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866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012·辽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己为本位,与人无关。

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

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

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

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

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

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

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

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

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

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

宜居、利居、乐居。

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

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

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

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

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

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练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

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

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

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

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

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

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

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

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

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努力建设乐居的环境。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

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C项中“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错误,原文第一段说的是“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

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

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

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二者缺一不可。

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

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二段谈的是如何看待自然的问题,“家”只是一个比喻。

A项中的“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原文中为“区分为三个层级”;并且“是基础”在原文中为“只是基础”,措辞的改变背离了文章的原意。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

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

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

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信息区域在第三段。

D项,错在“首先”二字上,原文无此根据,属妄加推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2012·辽宁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周籙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

司徒掾贲嵩有清禄,见籙,叹曰:

“汝颍固多奇士!

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籙,籙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弱冠,袭父爵武城侯。

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

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

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

籙上疏让曰:

“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

”固辞不受。

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籙曰:

“诸人咸以君方乐广②。

”对曰:

“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

“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

”籙因醉厉声曰:

“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

”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籙宽裕友爱。

弟嵩尝醉谓籙曰:

“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

”以燃烛投之。

籙神色无忤,徐曰: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王导甚重之。

籙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

“卿欲希嵇、阮邪?

”籙曰:

“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籙曰:

“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

”曰:

“君少未更事。

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

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

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

”既而王师败绩,籙奉诏诣敦,敦曰:

“卿负我!

”籙曰:

“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

”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

帝召籙,谓之曰:

“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

”籙曰:

“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

”或劝其避敦,籙曰:

“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詈贼不绝,祈速杀敦。

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

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摘编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

①籙:

yǐ,多用于人名。

②乐广:

胥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顷雅道陵迟    陵迟:

衰落。

B.复坐门生斫伤人坐:

因……犯罪。

C.诸人咸以君方乐广方:

比拟。

D.何乃横得重名横:

强行。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横:

无端,无缘无故。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周籙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B项,均体现其豪放而不失自知之明的个性。

A项,分别体现谦逊/清醒。

C项,分别体现宽和友爱/正直。

D项,分别体现豪放不羁/忠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籙在当时以雅望获海内盛名。

文中贲嵩和庾亮的话都表现了这一点。

其中,贲嵩认为周籙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

B.文中周籙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籙虽身处官场但敢于直言的性格。

C.周籙奉诏去见王敦时,王敦认为周籙辜负了自己,这主要是因为王敦举兵犯上时,周籙曾亲自率军与他对抗。

D.王敦构逆,周籙审时度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

周籙被捕后,在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触怒王敦,招来杀身之祸。

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B项,“两次批评皇帝”错,文中周籙第二次以尧舜比况皇帝,说:

“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

”目的不是批评皇帝,而是指责王敦犯上作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籙,籙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参考答案:

(1)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籙,周籙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籙。

(2)后来周籙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答时要兼顾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1)译出大意,然后注意重点词汇:

“折”,折服,使动用法;“校”,通假字,通“较”,计较;“宗”,尊崇。

(2)译出大意,然后注意重点词汇:

“纠”,检举;“亮”,谅解;“黜”,贬斥。

参考译文:

周籙,字伯仁,年轻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名气,精神和风采清秀明达。

同郡人司徒掾(官职)贲嵩有高尚的节操,见到周籙,感慨说:

“你们颍地本来就有很多非常之士!

最近风雅之事衰落,今天见到周伯仁,他将会重振旧时的风尚,廓清我们邦国宗族呀。

”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籙,周籙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籙。

弱冠之年,承袭父亲的爵位武城侯。

中兴建年,官至吏部尚书。

不久,因为醉酒,又因有门生持刀伤人而犯罪,因此连坐罢官。

太兴初年,改任太子少傅,恢复尚书旧职。

周籙(给皇帝)上疏自责说:

“我退居回家自省,学问没有通晓一本经书,才智能力不能胜任一官之职,进退都很难,没有能够安守自己的本分,于是勉强在显要的职位任职,声名权位超过自己力量。

”他极力推辞不接受(任职)。

皇帝下诏不允许。

庾亮曾经对周籙说:

“人们都把你比作乐广。

”周籙说:

“怎么能够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冒犯美女西施呢。

”皇帝宴请各位大臣,酒至尽兴处,皇帝不急不慢地说:

“今天,有名的臣子共聚一堂,和尧舜之时相比,怎么样?

”周籙趁醉大声说:

“现在虽然您(同尧舜一样)是人们的主子,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尧舜时的盛世呢。

”皇帝非常愤怒,亲手写诏书付给廷尉,要杀了他,过了几天才赦免了他。

后来周籙因为酗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周籙待人宽厚仁爱。

他的弟弟周嵩曾经喝醉后对他说:

“你的才能比不上我,为什么无端得到这么高的名望!

”用燃烧的蜡烛掷打他。

周籙毫无愠色,慢条斯理地说:

“老弟你实施火攻,这本来是使出了一个下策呀。

”王导非常器重他。

周籙曾在王导的席间姿态傲然,发出长而清越的啸声,王导说:

“你想学习嵇康、阮籍吗?

”周籙回答说:

“怎么敢舍去眼前的明公您,去学习前代的嵇康、阮籍。

等到王敦举兵造反,温峤对周籙说:

“大将军这次举兵好像有他的理由,应该不算太过分吧?

”周籙说:

“你年纪轻未经世事。

君主不是尧、舜,怎么能没有过失,作为臣下怎么能兴兵来胁迫皇上!

共同推戴皇上,这才不过数年工夫,却突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能说不是叛乱吗!

他傲慢暴戾,目无圣上,其欲望哪里会有什么限度啊!

”不久,朝廷的军队失败,周籙奉诏前往王敦的兵营,王敦说:

“你辜负了我!

”周籙回答说:

“公举兵谋反,我亲率六军出战,可是不能取胜,使朝廷的军队失败,因此才辜负了公。

”王敦忌惮他的言辞有正气,不知道如何回答。

皇帝召见周籙,对他说:

“近来发生的大事,二宫未受伤害,大家平安,这是否表明大将军王敦本来就符合众望呢?

”周籙说:

“二宫的情况,固然与陛下所说的相符,至于我们这些人的遭遇怎样,现在还未可知。

”有人劝周籙避让王敦,周籙说:

“我既然身在大臣的职位,眼见朝廷衰败,难道还能再蛰伏草野中求活命,出外投奔胡、越吗?

”不久,周籙被抓,经过太庙,大声骂贼不止,祈求赶快杀掉王敦。

话音未落,抓他的士兵用戟刺伤他的嘴,血一直流到脚后跟,但他神色依然,举止自若,观望的人都因此而落泪。

于是被杀害,时年五十四岁。

〔2012·辽宁

(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张耒: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

参考答案:

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

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豁我怀”的直抒胸臆和“清瘦出云”的描写可把握作者“惊喜而又亲切”的心情。

解答“怎样表现”有难度,要借助题干“结合全诗”的提示,分条具体解说。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6分)

参考答案:

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抓住对“数峰”描写的两个关键词“清瘦”和“出”,解说其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精神内涵”可以由物及人,结合注释的提示“知人论世”。

〔2012·辽宁,二(三)〕(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        ,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注意下列字的书写,“藻”“荇”“晦”“蟪蛄”“间关”“幽咽”等。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012·辽宁,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

”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人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

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

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

没钱,就赊账。

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

大染坊被抵了赌债。

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

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

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

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

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

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

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

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

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

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

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

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

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

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

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

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

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

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

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

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

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

有记者问我。

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答案: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

本题是对文学作品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结构思路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

C项,“情节跌宕起伏”的说法不当。

D项,“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是表现爷爷“偷”学染布技艺的认真与执著,不是“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B项,第二点的理解有道理,但是第一点理解“身体长得快”较为生硬牵强。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心态:

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

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这是一句动作描写,赏析描写方法一方面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要结合特定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具体分析。

大染坊被抵了赌债,爷爷的痛苦可想而知,对这样不争气的儿子,自然满含着失望与气愤。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

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描写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嚼黄豆”这一细节描写是人物精神面貌的写照,反映了爷爷的性格特征。

这一动作在文中多次出现,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成了串联小说情节的线索。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参考答案:

寓意:

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

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

就亲缘情感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

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象征意蕴等方面加以考虑。

从爷爷与父亲亲缘情感角度可挖掘教育与传承的内涵,从黄豆的象征意蕴及“我”的感悟出发,可探讨对财富的认知及价值观的理解。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2012·辽宁,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

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

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

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

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

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

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

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