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316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三一文库(XX)/高二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

  

  1、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

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

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二)

  

  1、反法同盟

  

  

(1)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2)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1)组织演变和使命:

1815年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

其目的是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接着又成立四国同盟(包括英、俄、普、奥四国),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

  

  

(2)主要活动:

①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了革命。

②1820年,意大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决议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革命。

③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实行。

  

  (3)瓦解:

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4)性质:

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3、国际联盟

  

  

(1)提出: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建立:

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3)宗旨:

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4)实质:

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5)主要活动:

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6)解体:

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

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4、法西斯同盟

  

  

(1)形成:

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2)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

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建立: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主要活动:

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3)意义: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三)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工商业发达),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2、阶级关系:

阶级矛盾尖锐。

法国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教士;二、贵族;三、农、工、平民、资级等),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3、思想基础:

反映资产阶级意识的启蒙思想(即:

人权思想、法制思想,政治学说及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4、直接原因:

财政危机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提出限制王权,双方矛盾激化,大革命爆发)

  

  2、大革命爆发的标志和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

  

  答: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大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机关。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2、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

  

  3、世界影响:

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4、拿破仑对内政策的内容?

  

  政治上: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经济上:

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法律上:

1804年颁布《民法典》,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后又公布了几部法典,这些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教育上:

建立了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5、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经过及评价?

  

  1、打败奥、普、俄、西等国的武装干涉。

(取得辉煌的战绩,维护大革命的成果。

  

  2、侵略扩张,(1810年左右,法兰西第一帝国盛极一时),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

  

  3、引起欧洲各国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被反法联军打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