行使轨迹和状态,可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划分事故的责任。

对于逃逸事故,可以根据车轮印判断、查找、认定肇事车辆。

  11、轮胎痕迹的提取和测量

  轮胎痕迹很容易受到风、雪、雨、围观群众、过往车辆的破坏。

遗留在死者衣物上的轮胎痕迹也会因尸体的处理和移动而破坏。

被车轮辗轧而形成的皮下出血形成的轮胎痕迹,在现场勘查时难以发现。

因此,在提取轮胎痕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潜在的轮胎痕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忽略。

在这种情况下要利用斜光、紫外线等进行观察。

  ⑵在根据轮胎痕迹清查车辆种类、车辆型号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轮胎的花纹、宽度。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数据是不够的,在缩小清查范围的过程中,轮距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定要准确地测量轮胎痕迹的轮距。

沿直线前进的汽车轮胎痕迹的轮距测量,应垂直于轮胎痕迹,并从痕迹的中点测量:

仅仅从一处测量轮距是不够的,应该测量3~5处,分别测量最短、最长、中等各种长度,与“汽车规格表”作对照,找出相应的汽车。

前轮的轮胎痕迹在汽车直线前进时,通常被后轮痕迹所覆盖,所以测量前轮的轮距是很困难的。

  ⑶测量汽车轮胎痕迹的轮距,必须在与弧线的切线对应的直角方向进行测量:

  此外,印在黑色、深蓝色以外的有色衣服及多色花纹衣服上的模糊的轮胎痕迹,可用红外照相显现。

  12、轮胎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⑴根据现场遗留的轮胎痕迹鉴定肇事车辆

  四轮以上汽车要在转弯处寻找车轮印数来确定车轮数量。

如四轮四轴汽车转弯时形成四条车轮印。

从弯内开始,第一条是内侧后轮印,第二条是内侧前轮印,第三条是外侧后轮印,第四条是外侧前轮印。

  根据车轮印宽度可推定车辆种类。

  a.自行车印宽度2.5~3.5cm;

  b.手推车轮印宽4.5~5.5cm;

  c.摩托车轮印宽8~10cm;

  d.汽车大型轮胎印宽25cm左右;中型轮胎宽度15~20cm,小型轮胎10~12cm。

⑵汽车的轮胎痕迹的鉴定和利用

  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由于用途、载重量的不同,汽车的轮距、轴距、安装的轮胎数目和规格以及胎面花纹也不尽相同。

因此若在肇事现场发现作案车辆的轮胎痕迹,就可以推断出轮胎的规格、花纹和磨损情况,从而鉴别出轮胎的新旧程度及制造厂家,进一步再查寻装配这种轮胎的汽车种类。

  正常情况下,轮胎的断面宽度大约为胎面宽度的1.27倍。

例如,在现场测得前轮的痕迹宽度为1.8(相当于胎面宽度),则轮胎的断面宽度为:

  b=(A1×1.27)/2.54:

A×0.5=18×0.5=9(in)

  (1in=2.54cm)

  由此可以估计轮胎的规格为9.00—20。

  当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前轮的痕迹宽度近似等于胎面的宽度,这样就能很容易推断出轮胎的规格。

  另外,还可以根据轮胎的外径判断轮胎的规格。

首先在车轮痕迹中寻找一个稳定的细部特征,如裂口、破损等,从这个特征出发沿车轮痕迹方向向前或向后寻找到特征重复出现的位置,测量这一段长度,所得的数据就是车轮的周长,除以圆周率即为车轮的外径。

但是要注意车轮如果出现滑移的现象则数据不可靠。

然后与各种汽车的轮胎外径、轮径的理论数据相对照,从而确定车辆的种类。

  根据车轮痕迹还可判断车辆行驶方向。

车辆在快速行驶时,因空气的压力差作用,常使路面的尘土形成扇形痕迹,扇形底端是车行方向。

车辆经过潮湿、污秽地段时,车轮上粘上一些泥土、污物,在驶入洁净、干燥路面时,形成颜色由深入浅痕迹,浅色一端为车行方向。

汽车驶过水洼,使水向前喷溅,其喷溅的扇形展开面指向前进的方向。

车辆经过松软泥土地面时,

  篇二:

工具痕迹鉴定书

  甘肃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书

  〔20XX〕甘政司(痕)鉴字第(133)号1

  一、序言

  20XX年12月23日,兰州市安宁区公安分局陈毅明同志送来20XX年12月20日,甘肃政法学院九号公寓711宿舍被盗案件现场提取的被撬铝合金窗户上,形成擦划痕迹的铝合金一段,嫌疑人张小的凿子一把,要求鉴定现场上形成铝合金的擦划痕迹是否为张小的凿子所留。

  二、检验

  1.现场痕迹检验:

  现场提取的铝合金长10cm,宽6cm,厚3cm,(见图一)。

现场上擦划痕迹的线条明显,线条总数从痕起缘到痕止缘线条减少,且线条宽度由窄到宽变化。

  2.对嫌疑人凿子的检验:

  张小的凿子是长江牌,长250mm,凿子刃口有缺刃三处。

  3.制作样本:

  现场同类铝合金一段,模拟现场痕迹形成的条件,用张小的凿子制作样本痕迹。

(见图二)

  4.比较检验:

  将现场痕迹与样本痕迹置于比对显微镜下观察:

现场铝合

  金上的线条与样本痕迹的线条擦划形态一致,两个铝合金面上的擦划形成的线条能够自然接合。

(见图三)

  三、论证

  1.现场铝合金上的擦划痕迹与样本痕迹,二者在接触过程的中间与终止阶段的线条形态吻合一致,且在缺刃的相应部位形成了凸状线条,构成了种类认定条件。

  2.现场擦划痕迹与样本痕迹,二者刃侧缺陷形成的凸起的线条痕的形态反映吻合一致,线条粗大部分、连贯的凸凹线痕对接一致,构成了特定认定的条件。

  四、结论

  20XX年12月20日,甘肃政法学院九号公寓711宿舍被盗案件现场提取的被撬铝合金窗户上,形成的擦划痕迹是张小的凿子所留。

  鉴定人:

甘肃政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教授

  副教授

  复核人:

甘肃政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教授

  图一:

现场痕迹图二:

样本痕迹

  图三:

痕迹对照比对

  篇三:

车体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车体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一、车体痕迹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车辆几其他物体相接触,而造成的碰撞、刮擦痕迹,称之为车体痕迹。

  车体痕迹可分为:

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

一般性将碰撞痕迹是静态痕迹,刮擦痕迹都是动态痕迹。

常见的痕迹有:

撞击痕、刮擦痕、撞折痕、分离痕、刺沟痕等。

  车体痕迹的形成及损伤程度取决于撞击方式、撞击力大小、方向、角度。

从痕迹表露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以下5种:

  1、凹陷状立体痕迹

  客体受到撞击后,在冲力的作用下,受力部位被挤压而凹陷。

它一般能够准确的反映车辆凹陷部位的大小、形状、弧度和表面其他细节特征。

  2、塌陷与孔洞状立体痕迹

  较薄而中空的物体和塑性小而结构松散的物体,受到冲击后,形成塌陷或空洞状态。

如撞击在翼子板、前围等部位。

因其变形不规则,只能大体反映出车辆接触部位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3、粉碎性痕迹

  脆性强、硬度大的客体,受到撞击后即行破裂或粉碎,这种痕迹很难反映出接触部位的特性。

如大灯、玻璃、反光镜等。

但是这类痕迹经细心考证可以判断撞击方向、部位,为事故分析提供资料。

  4、刮擦痕迹

  车辆刮擦时会形成线条状、带状、片状的平面痕迹或大面积的凹陷立体痕迹。

这些痕迹的形成与车辆的质量、行驶速度、接触形式、接触部位、方向,车身附着物,接触部位的材料属性(硬度、塑性、弹性、韧性、脆性)等因素有关。

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刮擦痕迹一般在车的前部或一侧,面积一般较大,位子一般在翼子板外侧、脚踏板、后视镜、挡泥板、轿车的前后车门、铰接棚、车裙、保险杠的两端等突出的部位。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刮擦痕迹为条状锐痕。

  5、整体分离痕迹

  车辆痕迹的另一种形式是车辆构件的断裂或爆裂而形成的整体分离痕迹。

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有转向传力构件、转向节、悬挂钢板、制动软管的折断、爆裂等,以及玻璃、塑料、木材碎片等。

  二、车体痕迹的提取与测量

  1、车体痕迹的提取

  勘查车体痕迹时,应测量车体上各种痕迹的长度、宽度、凹陷的程度、痕迹上下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和痕迹左右两端与车体相关一侧的距离。

对于较小的痕迹,可以测量其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和与车体相关一侧的中距。

自行车车身痕迹还需应注意测量零部件的歪斜、弯曲、变形、断裂等尺寸。

  测量时,应注意记录痕迹的部位、形态、面积和相关的尺寸。

例如:

“经勘查,汽车的挡风玻璃大面积破碎,在玻璃上粘有血迹和毛发,经鉴定是人的毛发和血迹。

前保险杠的中间部位距地面垂直高度为0.538米处有一凹陷痕迹,凹陷长度5厘米,宽度8厘米,中心距左侧边缘距离为1.5米。

  2、车体痕迹的提取

  

(1)照相

  

(2)绘制现场图

  (3)制作堪查笔录

  三、车体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1、碰撞痕迹的鉴定与利用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会留下各种痕迹,根据痕迹可以判断车辆接触点和行驶方向。

在事故现场对于接触点的判断非常重要,具此可以推断车辆的行驶路线和分析交通事故原因,从而认定事故各方的事故责任。

  车辆与车辆的碰撞,必然造成车体不同程度的破损,通过对这种碰撞机理的分析,可以推断事故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1)汽车与固定物(如电杆、树木、砖墙或桥梁)碰撞时,刚性大的物体所能吸收的冲击动能比刚性小的物体少。

  

(2)车辆与车辆碰撞时,速度越高,碰撞力也越大。

损坏也越严重。

  (3)质量轻与质量重的车辆碰撞,质量轻的在碰撞中所承  

受的撞击力大。

  (4)汽车在侧面正交碰撞或斜角碰撞时,若冲击力不通过重心,则被撞的车辆将做回转运动。

  2、怎样进行撞击、刮擦痕迹的鉴定

  撞击、刮擦痕迹的鉴定是通过对事故现场和嫌疑车辆的观察比较,分析后做出结论:

现场痕迹是否是嫌疑客体遗留下来的。

  鉴定时,首先要确定现场痕迹是否是嫌疑客体遗留的;其次确定确定嫌疑客体的遗留痕迹的部位;最后,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