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5890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docx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各年级使用

小学体育基本知识(复习)

1.小学体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

2.体育锻炼不仅对运动系统有重要影响,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同样产生良好的影响.

 

3.人体全身共有206块骨头.

4.人体全身共有600块肌肉.

 

5.人体司令部--大脑大约有140亿神经细胞.

6.少年儿童锻炼身体应注意什么?

答:

① 要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② 要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③ 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④ 女生有时候要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7.少年拳的基本姿势:

出拳;出掌;勾手;弓步;马步.

8.铅球的握法: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在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掌心不触球.

9.蹲踞式跳远包括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

10.跑的技术可分为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跑。

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

50米的加速跑要从第一步着地开始,就要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最快的速度。

终点冲刺跑——是指跑到离终点1.5米左右时,用力后蹬,上体迅速前倾,用胸撞线,全速冲过终点,自然跑出一段距离后逐渐减慢速度。

在耐久跑中途中跑是全程的最主要的部分。

耐久跑时的呼吸节奏是:

跑二或三步一呼,跑二或三步一吸。

口和鼻同时进行。

11.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必须把它发扬光大.

12.乒乓球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球,我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邓亚平.

13.参加体育锻炼时着装一定要注意轻,便,美.因此,上体育课时穿运动服装,要穿胶鞋,不要带钢笔小刀等尖硬物,使着装合乎安全,卫生的要求.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身体健壮的道理。

15.毛泽东关于体育工作的题词是: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6.邓小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题词是: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17.连线:

 ①西 服    学校集合 ② 在骨骼发育方面      明显增强

  运动服    会见亲友  在肌肉发育方面      可以积极休息,提高效率

  校 服    体育课    在内脏功能方面      可以使身体长高

                在神经系统方面      可以防止肥胖症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1999年9月9日在北京和西藏召开。

19.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

20.烟酒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害处?

 答:

一 ① 吸烟易患肺癌; 

 吸烟危害心血管系统;③ 吸烟对骨骼有害;④ 吸烟能促进皮肤老化;⑤吸烟污染空气。

二 ① 酗酒可导致中枢紊乱;

 有损智力发展;③影响肝脏功能;④酒精中毒有损身体健康。

2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除武术外包括五大项,总分达到420分以上为优,350分以上为良,250分以上为及格,其中一项最低不得低于30分。

22.流传在我国民间的养生保健方法有:

气功、摔跤、骑马、射箭、舞蹈、拔河、跳绳、踢毽、放风筝、荡秋千等。

(最少记五种)

23.传统养生保健部分内容:

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沐浴,发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远,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常扣,津宜常咽等。

24.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姿态更正确更健美?

  答:

坐姿要端正 站姿要正直  走姿要自然

25.足球运动被人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是现代开展得最广泛,竞争最激烈,人们最喜爱,影响也最大的运动项目。

26.跳高的动作包括助跑、踏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环节。

27.郊游的好处:

① 走步可以锻炼身体 ② 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③使运动器官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都得到锻炼。

28.整理活动就是在体育比赛或锻炼后进行的一些放松活动。

它的作用是:

积极地消除疲劳,及时地补充身体所需的氧气。

29.脚背正面接足球要“一看”“二迎”“三接”。

30.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内(左)侧倾斜,跑的速度越快倾斜角度就越大。

31.心脏是人的动力器管,是生命的“马达”。

心脏主要心肌构成,内分四个腔,上面两个叫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两个叫左心室,右心室。

32.由于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叫脉搏。

33.蹲踞式跳远是单脚踏跳,支撑跳跃是双脚踏跳。

34.体育教学的目的是:

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35.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

①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②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简称“三基”)③培养优良思想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36.打篮球原地运球时,手触球的正上方,行进间运球时,手触球的后上方。

37.课间体育的作用:

①消除大脑疲劳,使脑部供血充分,精神饱满。

②使全身得到松驰,特别是腰背及眼睛。

③使教室空气得到改善。

38.课间体育的内容:

①散步、游戏、跳皮筋、打球、跳绳、②伸懒腰、③深呼吸、④眼保健操、⑤转动头颈。

39.田径运动是指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田径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还包括田径全能运动。

40.体操按练习性质和作用可分为:

基本体操、保健体操、竞技体操、团体操。

小学课间操和体育课练习的体操属于基本体操。

   按练习的形式分为徒手操、轻器械操和器械体操。

    正式比赛的体操叫竞技体操,分为个人单项赛、个人全能赛和团体赛三类。

    我国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创了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的“五禽戏”。

    现代国际性的体操比赛有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世界杯体操比赛。

41.人的身体素质分为:

力量素质(可采用爬杆,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进行锻炼)、速度素质(可采用快速跑等进行锻炼)、灵敏素质(可采用踢毽子等进行锻炼)、柔韧素质(可采用压、摆、踢腿等进行锻炼)、耐力素质(可采用自然地形跑等进行锻炼)。

42.准备活动就是在体育比赛或体育锻炼前进行各种练习活动,目的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的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为剧烈运动做好充分准备。

43.日光浴——人的皮肤直接在太阳光下照射就是“日光浴”,经常进行日光浴可以达到灭菌和健身的目的,进行日光浴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和头部,可以戴上太阳镜和遮阳帽。

44。

空气浴——脱去长衣裤,置身在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就是“空气浴”,在冬天进行空气浴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大风,大雾天气不宜进行空气浴。

锻炼出汗后,不可在静态下进行这、空气浴。

45.冷水浴——利用冷水刺激锻炼身体叫做“冷水浴”,可以预防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病。

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进行冷水浴,在剧烈运动后不应立刻进行冷水浴,患感冒或其它疾病时不能时行冷水浴。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个性化设计

第1课  添画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应会: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

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学习材料:

 

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思考:

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

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欣赏作品:

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吃虫草

一、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二、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三、情感目标:

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

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教学方法:

对话式导入,综合探索、交流、观察、讨论及小组合作的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一、导入:

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

生答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

(教师出示课件:

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

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

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

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

你是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的?

(生答)

4.我们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吸引小虫子的(出示课件:

吃虫草各种形态、不同色彩的图片,学生欣赏。

学生总结并板书:

形状:

奇特、

颜色:

鲜艳、

气味:

芬芳

教师小结:

吃虫草的捕虫器总是散发着迷虫的魅力。

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还有其他的吃虫草,我们没有见到过,你们来看小朋友们想象中的吃虫草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的画。

让学生了解表现吃虫草不同的方法,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课堂制作:

1.教师示范:

这么多漂亮的吃虫草,我也想做一个(教师拿出纸盒用彩色纸装饰成吃虫草,贴在准备好的吃虫草画中。

)我将它种在吃虫草丛中,让它多吸引小虫子,为我们的庄家多消灭害虫。

2.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株漂亮的吃虫草呢?

同学们来看要求:

(课件出示)

3.学生创作

看谁制作的吃虫草能将老师这里的小虫子吸引过去。

作业提示: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

可自己表现,也可以小组合作。

要求:

1.吃虫器要新奇独特,画面要饱满,有疏密变化。

2.添画草梗、叶梗、叶子、小虫等,要变化形状。

3.色彩要丰富鲜艳,尽最大可能来吸引小虫。

四、展示作业:

请各组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上。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吃虫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其他同学对他的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认识身边的树

一、教材分析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

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①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

(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绘画游戏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

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

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

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

(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

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①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纸盒变家具 

一、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

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

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

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

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

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

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

椅面有哪些形状?

椅腿有什么不同?

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

(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

(哇!

分小组说说:

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

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

(小组教具:

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

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

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

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

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

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

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

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

(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节节虫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5、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

有几部分组成?

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

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吊饰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情感。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

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学方法:

观察法研究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师:

课件、范作

生: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师:

能悬挂,用来装饰环境的饰物就是吊饰。

各种各样的吊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和色彩。

节日的吊饰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出示课题——吊饰。

 1、观察:

  a看一段吊饰的录象,欣赏一些吊饰的照片。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吊饰的结构和种类。

  b部分学生到讲台前利用实物投影仪与全班同学共享自己搜集的有关吊饰的资料。

  C提问:

关于吊饰,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

互相交流信息。

学生欣赏吊饰并分析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

  a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吊饰?

  b你知道吊饰有哪些形式?

(独立和组合,平面和立体)

  c使用的是什么材料?

  d吊饰的用途。

(不同的吊饰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的吊饰。

  e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吊饰?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同学互相交流,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吊饰的资料。

  汇报:

  请几位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3、出示课件

  A对比分析吊饰的特点。

  a对比一组吊饰,比较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

  生: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b看一看造型和色彩有什么不同?

  问题:

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怎样装饰才漂亮?

  B课件演示制作方法。

  a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你发现有哪些材料?

怎样合理利用?

  生:

学生边看边思考:

如何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场合适用不同的吊饰。

  e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吊饰?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同学互相交流,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吊饰的资料。

洗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3、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

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师:

儿童及动物洗澡的录像短片。

生:

彩色笔、动画棒、彩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形象感知,分析特征

①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

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体的动作特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步作业打基础)

②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③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①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

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②师:

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

学生分小组讨论(汽车、房子、地球……)(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