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110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docx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本科毕设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

TheDifficultandtheCountermeasureResearchfor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Finance

摘要

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增加国家财政税收,促进就业,稳定社会以及推进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大贡献。

但是,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一大困扰,并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并已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入手,陈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等概念,并对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匹配供给理论、金融制度理论进行概述。

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小企业存从银行获取贷款难,获取资金成本高,获取资金的渠道单一等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其问题所在。

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增加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以及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立法政策方面扶植等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可以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就业范围的扩大,财政税收的增加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Abstract

SMEsinChinaisaproductofreformandopeningup.After30yearsofdevelopment,SMEsincreasinglybecomethemainforc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nimportantintegralpart.However,theproblemoffinancinghasbeenamajorproblem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SMEs.

Firstly,SMEfinancingconceptsfromthestart,statingtherelevantconceptsandtheoriesSMEfinancing,financingoverview.Secondly,analyzesthedevelopmentofSMEs,bankcreditisdifficulttofinddirectfinancingdifficulties,thehighcostoffinancingproblemsandanalyzethecausesfortheproblemsidentified.Finally,fortheproblemsidentified,tolearnfromthedevelopmentexperienceofSMEsthantheUnitedStates,Britain,Japan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fromthecountryitself,financialinstitutions,overnmentsproposedthreeaspectsofSMEstoimprovemanagement,increasespecificallyforSMEfinanceinstitutionsandthestrengtheningofgovernmentpolicyonSMEsupportlegislationandothermeasuresandproposalswithaviewtoalleviatethefinancingproblemofSMEs.

ThroughthestudyofthefinancingofSMEs,helpsolvethecurrentdevelopmentofSMEsinChina;thereisconducivetosocialstability,increaseemployment,increasefiscalrevenue;conducivetotheoverall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

KeYWords:

SMEsFinancingCountermeasures

 

目录

论文总页数:

17页

引言1

1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概述2

1.1中小企业概念界定2

1.2融资及融资渠道概念的界定3

1.3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研究4

1.3.1不对称信息理论4

1.3.2信息匹配供给理论4

1.3.3金融制度理论4

2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6

2.1银行信贷困难6

2.2融资渠道单一6

2.3融资成本高7

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分析8

3.1企业自身方面8

3.1.1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弱8

3.1.2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8

3.1.3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观念不强9

3.2金融机构方面原因分析9

3.2.1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成本高9

3.2.2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9

3.3政府方面原因分析9

3.3.1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不健全9

3.3.2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大10

4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对策11

4.1中小企业自身改进措施11

4.1.1重视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11

4.1.2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制度11

4.2完善金融体系建设12

4.2.1深化金融机构改革13

4.2.2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13

4.2.3建立相对稳定的交易关系13

4.3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举措13

4.3.1制定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13

4.3.2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引言

在全球经济体范围内,各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均已成为占据数量最多的企业群体。

我国经济能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并正在世界舞台上上演着大国崛起的态势,这都离不开数量巨大的中国中小企业的夜以继日,它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创造着巨大财富。

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在创造直接价值方面,中小企业所创造出大量的产品,为我国GDP创造了比例高达5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解决了大约75%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小企业向国外出口的技术和服务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据统计,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共缴纳税款4.76万亿元,占我国全部财政税收的40%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在稳定社会,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很明显中小企业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

同时,随着电商等网络平台的发展,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创新性和高成长性,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建立创新型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路坦途。

在这其中,资金短缺却又借款无门一直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就能为其扫除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与其所占经济权重地位极不对等。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法规制度、机构不够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加之信用没有明确保障,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受到很大的限制。

总之,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扫除中小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1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概述

1.1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长期以来,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并无统一标准。

但每一个国家一般都是以定性和定量两个因素来划分确定中小企业的定义。

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企业构成以及所处的在本行业所占的比重确定企业性质,即定性;用企业员工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价值确定的企业规模,即定量。

相较之下,因企业员工数量、营业收入以及资产总价值的数据选取更为科学,参考价值更为精准,多数国家都选择以定性分析为基础,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型标准如表2-1

表2-1中小微型企业标准划分(定量)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量

中型

小型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500≤Y≤20000

50≤Y<500

工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300≤X<1000

2000≤Y<40000

20≤X<300

300≤Y<20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Y)

资产总额(Z)

万元

万元

6000≤Y<80000

5000≤Z<80000

300≤Y<6000

300≤Z<5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50≤X<300

500≤Y<20000

10≤X<50

100≤Y<500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300≤X<1000

3000≤Y<30000

20≤X<300

200≤Y<3000

邮政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300≤X<1000

2000≤Y<30000

20≤X<300

100≤Y<2000

住宿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100≤X<300

2000≤Y<10000

10≤X<100

100≤Y<2000

餐饮业

从业人员(X)

营业收入(Y)

万元

100≤X<300

2000≤Y<10000

10≤X<100

100≤Y<20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X)

100≤X<300

10≤X<100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工信部、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2011。

根据表2-1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行业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亦有差异。

在对资产总额的要求方面,例如建筑业要求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5千万元至8亿元之间,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则化分为小型企业,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住宿业等其他行业均无资产总额方面的要求。

在营业收入方面,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营业收入的划分标准亦各不相同。

如工业中小企业要求营业收入在2千万元至4亿元之间,餐饮业中小企业要求营业收入在2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

本次标准划分同2003年标准划分相比较有很大不同。

2003年标准划分住宿餐饮及零售业采用2千万元的上限标准,其他各行业均以3千万元为界限。

从本划分标准的巨大变化可见,短短8年,中小企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发展。

在人员界限方面,工业、交通业、物业管理等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以1000人为界限。

相对于此,零售、批发、住宿的行业人员标准则明显较少。

1.2融资及融资渠道概念的界定

融资即货币资金的融通。

是资金从剩余部门到资金不足部门的流动过程。

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可以填补资金不足企业的空缺,保证企业的发展不因资金短缺问题而中断。

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金融通,是指资金在需求者和供给者间的双向流动过程,既包括资金融入也包括资金融出。

狭义的资金融资,一般指资金融入。

企业为了继续生产、重置资本、引进技术、产品开发或对外投资、兼并等,通过一定的渠道筹集资金,筹集到的资金或增置固定资产,或进行长期投资取得无形资产和优化资本结构,以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发展。

考虑到各企业资金流通的的情况,每一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或放出资金。

本文探讨的融资问题,即狭义的中小企业融资。

企业可以通过内源和外源两个不同的渠道和层次获得资金。

内源方法包括企业内部所拥有的不动产折旧等获得的资金和通过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提取的内部积累获得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

而外源融资包括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的股本、债券以及民间借款获得的直接融资和由银行贷款,商业信用构成的间接融资两个方面。

此外,企业通过股本和内部融资中的留存收益获得的融资构成企业的股权资本,而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和发放债券获得的融资构成债权资本。

如下图1-1所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结构图:

 

图1-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结构图

从图1-1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内源融资包括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利润、留存收益的转化,也包括通过发放给内部职工的股份以及向内部职工发放债权而获得的资金,事实上,内源融资实质就是企业资本积累的转化。

这种融资方式来源于企业内部,不需要向外界支付融资费用,因内源融资成本比外源融资成本低,所以通常情况下这种融资方式是企业第一选择。

当企业的市场规模增大,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阶段后,仅通过最基础的内源融资不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

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出,外源融资可通过股本、债券等直接渠道获得以及银行借款等间接方式取得,企业通过股本、债务资本和民间借贷直接获得的融资市场流通性强,可供企业长期持有,企业通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融通的资金,具有短期性,非流通性的特征。

1.3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研究

1.3.1不对称信息理论

在经济活动中,不同经济活动参与者对同一信息的了解是不同的,是有偏差的。

这种信息间的不对称,就会使对信息掌握情况不同的人做出不同决策,产生不同效果,掌握信息充足的人员将会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财务状况、固定资产担保在很多时候不能达到银行放贷的标准,向银行贷款时容易遭受银行的拒绝。

银行方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大部分情况下会选择大中型企业来进行信贷,这也使得中小企业为获得贷款而利用虚假信息,这样银行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钱贷给从事高风险的中小企业,且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矛盾和问题,这会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

1.3.2信息匹配供给理论

信息匹配供给理论是在不对称信息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主要是指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考虑获得最大利益,在信贷市场上放贷供给不平衡。

在确定的利率市场下,一些企业能够轻松获得贷款,而另一些企业尽管支付比它们更高的利率也不能得到银行贷款的现象。

因为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传递博弈就会使得银行无法全面了解中小企业的状况,所以无法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使得利率机制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不能更加清晰的反应贷款者的还贷水平等而存在一定风险,这就使得银行制定不合理的贷款价格,一方面会增加银行风险,另一方面使得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充足的贷款。

1.3.3金融制度理论

所谓金融制度理论,即金融制度中的机构、市场、政策、利率等体系及相关技术在国家经济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制度的运行和创新能够帮助促使我国经济市场实现改变,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

在我国针对中小企业来说,就是要从政策、利率等各方面利用好这一理论制度,用高效创新的金融理论和机制来促进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增强中小企业的规范意识,真正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2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高效发展有重大意义。

中小企业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结合目前的融资状况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具体存在银行信贷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等现状,呈现如下特点:

2.1银行信贷困难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是单次需求金额少,需求频率高,一旦出现资金短缺需尽快增补,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但是通过大型商业银行审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仅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以内,而中小企业的数量却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如下表3-1所示。

通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仅比重占有率低而且数量较少。

在银行看来,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抗风险的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加之抵押物不足,国有控股银行还是民间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都会出现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比较苛刻,甚至产生拒贷于门外的情况。

所以银行一般只会对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贷款,再加上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使得中小企业不能及时获取充足资金,信贷可得性极低,如表2-1所示:

表2-1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国有银行发放信贷总额

156810

185570

200301

261900

中小企业信贷额

1159

1789

1901

2179

中小企业信贷所占比例

0.75

0.96

0.94

0.84

资料来源:

第一财经眼《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探究报告》,2014

2.2融资渠道单一

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由于政策和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新型融资方式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但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自身竞争力不强,所以它在通过自身销售产品、资金实现循环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不畅通。

银行信贷是企业的首选,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高使得一部分进而转向民间借贷的方式,但我国民间借贷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再加上中小企业在金融中介、信托等资本市场亦无优势可言。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虽发展壮大但尚未成熟,上市公司多为大型公司,2009年创业板上市,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产品技术不升级,创新能力不高,因而很难达到上市要求,通过股权融资获得资金的比率小。

具体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数据分析如下图2-1所示。

 

 

图2-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资料来源:

全球经济网,《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变革》,2012

通过图2-1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中,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占50%,是中小企业融资比例的一半以上,有28%是通过民间贷款获得,股权融资仅占总量的15%,通过国际信贷、商业信用等渠道获取资金的其他途径获得的资金寥寥无几。

2.3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无法比较选出最优融资方式,又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具有单次需求金额少,需求频率高,一旦出现资金短缺需尽快增补的特点,使得其单位融资成本高。

再加上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担心企业信用情况,会设置较高的还款利率,使中小企业借款成本增加。

由于中小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获得所需资金,只好通过民间借贷来完成资金筹集。

民间贷款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约束少,不需要复杂的材料证明,企业得到资金的速度快,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但目前我国这类民间融资机构多不规范,缺少监管,风险较大,还可能会出现不符合政策法规的附加条件,这都是潜在的金融风险。

 

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分析

3.1企业自身方面

3.1.1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弱

首先,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整个融资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薄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破产率高。

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承受金融洗礼,破产率、关闭率更高。

根据《中小企业创新调查报告》的调研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每5年就会更新换代一次,如下表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年限表3-1所示:

表3-1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年限表

占中小企业比重

生存年限

70%-80%

3-5年

10%-20%

5-10年

5%

15年以上

资料来源:

搜狐新闻网,《中小企业创新调查报告》,2012

如表3-1所示,仅有10%-20%的企业能够经受住考验,经营企业5年以上。

而仅有5%的企业可以经营超过15年。

85%以上的中小企业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特点是以家族关系为主导,为家族理念为经营基础,企业往往不能科学决策因而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很难得到科学长远发展。

当今金融界的大环境是资金融通紧张,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处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金融机构更愿意相信实力强大,资金力量雄厚,安全性更高的大型企业。

从管理机制方面看,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产品或技术不够成熟,产权不清晰,制度化管理不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破产清算制度不健全,一旦企业出现还贷困难,注册的企业、公司变为空中楼阁,逃避债务,会增高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

3.1.2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

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意识薄弱,信用普遍偏低。

调查显示,我国50%以上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普遍存在资金金管理不严的现象,如现金坐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信息不够公开,财务状况不够透明,提供给银行的财务报表含有水分,银行不能掌握企业运营的及时情况,存在信用担忧问题,从而导致银行不愿贷款给企业。

再次,中小企业专业性融资人才缺乏。

我国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互为竞争的博弈态势。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有的企业选用的融资人员和会计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往往不够高。

小企业的融资人员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缺乏与融资机构协调沟通的经验,不能强调企业的信用程度,不会用有效的说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己提供贷款。

这些因素严重困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的提升。

3.1.3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观念不强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家创业之初的自我原始积累,资本结构单一,以内源融资为主,外部融资比重小。

企业往往将资金投入到再生产或外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现金流量和自留资金少,自我积累观念不强。

结合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特点,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可能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引发财务危机。

3.2金融机构方面原因分析

3.2.1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成本高

中小企业竞争力比不上大型企业,再加上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门槛高、发放程序复杂,故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向大型企业放贷,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产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只有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获得同等多的资金。

根据不对称信息理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比银行掌握着更多的资金管理信息,银行虽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但并不能完全掌握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这就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因此银行担心在资金融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会利用这种优势损害自身利益,因此银行只有提高企业的信贷成本才能减轻自身风险。

另外,银行审批贷款周期长,流程繁琐,中小企业通常资金对银行贷款望而却步。

商业银行为保证自身安全,防范信贷风险,近年来实行及全市的信贷管理模式,大部分市级、县级银行的贷款权收归总行一级。

这种授权制度有利于减少贷款失误,防范信贷风险,但是却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分布于乡镇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3.2.2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仍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商业银行,正规民间融资机构很少。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虽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发展极不均衡。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普通居民仍至通过大型商业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这样大量资金聚集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在大型商业银行贷款无门,而民间融资机构则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