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31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成功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组课文安排了三篇课文:

《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一篇习作、一个练习。

《石头书》是以对话为主体,介绍岩石知识的一篇科普文章。

《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一篇是反映农业生产常识的童话故事,另一篇是科学小品文。

这两篇在写法上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而有个性。

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剂具有保护秧苗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5.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6.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读背古诗和成语。

写好左高右底的钢笔字。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难点:

1.能根据提示语,读好对话。

2.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说石头是书,了解“石头书”的作用。

3.学习课文运用作比较和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石头书》2课时

《小稻秧脱险记》2课时

《航天飞机》2课时

习作62课时

练习62课时

 

17石头书

课型:

阅读课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自学探究法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石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

22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了解,感知设疑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

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

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在石头上看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

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细读评析,感悟释疑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

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

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

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

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

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布置: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评析,感悟释疑

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

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

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⒉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

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

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

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

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

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⒋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深化理解,内化提高

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

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

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布置:

练习朗读课文。

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板书设计

17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       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

告诉         知识

教学后记:

 

18小稻秧脱险记

课型:

表演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

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

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险,后来又如何脱险。

教学方法:

表演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实物演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乡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

生了什么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大家“稻秧”是什么意思?

“脱险”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又是怎样脱险的?

二、初读了解,感知设疑

1.提出学生自读要求

先读生字,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检查效果

(1)出示词语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大夫 收拾争吵 除草剂

(2)自己读,找找这几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规律

(3)指名读,齐读

三、感知全文,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

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学生自读

3.出示难读的句子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

“快把营养交出来!

(2)杂草有气无力地说: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4.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

5.分自然段朗读

6.点评

7.出示词语

蛮不讲理 气势汹汹 倒霉 不由分说 喘气

8.相机点拨:

蛮不讲理:

粗野,凶恶,不讲道理。

气势汹汹:

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倒霉:

遭遇不好。

喘气:

呼吸急促。

9.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吵、拥、拼、喘、纷)

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遇险  脱险)

二、细读评析,感悟释疑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

“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 嚷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

课件出示发黄的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

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细读评析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

杂草说了哪些话?

喷雾器说了哪些话?

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

(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

声音是怎样的?

(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 ,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细读评析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

(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深化理解,内化提高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

抢 洒 →)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

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

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作业设计:

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  脱险

         抢     洒

 

教学后记:

 

19航天飞机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

3.指导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以《航天飞机的自述》写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

3.指导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以《航天飞机的自述》写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小黑板,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

它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

   航天飞机

学生思考:

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

二、范读课文本,了解大意:

学生思考:

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

三、初读了解,感知设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

一架  番筋头 翅膀   手臂   抖擞   捞回舱中  无影无踪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呼啸  庞然大物  智慧老人   抖擞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细读评析,感悟释疑

(一)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结,指导朗读

(二)细读评析,感悟释疑

1.默读第2节,想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

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2.交流

3.指导朗读,评议         

4.小结        

5.智慧老人告诉它一些什么?

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6.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7.讨论,小结练习          

8.指导朗读          

9.出示: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

他能         ,他能           ,他能够               。

(三)细读评析(第4节)

1.默读第4节,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2.讨论:

(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

(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

3.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回家请家长参与表演。

板书设计:

                          飞得更高

  19航天飞机                速度更快      

                                     作用更大

教学后记:

练习6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2.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4.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教学重点

1.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2.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2.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同座位交流:

你是怎么读的?

(3)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的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第二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2)所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3)反馈:

师生共同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第三部分。

(1)默读句子。

        

(2)指明读:

师生共同纠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自由朗读。

二、教学第二题:

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

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读一读“我的发现”。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

5.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明确的要求。

      

6.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读读背背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

(3)指名读,领读。

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师给予适时讲解。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竹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

(2)请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词语,提出不懂的词。

分组合作学习。

释疑,讨论诗意。

(3)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作业设计:

诗朗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指导:

折有“横折”和“竖折”

2.师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学生练习书写横折。

3.师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学生练习书写竖折。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话题:

介绍我的小制作。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

要说具体,有条理。

2.练习。

(1)小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师巡回指导。

(2)产品推销会: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3.反馈:

师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二、总结。

板书设计:

我的小制作

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

作业设计:

班级小制作作品展。

 

习作6:

我的学习伙伴

课型:

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讨论指导这篇例文好在哪里。

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

2.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教学媒体:

例文以及根据例文改编的两篇文章(即文具名称可出现在文章开头和文章末尾)花束、实物展示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表彰大会,表彰谁呢?

听老师慢慢说。

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辅导,爸爸妈妈鼎力的帮助和支持,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学习中,有那么一些幕后英雄,它们默默地、毫无怨言地为我们地学习服务着,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

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哪些默默地帮助了你们的学习伙伴。

——书包、文具盒、字典、钢笔、橡皮……

(学生回答的同时将他们的学习伙伴一一陈列在讲台上)

师:

今天我们的大会就是表彰这些毫无怨言的默默为我们服务的学习伙伴。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幕后英雄的到来表示欢迎。

下面请这些小英雄作自我介绍。

——一阵沉默。

学生纷纷说:

“他们不会说话。

师:

那么就请它们的小主人帮它们说,你们愿意帮忙吗?

自我介绍该怎么说呢?

请看一篇例文。

二、读懂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师(出示例文):

默读例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例文上标出有关句子,并板书:

外形特点、名称、作用、情感。

相机指导:

1.师:

在介绍外形特点的时候,都具体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什么?

——颜色、样子

师小结:

(1)写样子时,先介绍整个儿看是一座小房子,再分别介绍小房子的每一个部分。

这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介绍的。

(2)有些学习用品的外形不是很有特点,比如像字典、笔盒,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一下它们的长度啊、宽度和高度等。

2.师:

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还介绍了文具的名称:

铅笔刨刀。

师(画出有关句子):

小作者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告诉了我们文具的名称。

请看(出示第二、三篇例文)默读,跟刚才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文章开头就直接告诉我们文具的名称。

——文章在结尾才告诉我们文具的名称。

师小结:

我们在帮自己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在开头直接说出自己的名称,可以在中间说,也可以在结尾处说。

3.师:

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文章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作用。

师:

不单是告诉我们铅笔刨刀的作用,还讲出了使用方法。

我们在介绍学习伙伴的时候还可以说一下它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

下面就以“字典”为例,说说它的用处。

出示以下句式:

“当我的主人看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我就; 当我的主人的时候,我就;当我的主人的时候,我就  。

——学生练说。

4.师:

文章最后一句其实表达的是对学习伙伴的情感。

小结:

读了这篇例文,对你将要作的“自我介绍”有什么启发?

——讲清楚学习伙伴的名称、特点、作用、和情感。

三、学生练说。

师:

下面就请你们动动口,替你们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提醒一下:

你们要把自己当作你们的这些学习伙伴,用第一人称来叙说,注意说清名称、特点、作用、以及主人对你的情感。

——给充分的时间学生练说。

四、反馈、汇报。

师:

继续我们的表彰大会,请默默地帮助我们的学习伙伴来作自我介绍。

——相机指导,并发给小红花。

下水文:

  我有一个学习小伙伴——黄达明。

他皮肤黑黝黝的,脑袋又大又圆,长着两个会发光的眼睛。

认识我们的人见了,都说我们俩像一对双胞胎,整天形影不离的。

我们俩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连成绩也不分上下,甚至长得很像。

  他做任何事都必须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否则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名言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就那一回,我去他家找他,开门的是他爸爸,他爸爸一见是我,说:

“快请进,我们达明正在书房里为一道数智题而愁眉苦脸呢。

”我蹑手蹑脚地来到书房。

只见他头上渗出滴滴汗水,眉头紧皱,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不停的写着,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思考一下,又低下头继续研究起来。

我站了许久“怎么,遇到‘拦路虎’啦?

”我问道。

他抬起头,一见是我,身子一颤顿时高兴起来,好像遇到救星一样,说:

“你什么时候来的?

吓我一跳,快过来,这题我怎么也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我走过去一看题目,也被难住了。

于是,我们决定同心协力干掉这只“拦路虎”。

闹钟滴哒滴哒地走着,尽管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可还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我有点灰心,说:

“做不出来,咱们看看答案,要不,咱们换一题做吧?

”“不行,这本书的主编出此题困住我们,我就偏要做给他看,要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那天晚上九点多,我正在睡觉,接到达明的电话,原来是向我报喜的,说攻破了那道题。

达明说得对,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我们。

我真佩服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达明不但做好他的每一件事,而且还拾金不昧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操场上玩,突然,一张纸从我们身边飞过,拾起来一看,竟然是一张十元钱的纸币。

我说:

“你不是要买一个玩具变形金刚吗?

十元钱拿去买还剩下五元钱呢。

”达明听了,高兴了好一阵子。

突然,脸色暗了下来,说:

“这样不好吧?

我们还是把它交给老师吧?

”我犹豫了一下,有点不高兴地说:

“行,那就交给老师。

”于是,我们把这十元钱交给老师。

  黄达明,你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不懈、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打心里佩服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