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20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洛阳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市.docx

《洛阳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市.docx

洛阳市

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则材料体现了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2.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

B.融合道家学说、法家主张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B.重塑了人们的伦理观念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颠覆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主题B.关心社会变革为前提

C.认识自然规律为导向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5.李贽在《焚书·答耿中丞》中说:

“夫天性—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此话旨在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C.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6.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

这主要表明

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B.古希腊哲学家的无神论思想

C.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D.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民主理念

7.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D.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8.如果为下列两幅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揭开神的面纱”B.“播撒理性的阳光”

C.“发现的时代”D.“黑暗的基督世界”

9.“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

卢梭此话的含义是

A.倡导“君权神授”B.君主应该享受一定的特权

C.否定“君权”的存在D.“君权”来源于人民的“契约”

1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

“19世纪以前的两千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代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该史学家旨在说明

A.古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B.古代中国对世界其他文明的排斥

C.古代中国文明的先进性D.古代中国缺乏对本土文明的反思

1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这部古代的“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的书最有可能是

A.《九章算术》B.《石氏星表》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

12.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13.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此言意在说明

A.古代文学成就后世无人能及

B.元曲因“托体稍卑”必然不被重视

C.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文人和学者的承认

D.元曲应和唐诗、宋词一样被赋予较高的文学地位

14.“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引发这一理论诞生的是

A.研究热辐射B.解释光电效应

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15.《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A.政治革命改变了贵族的生活方式

B.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

C.经济生活的变迁改变了欧洲的阶级关系

D.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固有的等级观念

16.《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17.法国一处大教堂保留了大量15世纪农民的遗嘱,遗嘱的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生产力日趋凋敝B.天主教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C.农民的收入日趋减少D.基督教新教的影响力日渐增大

18.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

“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

”下列各项中与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一致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9.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

“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西方民主思想改变了“华夷”观

C.近代中国外交的不平等地位D.“中体西用”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20.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

“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

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材料主要说明康有为

A.反对社会政治变革B.主张恢复传统价值观

C.主张恢复君主专制政体D.认同民主革命的价值观

21.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该言论客观上说明了

A.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要性B.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的危害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D.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22.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

“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

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

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

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

”文中“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固守传统与“师夷长技”之争B.维新变法与民主革命之争

C.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

2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

“……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由此可知孙中山

A.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B.发展了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C.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2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第25、27题各18分,第26题16分,共52分。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国学热”,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分)上述三个阶段先进的中国人“输入西洋文明”各有什么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4分)分析近代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的主要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6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

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碍之,方能称为真立宪。

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

语曰: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

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

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

……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真立宪”与“不完不备之立宪”分别指什么?

(4分)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赞成的政治主张及其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与陈独秀在思想、政治理念上的异同。

(8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伺题。

材料一:

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处于同时期的古希腊学者德谟斯提尼指出,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人的本性和法律统治的。

人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即追求自由),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

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

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治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材料二: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归纳概括材料一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的看法。

(6分)结合德谟斯提尼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发表上述看法的原因。

(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做了哪些新的阐述?

(6分)指出孟德斯鸠为维护自由提出的政治构想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

(4分)

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中,N为北极点,NM位于同一经线上,PM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OM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为2:

00。

读图回答1~2题。

1.若NM的纬度差为20°,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0°S,90°WB.20°N,90°E

C.20°N,180°D.20°S,0°

2.若NM的纬度差为15°,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5°B.30°

C.60°D.0°

据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4时消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图2为丹霞地貌景观,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图3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2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3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4.有关图2岩石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发现化石

b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d出火山活动形成

A.acB.ad

C.bcD.bd

5.丹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其中“曲溪两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现在

A.新疆B.黑龙江C.福建D.西藏

图4中,甲图是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A.河套平原B.三江平原C.鄱阳湖平原D.华北平原

7.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温逐渐升高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此地区和江淮地区均有干旱现象发生,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出现在

A.春季春季B.夏季夏季C.春季夏季D.冬季夏季

图5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A.甲B.乙

C.丙D.丁

10.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11.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

可能是

A.1500米B.2000米

C.3200米D.4500米

图6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B.乙河谷为向斜构造

C.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13.关于甲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D.冬季盛行西南风

14.图7中,最能反映图6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2010年11月22日12时20分左右,四川威远县小河镇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的29名矿工陆续安全升井,创下零死亡的奇迹,这是中国最近矿难救援中一次全获救的纪录。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8),回答15~16题。

15.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16.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断层成山

D.丁处为向斜成谷

图9表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

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4个城市,可能为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18.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B.靠近燃料地C.靠近消费市场D.水源充足

19.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图10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

读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1.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提倡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A.①B.②C.②D.④

图11为世界汽车产业四大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第—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

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

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4.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

司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C.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建成D.经济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25.汽车产业中心转移到中国,会使中国

A.生态破坏严重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2)和乙城市“1976年~2008年产业结结构变化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4分)

(2)P地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分析乙城市选在P地建新港口的原因。

(4分)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一般认为气温在1℃以下时就可以产生霜冻,图14是“我国1996年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有三大柑橘优势产区,分别是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赣南湘南和桂北、浙南闽西等地。

材料三:

2007年12月,“圈点新天府”活动启动。

成都平原在十个侯选地中荣膺榜首,而以太湖平原为首的六个老天府黯然落选。

材料四:

中国气象学家们发现:

无论是气温年较差,还是气温日较差,四川盆地都是“海洋性气候”,这是成都平原稳居天府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

(1)图示三日中,成都有霜冻的日期是____________。

云南1月13日比2月6日的霜

区面积___________(大或小)。

(2)据图分析,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柑橘生长的气候优势及形成原因。

(2分)

(3)图中A湖泊为____________湖(填名称),此时段,湖水与长江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28.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5)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图16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

(3分)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29.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1分)

图17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一)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

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分)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3分)对我们国家产业发

展有何启示?

(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1)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

(3分)

图18

(2)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

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广,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关于

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如果你是该村的村民,请阐明你的意见及理由。

(2分)

(3)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你认为镇政府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子?

理由是什么?

(3分)

(4)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6分)

河南省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9年,某部门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3件商品,每小时平均创造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70元,商品生产者甲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2件。

2010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甲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60元B.240元C.180元D.320元

2.下图为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走势图(美元/人民币)。

下列选项中对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A点到D点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美国向我国出口

②B点到C点美元汇率上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